来源:邮币资讯APP
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古钱币是历史文明最忠实的见证者。古币虽小,却在方圆之间记录了一个社 会政治经济的兴废和文明的传承,成为每个历史阶段的特殊名片。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铸币的国家,我国的古钱币源远流长,品种纷繁,从商代的贝币、战国的刀、布币,秦代的方孔圆钱,到清末的机制币,数以万种千姿百态的钱币构成了当今钱币收藏领域中最为庞大的收藏门类。相较于拍卖价格动辄数十万或数百万元的油画雕塑和古代字画来说,钱币一直是“大众收藏”。过去,即使是在大型拍卖会上,一般钱币拍品的成交价也就只几百元,一些稍珍贵的品种也不超过数万元。但近年来,随着收藏热的升温,古钱币也表现得越来越抢眼。
1、在古钱币中触摸历史
古钱币是货币历史的实物,更是历史的见证。从我国最早出现在夏商周时期的贝币,到之后秦锱钱,东西汉时期的五铢,以及之后战国时期的布币,王莽时期的金错刀,再到人们所熟悉的元代银锭、开元通宝、明清铜钱,历朝历代都出现过当时的流通货币,先了解历史上各个时期货币的属性,是介入古钱币收藏的第一门功课。
古钱币品种繁多,各时期的物质和属性也大有不同。例如,“成都交子”和“十文中统元宝交钞”是我国迄今发现的最早的纸币,被学术界视为无价之宝;吉林的“广平银币”被认为是我国第一枚机制币;1985年8月在黑龙江阿城县出土的“承安宝货”为我国“一两半计数白银币”的罕品。短命王朝或农民起义时的铸币,流通时间短,发行量少,是不可多得的珍品。如“靖康通宝”、“靖康元宝”是宋钦宗时期铸造的,他在位16个月就被掳往北方。因此,“靖康”钱铸量很少,“靖康通宝”更为罕见,属国家一级文物。李自成建立大顺政权后铸有“永昌通宝”,此钱币铸量少,且流通时间极短,存世稀少,因而很珍贵。还有一种被称为“罗汉钱”的钱币也有很高的收藏价值。
另外,相比一般使用后的流通货币,未经发行的留存样币,也受到收藏大家的追捧。一位收藏家介绍,一个朝代有多个雕币师,未经批准使用的一些样币,可能仅此一枚,既有时代特征,又由于封存保留品相较好,其价值也非常高。例如在嘉德古钱币专场中,“金代天眷通宝真书折二”钱币就以134.4万元人民币成交。
2、收藏者众多价格攀升
回顾我国古钱币收藏历史,曾出现过三次热潮。第一次热潮,出现在距今250多年前的清乾隆时期,前后大约持续了七八十年。第二次热潮出现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当时的钱币收藏中心是在江浙、特别是上海一带。第三次热潮,出现于上世纪80年代,北京首次成立了中国钱币学会,接着各省市陆续成立了省级钱币学会。专家介绍,全国收藏钱币的人数仅次于集邮者,在世界各国的收藏者中,钱币收藏也是名列前茅的。
和其他门类的古代艺术品比起来,古钱币的价格要低得多,工薪族和普通的钱币爱好者,每年从收入中拿出几千几万元用于古钱币收藏还是做得到的。此外,收藏古钱币的优势在于,一是安全性,古钱币多是金属铸币,不受气候、环境等条件的影响,可以长期保存,且占地小。二是观赏性,形形色色的古钱币,集政治、经济、文化、艺术于一体,极具观赏性,欣赏之余又是一种文化熏陶。三是文化性,古钱币是一种文化载体,它的形制、文字等既受社会生产和文化活动的影响,又可揭示社会生产力的变化。在搜集古币时,可以获得文化熏陶,增加历史与文化知识。四是增值性,古钱币历经几千年,数量越来越少,10年前见到的北宋钱币和清代钱币不过几角钱一枚,今均已增值10倍以上,且仍在不断攀升。
由于古钱币的不可再生性,再加上材质宝贵(如银元可保值增值的特性),作为投资的手段之一,造成了求大于供的局面,其直接结果就是带来了古钱币的价格上扬。去年2月,嘉德拍卖的袁像飞龙金币以220万元成交,创下国内古钱币拍卖的最高价。在深圳的邮币卡市场上,近年古钱币市价也一直稳步上扬,银元袁大头去年春节前为120元,现在市价为130元以上。孙中山开国纪念币原为110元,目前市价为120到125元。而南京制的江南系列主币(共9枚),由于历史文化价值高,而且制作工艺精湛,受到众多收藏者的喜爱,成为目前全国涨势最快、成交量最大的古钱币。该品种与两年前相比翻了近2倍。
专家认为,古钱币作为一个大的投资门类,具有相当大的升值空间。目前而言,银元(机制币)升值空间最为稳定。眼下,银元中,江南龙洋、袁大头和孙中山开国纪念币投资中短线机会大一些。以“袁大头”为例,不论什么版别,同比两年前价格都上涨了一倍。往年到了6、7、8月,是古钱币投资淡季,价格呈下降趋势。但去年由于收藏热潮的升温,淡季不淡,古钱币中的热门品种仍稳步上涨,如银元袁大头、孙中山开国纪念币、江南系列币等热门品种在“淡季”的保守上涨幅度将达到5%-10%。
3、五要素决定收藏价值
古钱币虽小,但对于收藏者而言则是一门大学问,需要掌握的技巧也相当多。对于收藏爱好者而言,并非所有的古钱都具有收藏价值。收藏者应有必要掌握一些识别技巧,做到有的放矢。
收藏品市场的一般规律是,东西越老越值钱,但在古钱币市场也不是如此。古钱币价值的高低与其问世年代的先后没有必然关系,一枚古钱的价值主要由五个因素决定:
首先,首先要弄清历史地位如何。
其次,要看存世数量是否很少。某些古钱虽年代久远,但由于其铸量极大,出土数量也很多,其价格就明显比一些后期钱币低,如西汉从武帝至平帝共铸五铢钱约有280亿枚,使用达300多年之久,其普通品目前定价仅1至3元;而比汉代晚1000多年的明朝钱币定价普遍高于汉五铢,如明代“宣德通宝”、“弘治通宝”定价均在20元以上;历史上辽、金、西夏等朝代铸造的钱币,因为稀有,其价值也远远高于同期其他朝代铸造的钱币;北宋钱数量非常庞大,但不同比值、不同文字的钱币有时价格悬殊。如宋代“皇宋通宝”,一般铜钱价格仅1元左右,而折二篆书铜钱如今的市价却在2万元左右。
再次,材质亦决定价值,这是相对而言的。古钱中的金银材质较少,其价值自然要比一般的铜质和铁质古钱高许多。
第四,艺术美感也很关键。如王莽政权虽说是个短命王朝,但其货币的外形及币面上的书法艺术都达到了非常完美的高度,王莽钱的存世量虽然还较多,但它的市场价格却依然较高。
最后,品相问题绝不能含糊。品相是指古钱本身的锈蚀程度及钱文、轮廓的清晰程度。品相不同,价格相差也很大,如铁钱,品相很差的就没有任何收藏价值。不过,古钱币历时久远,经过使用的磨损和埋藏的侵蚀,古钱币的品相自然会受到影响,收集到精美古钱币的难度就很大。也许是因为这个缘故,一般的古钱币图谱对品相并没有着重强调,这在一定程度上会给收藏爱好者造成误解。
4、造假严重投资有风险
钱币收藏市场较往年活跃,但有不少初入门的藏友感叹,近年来古钱币市场赝品不少,稍不留神就很容易上当受骗。古钱币收藏热潮方兴未艾,而古钱币投资的风险也是非同一般的。首先,古钱币的形制、种类繁多,一般人很难全面掌握。我国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的货币形制成百上千,如果按版本算更是上万,对于这么多的形制和版本,任何人也很难做到一览无余,更不可能完全掌握。所以,投资者涉足这一收藏领域,除了要下大工夫学习之外,最好先从某一时期的钱币开始着手,这样涉及的钱币种类少,好把握一点。千万不要一开始就全面出击。
其次,古钱币因形制简单,铸造容易,从近代开始就有人从事造假,最主要的有翻砂铸造法和旧钱改制法。前者是以真钱做模型,然后翻砂铸造,此类假币与真币相比除直径略小外,形制和文字都基本相同,外观上较难分辨。后者相对价格便宜但钱体厚重的古钱币采取挖补、刻凿的方法拼合粘贴成珍稀古钱币品种,这类假币因是古钱币伪造的,故有一定的迷惑性。所以古钱币的收藏者必须具备一定的识别能力。
古钱币的识别一般是从材质、加工特征、锈色和文字等方面着手。从材质上讲,古代的冶炼技术不如现代,不同时期的铜材质量其金属成分的含量就不同,因此,不管造假者是用现代铜材,还是将古钱币回炉重铸,所用的材质与真币均有区别。民间的鉴别办法,一是看颜色,即看是青钱、黄钱、红钱还是白钱。一般讲,隋代为白钱,明代中期以前是青钱,明代后期以后是黄钱。二是听声音,就是将钱币从离桌面一尺高度丢下,然后听落到桌面的声音,如果声音沉闷浑厚则是古币,如果声音清脆则是现代铜材制造。从加工特征上讲,古代钱币的铸造原始古朴,而现代假币则有质新形近的感觉。真品古币经长期流通,均有不同程度的磨损,表面光滑温润,而现代假币则有明显的加工铸模痕迹。从锈色上讲,古币的铜锈特征是铜与锈结合紧密,不易剥落,锈层厚且分布自然,而假币因为年代近,其锈松散,锈层薄,也过于平滑。从钱币的文字上讲,先秦用大篆,秦至隋用小篆,唐代多隶书,五代十国用楷书,宋用行书和草书。如果不符合这些规律,一般都是假币。了解每日文交所新品发行动态,请下载邮币资讯APP.
收藏故事
砍价不可太过头
集币爱好者如能在市场里用很低的价位买进自己所看中的钱币佳品,可说是一件令人心旷神怡的事,但这样的机会却很难遇见,尤其是近年来国内收藏品市场不断升温,参与的人越来越多,而藏市里的精品却越来越少。所以当你一旦遇到自己十分心仪的藏品时,只要价格合适,就必须抓住机遇,果断买进,千万不可为贪图便宜,过分压低价格,使交易失败,在收藏中留下遗憾。笔者就有过两次这样的教训。
那是1999年9月的一天,当时我正在宁夏中卫县某企业出差数周,每天都要路过县邮局门口几个卖邮币卡的小摊位,与那卖古钱的老伯混熟了。有一天,老伯拿出一枚用纸巾包着的品相极佳、透着原光的民国三年标有“甘肃”字样的“袁大头”银元(如图),问我要不要?至少1800元。我说这个品种只值1500元,老伯不愿意,我又加了100元,老伯人挺倔,说这么好的品相十分罕见,少一分也不卖。为了这200元的差额,我犹豫了许久,最后还是没有买下。几周后,我回到上海,到上海云洲商厦古玩城打探行情,一问才知道,一枚品相挺差的“甘肃版袁大头”开价也要2500元以上,至于品相极佳的“甘肃版袁大头”他们根本拿不出。后来,我再也没有见过品相如此完美的“甘肃版袁大头”。据悉,现在它的市场参考价起码在5000元以上。
还有一件令我后悔莫及的事在2005年8月。当时我去上海卢工集邮品交易市场,想买一刀(100张)第三版人民币贰圆券(车床工人图案)作长期投资,那时整刀贰圆券售价约8000元。我在一个摊位前看中了一刀品相上好的贰圆券,摊主开价8000元,可我觉得当时是大伏天,卢工邮市里生意很不好做,便还价到7500元,可摊主的最低卖价是7900元,我又加到了7700元,摊主还是不答应。结果又是为了这区区200元的差额,我的这次投资计划没有成功。谁料想到了当年的10月份,贰圆券的价格开始逐步上涨,等到了2006年的秋季,贰圆券的上涨幅度开始加快。等我再回过头来想买贰圆券时,整刀贰圆券的价格已涨到了2万元。我自然不愿再加价追涨,只得选择放弃。时至今日,整刀贰圆券的价格竟已升到了4万元。
藏币 须知
纪念币
六招防氧化
表面氧化程度是钱币品相鉴定的一个参数,一般同一品相中,表面基本未氧化的流通纪念币在市场上的价格比轻微氧化的高,而表面已被氧化的纪念币则无人问津。那么,如何保护好自己收藏的钱币呢?
一是纪念币不宜用手触摸。流通纪念币制造得十分精美,经常用手触摸,纪念币表面会留下汗渍及其他物质,容易引起氧化。因此,收藏者把玩时应该戴上干净柔软的布手套,或者用集邮镊子来夹取纪念币。
二是不宜将纪念币长时间放在空气不流通的地方,比如纪念币册中。流通纪念币册并不能将纪念币与外界空气隔绝,在潮湿的天气中,纪念币表面的水汽更难挥发,因此放在册中的纪念币不到两年就会全部氧化成灰色的了。
三是避免接触潮湿或者有害气体。南方的雨季、高温天气、污浊的环境,比如厨房等,都容易对其形成腐蚀。
四是可以用纸质护套将纪念币逐个装好密封,再将其放入铁制饼干盒中并盖好,里面放一点干燥剂。
五是珍贵的流通纪念币都应单枚包装、单独保存。有些纪念币容易氧化,如“第六届全运会”,发行量虽然多,但是现在全品相的已经很少见,应单独保存。
六是对已经氧化的纪念币,可用布加少量的牙膏轻轻擦洗,去除其氧化层后,放入密封容器中收藏好。
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古钱币是历史文明最忠实的见证者。古币虽小,却在方圆之间记录了一个社 会政治经济的兴废和文明的传承,成为每个历史阶段的特殊名片。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铸币的国家,我国的古钱币源远流长,品种纷繁,从商代的贝币、战国的刀、布币,秦代的方孔圆钱,到清末的机制币,数以万种千姿百态的钱币构成了当今钱币收藏领域中最为庞大的收藏门类。相较于拍卖价格动辄数十万或数百万元的油画雕塑和古代字画来说,钱币一直是“大众收藏”。过去,即使是在大型拍卖会上,一般钱币拍品的成交价也就只几百元,一些稍珍贵的品种也不超过数万元。但近年来,随着收藏热的升温,古钱币也表现得越来越抢眼。
1、在古钱币中触摸历史
古钱币是货币历史的实物,更是历史的见证。从我国最早出现在夏商周时期的贝币,到之后秦锱钱,东西汉时期的五铢,以及之后战国时期的布币,王莽时期的金错刀,再到人们所熟悉的元代银锭、开元通宝、明清铜钱,历朝历代都出现过当时的流通货币,先了解历史上各个时期货币的属性,是介入古钱币收藏的第一门功课。
古钱币品种繁多,各时期的物质和属性也大有不同。例如,“成都交子”和“十文中统元宝交钞”是我国迄今发现的最早的纸币,被学术界视为无价之宝;吉林的“广平银币”被认为是我国第一枚机制币;1985年8月在黑龙江阿城县出土的“承安宝货”为我国“一两半计数白银币”的罕品。短命王朝或农民起义时的铸币,流通时间短,发行量少,是不可多得的珍品。如“靖康通宝”、“靖康元宝”是宋钦宗时期铸造的,他在位16个月就被掳往北方。因此,“靖康”钱铸量很少,“靖康通宝”更为罕见,属国家一级文物。李自成建立大顺政权后铸有“永昌通宝”,此钱币铸量少,且流通时间极短,存世稀少,因而很珍贵。还有一种被称为“罗汉钱”的钱币也有很高的收藏价值。
另外,相比一般使用后的流通货币,未经发行的留存样币,也受到收藏大家的追捧。一位收藏家介绍,一个朝代有多个雕币师,未经批准使用的一些样币,可能仅此一枚,既有时代特征,又由于封存保留品相较好,其价值也非常高。例如在嘉德古钱币专场中,“金代天眷通宝真书折二”钱币就以134.4万元人民币成交。
2、收藏者众多价格攀升
回顾我国古钱币收藏历史,曾出现过三次热潮。第一次热潮,出现在距今250多年前的清乾隆时期,前后大约持续了七八十年。第二次热潮出现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当时的钱币收藏中心是在江浙、特别是上海一带。第三次热潮,出现于上世纪80年代,北京首次成立了中国钱币学会,接着各省市陆续成立了省级钱币学会。专家介绍,全国收藏钱币的人数仅次于集邮者,在世界各国的收藏者中,钱币收藏也是名列前茅的。
和其他门类的古代艺术品比起来,古钱币的价格要低得多,工薪族和普通的钱币爱好者,每年从收入中拿出几千几万元用于古钱币收藏还是做得到的。此外,收藏古钱币的优势在于,一是安全性,古钱币多是金属铸币,不受气候、环境等条件的影响,可以长期保存,且占地小。二是观赏性,形形色色的古钱币,集政治、经济、文化、艺术于一体,极具观赏性,欣赏之余又是一种文化熏陶。三是文化性,古钱币是一种文化载体,它的形制、文字等既受社会生产和文化活动的影响,又可揭示社会生产力的变化。在搜集古币时,可以获得文化熏陶,增加历史与文化知识。四是增值性,古钱币历经几千年,数量越来越少,10年前见到的北宋钱币和清代钱币不过几角钱一枚,今均已增值10倍以上,且仍在不断攀升。
由于古钱币的不可再生性,再加上材质宝贵(如银元可保值增值的特性),作为投资的手段之一,造成了求大于供的局面,其直接结果就是带来了古钱币的价格上扬。去年2月,嘉德拍卖的袁像飞龙金币以220万元成交,创下国内古钱币拍卖的最高价。在深圳的邮币卡市场上,近年古钱币市价也一直稳步上扬,银元袁大头去年春节前为120元,现在市价为130元以上。孙中山开国纪念币原为110元,目前市价为120到125元。而南京制的江南系列主币(共9枚),由于历史文化价值高,而且制作工艺精湛,受到众多收藏者的喜爱,成为目前全国涨势最快、成交量最大的古钱币。该品种与两年前相比翻了近2倍。
专家认为,古钱币作为一个大的投资门类,具有相当大的升值空间。目前而言,银元(机制币)升值空间最为稳定。眼下,银元中,江南龙洋、袁大头和孙中山开国纪念币投资中短线机会大一些。以“袁大头”为例,不论什么版别,同比两年前价格都上涨了一倍。往年到了6、7、8月,是古钱币投资淡季,价格呈下降趋势。但去年由于收藏热潮的升温,淡季不淡,古钱币中的热门品种仍稳步上涨,如银元袁大头、孙中山开国纪念币、江南系列币等热门品种在“淡季”的保守上涨幅度将达到5%-10%。
3、五要素决定收藏价值
古钱币虽小,但对于收藏者而言则是一门大学问,需要掌握的技巧也相当多。对于收藏爱好者而言,并非所有的古钱都具有收藏价值。收藏者应有必要掌握一些识别技巧,做到有的放矢。
收藏品市场的一般规律是,东西越老越值钱,但在古钱币市场也不是如此。古钱币价值的高低与其问世年代的先后没有必然关系,一枚古钱的价值主要由五个因素决定:
首先,首先要弄清历史地位如何。
其次,要看存世数量是否很少。某些古钱虽年代久远,但由于其铸量极大,出土数量也很多,其价格就明显比一些后期钱币低,如西汉从武帝至平帝共铸五铢钱约有280亿枚,使用达300多年之久,其普通品目前定价仅1至3元;而比汉代晚1000多年的明朝钱币定价普遍高于汉五铢,如明代“宣德通宝”、“弘治通宝”定价均在20元以上;历史上辽、金、西夏等朝代铸造的钱币,因为稀有,其价值也远远高于同期其他朝代铸造的钱币;北宋钱数量非常庞大,但不同比值、不同文字的钱币有时价格悬殊。如宋代“皇宋通宝”,一般铜钱价格仅1元左右,而折二篆书铜钱如今的市价却在2万元左右。
再次,材质亦决定价值,这是相对而言的。古钱中的金银材质较少,其价值自然要比一般的铜质和铁质古钱高许多。
第四,艺术美感也很关键。如王莽政权虽说是个短命王朝,但其货币的外形及币面上的书法艺术都达到了非常完美的高度,王莽钱的存世量虽然还较多,但它的市场价格却依然较高。
最后,品相问题绝不能含糊。品相是指古钱本身的锈蚀程度及钱文、轮廓的清晰程度。品相不同,价格相差也很大,如铁钱,品相很差的就没有任何收藏价值。不过,古钱币历时久远,经过使用的磨损和埋藏的侵蚀,古钱币的品相自然会受到影响,收集到精美古钱币的难度就很大。也许是因为这个缘故,一般的古钱币图谱对品相并没有着重强调,这在一定程度上会给收藏爱好者造成误解。
4、造假严重投资有风险
钱币收藏市场较往年活跃,但有不少初入门的藏友感叹,近年来古钱币市场赝品不少,稍不留神就很容易上当受骗。古钱币收藏热潮方兴未艾,而古钱币投资的风险也是非同一般的。首先,古钱币的形制、种类繁多,一般人很难全面掌握。我国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的货币形制成百上千,如果按版本算更是上万,对于这么多的形制和版本,任何人也很难做到一览无余,更不可能完全掌握。所以,投资者涉足这一收藏领域,除了要下大工夫学习之外,最好先从某一时期的钱币开始着手,这样涉及的钱币种类少,好把握一点。千万不要一开始就全面出击。
其次,古钱币因形制简单,铸造容易,从近代开始就有人从事造假,最主要的有翻砂铸造法和旧钱改制法。前者是以真钱做模型,然后翻砂铸造,此类假币与真币相比除直径略小外,形制和文字都基本相同,外观上较难分辨。后者相对价格便宜但钱体厚重的古钱币采取挖补、刻凿的方法拼合粘贴成珍稀古钱币品种,这类假币因是古钱币伪造的,故有一定的迷惑性。所以古钱币的收藏者必须具备一定的识别能力。
古钱币的识别一般是从材质、加工特征、锈色和文字等方面着手。从材质上讲,古代的冶炼技术不如现代,不同时期的铜材质量其金属成分的含量就不同,因此,不管造假者是用现代铜材,还是将古钱币回炉重铸,所用的材质与真币均有区别。民间的鉴别办法,一是看颜色,即看是青钱、黄钱、红钱还是白钱。一般讲,隋代为白钱,明代中期以前是青钱,明代后期以后是黄钱。二是听声音,就是将钱币从离桌面一尺高度丢下,然后听落到桌面的声音,如果声音沉闷浑厚则是古币,如果声音清脆则是现代铜材制造。从加工特征上讲,古代钱币的铸造原始古朴,而现代假币则有质新形近的感觉。真品古币经长期流通,均有不同程度的磨损,表面光滑温润,而现代假币则有明显的加工铸模痕迹。从锈色上讲,古币的铜锈特征是铜与锈结合紧密,不易剥落,锈层厚且分布自然,而假币因为年代近,其锈松散,锈层薄,也过于平滑。从钱币的文字上讲,先秦用大篆,秦至隋用小篆,唐代多隶书,五代十国用楷书,宋用行书和草书。如果不符合这些规律,一般都是假币。了解每日文交所新品发行动态,请下载邮币资讯APP.
收藏故事
砍价不可太过头
集币爱好者如能在市场里用很低的价位买进自己所看中的钱币佳品,可说是一件令人心旷神怡的事,但这样的机会却很难遇见,尤其是近年来国内收藏品市场不断升温,参与的人越来越多,而藏市里的精品却越来越少。所以当你一旦遇到自己十分心仪的藏品时,只要价格合适,就必须抓住机遇,果断买进,千万不可为贪图便宜,过分压低价格,使交易失败,在收藏中留下遗憾。笔者就有过两次这样的教训。
那是1999年9月的一天,当时我正在宁夏中卫县某企业出差数周,每天都要路过县邮局门口几个卖邮币卡的小摊位,与那卖古钱的老伯混熟了。有一天,老伯拿出一枚用纸巾包着的品相极佳、透着原光的民国三年标有“甘肃”字样的“袁大头”银元(如图),问我要不要?至少1800元。我说这个品种只值1500元,老伯不愿意,我又加了100元,老伯人挺倔,说这么好的品相十分罕见,少一分也不卖。为了这200元的差额,我犹豫了许久,最后还是没有买下。几周后,我回到上海,到上海云洲商厦古玩城打探行情,一问才知道,一枚品相挺差的“甘肃版袁大头”开价也要2500元以上,至于品相极佳的“甘肃版袁大头”他们根本拿不出。后来,我再也没有见过品相如此完美的“甘肃版袁大头”。据悉,现在它的市场参考价起码在5000元以上。
还有一件令我后悔莫及的事在2005年8月。当时我去上海卢工集邮品交易市场,想买一刀(100张)第三版人民币贰圆券(车床工人图案)作长期投资,那时整刀贰圆券售价约8000元。我在一个摊位前看中了一刀品相上好的贰圆券,摊主开价8000元,可我觉得当时是大伏天,卢工邮市里生意很不好做,便还价到7500元,可摊主的最低卖价是7900元,我又加到了7700元,摊主还是不答应。结果又是为了这区区200元的差额,我的这次投资计划没有成功。谁料想到了当年的10月份,贰圆券的价格开始逐步上涨,等到了2006年的秋季,贰圆券的上涨幅度开始加快。等我再回过头来想买贰圆券时,整刀贰圆券的价格已涨到了2万元。我自然不愿再加价追涨,只得选择放弃。时至今日,整刀贰圆券的价格竟已升到了4万元。
藏币 须知
纪念币
六招防氧化
表面氧化程度是钱币品相鉴定的一个参数,一般同一品相中,表面基本未氧化的流通纪念币在市场上的价格比轻微氧化的高,而表面已被氧化的纪念币则无人问津。那么,如何保护好自己收藏的钱币呢?
一是纪念币不宜用手触摸。流通纪念币制造得十分精美,经常用手触摸,纪念币表面会留下汗渍及其他物质,容易引起氧化。因此,收藏者把玩时应该戴上干净柔软的布手套,或者用集邮镊子来夹取纪念币。
二是不宜将纪念币长时间放在空气不流通的地方,比如纪念币册中。流通纪念币册并不能将纪念币与外界空气隔绝,在潮湿的天气中,纪念币表面的水汽更难挥发,因此放在册中的纪念币不到两年就会全部氧化成灰色的了。
三是避免接触潮湿或者有害气体。南方的雨季、高温天气、污浊的环境,比如厨房等,都容易对其形成腐蚀。
四是可以用纸质护套将纪念币逐个装好密封,再将其放入铁制饼干盒中并盖好,里面放一点干燥剂。
五是珍贵的流通纪念币都应单枚包装、单独保存。有些纪念币容易氧化,如“第六届全运会”,发行量虽然多,但是现在全品相的已经很少见,应单独保存。
六是对已经氧化的纪念币,可用布加少量的牙膏轻轻擦洗,去除其氧化层后,放入密封容器中收藏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