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老年吧 关注:52,322贴子:7,760,858
  • 14回复贴,共1

【——中国老年】◆▼【2017.4.20】瞿希贤最后的时刻 ——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中国老年】◆▼【2017.4.20】瞿希贤最后的时刻
我们这一代走过了从童年.青年到老年,瞿希贤是你把美丽芬芳留给人间········
来源:北京文艺网发表评论
作者:陈志音

瞿希贤
那天是农历谷雨,天低云暗普降甘霖。谁的眼泪在飞?
人们不会忘记,在CCTV青歌赛合唱比赛总决赛现场,第一个参赛队代表错答《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作曲家时,评委徐沛东神情异常,严峻而沉重:“上苍用这个特殊的方式,表达一种深切的追思……让我们记住这个名字――瞿希贤”。我国著名女作曲家、89岁的瞿希贤,在病榻度过生命最后的11个月后,3月19日上午11时安然谢世。3月25日上午11时,纯美的《牧歌》在北京八宝山公墓竹厅内飘荡。中国音协前任副主席、92岁的前辈音乐家孙慎,中国音协现任主席傅庚辰,中国合唱协会理事长田玉斌等,同百余位自发组织的合唱艺术工作者、爱好者,前往参加瞿希贤追思告别仪式。中国国家交响乐团合唱团,在繁忙的排练演出中,预留出五个白天、一个夜晚,用歌声告慰瞿希贤还未远去的魂灵。4月20日,北京音乐厅。上千张五彩斑斓的伞面,恰似凌空飘舞的花瓣,将《怀念瞿希贤――合唱作品音乐会》装点得如此美丽华彩。
姐妹情谊:曾经登高一呼(李珏、瞿雅贤)
许多电视观众从听青歌赛获悉瞿希贤逝世。而早在第一时间,李德伦遗孀李珏已将不幸的消息电话通告本报记者,“她走了,瞿希贤”,听筒那边声音低沉哑黯。当时正在电脑上赶写一篇稿子,屏幕显示时间上午11点11分。后来,看中国国家交响乐团发布讣告,瞿老去世时间为11点04分。因手头稿子要得急无法抽身。中午时分,正准备出发去和平里,李珏来电阻拦,“现在你不用来,她已被推进太平间。见不到,晚了”。
第二天,我给中国国家交响乐团离退休办公室打电话,希望了解瞿老后事如何安排。那边回答,还在等瞿老的亲属从国外回来。瞿老的两个女儿,一个移民法国,一个旅居比利时。瞿老去世,两个女儿都不在身边。
只能还是去找李珏。她和瞿老同楼一单元,两家住对门作邻居已有几十年。国交的老同志都知道,他们的关系就像一家人。李德伦去世前那些年,李珏天天往返医院照顾病人。李德伦去世后,孀居的李珏和独居的瞿希贤走动更勤了,两家甚至共用一个保姆。在和平里小区,人们经常看见她俩一起散步、一起聊天,情同两姐妹。
满面忧伤的李珏用瞿希贤留在她家的钥匙,打开对面瞿家的房门,相跟步入作曲家生活过的简朴居室,见并不宽大的客厅北墙,张挂着瞿希贤的黑框坐像,一幅挽联赫然入目:“铁板黄钟连山靠海花瓣飞来片片,广陵爽籁亮月穿云牧歌飘去声声”,横批“大音希贤”。这幅挽联,李珏亲笔所书,瞿希贤的代表作全部浓缩在这28字里行间。“文字是田小野起草拟的”。田小野?这个名字后来不断出现在耳边。“这段时间,田小野一直在照顾她”。
那天没能见到田小野,她躲在暗处独自悲伤。终于,偶然在她的博客上发现瞿希贤挽联后面的秘密:“我起草的挽联,经我家先生孙轮和北大的王迅两位博士二次改定后,我才敢拿出来。意境是我的,但在平仄对仗上的推敲非本人所长,技巧是他俩的。特别王迅教授加上了‘飞来’和‘飘去,真是神来之笔,深化了意境”。
这幅挽联,李珏来回写了好几遍,怎么也不满意。“这种纸不吸墨,我再找点好的”,“这个墨没研开,淡了”,“这幅字太小,再写大点好”。她从箱底翻出一块锦缎,铺在瞿家已经掉漆褪色的桌案上,经心布置出一个小小的灵堂,“千万别人家来了,咱们还没布置妥当”。老太太忙前忙后地张罗,一副当家作主的架势。瞿希贤走了,就像她自家亲人离去一样。
“我知道她这回好不了,还是没料到她走得这么快!”早在上世纪40年代,两位老人就是上海国立音专同窗,60余载友谊常葆情同手足。李珏讲述往事娓娓道来,“那时,我们都那么年轻。在我们同学中,瞿希贤英文好,专业好。她原是那种登高一呼的人,很进步、很活跃。她和李德伦带头搞学生运动,我只会跟着跑。后来知道了,他们是地下党”。瞿希贤比李珏年长5岁,生日却只相差一天。“她9月23日,我9月22日。我们年年生日一起过”。老人满脸痛惜,“在‘文革’中,她度过7年牢狱生活,出来后性情大变,好像换了一个人”。当初周总理曾下指示,瞿希贤不能抓,人民还要唱她写的歌。可惜为时已晚。什么罪名?“好像说她假党员,莫须有”。从牢狱放回来,瞿希贤家没了,住在破旧的筒子楼里,丈夫也离她而去。一个柔弱的女人,要独自承受多少磨难?
在3月25日八宝山的告别仪式上,瞿希贤两个女儿静静地站在左侧的花圈前,她俩身边有位老人一直伤心地痛哭流涕。这是瞿希贤惟一的胞妹瞿雅贤,从上海匆匆赶来,又匆匆离去。4月20日“怀念瞿希贤”音乐会当天,瞿雅贤再次赶到北京,走上舞台为年轻的指挥家王琳琳献上一捧鲜花。那晚,她住在李珏家里。“我们姐妹4人,上面有大姐,她是二姐,哥哥行三,我最小和她相差19岁”。1938年出生的瞿雅贤,从记事起,二姐已出去参加革命投身抗日洪流。“我的印象,她非常开朗活泼,很热情、很朴实。自己在生活中特别节省,但常常给我买巧克力吃。她上两个大学,一天到晚忙,有空就带我去公园。呵呵”,老人竟然笑出声来。“最近上海电视媒体说,她走上音乐道路没有受到家庭影响,这个说法不对的”。瞿希贤父亲是留美归来的高级工程师,曾在耶鲁大学读冶金专业,在哥伦比亚大学取得硕士学位。“他非常喜欢音乐,在美国留学时每个周六都去听音乐会。回国专门带了一部留声机和一摞老唱片,那时国内还很少有的”。瞿希贤受父亲影响,自幼听唱片、弹钢琴,喜欢音乐和艺术。“我父亲那种老派知识分子,总认为女孩子应该受点艺术熏陶,琴棋书画不能少。但又认为学音乐路子太窄,所以先送她去上海圣约翰大学读英文系”。瞿雅贤清楚记得,1951年夏天,瞿希贤谱写的《全世界人民心一条》在第三届世界青年联欢节荣获一等奖,这是共和国成立后音乐界第一块国际“金牌”。“我父亲非常高兴,全家人马上拍电报去祝贺她!”在瞿雅贤记忆中,二姐还是个体育爱好者,“她喜欢运动,田径、篮球、溜冰……听我父亲说,她在中学还演过鲁迅小说改编的话剧”。
瞿希贤和瞿雅贤,一“刚”一“柔”,一“动”一“静”形成鲜明的反差,但这丝毫不影响两姐妹的感情。“我的生日她是不会忘的,总要提前寄生日礼物。北京和上海通电话,是我们姐妹生活最重要的内容。我每次来北京,她身体不好也坚持要陪我去香山、颐和园,很累的”。瞿希贤生前瞿雅贤最后一次来京看望,感觉情况她情况很不好,“她曾表示要长眠在父母和大姐身边,我必须满足她最后的愿望”。瞿雅贤随即回到苏州老家,亲自在东山陵园为瞿希贤买好墓穴。“我把她的骨灰盒带回去。她把著作版权留给我,好让她的音乐继续陪伴我……”。
合作伙伴:“花瓣”为媒连山海
瞿希贤把著作版权留给惟一的胞妹,更把她的优秀作品留给众多知音。当今中国数十万支合唱团队,谁没选唱过瞿希贤作品?她留给世人的宝贵财富,在美妙歌声中永存。
《飞来的花瓣》是其代表作之一,瞿老生前情有独钟。她所有出版的唱片、影像、书谱专辑,概以此为题冠名。在北京八宝山参加瞿希贤告别仪式上,中国合唱协会2003年编辑出版的《飞来的花瓣――瞿希贤合唱作品集》整齐地摆放在签到处,清新的绿色封面是春天的象征。前往吊唁的人们,手捧作曲家留下来的这份珍贵“遗产”,泪飞如雨泣不成声。人群中,女作曲家张卓娅忍不住悲痛欲绝,她丈夫、作曲家王祖皆搀扶着她,“我和瞿阿姨关系非常亲密,我父亲(张锐)和她在抗战时期就已熟识。全家人常去医院看望,她想要个玩具,我父亲就送给她一个芭比娃娃……”。瞿老去世当天,王祖皆在中央电视台青歌赛作评委,夫妻俩约好等比赛结束,马上就去中日医院看望瞿阿姨。“那天,我生病发烧躺在家里。中午时分忽然梦见她,很奇怪,她一直背朝着我,就这样,喊她也不转过身来。真没想到,祖皆从电视台打来电话说,她就在那时走了”。
严良堃德高望重,堪称瞿希贤的“第一”合作者。经严老首演、复演的瞿希贤作品,早已成为国内外合唱舞台久演不衰的经典范本。严老也在第一时间,把瞿希贤去世的消息通知合唱界众位同仁。他的三条评价十分中肯:“瞿希贤,成就卓著的作曲家;英勇无畏的民主斗士;桃李天下的教育家”。严良堃回忆,抗战时期,瞿希贤不顾国民党宪兵特务的监视威胁,毅然挺身而出,为《黄河》大合唱弹钢琴伴奏。“当年她才21岁,一直在国统区参加李凌、赵沨等领导的进步学生运动”。严老认为,瞿希贤的合唱作品写得特别好,“合唱团每个声部都喜欢唱,她的每一个音符都是她灵魂的‘主旋律’,特殊的具有艺术感染力”。严老边说边大声唱起“山连着山,海连着海……”、“向前看,向前看,一条大道在眼前……”这些脍炙人口的歌曲。“在我们国家遭受自然灾害,民族群体心理最脆弱的时期,她这个江南弱女子,写出那么多充满崇高精神和丰美力量、很阳刚很坚强的作品。很伟大,了不起!”
///////////////////////////////////////////////////////////2009年04月08日来源:北京文艺网发表评论
:田小野:瞿希贤最后的时刻
[陈老宇博客按语] 中国是不是象一些国外舆论所说的,正在成为一个空巢大国?
  瞿希贤老太太进入晚年后,她身边一个亲人都没有。孩子们全都远在欧洲。他们至多一年回来陪伴她几天。在她病重后,他们相继尽力多回来陪妈妈。尽管他们尽可能地拖长假期,但毕竟工作在异国他乡。因此,当瞿希贤老太太辞世的最后时刻到来时,陪着她走完人生最后道路的,是她的八个比她年轻三十岁的非亲非故的网友。
  瞿希贤(网名:井蛙)老太太还是很幸运的,尽管她从不写博、从不发贴、从不灌水、从不拍砖……。但是,以近九十岁的高龄,她坚持上网。她是网站《田小野和她的朋友们》的忠实读者,对那儿的很多人非常熟悉。这样,她就有了一大群热爱她呵护她陪伴她的网友。她晚年的生活在很大程度上,是从网友们那儿得到了真正的欢乐。所以,陈老宇说,比起其他空巢家庭的孤独老人,瞿希贤老太太是很幸福的。
  不过,在中国,瞿希贤的遭遇已不是个别事件。城市知识精英的子女远渡重洋,把他们的父母留在了国内;城镇大批居民的子女走南闯北,把他们的父母留在了老家。农村亿万强壮青年进城打工,把他们的爷娘留在了农村。空巢现象已遍及到中国城乡各个领域。瞿希贤的故事,就是它们的一个代表,它向我们这个时代,向我们每一个人都提出了这个问题:如何从根本上解决中国的空巢现象?如何能市场化、社区化、制度化地让一切老人都得到可持续照料?让我们所有的老人都能安定、安全、安心地安享晚年,安度余生?这是一个新问题。
  最后,让我们向《田小野和她的朋友们》的全体网友致敬!在你们身上,陈老宇看到了“老吾老及人之老”的民族精神!

  图片说明:半年前大家给老人过了88岁生日,那天老人非常高兴。
  井蛙是2008年3月19日上午11点4分走的。但我认为严格意义应该是9点40多分。我是9点45接到护工小莲的电话∶姐!老太太不行了!大夫让你快来!在奔往医院的路上我又接到高干病房钱主任的电话。病房里医生护士们在向她嘴里还是鼻子打气,可我看到床前的心电图显示她的心脏不再工作。小莲站在病房外的走廊上脸憋得通红紧咬着嘴唇。我出来搂住小莲拍了拍她,她哭了出来。小莲说今天早饭喂不进了,她吓得赶快叫来大夫。
  哦,那最后一顿饭是昨晚。我喂的。良娣送来12个小馄饨,她都吃完了,还喂了送来的蔬菜羹和一小块红薯。问她吃饱了吗?点点头。还吃吗?摇摇头。现在良娣给她做的半流质饭食,她每顿都吃的特别好,经常说∶真香!好吃!有次是皮蛋肉粥,她吃完一大碗还说没吃饱。
  医生简单介绍了情况后提醒我要不要通知什么人来,慌乱中我给援援打了电话,给莫莫打了电话。她俩也是井蛙的忘年交。援援的父亲严良堃,井蛙写的合唱几乎都是他挥的。莫莫的父亲是《牧歌》的词作者海默。……院方通知了组织上,国交和文化部的人来后,“抢救”就停止了。国交的李秀清留下了。秀清的姐姐李秀琴是我小学的同班同学,我和秀清小时就认识。援援和莫莫都放下手头的事赶来了。莫莫还带来了一位男士,也是北影的。莫莫到后马上给李丹丹打电话,丹丹也是井蛙的忘年交,李劫夫的女儿,前些天刚刚在病房为井蛙画了速写。莫莫说丹丹哭着要来,住在大兴,我说太远别来了。最巧的是边东子,他们夫妻拎着大箱的水果来看井蛙,一进病房就傻眼了。边东子和井蛙成为忘年交也与父辈有关,他母亲斯季英是井蛙文革中关在监狱的狱友。

  图片说明:在这个老人的晚年,田小野像女儿一样一直陪伴着她……
  这样,我和援援,莫莫和郑春雨,边东子和徐成,良娣和秀清,一共是八个人,我们一起送走了井蛙。小心翼翼为她穿衣,小心翼翼一起抬着她,小心翼翼放在车上,小心翼翼推着她,出楼有一小段土路,我们不愿意她有一点颠簸,我们把车抬起来,我们抬得动,因为我们有八个人。
  援援说井蛙是有大福之人,不但走得没有任何痛苦(原以为肺癌窒息会有很痛苦的阶段,骨转移也会很疼,但是井蛙都没有)最后一顿饭还吃的饱饱的。特别是,她最喜欢结交50多岁的朋友,最后我们八个50多岁的朋友同心协力一起送走了她。无论生前还是死后,她都不会寂寞。
  12点多了,援援和莫莫说谁也不能走,大家一定要一起吃顿饭。小熊需要代表正在从欧洲赶回来的伊露、伊力向最后为井蛙送行的人表示感谢。这是老规矩。饭后,援援回单位继续开会,莫莫为摄制组上午约见的演员推到了下午1点半,我则直接赶往学校开会,2008我还有一个学校重点课题,下午发放课题经费的记帐本。……井蛙生前最不喜欢麻烦别人,这个习惯一直带到她生命的终结。

  图片说明:老人并不孤独,她是田小野和她的朋友们这个网友家庭的母亲。
  一个大智大勇的女人就这样突然地走了,一个有着无限魅力的朋友就这样轻易地失去了。援援和莫莫都不让我哭,还冲我吼。她们说,我们应该让井蛙平静安详地睡去。
 


1楼2017-04-20 17:47回复
    来源:音乐之家瞿希贤简介-瞿希贤的作品歌曲都有哪些?瞿希贤个人资料瞿希贤.《我们要和时间赛跑》.《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把我的奶名儿叫》.《牧歌》
    瞿希贤(1919~2008)女作曲家。上海人。中国音协第四届副主席、中国电影音乐学会顾问、 中国音协儿童音乐学会名誉会长。自幼爱好音乐。1944年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英文系,1948年毕业于上海国立音专作曲系,毕业后曾任北平艺专音乐理论 系讲师。曾从师于弗兰克尔(德籍教授)、谭小麟教授等。解放后,长期在中央音乐学院音工团和中央乐团创作组工作。勤奋多产,题材宽文,风格多样,音乐语言 清新生动,刚柔兼备,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艺术独创性。
    作品主要在声乐领域,包括合唱、独唱、群众歌曲及儿童歌曲等。作有无伴奏合唱《牧歌》、《红军根据地大合唱》,歌曲《全世界人民 一条心》获第三届世界青年联欢节歌曲比赛一等奖。合唱曲《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获1964年全国群众歌曲一等奖,儿童歌曲《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获全 国第二次少年儿童文艺创作评奖音乐作品一等奖。歌曲《新的长征,新的战斗》于1980年被评为优秀群众歌曲。
    影响广泛的合唱作品还有:《飞来的花瓣》、 《乌苏里船歌》等。电影音乐《青春之歌》、《红旗谱》、《为了和平》、《元帅之死》、《骆驼祥子》等。她还翻译出版了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的《管弦乐法原 理》一书。
    1981年她和中国其他女作曲家的作品,应邀在意大利举行的妇女音乐联欢节上展出。1990年在京举行个人作品音乐会。
    瞿希贤1919年9月生于上海。1943年进入国立上海音乐专科学校作曲系,师从于德籍犹太人弗兰克尔教授和留美归国的作曲家李惟宁学习作曲。抗战胜利 后,又在上海“音专”师从于留美归国的谭小麟教授学习作曲,1948年“音专”毕业。先后在中央音乐学院音乐丁作团、中央歌舞团、中央乐团从事音乐创作。 中国音乐家协会第四届副主席,中国电影音乐学会顾问,中国儿童音乐学会名誉会长。
    歌曲《全世界人民心一条》1951年在第三届世界青年与学生和平友谊联欢节上获二等奖,这是瞿希贤的成名之作,也是当时群众歌曲巾的优秀之作。1963年与诗人光未然合作写出混声四部合唱《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气魄之大,实不多见,出自女性,更是难能。


    2楼2017-04-20 18:04
    收起回复
      友人回忆瞿希贤:她最爱给孩子们唱自己的歌2008年03月21日 14:24 来源:青年报 发表评论
        【个人生平】
        瞿希贤1919年生于上海。1940年,瞿希贤在重庆入国立音乐学院学习钢琴,1943年入国立上海音乐学院作曲系学习。新中国成立后,瞿希贤长期在中央音乐学院音工团和中央乐团创作组工作,作品有《全世界人民一条心》、《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乌苏里船歌》等。
        本报讯 记者 郦亮 3月19日上午11点,89岁的作曲家瞿希贤在北京去世,这个消息让所有唱过《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这首歌的人悲痛不已。
        【关于工作】
        她认真得有点执着
        瞿希贤一辈子做了很多曲子,但流传最广的还是《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1957年,她创作这首曲子的时候只有三十多岁,她有两个女儿,几乎没有人会怀疑,她就是那个讲故事的妈妈。然而记者昨天了解到,其实当初瞿希贤并不愿意接手这首歌的作曲任务,因为她觉得词作者管桦的词写得太像散文。
        “她就是一个认真得有点固执的人。”瞿希贤的好友李珏昨天说。但是在那个年代,接手不接手似乎并不总是遵从个人意愿,于是瞿希贤就通过反复研读歌词,寻找灵感,写了唱,唱了改,经过多次修改,这才有了现在的《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所以流畅优美的曲调背后,往往藏着颇多艰辛。
        【关于孩子】
        她最爱和他们在一起
        瞿希贤的许多歌曲都是为孩子们作的,她喜欢孩子,正因为她富有童心,她的歌曲,孩子们才喜欢唱。作为邻居的李珏,就常常看到瞿希贤逗孩子们玩。瞿希贤有一个孙子一个孙女,没事的时候,她就把孩子拉到身边,她说着笑着唱着,所唱的歌里面有许多她自己的作品。
        瞿希贤哄孩子们玩时那印着深刻眼尾纹的慈祥的笑,至今仍映在李珏的心里。“她太喜欢孩子了,她愿意陪他们唱歌,而只要她一到场,孩子们也总是大声欢呼的。”瞿希贤女儿和孙辈后来都去了国外,但是她并不孤独,因为她身边总不缺青少年的欢声笑语。即便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她也从来没有孤独过。
        【关于友情】
        病重不忘好友
        去年秋冬时节的一天,上海音乐学院前院长桑桐拨通了瞿希贤的电话,彼时癌细胞正在瞿希贤身上肆虐,她的声音很微弱,但她还是向桑桐询问那和李珏合写的那篇《怀念曹石峻》能不能在上海发表。曹石峻是瞿希贤的一位挚友。告别人世,瞿希贤也许没有太多遗憾,如果要说放不下的就是这人世间的友谊。
        桑桐眼里的瞿希贤是个重情之人,他们两人就是60多年的朋友。几个月后,桑桐再打电话过去,瞿希贤已经不能说话了,于是这最后电话里对友情的挂念,就成了瞿希贤留给桑桐的最后的印象。桑桐说,瞿希贤的《全世界人民一条心》《牧歌》《青春之歌》之所以饱含深情,是因为作曲者本人就是这么一个对感情体味至深的人。


      3楼2017-04-20 18:16
      回复
        朋友早上好


        IP属地:吉林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7-05-16 07:12
        回复
          好贴欣赏


          IP属地:吉林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7-05-16 07:13
          回复
            欣赏好贴问候朋友


            IP属地:吉林来自Android客户端20楼2017-05-23 06:58
            回复


              来自手机贴吧27楼2017-05-27 11:0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