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旗防务吧 关注:20贴子:387
  • 1回复贴,共1

歼15雷达或比歼20先进一代:有效提升反隐身能力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作为我国第一款固定翼舰载机,歼-15早在诞生之初,其雷达系统到底处于哪一个档次就争议颇多。歼-15出现时间在歼-11BS之后,在歼-16之前。我们知道歼-11BS使用的是机械旋转的“平板缝隙阵”雷达天线,而歼-16使用的是新一代的有源相控阵(AESA)的雷达天线(其实两者都是PD机制的雷达,只是天线体质不同)。那么歼-15使用的是哪一种雷达天线呢?
  根据八股,我国为歼-20研制的AESA雷达是在2009年左右成功的,在2007年首飞的歼-11BS当然只能使用平板雷达,而在2011年首飞的歼-16则使用的是AESA雷达。那么在2009年首飞的歼-15,是使用的什么雷达呢?
  虽然开始有些争议,但后面人们也渐渐有了统一认识,那就是还是平板雷达,其原因有二:一是因为歼-15一直强调“进度比较紧”,所以使用成熟设备以加快研制进度也就是个正常的选择;二是歼-15的机头仍有空速管,虽然没有机头空速管的不一定就是AESA雷达,比如FC-1,但这比较能说明这一款飞机改动程度的大小。后面歼-16取消了机头空速管,更是佐证了这个推断。
  AESA雷达基本是3.5代战机新改型的标配,那么歼-15何时才能换装AESA雷达呢?中航工业雷达所的最新八股显示,为歼-15战机研制AESA雷达的团队已经于2016年7月份成立。晚点儿有晚点儿的好处,目前我国的AESA雷达技术已经发展了几代,组成雷达的T/R单元的材料也由砷化镓(GaAs)换代成了氮化镓(GaN)。空空导弹院论文显示,相对于砷化镓,氮化镓可使用功率将增大5倍以上,同样功率下体积更小,重量更轻。氮化镓的使用将大大提高我国AESA雷达的探测距离、抗干扰能力,有效提升反隐身的能力。目前我国新一代的氮化镓组件技术也已经突破,其结构将由二维变成三维,将能提供更高的发射功率和更精确的雷达波形。
  为歼-15研制的这款AESA雷达,不仅将使用氮化镓组件,而且将使用新一代的天线架构。论文显示,“其高度集成化的架构将有跨越性的改变,能够实现天线阵面超薄、超轻的目标。而多项关键技术的全新突破,必将引发未来机载雷达的革新巨浪;成功与否,也将直接决定该所能否在新一代雷达的研制上抢占先机。”
  可能很多人还在吹嘘苏-35的雷达,可能一些人还在羡慕无源相控阵(PESA)的雪豹-E,但实际上,我国在AESA雷达的发展上已经经历了好几代,而且即将迎来新的一代。(晨曦寻梦)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7-04-20 05:46回复
    氮化镓上055j20gkd


    IP属地:天津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0-12-14 09:1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