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吧 关注:1,224,339贴子:6,587,405

谈一下我对茶叶的学习和理解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深知你们看帖的耐心就像在床上一样有限,虚头八脑的话就不说了,下面直奔主题:
下面通过两部分来说说:
一、科学的讲解茶叶所含成分对茶叶的影响,对色、香、味的影响。(这部分是我整理了一些浙江大学茶叶公开课视频的一些内容)
二、自己对茶叶的一些体会和想法(这部分是我个人观点,有不同见解可以提粗来)



IP属地:河北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楼2017-04-19 20:27回复
    一、科学的讲解茶叶所含成分对茶叶的影响,对色、香、味的影响(这部分是我整理了一些浙江大学茶叶公开课视频的一些内容)
    1、影响茶叶品质的三大主要成分(为了比较容易理解,自己作了一个表格,怎奈文化有限,不会传上来,只能用手机拍了)

    上面说了,咖啡因味苦,提神利尿,比其它成分更易溶于热水,溶解的速度比其它成分快很多。
    如果我们嫌茶叶苦的话,或者怕晚上喝完茶睡不着觉,我们可以用沸水泡一分半钟然后倒掉,这样咖啡因就被溶解出三分之二,然后再泡,就会好很多了。


    IP属地:河北2楼2017-04-19 20:28
    收起回复
      2、我们判定茶叶品质是根据茶叶的色、香、味、形判定的,其中:
      色:色素(叶绿素、胡萝卜素) 酚类
      香:芳香物质(绿叶中87种、绿茶260种、红茶400多种)
      味:多酚类(涩)、氨基酸(鲜爽)、咖啡因(苦)、糖(甜)
      判定品质并不是说单独的哪一种成分含量高品质就好,而是各个成分比例协调,才能体现出最佳的色、香、味。比如红茶中茶多酚主要影响鲜爽度,而绿茶氨基酸主要影响鲜爽度。


      IP属地:河北3楼2017-04-19 20:29
      回复
        3、环境因素对茶叶品质的影响:
        温度、光照与茶多酚的含量成正比
        温度、光照与氨基酸的含量成反比
        产地不同、海拔不同,温度和光照就会不同,茶多酚和氨基酸含量也就不同。
        俗话说“高山出好茶”,因为海拔高的地方温度低,受云雾遮挡光照少,氨基酸含量就高,茶多酚含量低,这样涩味就淡,鲜爽度就高。( 浙江500到900米就算高山茶,超过900米,品质下降)
        其实高山出好茶只是一种比喻,符合这种条件的地方都可以出好茶。而且符合这种条件的采茶时间,品质也会提高。比如说早上温度低,光照少,采的茶氨基酸多,茶多酚少。中午、下午温度高,光照多,采的茶氨基酸少,茶多酚多。


        IP属地:河北4楼2017-04-19 20:30
        回复
          4、回甘原理:
          大家说的回甘,就是茶多酚和蛋白质结合的原理。口腔里含有很多蛋白质,茶叶中的茶多酚和口腔里、舌头上的蛋白质发生反应形成一层膜,产生涩味。这层膜是不透水的,把茶氨酸的鲜爽味隔离开,过段时间,这层膜破掉了,舌头接触到茶氨酸,就感觉到鲜爽味和甜味了。


          IP属地:河北5楼2017-04-19 20:30
          收起回复
            二、自己对茶叶的一些体会和想法(这部分是我个人观点,有不同见解可以提粗来)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有时我们问来问去、各种百度,不如我们亲自去体会。
            我是北方人,不是茶农,我在贴吧一般都是水贴,很少去谈论茶,因为我对茶叶没有你们那么深的体会和接触。来贴吧更多的是去学习你们的经验和知识。
            但是我家这边都是菜农,我家也是,我对茶叶有我自己的理解和认识。我感觉,不管茶叶还是蔬菜,都是植物,种茶如种菜,泡茶如炒菜。
            这里我讲一下大家比较关心的话题:


            IP属地:河北7楼2017-04-19 20:31
            收起回复
              1、种茶如种菜。
              任何植物成批量的去生产的时候,都不可能不去用化肥和农药。国家的管控和茶农、菜农多年经验的积累,已经将危害降到最低,蔬菜的需求量这么大,你听说过几个人是吃菜毒死的?茶也是同理。媒体上一些砖家天天叫嚷着各种数据,有时候大家听听就得了,不要过于认真,因为这些形式主义的数据连这些砖家自己都不会信的。


              IP属地:河北8楼2017-04-19 20:32
              收起回复
                2、泡茶如炒菜
                嫩的菜火小点,出锅快点,就会很香鲜味美,老的菜火大点。泡茶不也是这个道理吗?嫩茶水温低点,出汤快点,老茶水温高点,出汤也快点。
                炒菜的时候出锅慢了,菜就炒老了,泡茶泡久了,茶叶也相当于泡老了。
                炒菜不能久闷,泡茶也不能久闷。
                茶叶泡开以后,茶叶的老嫩程度和蔬菜的老嫩也非常相似。


                IP属地:河北9楼2017-04-19 20:32
                收起回复
                  最后我想说一下,迷信要是披上科学的外衣,使科学都沾上了一股妖气。可能本人的文化有限,所以对茶的理解也只是一些表面的现象。对于那些虚幻的韵味和意境确实体会不出来,也奉劝茶友们不要过度追求那些虚无缥缈的东西。所谓柴米油盐酱醋茶,喝茶只是我们生活中的一件小事,一种健康饮品。还是不要给茶附加那些过于沉重、复杂的东西了吧!(个人观点,不喜勿喷)


                  IP属地:河北10楼2017-04-19 20:33
                  收起回复
                    尊重劳动成果


                    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7-04-19 20:34
                    收起回复
                      太长没看,留个脚印,过后学习


                      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7-04-19 21:03
                      收起回复
                        学习了,对比妥贴


                        IP属地:云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7-04-19 21:06
                        收起回复
                          看完了,说的不错,学习了


                          来自iPhone客户端16楼2017-04-19 21:08
                          收起回复

                            学习了


                            IP属地:河南17楼2017-04-19 21:16
                            收起回复
                              很深刻嘛!


                              IP属地:贵州来自Android客户端18楼2017-04-19 21:32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