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尚,字子牙,东吕乡东吕里人(今山东省日照市东)。西周开国元勋,齐国第一任国君。老年时,被周文王任为国师,又称太公望。后辅佐周武王伐纣灭商,建立周朝。以功高被封于齐地。在齐国“因其俗,简其礼”,“尊贤智,赏有功”,“通商工之业,便渔盐之利”,确立以工商兴国的方针,齐国从而五业俱兴,逐渐强大起来。他是中国古代的一位影响久远的杰出的韬略家、军事家与政治家。儒、道、法、兵、纵横诸家皆追其为本家人物,被尊为“百家宗师”。
齐国第一名相——管仲
管仲(公元前725~前645),名夷吾,字仲,谥号敬,颍上(今安徽省颍上县)人。春秋时杰出的政治家。他任齐国国相40年,辅佐齐桓公推行改革,收到富国强兵的效果,以“尊王攘夷”为谋征伐诸侯,使齐国成为春秋五霸之首。孔子曾对其弟子说,“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又说:“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其言论见《国语·齐语》等。现存《管子》76篇。
春秋五霸之首——齐桓公
齐桓公(?~前643),名小白,系姜齐第十五代国君。公元前685年即位。他应鲍叔牙之谏,不计管仲一箭之仇,任管仲为相,尊为仲父,进行改革。依靠群臣智谋,使齐国大治,国富兵强。他在位43年,以“尊王攘夷”为号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使齐国成为春秋时代第一个霸主。
中国古代最杰出的军事家——孙武
孙武,春秋末期著名的军事家。出生于临淄。其主要活动在吴王阖闾时期和吴王夫差前期。公元前532年,孙武因齐国变乱徙居吴国,专心研究军事理论,完成了不朽兵典《孙子兵法》。后成为吴军统帅,其军事才能在“五战入郢”中得到发挥和体现。而令其名垂青史、流芳百世的乃是其著作《孙子兵法》。《孙子兵法》13篇,5900余字,文义精粹,内容丰富,被誉为“世界古代第一兵书”。
功比管仲的一代名相——晏婴
晏婴(公元前578~公元前500),字仲,谥平,夷维(今山东高密)人。是春秋后期一位重要的政治家、思想家、外交家。晏婴历任齐灵公、庄公、景公三朝,辅政长达50余年。晏婴继承了管仲富国强兵的内外政策,重礼尚义,以礼治国,并推行薄敛省刑的政策,巩固了齐国的大国地位。他生活节俭,能言善辩,内辅国政,屡谏齐王;出使不辱,捍卫国威。司马迁非常推崇晏婴,将其比为管仲。他的言行事迹有《晏子春秋》一书流传于世。孔丘曾赞曰:“救民百姓而不夸,行补三君而不有,晏子果君子也!”。
中医学奠基人——扁鹊
扁鹊,齐国卢邑(今济南市长清区)人,其真实姓名是秦越人,又号卢医。主要活动于齐桓公田午至秦武王赢荡时期。传说扁鹊师从长桑君,学成之后便行医列国。扁鹊善于运用四诊,尤其是脉诊和望诊来诊断疾病。他曾用脉诊的方法诊断赵简子的病,用望诊的方法诊断齐桓公田午的病。“讳疾忌医”的典故出于此。扁鹊传授生徒,开创医学教育,是齐派医学的开山鼻祖。扁鹊行医到秦国,秦国太医李醢自知医术不如扁鹊,便派人刺杀了他。
纳谏用能、励志图强——齐威王
齐威王(?~前320),名因齐,以纳谏用能、励志图强而名著史册。初即位,沉湎酒色,国内混乱。后虚心纳谏,下定“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决心,整顿吏治,广开言路,齐国渐强。又开拓稷下学宫,招徕各派学者前来著书立说,议论政治。邹忌深明治国之道,齐威王与其相识三月,即任以为相。孙膑曾在魏国受刑,威王用为军师,两次打败强魏。齐国声威震慑诸侯,雄踞东方,一时号令天下,成为战国七雄之冠。
杰出的军事家——孙膑
孙膑,齐国阿(今阳谷县东北)人,大约活动于公元前380年~前320年间,孙武后代,战国时期兵家代表人物,杰出军事家。与魏国庞涓俱投鬼谷子学军事。后遭庞涓陷害,被处以膑刑。齐威王与其言兵后,任其为军师。公元前353年和公元前341年,以田忌为将、孙膑为军师的齐军分别在桂陵和马陵两大败魏军。齐国声威大振。孙膑有《孙膑兵法》传世,分上下编,30篇,1.1万字。
用火牛阵大败燕军——田单
田单,临淄人,系田氏王族远房子孙,世居安平(今临淄区石槽盛)。公元前284年, 燕将乐毅率军伐齐,破临淄。即墨大夫战死,逃至此的田单被推为将。后来田单抓住燕惠王即位的时机使用反间计,使骑劫代乐毅为将。又使用“火牛阵”大败燕军,齐军尽复失地。田单迎齐襄王回到临淄,受封为相,号为安平君。田单为相后,精心图治,民多称其贤。齐王建元年(前264年),由齐入赵,被任为相国,封平都君。
秦末起义首领——田横
田横(公元前250~前202),秦末狄城(今高青县高城镇)人,齐王田氏后裔。公元前209年7月,陈胜、吴广起义后,他与堂兄田儋、胞兄田荣反秦自立,统一三齐之地。田横先在齐地拜相,后自称齐王。刘邦统一天下之后,他不愿称臣于汉,率徒众500余人遁入海岛(今属即墨)。刘邦为除后患诏令赦田横罪而行招抚。田横被迫偕门客二人赴洛阳,田横趁谎称沐浴更衣之时于河南偃师西(今赫田寨)自杀,两门客得知后也相继自杀,岛上500人闻讯,皆自杀以殉横。后人为纪念田横及五百义士,把海岛称为田横岛。
第一个创用“病历”的医生——淳于意
淳于意,西汉时期的名医,与张仲景、华佗并称汉代三大医学家。临淄人,因曾任齐太仓令,又称“太仓公” 或“仓公”。精于望、闻、问、切四诊,尤以望诊和切脉著称于世。《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所记25个病例,称为“诊籍”,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病史记录。由于不事权贵,被富豪罗织罪名,诬陷入狱。小女缇萦上书汉文帝,愿以身赎父,文帝哀其心意感人,遂赦免仓公。班固有诗赞曰:“百男何愦愦,不如一缇萦。”
齐国第一名相——管仲
管仲(公元前725~前645),名夷吾,字仲,谥号敬,颍上(今安徽省颍上县)人。春秋时杰出的政治家。他任齐国国相40年,辅佐齐桓公推行改革,收到富国强兵的效果,以“尊王攘夷”为谋征伐诸侯,使齐国成为春秋五霸之首。孔子曾对其弟子说,“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又说:“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其言论见《国语·齐语》等。现存《管子》76篇。
春秋五霸之首——齐桓公
齐桓公(?~前643),名小白,系姜齐第十五代国君。公元前685年即位。他应鲍叔牙之谏,不计管仲一箭之仇,任管仲为相,尊为仲父,进行改革。依靠群臣智谋,使齐国大治,国富兵强。他在位43年,以“尊王攘夷”为号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使齐国成为春秋时代第一个霸主。
中国古代最杰出的军事家——孙武
孙武,春秋末期著名的军事家。出生于临淄。其主要活动在吴王阖闾时期和吴王夫差前期。公元前532年,孙武因齐国变乱徙居吴国,专心研究军事理论,完成了不朽兵典《孙子兵法》。后成为吴军统帅,其军事才能在“五战入郢”中得到发挥和体现。而令其名垂青史、流芳百世的乃是其著作《孙子兵法》。《孙子兵法》13篇,5900余字,文义精粹,内容丰富,被誉为“世界古代第一兵书”。
功比管仲的一代名相——晏婴
晏婴(公元前578~公元前500),字仲,谥平,夷维(今山东高密)人。是春秋后期一位重要的政治家、思想家、外交家。晏婴历任齐灵公、庄公、景公三朝,辅政长达50余年。晏婴继承了管仲富国强兵的内外政策,重礼尚义,以礼治国,并推行薄敛省刑的政策,巩固了齐国的大国地位。他生活节俭,能言善辩,内辅国政,屡谏齐王;出使不辱,捍卫国威。司马迁非常推崇晏婴,将其比为管仲。他的言行事迹有《晏子春秋》一书流传于世。孔丘曾赞曰:“救民百姓而不夸,行补三君而不有,晏子果君子也!”。
中医学奠基人——扁鹊
扁鹊,齐国卢邑(今济南市长清区)人,其真实姓名是秦越人,又号卢医。主要活动于齐桓公田午至秦武王赢荡时期。传说扁鹊师从长桑君,学成之后便行医列国。扁鹊善于运用四诊,尤其是脉诊和望诊来诊断疾病。他曾用脉诊的方法诊断赵简子的病,用望诊的方法诊断齐桓公田午的病。“讳疾忌医”的典故出于此。扁鹊传授生徒,开创医学教育,是齐派医学的开山鼻祖。扁鹊行医到秦国,秦国太医李醢自知医术不如扁鹊,便派人刺杀了他。
纳谏用能、励志图强——齐威王
齐威王(?~前320),名因齐,以纳谏用能、励志图强而名著史册。初即位,沉湎酒色,国内混乱。后虚心纳谏,下定“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决心,整顿吏治,广开言路,齐国渐强。又开拓稷下学宫,招徕各派学者前来著书立说,议论政治。邹忌深明治国之道,齐威王与其相识三月,即任以为相。孙膑曾在魏国受刑,威王用为军师,两次打败强魏。齐国声威震慑诸侯,雄踞东方,一时号令天下,成为战国七雄之冠。
杰出的军事家——孙膑
孙膑,齐国阿(今阳谷县东北)人,大约活动于公元前380年~前320年间,孙武后代,战国时期兵家代表人物,杰出军事家。与魏国庞涓俱投鬼谷子学军事。后遭庞涓陷害,被处以膑刑。齐威王与其言兵后,任其为军师。公元前353年和公元前341年,以田忌为将、孙膑为军师的齐军分别在桂陵和马陵两大败魏军。齐国声威大振。孙膑有《孙膑兵法》传世,分上下编,30篇,1.1万字。
用火牛阵大败燕军——田单
田单,临淄人,系田氏王族远房子孙,世居安平(今临淄区石槽盛)。公元前284年, 燕将乐毅率军伐齐,破临淄。即墨大夫战死,逃至此的田单被推为将。后来田单抓住燕惠王即位的时机使用反间计,使骑劫代乐毅为将。又使用“火牛阵”大败燕军,齐军尽复失地。田单迎齐襄王回到临淄,受封为相,号为安平君。田单为相后,精心图治,民多称其贤。齐王建元年(前264年),由齐入赵,被任为相国,封平都君。
秦末起义首领——田横
田横(公元前250~前202),秦末狄城(今高青县高城镇)人,齐王田氏后裔。公元前209年7月,陈胜、吴广起义后,他与堂兄田儋、胞兄田荣反秦自立,统一三齐之地。田横先在齐地拜相,后自称齐王。刘邦统一天下之后,他不愿称臣于汉,率徒众500余人遁入海岛(今属即墨)。刘邦为除后患诏令赦田横罪而行招抚。田横被迫偕门客二人赴洛阳,田横趁谎称沐浴更衣之时于河南偃师西(今赫田寨)自杀,两门客得知后也相继自杀,岛上500人闻讯,皆自杀以殉横。后人为纪念田横及五百义士,把海岛称为田横岛。
第一个创用“病历”的医生——淳于意
淳于意,西汉时期的名医,与张仲景、华佗并称汉代三大医学家。临淄人,因曾任齐太仓令,又称“太仓公” 或“仓公”。精于望、闻、问、切四诊,尤以望诊和切脉著称于世。《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所记25个病例,称为“诊籍”,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病史记录。由于不事权贵,被富豪罗织罪名,诬陷入狱。小女缇萦上书汉文帝,愿以身赎父,文帝哀其心意感人,遂赦免仓公。班固有诗赞曰:“百男何愦愦,不如一缇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