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勿问吧 关注:25贴子:3,685

我好像知道问题出在哪里了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都说了不能用正经标题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7-04-17 19:53回复
    突然看到了初中时代追的剧
    想起了那个时候的自己
    我一直觉得初中三年我虽然什么都不懂
    却是我这二十年来活得最大气的时间段
    所以当我回忆起来的时候
    我好像 就明白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7-04-17 20:08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真的是不够厚重坚韧
      太过于轻薄(不是轻浮之意,是厚重的反义词)、小器、脆弱、斤斤计较
      没用的东西计较考量的太多,很容易慢慢变得小器
      就我个人而言,我觉得只要在需要花精力的事情上精益求精就可以了
      可是究竟什么没用什么有用,究竟什么需要什么不需要,真的就只能靠意会了,我是说不清楚的,甚至这可能还因人而异。
      一直以来我对此感到不适、厌倦、讨厌和想要逃离
      今天我似乎明白了原因
      而至于我在指什么东西。。。不说了,在这里说出来又不好了
      反正我自己清楚就行了,我本来写这些贴贴就是自己的流水账,喜欢写在个人贴吧里,但不是写给别人看的
      我不明白度娘怎么搞的,最近的贴贴居然阅读量不少,着实吓我一跳,但是我纠结了一下,还是不决定离开了。
      不管我写的东西再怎么浮躁偏激幼稚***,这就是我从14岁到现在的成长历程了。我不想删了它们,我想以后笑着回望,甚至给一些有缘看到的人去回望,或许还能找到点他们自己的影子。
      但是,我不会为了给别人看刻意写什么,到目前为止只想把这里当电子日记本。
      所以,碰巧看到的人,如果你觉得跟我相似有共鸣,欢迎和我交流交朋友。如果你觉得这个人好***,我也不怪你,因为我经常都觉得过去的自己、过去写下的东西***,我想人都是这样一点点成长起来的。但是请你也不要开喷开撕,我能接受有人对我进行批评指正建议交流,毕竟是我随笔写在网络上,就是希望还是可以有一些人分享,哪怕不是刻意去分享。但这些毕竟是我写的个人日记,不是网络上求真知的公共文章,所以我觉得是没有必要苛刻地去挑什么,更何况人与人之间的观点差异甚大,我写的往往又只是我个人的选择、看法和观点。
      如果不赞同,大可以不必理我,我相信对于大多数人,还是会选择无视的,相安无事,这样也很好。


      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7-04-17 20:32
      收起回复
        我决定先把这段声明发个置顶~


        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7-04-17 20:34
        回复
          呼~发个声明感觉了了一桩心事啊~


          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7-04-17 21:10
          回复
            继续上面歪楼之前的话


            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7-04-17 21:24
            回复
              这可能就是我想要逃离这里的原因吧,越来越坚定了呢。
              我是喜欢厚重坚韧的,轻飘飘的,狭隘脆弱的东西我不喜欢。
              也许这样一种做派,有他的优点与长处,自有一番风韵。
              但是抱歉,我觉得我不适合。
              我真的觉得过于急迫浮躁,太过看重表面和形式,过于注重经济、利益、意义和价值,那么所追求的东西难保不会产生歪曲。
              而且只会看表面是不行的,注定是不行的。
              努力是一定要努力,但我深深地觉得平和踏实稳重地努力跟急躁地努力是很不一样的,长期的、真正的成效更是不一样的。
              数据固然是一种很重要的衡量标尺,不用数据来表现就难以有说服力,但是问题在于很多时候过于追求这种东西,以致对它的心态产生了歪曲,数据不是一切,我们不能为数据而数据。然而在这里就连十分明白的人,都可能会掉进去,真正平和的太少。
              不排除是我自己也有问题,但是我真的受不了这样,我觉得我还是喜欢那种,大器一点的生活,从性格、到心态,到周边,一切的一切都要大器一点。


              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7-04-17 21:51
              回复
                我知道,只是躲在一种生活方式里活一辈子的人,未免也太单薄,单调得可怜。走出心灵舒适区,探索新世界,是不可避免的,也是成长的一部分。
                而且只有你经历了人生种种姿态,位置,遭遇和境界,你才可能逐渐理解各种人,各种现象,各种心态,才能逐渐成长,慢慢看懂这个世界。否则你永远没有进步,不懂的永远也不懂。
                也只有这般经历,你才可能走完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回到属于自己的原点。而且这一切都得你自己去找寻,没有谁可以告诉你,或者替你选择。


                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7-04-17 21:57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所以,我想说的是,我明白种种经历是成长的必需。
                  但是,但是,如果说最终一定要选择一种属于自己的生活方式呢?
                  我想我最终还是会否定那种轻薄的,选择厚重坚韧大气的吧。
                  真的很感动,这次是为回忆,回忆曾经的自己。
                  原来启蒙的种子从那时起就埋下了。
                  我想,一个人最终认清自己,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清楚自己该走的路是什么并为之坚持,这真的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一件事吧。


                  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7-04-17 22:15
                  回复
                    很重要,加个精。
                    厚重,坚韧。
                    感谢这部剧,决定重新再开始追。重新再找找自己。
                    安宁纯澈,气象万千。


                    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7-04-17 22:15
                    回复
                      一年前的我以为只要坚持过去、逃出这种生活就会有什么不同,结果发现,其实并没有。


                      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7-04-18 18:22
                      回复
                        发现医学的课程学起来很艰苦,然而这种方式确实是我喜欢也是我想要的,不过是真的真的很苦。


                        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7-04-18 21:10
                        回复
                          重新开始追大秦帝国,越看仿佛越能找回自己,这种感觉真好,真好,真好。
                          (就是生化更加背不完了嘤嘤嘤(ಥ_ಥ)……我会努力的)


                          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17-04-19 12:19
                          收起回复
                            不能“为成为而成为”,否则会在过度追求意义中失掉很多有意义的锻炼,那么最终你想要的也达不到。
                            因为现在的我们其实是没有办法预先判断什么才会是有意义的,所以不能过于执着于“成为”,而否决其他的一切。
                            如果你一心想成为便没有办法成为,只有当你不刻意去成为的时候,你才会在不知不觉中成为。
                            但是还是要比较清楚自己想要什么,这样的话就只能自己在矛盾之中平衡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17-04-19 20:27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努力是需要的,缓和心态也是需要的,这是你坚实平稳前行的保证。
                              真真麻烦了,然而是必须的。
                              这么多年后再看大秦帝国,依然能感动得流泪,生出感慨万千。


                              来自Android客户端18楼2017-04-19 20:33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