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z是因为研究生期间在国内的一些表现,申请到了学院的奖学金,420aud/week。这类奖学金种类还是很多的,要注意查学校给出的信息。当然,压力非常大。因为每年都存在考核。今年拿到了不见得明年还能拿到,论文的质量和数量才是最一个phd在校内最核心的竞争力
有时候导师也会给你发工资。一般来说导师都是特别忙的,经常会顾不上自己的研究生和指导的本科毕设。这时候博士就派上用场了。导师会要求你指导本科生做毕设,研究生的survey或者带实验课。这相当于美国那边的TA或者RA。按导师的话说是让你挣些“小钱”补贴一下生活顺便锻炼一下自己的能力。其实这些“小钱”对我来说也不小了,一个月1700完全和CSC的一样多。今年我带了三个印度本科生的毕设,明年就准备带实验课了。当然,带学生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英语交流现在也逐渐适应了,关键人家会提出一些很深的问题,这时候就逼得你不得不把问题吃透。当然,这对你来说也是好处,你的理论体系的某些薄弱环节也就因此得到巩固,只不过很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