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页资讯视频图片知道文库贴吧地图采购
进入贴吧全吧搜索

 
 
 
日一二三四五六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

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

一键签到
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
一键签到
本月漏签0次!
0
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
如何使用?
点击日历上漏签日期,即可进行补签。
连续签到:天  累计签到:天
0
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使用连续签到卡
07月16日漏签0天
于淑珍吧 关注:1,313贴子:14,856
  • 看贴

  • 图片

  • 吧主推荐

  • 视频

  • 游戏

  • 7回复贴,共1页
<<返回于淑珍吧
>0< 加载中...

于淑珍:阳光 泉水 生活

  • 只看楼主
  • 收藏

  • 回复
  • Rira婷水瓶
  • 声名远扬
    12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并蒂的花儿竞相开放,比翼的鸟儿展翅飞翔……亲爱的人啊携手并进,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一首《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让来自天津的歌唱家于淑珍成为了那个时代的流行经典。从艺近60年,于淑珍已经满头白发,仍然气质雍容,声音甜美。作为歌唱家,她虽然早已退休,却依然没有忘记观众和舞台。
  从学徒工到专业歌手
  2015年初夏,“珍韵流芳——歌唱家于淑珍访谈会”在北京国家大剧院艺术资料中心举行。从南京、天津、哈尔滨、重庆等地赶来的歌迷聚到这里,以专辑《于淑珍歌唱艺术集》为媒,共同分享她所走过的近一个甲子的艺术人生。当得知到场粉丝不仅有自己的同龄人,还有70后、80后甚至90后,于淑珍感慨地说:“这给了我很大的鼓励……我对掌声并不陌生,但是今天我被大家的热情深深感动了,我要给远道而来的朋友们深深地鞠一躬。”
  于淑珍的从艺之路是从爱好开始的。从工厂的学徒工到歌舞团里的专业演员,凭借着对歌曲最真挚的喜爱,再加上天赋,才完成了这一华丽转身。她经常回忆说:“唱歌是我骨子里的爱好。”少年时扒着戏棚子看演员唱戏的画面,成为于淑珍最为珍贵的童年记忆。16岁时,她进工厂当了学徒工。当听说文化馆招人时,她们4个姐妹一同报名,最后只有她一人被留了下来了。1956年初,举行工人艺术调演,于淑珍以新疆民歌《美丽的姑娘》拿了一等奖,被天津人民剧院歌舞团看上并录用为正式演员。
  “阳光”来得有点突然
  刚进入歌舞剧院时,于淑珍总是忐忑不安的,作为完全没有受过专业训练、自然成长起来的演员,她觉得有很多东西需要学习。在最初几年里,她一直想去音乐学院进修,但由于工作繁忙这个念头最终未实现。之后她转而更加抓紧一切机会学习,提升修养。“我是吃百家饭长大的”,于淑珍说。她说她的老师是广义上的,“电台里的歌曲、戏曲,众多戏曲名家,甚至是观众的反馈都是我的老师。”
  “要是能给电影唱首歌,出个盒带,那我就满足了。”在歌舞剧院从艺20多年后,于淑珍心里渐渐升起这样一个梦想,那时已是上世纪70年代末了,让她没有想到的是,机会竟然来得突然。1979年,正在筹拍电影《甜蜜的事业》的导演谢添找到了于淑珍,邀请她演唱电影中的主题歌《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稀里糊涂好多好事儿就落在了我头上。”据她回忆,第一次录是用民乐伴奏,效果不理想,第二次改成了用电声伴奏,当时用电声乐在国内还非常少,录完后她心里一直打着鼓。没有想到的是,这部电影还没有正式放映,她唱的这首歌竟开始流行了。有的影院即便是放映别的电影,也会播放这首歌,以此招徕观众。几年后,《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 便走出了国门,被选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音乐教材。当然,还有《泉水叮咚响》等其他代表作,让于淑珍的演唱事业一次次登上巅峰。
  带着“阳光”,她走上了1984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的舞台,“以后几十年,如果哪次我登台不唱这首歌,很多观众都会觉得不是我了。”于淑珍开朗地笑道。
  倒贴工资回信歌迷
  于淑珍的名字随着歌声传遍了大江南北,同时也给她带来了不少烦恼。有一阵子,她平均每天都会收到10多封来信,对于观众来信,她都会仔细阅读并尽可能回复。“每个月光是回信就要花掉我6元多钱,正好是一级的工资。我有时候开玩笑说,哎呀,怎么成了名,还要降级呢!”在那些雪片似的来信中,有求歌片儿的,有示爱的,甚至还有求帮助买天津产飞鸽自行车、缝纫机的。对于要歌片儿的,她一开始都是工工整整地用手誊写,后来因数量太多写不过来了,在歌舞剧院的帮助下才得以复印。不过后来单位认为,这属于在外接活儿,需要交给歌舞剧院20%的劳务费。她打电话给导演谢添问怎么办,谢添从剧组的存留款中拿出200元寄给了于淑珍,于淑珍从中提取了一部分交给了天津歌舞剧院。
  作为歌唱家,于淑珍不仅在演唱专业上高标准,职业操守上也令人敬佩。一次天津歌舞剧院到外地巡演,西安是最后一站。没想到在那里第一天,于淑珍嗓子失声且充血。“这几场音乐会卖的又主要是我的票。我考虑,如果顺延演出,80多人吃住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要是退票也很难,会给剧场增添很多麻烦和压力。就这样,我说一定要演!”有的老演员有点看不下去了,提醒说:“你这是在毁自己啊。”每天一场,每场8首歌,这样的强度就是坚持唱下来,今后很可能就不能再唱了。幸好,于淑珍坚持了下来,她的演唱依然清新甜美,而且每场都坚持真唱,给西安观众留下了美好而深刻的印象。
  读书、书法、绘画中的新生活
  1998年,于淑珍告别舞台退休了。与其他歌唱演员不同的是,她不教学生、不带徒弟。她说:“有些年轻人慕名而来登门拜师,我都婉言拒绝了。我不敢随便收学生,因为我没有正式进过音乐学院,声乐功底不够厚实,有的人能唱好但未必是好老师,带徒弟是要负责任的,当我觉得自己能力不够时就不去做。”虽然不收学生,但她对去音乐学院开讲座却乐此不疲。她说,自己喜欢和现在的年轻人说心里话:“同学们,千万别只学一首歌,一





  • Rira婷水瓶
  • 声名远扬
    12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在来几张,都是截图,不是特别清晰,但我非常喜欢





2025-07-16 16:47:31
广告
  • 撒哈拉的夏天
  • 大名鼎鼎
    14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二楼的第二张图片,刚刚我还在看,是一期的回声嘹亮节目,于老师唱了三首歌,第一首,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第二首是歌剧选段,洪湖水浪打浪,第三首是于老师说1959年下乡采风写的歌曲扎风筝......
楼主又勾起我满满的,幸福的,温馨的回忆


  • 小伟
  • 远近闻名
    10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给于奶奶及楼主100个赞。您永远都是我们的好榜样。愿于奶奶您身体健康。艺术长青。


登录百度账号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 贴吧页面意见反馈
  • 违规贴吧举报反馈通道
  • 贴吧违规信息处理公示
  • 7回复贴,共1页
<<返回于淑珍吧
分享到:
©2025 Baidu贴吧协议|隐私政策|吧主制度|意见反馈|网络谣言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