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调:此人一生过远大于功。
先说功,他两届帝师,官至中堂,也确实学富五车,才高八斗;他体恤民情,反对重修圆明园;他动用李鸿章卖官款和李借的德国贷款数百万两给慈禧修颐和园是为了让慈禧远离政治权利中心,给皇帝以实权。在和平年代,可能会是一位忠心的权贵。
说他过,此人心胸狭窄,锱铢必报,因他兄弟在平复太平天国中弃城逃跑,剿匪不利被曾李弹劾记仇;主政户部,六年未给南洋北洋水师拨款,致吉野号等军舰被日本买走(此舰于黄海海战重创北洋水师);战前混淆帝听,叫嚣开战,只重私情,不记国家;战后赔偿两亿三千万两白银,割让台蓬诸島,不以为耻,还几次三番羞辱李鸿章,圣人之学,教出如此败类;暮年光绪帝拜旨永不录用,恭亲王说其只知权术,多面反应人格。
有人说李如此能,户部不拨款自己不能筹集么。答案是肯定的,李有这个能力,但没有这个命啊。私下筹款购舰言官御史会弹劾李居心叵测,李又是汉臣,慈禧早就想削弱李了。
有人说李贪污,这个十分可能有,但是官至中堂有几个不贪,翁呢,现在呢,当下高官那个不是一查一个准,李即使贪了,但他兴洋务,练新军,于国有益。可翁做了什么,也就纸上文章好罢了。
清末主政者,光绪帝有改革之心无实权;慈禧大权贪恋不放手;翁同龢迂腐顽固深于内斗于国无益;李鸿章昌化先改但受尽猜疑不得不明哲保身。
先说功,他两届帝师,官至中堂,也确实学富五车,才高八斗;他体恤民情,反对重修圆明园;他动用李鸿章卖官款和李借的德国贷款数百万两给慈禧修颐和园是为了让慈禧远离政治权利中心,给皇帝以实权。在和平年代,可能会是一位忠心的权贵。
说他过,此人心胸狭窄,锱铢必报,因他兄弟在平复太平天国中弃城逃跑,剿匪不利被曾李弹劾记仇;主政户部,六年未给南洋北洋水师拨款,致吉野号等军舰被日本买走(此舰于黄海海战重创北洋水师);战前混淆帝听,叫嚣开战,只重私情,不记国家;战后赔偿两亿三千万两白银,割让台蓬诸島,不以为耻,还几次三番羞辱李鸿章,圣人之学,教出如此败类;暮年光绪帝拜旨永不录用,恭亲王说其只知权术,多面反应人格。
有人说李如此能,户部不拨款自己不能筹集么。答案是肯定的,李有这个能力,但没有这个命啊。私下筹款购舰言官御史会弹劾李居心叵测,李又是汉臣,慈禧早就想削弱李了。
有人说李贪污,这个十分可能有,但是官至中堂有几个不贪,翁呢,现在呢,当下高官那个不是一查一个准,李即使贪了,但他兴洋务,练新军,于国有益。可翁做了什么,也就纸上文章好罢了。
清末主政者,光绪帝有改革之心无实权;慈禧大权贪恋不放手;翁同龢迂腐顽固深于内斗于国无益;李鸿章昌化先改但受尽猜疑不得不明哲保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