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吧 关注:813,378贴子:6,161,201

灵魂的旅行,大概永远不会停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小生一生三大爱好:读书,篮球,去旅行。三小爱好:喝茶,球鞋,健身房。以读书为首。而立之年,事业奔忙,读书渐尊三上,厕上,马上,枕上,日久发现实乃真理。现在读书已经成了生活一部分,一杯茶,一本书,我便可以随便和基督,佛祖,杨过,凯撒,毛主席交流了,所以这叫灵魂的旅行。
读书日久,偶有一小灵感,一小疑惑 或做几句歪诗以宣泄其情,或有冲动分享几本爱书,或翻书数日考据某个字眼,乐在其中。今有此平台,分享平日点滴,水平有限,不入方家法眼,勿以为怪。
本人QQ:25659625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7-04-09 09:57回复
    读《道德经》久矣,有疑问数处,洽近日拜读《管锥篇》钱老微言大义与我疑惑略合,但总感钱大师批王弼有断章取义之嫌,不过其言对我甚有启发,解疑一篇,其实是解给自己看,分享给各位,有兴趣可以交流。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7-04-09 10:02
    回复
      2025-07-16 18:24:26
      广告
      基本就是这个样子了,刍狗两种解释,一种是刍代表牛羊,趋近于王弼的注解,大意是天并没有因为狼而生猪牛,但是狼还是吃猪牛,并没有因为人而生狗,但人还是吃狗。这就是万物不具存,不足以被载,这里的载是关怀的意思。大意体现道家无为而治。考虑到以后的篇章比如善恶,冲盈,有无相生等等,这里的不仁和仁是一体,无为是不仁,亦是大仁。
      第二种解释,刍狗就是字面意思,草扎的假狗,祭祀时用的假的牺牲,庄子天运提到的刍狗我认为放在这里不合适。取刍狗本意是祭祀时被当做神物,沐浴斋戒才可以触碰,但是祭祀完毕就会和垃圾一样被人踩踏而烂,取意是天地眼中万物以其自我价值而存在,并且这个价值是随时而转换,大意取多言数穷,不如守中之意。对应的不仁,是公平但是残酷。具体天地不仁和圣人不仁内涵有很大差别,就不展开了。
      补:刍狗代表万物以及万物之间的自然关系。自然造物然不恩为于造物,有恩为则物不具存,不具存则不可备载,老子眼中很明显天地应该是备载万物。这样用《天运》篇“刍狗”字意也就解释的通了,因为刍狗自身价值的自然变化而决定它的自然地位,并没有什么让它一直高贵获低贱,隐隐和刍于草,狼与刍的关系相合。造物造化但无恩为,造物的角度看,万物(刍狗)皆天真。想通此处但感道用万千,大道归一。至于一归何处非我辈能参悟。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7-04-09 10:02
      收起回复
        厉害


        来自iPhone客户端4楼2017-04-09 10:21
        回复
          我本可以容忍黑暗, 如果我不曾见过太阳。然而阳光已使我的荒凉 ,成为更新的荒凉。


          IP属地:江苏来自Windows8客户端5楼2017-04-09 11:27
          回复
            基本就是这个样子了,刍狗两种解释,一种是刍代表牛羊,趋近于王弼的注解,大意是天并没有因为狼而生猪牛,但是狼还是吃猪牛,并没有因为人而生狗,但人还是吃狗。这就是万物不具存,不足以被载,这里的载是关怀的意思。天地造物,但并没有因为什么目的而创造什么,万物自有本性。大意体现道家无为而治。考虑到以后的篇章比如善恶,冲盈,有无相生等等,这里的不仁和仁是一体,无为是不仁,亦是大仁。
            第二种解释,刍狗就是字面意思,草扎的假狗,祭祀时用的假的牺牲,庄子天运提到的刍狗我认为放在这里不合适。取刍狗本意是祭祀时被当做神物,沐浴斋戒才可以触碰,但是祭祀完毕就会和垃圾一样被人踩踏而烂,取意是天地眼中万物以其自我价值而存在,并且这个价值是随时而转换。对应的不仁,是公平但是残酷。具体天地不仁和圣人不仁内涵有很大差别,就不展开了。
            补:刍狗代表万物以及万物之间的自然关系。自然造物然不恩为于造物,有恩为则物不具存,不具存则不可备载,老子眼中很明显天地应该是备载万物。这样用《天运》篇“刍狗”字意也就解释的通了,因为刍狗自身价值的自然变化而决定它的自然地位,并没有什么让它一直高贵获低贱,隐隐和刍于草,狼与刍的关系相合。造物造化但无恩为,造物的角度看,万物(刍狗)皆天真,无需施为,为什么呢?后面因为多言数穷,不如持中,很多人认为中是一种妥协,其实不然,这个“中”是“至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的“中”,是中国哲学中的终极理想状态,和谐引有此意。想通此处但感道用万千,大道归一。至于一归何处非我辈能参悟。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7-04-09 15:03
            回复
              以上为修改以后的接近完成版,草草之言,聊做娱乐吧。你可以理解我在故意谦虚。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7-04-09 15:04
              回复
                188481538
                读书群欢迎你的加入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7-04-09 15:15
                回复
                  2025-07-16 18:18:26
                  广告
                  爱好不错,好好好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7-04-09 15:15
                  回复
                    以后有什么新东东一定给大家分享,一起探讨,谢谢大家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7-04-09 15:20
                    回复
                      你何必行色匆匆
                      在这个乍暖还寒的季节
                      在这个杏花微雨的黎明
                      轻拽你衣襟
                      是若有若无的风
                      似急还缓的雨
                      是肆意挑逗你记忆的娇娘
                      记忆,随似聚还散的云
                      翻滚着十七岁放肆青涩的吻
                      雨滴,轻抚,轻抚,你的脸颊
                      何必行色匆匆
                      在这个似暗还明的天光下
                      在这个微潮不燥的小城中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7-04-09 17:24
                      回复
                        一周前的小作品,不知不觉初春已过,细细想,就如初恋初过,那一吻让你发疯的回味,却无论如何也回味不起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7-04-09 17:25
                        回复
                          天地不仁与圣人不仁,王弼的注解是“圣人合天地之德,故以百姓为刍狗”,我个人不同意这种看法,更倾向于《管锥篇》,天地无心然圣人有心,故天地可视万物以天然绝不恩为,以其自身性质决定其存在,极为自然。但圣人若逆而返婴儿之玄德以合乎于天则极不自然,以极不自然合乎极自然本身就违道家自然之大道。故取“天地不仁,明事之实然,格物之理也。圣人不仁 ,示人之宜然,治心之教也”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7-04-10 07:51
                          回复
                            这样才合乎“信者,我信也。不信者,我亦信也”的圣人之不仁。天地不仁是默本性之无差别。圣人不仁是教化之无差别。天地归无,圣人归有,无乃万物之始,有乃万物之母。如是而已。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7-04-10 08:01
                            回复
                              2025-07-16 18:12:26
                              广告
                              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然后真的成为什么样的人,这个过程就是这一世的修行。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17-04-10 20:1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