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家好多人都说曹丕没有给甄姬追封,以此推断甄姬在曹丕心中的地位低于郭女王。
但大家也都知道,把甄姬生下的孩子推上皇位,根据传统,甄姬是百分百会被孩子追封号的,曹丕选择曹睿,这点就已经和给她追封几乎没有差别了,已经足够表明曹丕的态度了哇![](http://static.tieba.baidu.com/tb/editor/images/client/image_emoticon19.png)
2.为什么郭女王和曹丕没有孩子?而且不正式过继一个孩子?
郭女王得到盛宠是肯定的,但为啥就啪不出孩子呢?既然得到盛宠,曹丕那一大堆孩子中(虽然夭折了一堆)相对低贱的侍妾的孩子就不能完全过继一个给郭女王吗?
当然,虽然过继了曹睿,但任何史书的记载都是曹睿母亲阿甄,而隔壁的孙登就直接只写养母徐氏了。这样,假如孙登继位,那么大概率是徐夫人而不是真实生母被加封太后。
如果曹丕真的全忘旧情,肯定是把甄姬赐死的同时作废掉了吧?这样曹叡即使要恢复母亲名义,也不可能在继位仪式的时候就给追封吧?
3.因为甄姬的死,曹睿被贬,这个史料很明确。但一年后曹叡马上被加封回了平原王。
而且虽然是曹丕最后阶段才给曹睿太子,但其实离甄姬死也就五年时间。五年时间确实不足以确定一个继承人的席位,也不能说曹丕完全是出自无奈。
对于曹睿的迅速提拔,是不是可以认为曹丕对于赐死甄姬还是有过后悔的呢?
4.曹丕是严格规定后宫不得干政的,这点正野史口径一致,还有他自己的作品论证,可以说是证据确凿。但为何有说郭女王是给曹丕出谋划策而上位呢?
设身处地地想,规定后宫禁止干政,然后把一个出了很多力的后宫推到前台来表彰?曹丕这么做不是打自己脸是什么?
5.综上所述,郭女王上位时没有容貌(和甄姬年龄相仿)没有家族权势(郭家黄巾起义后已经败落)难以借自己的政治智慧上位(曹丕的严厉规定)也不算非常有才华(甄姬至少传了一首塘上行出来,她却没有任何作品留世)没有子嗣,也不算很有声望,出身也不高(歌姬)她是怎么才能给封后的?即使甄姬被她陷害,或者因为塘上行之类的因素给赐死,她是凭什么理由拿到这个位置的?
诚然,她可能很孝顺,有母仪天下之风等等,但这些稍微出色一点的后宫女子都可以做到,并不能成为硬性理由啊?
6.郭女王记载中说她不喜音乐,可是她做了很多年的歌舞姬了,碰到曹丕时也是歌姬身份。
虽然这不属于硬性矛盾,但如果她真的不喜欢音乐,是怎么可能在歌姬时期出色到被曹丕欣赏的呢?
但大家也都知道,把甄姬生下的孩子推上皇位,根据传统,甄姬是百分百会被孩子追封号的,曹丕选择曹睿,这点就已经和给她追封几乎没有差别了,已经足够表明曹丕的态度了哇
![](http://static.tieba.baidu.com/tb/editor/images/client/image_emoticon19.png)
2.为什么郭女王和曹丕没有孩子?而且不正式过继一个孩子?
郭女王得到盛宠是肯定的,但为啥就啪不出孩子呢?既然得到盛宠,曹丕那一大堆孩子中(虽然夭折了一堆)相对低贱的侍妾的孩子就不能完全过继一个给郭女王吗?
当然,虽然过继了曹睿,但任何史书的记载都是曹睿母亲阿甄,而隔壁的孙登就直接只写养母徐氏了。这样,假如孙登继位,那么大概率是徐夫人而不是真实生母被加封太后。
如果曹丕真的全忘旧情,肯定是把甄姬赐死的同时作废掉了吧?这样曹叡即使要恢复母亲名义,也不可能在继位仪式的时候就给追封吧?
3.因为甄姬的死,曹睿被贬,这个史料很明确。但一年后曹叡马上被加封回了平原王。
而且虽然是曹丕最后阶段才给曹睿太子,但其实离甄姬死也就五年时间。五年时间确实不足以确定一个继承人的席位,也不能说曹丕完全是出自无奈。
对于曹睿的迅速提拔,是不是可以认为曹丕对于赐死甄姬还是有过后悔的呢?
4.曹丕是严格规定后宫不得干政的,这点正野史口径一致,还有他自己的作品论证,可以说是证据确凿。但为何有说郭女王是给曹丕出谋划策而上位呢?
设身处地地想,规定后宫禁止干政,然后把一个出了很多力的后宫推到前台来表彰?曹丕这么做不是打自己脸是什么?
5.综上所述,郭女王上位时没有容貌(和甄姬年龄相仿)没有家族权势(郭家黄巾起义后已经败落)难以借自己的政治智慧上位(曹丕的严厉规定)也不算非常有才华(甄姬至少传了一首塘上行出来,她却没有任何作品留世)没有子嗣,也不算很有声望,出身也不高(歌姬)她是怎么才能给封后的?即使甄姬被她陷害,或者因为塘上行之类的因素给赐死,她是凭什么理由拿到这个位置的?
诚然,她可能很孝顺,有母仪天下之风等等,但这些稍微出色一点的后宫女子都可以做到,并不能成为硬性理由啊?
6.郭女王记载中说她不喜音乐,可是她做了很多年的歌舞姬了,碰到曹丕时也是歌姬身份。
虽然这不属于硬性矛盾,但如果她真的不喜欢音乐,是怎么可能在歌姬时期出色到被曹丕欣赏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