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呓语——丁酉三月十一
《三体势讲义》三
无论你两腿分担体重的形态是二八、三七还是四六,真实的思想都是:决不可有丝毫重量让前腿负担(虽然离开前腿,后腿根本无法站立),只有前腿不负重,你才能渐觉出腾挪的意思,以及“消息全凭后腿蹬”的道理!【图片】
前腿既不负重,重量自然都在后腿了,怪不得拳经说“消息全凭后腿蹬”——如果你这样认为,那你的老师肯定有问题!
靠后腿负重后产生的反作用力支配身体动转(及动作),如何持久?又能有多大能量?如何可变化灵动?人体毕竟不是真弹簧。
现代科学的力学原理虽不能完全解释中国武术的用力原则,但武术的原则一定不悖逆于科学!
与前腿相比,后腿弯曲的幅度大,而从形象上,身体大部分确乎压在后腿上,不让其负重,谈何容易!
但这并不是问题,前面说过,处中的腰既不接受体重,自也不会压迫下肢,就是想负重,也是没有重量的。问题在于:学者的思想不敢去接受这个事实!身体自然也就不敢承当,直接导致不能承当了。
因此还是那句话:老师很重要!他得有功力表现得出来;有文化,说得明白道理;有名望,人一提起都称赞;最重要得有钱,有钱可以管弟子吃喝,学功夫还不要钱,摄受力就大!
说说膝。练功导致膝部受伤疼痛的,都是因为负重。
对于膝来说,所有负担,均是非法!就是说膝部在练功的任何情况下,都不允许负重。相对而言:脚掌、大腿、肩背在练功过程中还可以暂时负重,随着对自身肢体的把握程度的不断提升而渐不受力,而膝关节却是自始至终不能受力!尤其是桩法,膝若安排不好,那么身体产生的静力重量几乎全由膝部承担,时间久了,连走路都成问题,不要谈功夫了。【图片】膝部的指导思想就是不能负重,不管弯曲到哪种程度,膝盖均要保持平圆、向上。平是指膝盖骨保持光滑,也就是没有凸凹,只要膝自己不用力,也不受外力,自然就平。圆则是指膝盖骨的自在灵活性,膝盖骨的一周要用意虚化,不与大腿、小腿有联系,虚的感觉就是圆的要求。向上则指其意,膝头犹如人头部,不论在何种情况下都要领起向上,是用意为之。脚下要平置地面,初学者切不要有落地生根之念,一有此念,则肢体必自生力,自然僵紧,无形无念中已阻碍气血之运行。何况落地生根是功夫积累达到的自然境界,否则说两只脚掌十个脚趾,加上一个愚痴的脑袋,如何能生根?
落地是中气沉下与虚领顶劲,乃是求“与天地精神相往来”,小则贯通己身上下,大则与自然相合,日久生功。足落则与大地相合,其势沉厚,人或喻为落地生根,其实这只是一定程度上的,内家拳法处处合乎自然运动规律,焉有死守一处之理?死门中别有生机,则非初机所能窥其奥者矣!
可以体验:脚若蹬地,必然不平!以不平之足,为消息依靠处,靠得着吗?
(2017.4.7)
《三体势讲义》三
无论你两腿分担体重的形态是二八、三七还是四六,真实的思想都是:决不可有丝毫重量让前腿负担(虽然离开前腿,后腿根本无法站立),只有前腿不负重,你才能渐觉出腾挪的意思,以及“消息全凭后腿蹬”的道理!【图片】
前腿既不负重,重量自然都在后腿了,怪不得拳经说“消息全凭后腿蹬”——如果你这样认为,那你的老师肯定有问题!
靠后腿负重后产生的反作用力支配身体动转(及动作),如何持久?又能有多大能量?如何可变化灵动?人体毕竟不是真弹簧。
现代科学的力学原理虽不能完全解释中国武术的用力原则,但武术的原则一定不悖逆于科学!
与前腿相比,后腿弯曲的幅度大,而从形象上,身体大部分确乎压在后腿上,不让其负重,谈何容易!
但这并不是问题,前面说过,处中的腰既不接受体重,自也不会压迫下肢,就是想负重,也是没有重量的。问题在于:学者的思想不敢去接受这个事实!身体自然也就不敢承当,直接导致不能承当了。
因此还是那句话:老师很重要!他得有功力表现得出来;有文化,说得明白道理;有名望,人一提起都称赞;最重要得有钱,有钱可以管弟子吃喝,学功夫还不要钱,摄受力就大!
说说膝。练功导致膝部受伤疼痛的,都是因为负重。
对于膝来说,所有负担,均是非法!就是说膝部在练功的任何情况下,都不允许负重。相对而言:脚掌、大腿、肩背在练功过程中还可以暂时负重,随着对自身肢体的把握程度的不断提升而渐不受力,而膝关节却是自始至终不能受力!尤其是桩法,膝若安排不好,那么身体产生的静力重量几乎全由膝部承担,时间久了,连走路都成问题,不要谈功夫了。【图片】膝部的指导思想就是不能负重,不管弯曲到哪种程度,膝盖均要保持平圆、向上。平是指膝盖骨保持光滑,也就是没有凸凹,只要膝自己不用力,也不受外力,自然就平。圆则是指膝盖骨的自在灵活性,膝盖骨的一周要用意虚化,不与大腿、小腿有联系,虚的感觉就是圆的要求。向上则指其意,膝头犹如人头部,不论在何种情况下都要领起向上,是用意为之。脚下要平置地面,初学者切不要有落地生根之念,一有此念,则肢体必自生力,自然僵紧,无形无念中已阻碍气血之运行。何况落地生根是功夫积累达到的自然境界,否则说两只脚掌十个脚趾,加上一个愚痴的脑袋,如何能生根?
落地是中气沉下与虚领顶劲,乃是求“与天地精神相往来”,小则贯通己身上下,大则与自然相合,日久生功。足落则与大地相合,其势沉厚,人或喻为落地生根,其实这只是一定程度上的,内家拳法处处合乎自然运动规律,焉有死守一处之理?死门中别有生机,则非初机所能窥其奥者矣!
可以体验:脚若蹬地,必然不平!以不平之足,为消息依靠处,靠得着吗?
(2017.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