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窝交易区吧 关注:6,596贴子:251,920
  • 5回复贴,共1

《二战:北语之路》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现在写这个帖子有点早,因为正式的拟录取名单还没有出来。但是根据群里面初步统计结果,我排名还算靠前,今天有好多学妹来找我打听,于是我想写写这一年的经历,也给后来人说说经验。
这一年过得太辛苦,有好多话想说,又不知道从哪里开始。
我是2016届毕业生,2016年我参加了中山大学的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考试,总分371,英语79,政治70,专业一105,专业二117,2016年中山大学复试线370,我进了复试,而且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复试,不求逆袭,只求最后对得起自己。我像是飞蛾扑火般投入其中,最后也华丽丽地湮没于中山耀眼的光芒之中。我被刷了,开始云淡风轻,一切都无所谓,自己问心无愧。可当毕业季悄然而至,所有人都在忙着找工作、升学、度过毕业季的时候,我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开始懊恼,后悔,为什么不选择调剂呢?我消沉了好久,然后毕业了,开始找工作,找房子,准备招教。我像是入魔般,准备招教就跟考研一般全身心投入,工作也兢兢业业,废寝忘食,我想把所有的精力都消耗完,这样就没有时间去想考研失败的伤痛了。去年我给自己写了一封信,告诉自己一句话:“路在脚下,一步一步来。”
说实话,二战真的很辛苦,毕业之前我在学校附近找个房子,然后就去工作了。8月20号回到租的房子里,每天6:00起床往学校跑,晚上10:00回去睡觉。
今年二战北语,总分380,英语70,政治71,专业一126,专业二113。我觉得还是不错的成绩,虽然英语比去年低了,但是专业课分数提上去了,我依旧很欣慰。
我在工作期间,真的是全部精力投入了工作,根本不想着去复习专业课,怕自己会崩溃。但是每天看一段英语小视频,刷微博,跟着何凯文签到,是每天都不少的。回校之后,就开始全面的复习了。
一、英语复习
初期我每天花在英语上的时间是一上午,也就是一上午背一年的真题,也就是20年的真题我大概是20天上午背完。因为第一年时候,英语真题我都已经仔细做过了好几遍,背过五六遍了,几乎能够达到直译的程度,所以第一年英语成绩不负所望79分。第二年我花在英语上的时间看似不多,其实还是不敢掉以轻心的,因为我知道命运中的不定数太多,即使你有百分之百的实力,也不一定收到百分之百的效果,更何况自己英语水准的确不怎么样呢?前期把历年真题都搞定后,后期,我上午不再背真题了,而是把之前真题中摘抄的生词每天背一背,下午做张剑的黄皮书、红皮书、专项练习,再加上后期的模拟训练,新东方的,星火的,张剑的,总计二三百篇阅读理解,每天做4篇左右。其实我感觉今年英语我的成绩还是有所提升的,虽然今年英语只有70分,但上天没有捉弄我五六十分,我已经很庆幸了。如果是一战的同学,单词很重要,是基础。但是单词不要死背,每天可以有半小时背新单词,但是对于真题中出现的新单词,一定要做到百分之百掌握,反复记忆。这个大家可以多关注一下高分同学的经验。
二、政治复习
第一年跟着学府考研辅导班,无论是政治还是英语,都给了我很大的帮助。所以第二年我还是用的以前的资料书,读读背背,后期把肖秀荣的时政买了一本,配合做题,也算是圆满成功了。但是,还是要强调的是,算了,后期我一并强调注意事项。
三、专业课复习
专业一
我在复习专业课之前,认真分析了第一年失败的原因。虽然第一年成绩还不错,但是我最大的弱点在于基础不牢靠。我做遍了各个学校的真题,但都是一遍又一遍地重复做题套路,对于考点从来不过多的思考,为什么要出这个题?为什么要重复出这类题?为什么各个学校都关注这道题?说实话,考研出的题还是基础占的比重大,所以黄廖本的现汉非常重要。比如,第一年,中山大学问你,y和w的具体用法,我只知道理论,具体的举例说明,我并没有完整地答出来;还有我们都知道轻声不算第五个声调,但是为什么不算,还是不清楚;“把”字句、“被”字句的完整用法,它的主谓宾特点等,或许现在还有同学没有个完整解答。这都是现汉中最基本的问题,所以书本不仅要看完,更要看透,看懂。另外我感觉邵敬敏的《现代汉语通论》对于解决这类题,尤其是主观题,非常有用。厚厚的一本书,完整地看下来非常有成就感。
二战期间(8月20号开始),没有什么具体的目标,所以就先按照人大的目标要求自己。后来才知道,不是学校的问题,只要你准备的充分,任何学校都是可以的。因为虽然每个学校都有一定的出题方式,但是参考书目差不多,考得语法知识点更是相差很少。等你做得多了就会发现,在许多学校的真题中都出现过同一组近义词辨析,有些填空判断更是重复考。病句题更是如此,虽然病句不同,但考察的知识点有很多想通之处,比如最常考的“比较句”,或者“一点儿”、“有点儿”的用法。都说熟能生巧,题做得多了,自然就能了解重点在哪里,考点在哪里。10月份之前,我看完了现汉的基础知识,边看书边做真题。但我做题是有选择的,因为第一年做过各个学校的真题,对各个学校的出题模式大概有个了解,所以第二年我重点选择了人大,南开、北大、北外、上外、北语等学校的题。而且,我特别喜欢主观题,经常把选择填空题当名词解释来做,把小题当主观题来做,因为这样能够更好地帮我理清楚知识点,更能开拓我的思维。对于一战的孩子来说,做各个学校的真题集结,真的非常重要。与此同时,我非常重视自己的闲散时间,我会时不时地翻看朱德熙的《语法讲义》、陆俭明《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教程》、卢福波《对外汉语常用词语对比释例》等,这些都是电子版,存到手机、平板里,吃饭时,睡觉前,上厕所,都可以看一看。重点说一下陆俭明老师这本书,非常好,有一点难,但是语法点都特别清楚,看得时候要仔细研究,不要只看表面的文字内容,多思考,它里面有很多小问题,自己一定要尝试回答。虽然北语专业一考得很基础,但是多深入理解总是没有坏处。吕叔湘《现代汉语800词》,彭小川《对外汉语教学语法释义201例》这些书对于近义词辨析非常好用,但是它们的作用不仅仅限于词语辨析,书里面好多的语法点和知识点同样适用于解释病句,解释语法。
专业二
其实每个学校的专业二都不局限于《中国文化要略》、《跨文化交际概论》这几本书,考察范围广,文化要靠平时积累,程裕祯那本《中国文化要略》是基础,虽然近几年分值不高,但尽量把该得的分都拿到。这个我一战时背了七八十来遍,二战背了三五遍,然后就多关注一些中国文化的微博,每天积累在一个笔记本上。半年下来,也小有成就,积累了一个笔记本。另外,专业二也考察对外汉语教学相关的知识,在这里刘珣的那本《对外汉语教学引论》非常重要,内容量非常大,因此我背一遍都要花费很长时间,总的下来也背了三五遍吧。在这里,我需要提到的是,北语中的教案题,在周小兵《对外汉语教学导论》中有非常具体的解答。这也是考中山大学带给我的启发吧。
北语备考书目:
《现代汉语》 黄伯荣、廖序东 高等教育出版社
《古代汉语》 王力 前两册
《现代汉语通论》邵敬敏
《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 刘珣 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跨文化交际学概论》 胡文仲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中国文化要略》 程裕祯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附加书目:
《对外汉语教学语法释疑201例》彭小川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教程》陆俭明
《对外汉语教学导论》周小兵
《语法讲义》朱德熙
《对外汉语常用词对比释例》卢福波
《开心辞典》
写到这里,关于考试的基本事项都交代的差不多了。下面是我想对以后学弟学妹的殷殷嘱咐:
1.既然做出了选择,就一心一意地把它走完。
2.路在脚下,一步一步来。任何事情都是生活中的一部分,都不像电影一样,可以跳过去,你所能做的,就是一步一步来。记住,把步子踩实了。
3.珍惜时间。不要认为三五分钟时间就不重要的,够你记住五六个单词,一两个知识点了。早上6:00起床与9:00起床差别很大;晚上9:00睡觉与11:30睡觉还是有差别的。
4.订制计划,学会坚持。我最得意的事情,就是坚持每天早上6:00左右起床到学校,晚上10:00回去,一天呆在学校学习;另外,坚持每天给自己一些时间做运动,跑步也好,做仰卧起坐也好;每天给自己一些信心,坚持下去。
5.坚持做一件让自己感动的事情。
6.让自己开心。抽空做一些与学习无关的事情,挺好。
7.感谢自己的研友,感谢他们的陪伴,鼓励与支持。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7-04-05 15:18回复


    IP属地:河南来自iPhone客户端2楼2017-04-05 19:34
    回复
      祝你好运,大赞


      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7-04-06 10:04
      回复
        祝贺!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4楼2017-04-06 10:31
        回复
          可以加楼主的联系方式吗?我是15级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我也想考北语。


          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8-03-21 12:35
          回复
            我曾经在北语学习三个月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8-04-05 05:1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