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汉服吧 关注:1,709贴子:6,913
  • 4回复贴,共1

转载《四库全书》值得我们骄傲吗?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本文系转载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7-04-05 00:58回复
    曾听过很多遍,也听很多所谓的大师在各种媒体上曾大肆吹捧《四库全书》,并有被所谓的学界誉为东方文化的金字塔,闲时无事时,也在网上翻过几页。看过它编纂过程的繁浩,花费资金的巨大,销毁书籍的无数。据记载,《四库全书》编纂时间正是文字狱大行其道的高峰期,满清以一个十万人的部落,一举吞下大明王朝,而反观其本身的文明只是处于一个半开化的野蛮状态,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编纂而来的《四库全书》,满清的心态就很值得玩味了。就像一个原本自卑的人一样,孤注一掷,忽然间打倒原本高不可及的敌人,接下来他会做什么?不容置疑,当然是毁灭了,毁灭一切对她不利的东西,还有就是拔高自己。满清统治者通过修纂《四库全书》,名为综合古今典籍,实际上是对中华文化的一次彻底清洗,禁毁和篡改了大量代表华夏文明最高发展阶段思想精华的书籍,包括大量科技著作,查缴的书竟达3000多种、150000多部。从有关文档中可以得知,每年都有四库馆上报应毁图书名单。乾隆如此禁书共历时19年,约占其在位时期的1/3。其中一共禁毁了多少书?没有精确的统计,但商务印书馆在1937年曾出版《全毁抽毁书目》一书,加上有人在江西、广东等地所获有关记录,可统计出:全毁书2456种,抽毁书403种,销毁书板50种,销毁石刻26种。《四库全书》收书不过3400多种,而焚毁的书竟然也有3000多种。再考虑到,当时的读书人在恐怖的氛围下,为活命而在私底下也烧了不少书,其中甚至包括大量无纯科技类书籍。所以实际上被焚毁的书绝不止3000多种——如此编书,是何居心,可想而知。同时还对明代的档案进行系统的销毁,数量至少估计销毁1000万份,同时,对残留的进行了篡改。最后,甚至牵连自前人涉及契丹、女真、蒙古、辽金元的文字都要进行篡改。总共焚毁的图书超过七十万部,可笑是,禁毁书籍与四库所收书籍一样多。对于反映民族矛盾、民族压迫和民族战斗精神的作品尽量摒弃和抽毁,对于不能不收录的名家名作则大肆篡改。如岳飞《满江红》名句“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胡虏”、“匈奴”在清代是犯忌的。于是《四库全书》馆臣把它改为“壮志饥餐飞食肉,笑谈欲洒盈腔血”。张孝祥名作《六州歌头·长淮望断》描写北方孔子家乡被金人占领:“洙泗上,弦歌地,亦膻腥。”“膻腥”犯忌,改作“凋零”。陈亮的《水调歌头·不见南师久》词云:“尧之都,舜之壤,禹之封。于中应有,一个半个耻臣戎。”“耻臣戎”犯忌,改作“挽雕弓”。还有更荒谬的,辛弃疾的《永遇乐·千古江山》中的“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被改作“人道宋主曾住”。“寄奴”是南朝宋开国皇帝刘裕的小名,“宋主”可以说是他的尊称。这两句的格律也应作“仄平”,两个字的音也都是“仄平”,改为“宋主”并不涉及音律问题;“寄奴”二字也与清朝犯忌的“胡”、“戎”、“夷”、“虏”等了无关涉。那么为什么还要改呢?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用小名称呼帝王,做惯了奴才的《四库全书》馆臣看到就感到别扭,因此即使没有“违碍”之处也要改。另外,根据一些近代学者,发现的宋代刻本看,很多描绘金元屠杀的史料,在满清《四库全书》中,全部遭到了删除和篡改。最令人发指的是,满清还通过篡改文献,达到对汉民族进行诬蔑的目的。如满清宣称,张献忠立有碑文,曰:『天生万物,以养人人无一善以报天,杀、杀、杀、杀、杀、杀、杀』。但根据近年四川考古工作者,找到的张献忠碑文看,实际却是:『天生万物,与人人无一物与天鬼神明明,自思自量』根本没有七个杀字。研究古籍的研究者,如果一本古籍除了《四库全书》收录的版本以外再无其他版本了(这样的不多,不超过百分之十),哪一个研究者也不会把《四库全书》的版本本当作一个重要的版本。正如鲁迅先生在一篇文章的例子中所说:“现在不说别的,单看雍正乾隆两朝的对于中国人著作的手段,就足够令人惊心动魄。全毁,抽毁,剜去之类也且不说,最阴险的是删改了古书的内容。乾隆朝的纂修《四库全书》,是许多人颂为一代之盛业的,但他们却不但捣乱了古书的格式,还修改了古人的文章;不但藏之内廷,还颁之文风较盛之处,使天下士子阅读,永不会觉得我们中国的作者里面,也曾经有过很有些骨气的人。”吴晗说“清人纂修《四库全书》,而古书亡矣”。每每念及此,让人好不心酸。在这样环境下编纂出来的《四库全书》,还剩下什么,只留下了一个被阉割的华夏文明,还有一直被现代人津津乐道的“康乾盛世”,正如后世留下所说的,“文字狱的血迹已经消失,满洲人的凶焰已经缓和,愚民政策早已集了大成,剩下的就只有“功德”了。《四库全书》是最能代表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载体,曾经有人这样说过。《四库全书》几乎囊括了清乾隆以前中国历史上的主要典籍,也曾经有人这样说过。满耳的似乎都是赞誉之言。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7-04-05 00:58
    收起回复
      2025-05-15 16:09:32
      广告
      话是沒错。可政府铁了心让国人当奴才,为之奈何?所以拍了辨子戏一洗二学,争取学到清奴役学的真髓


      来自手机贴吧3楼2019-11-11 10:27
      回复
        历史会看清一切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9-12-07 08:5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