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月小筑吧 关注:18贴子:1,072
  • 6回复贴,共1

课程准备——文髓墨骨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楼2008-11-23 03:36回复
    前儿跟瑾漪等几个姐妹在说对联,发现原来很多姐妹都想学对对子,但是说真的,吧里有没有隐藏的高手我不知道,反正大家都很低调。
    于是开个课程吧,其实说真的,我也不会,但是一边学一边跟大家交流,相信大家都会很快进步,当然,这个课程是抛砖引玉的,要是有真正的高手看到此课就现身吧,我宁愿退居助教之位。


    2楼2008-11-23 03:40
    回复
      第一课试讲,咱们就先来看看一些好的对联,大家赏鉴一下,更进一步的了解一下对联,寻找一下那种文髓墨骨的感觉


      3楼2008-11-23 03:42
      回复
        私心一下,咱们醉花一直标榜自己是一出戏,那我们就从戏台的对联开始。

        “今古今古,今今古;古今古今,古古今”
        这个对联看起来就是很简单了,个人觉得用字并不是很讲究和精美,但是细品之间却是意境深长,将历史之旧搬上戏台演与今人,可不就是古今之间随意转变


        4楼2008-11-23 03:46
        回复
          接下来是一篇千古名联,“烟锁池塘柳”,相信大家对此联都很熟悉了。
          有人说“烟锁池塘柳”来自唐诗,有的说源于明末的陈子升,有的说它属于乾隆……
           
           但大家都承认它是“千古难对”,对得出下联的人,少得可怜。对得还算可以的,有“烽销极塞鸿”、“烽销漠塞榆”、“灯销深圳桥”等。
           
           “烟锁池塘柳”偏旁含“金木水火土”五行,看似简单好对,其实很难,有人认为它是“天下第一难”。据说,有“天下第一才子”之称的纪晓岚对的下联是“炮镇海城楼”(至于这“炮镇海城楼”究竟是谁对的,还有几种说法)。纪的这个下联最为流行,似乎成了“烟锁池塘柳”公认的标准对句。
           在延庆观经营书画的朱先生却说:“过去它被认为是个标准对句,现在看来,一般吧!”
           朱先生给记者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2000年冬季的某一天,下着大雪,一位50多岁的云游道士在延庆观里和朱先生说了一个多小时的话。这位道士说,纪晓岚对的,只能算工整,但没什么大意思,更没有触到“机关”。道士说,在延庆观玉皇阁地下9米,埋着一块石碑。石碑的两旁是一副对联,石碑的中间则刻有一幅画,画的是对联的意境。对联是——
           
           烟锁池塘柳
           桃燃锦江堤
           
           道士认为,这才是无可替代的“绝对”对法。这一对法在“格律、意境、机关全契合”之上,更道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金木水火土”五行相生相克,用现在流行的说法就是世间万事“相互矛盾并相互依存”。
           这位道士说,该对联是王重阳教主的,建造玉皇阁时埋在了下面,有记载。

          这下联究竟怎样,也只是一家之言,但从这里我们发现了对联一点都不简单,包含了很多的知识,涵盖许多的内容。


          5楼2008-11-23 03:54
          回复
            粉黛江山,留得半湖烟雨;
              王侯事业,都如一局棋枰。

            这是挂在莫愁湖胜棋楼外的一副园林楼阁联,讲述了君臣间的一个故事。当年朱元璋与他的开国元勋徐达常在莫愁湖畔下棋。徐达棋艺卓绝,可是与朱元璋对弈却每着必败。朱元璋认为徐达没有亮出真本领,于是许诺说,如果徐达能胜了他,便将莫愁湖送给徐达。他俩从早晨开始布棋,直到红日西沉,尚未分胜负。终于一局围成,朱元璋大笑,说:“这一回,我是真的胜了!”徐达谦和地说:“还请主公细看这盘棋,方知胜负!”朱元璋听话中有话,便举灯照棋,发现徐达的百余颗闪亮的棋子分明排出繁体的“万岁”二字,顿时惊叹不已,亲自斟酒,双手捧着送到徐达面前。徐达连忙跪下接过一饮而尽。后来,人们就在朱和徐下棋的地方,建了这座胜棋楼。

              上联意为:当年的莫愁美女和明王朝江山,如今已不存在了,只留有半湖烟雨让人缅怀追念那逝去的历史故事。下联则生发出作者更深意义的感叹:那些帝王将相攻战杀伐,争名夺利,最终都象一局棋势,随时间的匆匆过去,是非成败转眼化为过眼云烟。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此联寥寥二十字,把南京莫愁湖胜棋楼的美景,有关的人物,有趣的传说都含蓄地“点”了出来,令游客读后如饮醇酒,如含橄榄,情奋而味长,陶冶了性情,增添了游览兴趣。类似这样的楹联,在全国各地的园林中为数极多,饱含诗情画意,对于美化环境,渲染气氛,都有积极作用,可惜在“文革”浩劫中损毁不少,这是又一笔难以挽回的无法估价的损失!

            中国的文人骚客一向都喜欢在足迹所到之处留下墨宝,后人谓之情景交融。这是典型的一联。


            6楼2008-11-23 04:00
            回复
              第一课的作业,还是依照我开课的老规矩。
              大家给课程提点意见吧,把自己知道好对联,学对联的好书说来让大家参考参考


              8楼2008-11-25 21:5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