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哀帝吧 关注:132贴子:1,055
  • 5回复贴,共1

汉成帝不是昏君!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资治通鉴》不能尽信。作者对人有偏见、迂腐!
假如他是昏君,班婕妤就不会爱他爱到什么似的。
他是汉代第一位真心爱护兄弟的帝皇。如果不是史丹,他的二弟就把他拉下太子位了。但他不仅没有伤害二弟,还打算把他列为皇太弟。对三弟更是没话说。他自个连女儿也没有,却担忧三弟没儿子。把历史记录中挺能生育的家族中山卫氏的女儿指给中山王,结果就生出了汉平帝。
他的脾气挺好的,刘向这样骂他,他也不生气。换做汉武帝这么好相处吗,会吗?
他少年时就生活在大将军王凤和王政君的阴影里。
到了成年想执政,却无法。因而初期自暴自弃是难免的。
到了中后期,他很能识人。一点不输于汉文帝。他想用刘向、冯野王这些能臣,却被王凤一一阻止。提出好建议的王章也被害。他本来想大用班婕妤的兄弟(一位被王凤所认同的不错的男子)但这人没过一年就去世。这不是天意作弄吗?
十几年喜欢同两个女人,他容易吗?
他的孩子成活率不高也不是第一个了。他的许皇后的一儿一女,班婕妤的儿子,还有王美人.......那时赵氏还没得宠呢!
再者到了那时,再生个小娃娃当皇帝。那大汉江山就会易主。
因而汉成帝只能把心一横........,这事汉景帝也干过。
再者他临终前已经要重新扶持丞相的权势了,立贤臣孔光的诏书已经写好了。谁知那夜他突发脑溢血,真是天意弄人,天不佑大汉啊!
若他没有驾崩,孔光为相。又有谁知不会有另一个文景之治呢?最起码王莽就会是一代相能臣,而不会因欲望的膨胀而窃国。不会导致西汉末年的悲哀。悲哉..............!
因为由汉朝的名义来,对付土地兼并。会容易些,操作性更大。至少不会有那么多宗室起来搅局。
归根到底治国就是用人,你们没见诸葛亮怎样高明的治蜀国的吗?
话说回来,要不是汉哀帝既昏庸,又要大权独揽(费丞相,改设大司徒),任由外戚、男宠乱政。天下怎会又归王氏呢?


1楼2008-11-22 12:15回复
    • 116.20.134.*
    我顶哀帝哥哥,他并不昏庸!


    2楼2008-11-26 13:33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 122.233.216.*
      狂顶!汉哀帝壮志四方,却英年早逝,怎能不让华夏后人为之落泪!


      3楼2009-05-07 12:01
      回复
        • 122.233.216.*
        汉哀帝少年时原本不好声色,是个熟读经书、文辞博敏的有才之君。即位初期,面对汉朝中道衰落的局面,哀帝很想有一番作为。他为此曾躬行节俭,省灭诸用,勤于政事,又启用龚胜、鲍寅、孙宝等有识之士,颁布限田令、限奴婢令等法令,试图抑制日益严重的土地兼并。然而哀帝生不逢时,当时汉家王朝根基已动,无论何人也无力回天。哀帝的革新政策也因受到大贵族官僚的反对而失败,而长于权术的祖母傅太后的干政,使哀帝办起事来力不从心,结果导致权力外移,朝风日坏。面对失败和挫折,年轻的汉哀帝很快便气馁了。即位之初的锐气很快荡然无存,代之而来的是在声色犬马之中求刺激。


        4楼2009-05-07 12:15
        回复
          成者王,败者寇。自古是以成败论英雄,不论过程。爱情在国家面前就是个贬义词——好色淫逸,李后主如此,宋徽宗如此,汉成帝不过尔尔……
          时代背景造成了帝王悲哀。


          6楼2012-10-11 21:5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