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州纹绣吧 关注:310贴子:179
  • 13回复贴,共1

雾眉技术分解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声明,本文所用图片,很多来自网络,在此,感谢原图作者!
先来看看素描的不同表现手法,从而联系到眉毛色彩处理的不同方法。目的是告诉大家,眉毛色彩同样也是按下面的不同方法来表现的,不同的方法有不同的格调,这有利于我们做眉毛之前的规划(给客人做什么风格的眉毛)。
上面这张,是用线条来表达色彩深浅的,即用线条的疏密来表达色彩的浓度。请看清楚,图中的线条都是火柴棍子状的,线条本身的色彩基本上一致,这有别于眉毛线条带有色浅的尾稍部分,再次强调了这里的色彩浓度,是完全由线条的疏密来表达的。
用线条表达眉毛的色彩,有两种方式,一是线条的疏密,二是线条本身的色彩差异,我们先讲线条的疏密。从上面的眉毛线条排列可以清楚看出,眉头下限和眉毛中后段的边沿部分,都是安排稀疏的线条,直观效果就是颜色较淡,相反,其它部位线条较密,直观效果就是颜色较浓,这和上面素描图片的表现手法在原理上是一样的。
线条眉毛,从绣眉时代到飘眉时代,已经有二十个年头了,到现在,依然还是主流操作手法。
练习皮上的拉丝雾眉(机子快速走针打出虚点,后面有讲解),眉头部分用虚线的稀疏表达色彩的深浅,同样也是线条在起主要作用。
这是练习皮上的拉丝雾眉(机子快速走针打出虚点,后面有讲解),眉头部分用虚线的稀疏表达色彩的深浅,同样也是线条在起主要作用。
同样是一个人的作品,这个图的色调比前面的就要细腻一点了,线条轻柔了很多,而且还融入了“雾”。
这是实操眉毛,线条加淡雾,针片划好线条之后再用机子扫雾。
还是同一个人的作品,这张就基本上弱化了线条,几乎是用细雾来表现色彩了。
细雾,对应我们的水雾眉,即机子扫出来的雾眉。
更加细腻的写实主义素描就不弄上来了,那种色彩效果几乎就跟照片的效果一样,曲高和寡,我们就不掺和了。
点状素描,用色点来表现色彩。爱因斯坦这个估计是电脑制作图。
点状雾,对应我们的沙雾眉,即点刺操作出来的雾眉。
上面这三个图,是精品类纹身作品,打雾贯穿了每一个细节。
这是垃圾纹身作品,里面是一些没有章法的脏雾。我的文章里面所提到的眉毛做脏了,大抵就是图里的这种格调。
打雾,是纹身上的一个术语,绘画上是没有雾这个说法的。因为色彩过渡类似于雾的缥缈和细腻,故而得名。我们纹绣上雾的概念,就是从纹身上搬过来的。
在《纹绣入门教程》一文的纹绣发展史章节里,我简单说了一下雾眉的成因,这里再重复说一遍。
雾眉,也就是所谓的半永久雾眉。
如果说飘眉还有点技术创新的味道在里面,那么雾眉就是完完全全的新瓶装老酒了。打雾,早在最早的纹眉时代,就有很多师傅在眉头部分操作打雾了,而且打雾这一叫法都是一直伴随着纹绣发展的。但是,我们绝对不能否定现在的雾眉,而且,这个处理眉毛色彩的打雾手法,作为螺旋式的上升,这个上升幅度也还是不小的。
雾眉的风靡,有韩式化妆的功劳,也有纹绣技术本身朝更低一级下探的需要,因为,漂亮的线条眉对于新手来说,确实是一道很难逾越的难关,新手们需要雾眉这种更简单更直接的做眉方式。
雾,是个好东西,它能遮掩线条的种种不足。以前,眉毛都是用线条来表达的,大家都以线条清唽干净为高境界,只有做坏了线条,做脏了线条,才会用雾去掩饰。那时,打雾是上不了台面的,因为大家都清楚,只有线条做不出高水平,才会去打雾。
雾眉,以其色点表现形式的不同,我们简单分为水雾眉(针点密不透风)、沙雾眉或者粉黛眉(针点粗犷)、丝雾眉(线条加雾)。至于其它的叫法,可以不用去管它了,都逃不出这三种形态,无非就是在色料和工具上玩一些噱头罢了。
明白了上面的相关概念之后,接下来就是把概念付诸实操了,因为一切理论都是为实操服务的。
至此,你一定得把《针、皮肤、色料三者之间的关系》读个大概懂,不然,下面的内容就很难懂了。
特别需要弄清楚以下两点。
1、色彩的呈现,可以通过色料的色相(也就是色料的颜色深浅)来影响,也可以通过色料注入量来影响。比如我们做眉头的浅色部分,你可以用色相很浅的成品色料做出密密麻麻的针点来表现;你也可以拿做深色雾的深色色料浅浅地扫一遍,做出稀疏的针点来表现。后者需要娴熟的手法做支持,因为你是在用深色色料做浅色雾面,必须做出稀疏而均匀的色点来,容不得出半点纰漏,特别是用机子操作更是如此。
这段文字不太好理解,我再换种说法讲一下。
用不同色相的多种色料来操作雾眉,只要按部就班,颜色深浅用对应的色料刺出来,把各种颜色之间的过渡做好就行。
用一种成品色料来操作雾眉(深色部分按常规方法操作好就行),眉头等浅色部分可以用成品色料刺出稀疏的针点(每个针点都有着正常色料量)来表现,这种方法需要娴熟的手法做支持;也可以把原成品色料加水稀释后,刺出密集的针点(每个针点里的色料量小了)来表现。
用一种色料做雾眉,和用多种色料做雾眉,都有其利也有其弊,前者程序简便,操作时间短(纯雾眉,一只眉毛只需十分钟左右),没有瓶瓶罐罐的束缚也不必担心各种色料之间的串色,但对操作手法要求很高,适合于熟手操作;后者对操作手法没有什么高要求,但程序繁琐,操作时间长,适合于新手操作。
不管用什么方法,建议新手做浅色部分时,尽量用浅色色料或稀释色料,这样做,至少不至于犯大错误。
2、雾眉的针点深度一定得浅。这是因为,一方面可以保证快速手动操作的有效性,这里的有效性是指针点(色点)的有效纹刺,如果下针太深就会形成刮痕,既形成不了色点,又刮红皮肤影响对色彩的判断。另一方面,色料注入太深,后期形成的色彩在晕色度上就会加大,影响色彩的清新度。这一点,对于新手的粗糙之作来说看不出什么玄妙之处,但对于极致水平来说就很重要了。
上图是晕色雾眉,细看之下就显得有些朦胧和粗糙了。
言归正传。
一、雾眉色彩的几种制作程序。
1、用同一种色料,多遍操作,逐步加深。
上面的组图,是用一支普通铅笔在A4纸点出来的雾眉画稿,对应实操中用单色色料点刺出来的雾眉,可以是机子圆针,也可以是手工圆针。特点是,浅色部分色点稀疏,不易做均匀,深色部分色点密集,部分色点容易重合变成顿点,因而色彩效果比较粗糙。
上组图片,是用一支普通铅笔再A4纸上涂抹出来的雾眉画稿,没有最终完成,因为画重色部分时用力大了些,反复涂抹,把纸张压变形了,照出的照片不美观,就不发图了。上面素描图的画法,跟机子扫雾实操联系起来,有很多相似之点,第一,浅色色料是做不出深色的,如果你强行加大色料注入量,就会形成过度纹刺,皮肤就会被刺烂。第二,这种纯水雾眉,眉形边沿是雾化的,如果事先点刺出眉形边框来,完成之后,那些色点就会显得很突兀。第三,客人的肤质很重要,从上面的粗糙纸张就可以看出,那些凸起的纸纤维会形成重色,影响整个雾面的精美度,在实操上也是一样,皮肤敏感就易发红甚至起小疹子,毛发浓密不均也会导致色彩的不均匀(如下图)。
可以说,我们在网络上偶尔看到的那种精美的真实雾眉图片,并不能代表常态,至于那些假作品图就不用说了。
因此,我们在实操中要充分认识这些个不利因素,努力提高技术水平的同时,不能去钻牛角尖,太郁闷太纠结会打击自己的自信心,谁都想把每个顾客做出极致水平,但往往是谁都做不到,这就是现实!遇到皮肤底子好的客人做出了高水平不必惊喜,遇到皮肤底子差的客人做不出高水平也不必气馁。
2、先用浅色色料做边框和浅色部分,深色部分先留着。这个方法在《新手技术培训教案》里也发图说明了,再发一遍。
第一步,用浅色虚线画出眉形。注意,颜色不能画重了,否则最后就会出现明显的边框,影响雾眉的美观性。在实操中也是如此,眉头部分和上眉框部分一定要用浅色
第二步,上眉头部分和上眉框部分的浅雾,注意雾色的范围。
第三步,重色部分的上色,新手操作可以分几次完成,慢慢地加深,这样做的好处是,雾色是多次叠加而成,每一次即使有犯错,都不会是致命错误。如果是一次就完成深色雾,就不允许犯错。
第四步,继续加深重色部分的上色。
第五步,做过渡连接,也就是深色和浅色部分的融合,并做最后的细小部分的修整。
上面的方法,在实操中是非常有用的。很多老师不理解色料和皮肤的关系,在教学员的时候就会让学员不明不白地走很长时间的弯路。
在《针、皮肤、色料三者之间的关系》一文中,开头部分就重点强调了,“纹刺的理想状态,是以最少的刺入数把适量的色料送到目标位,以求最大限度减小皮损,获得最佳色彩效果”。
如果我们把上面的操作程序改一下,先用浅色色料,按浅色部分的纹刺标准,用密密麻麻的针点把整个眉毛都做一遍,然后再用深色色料来做深色部分。你先不要看下面的解答,想想,会有什么不对劲?
这就是无数新手想不明白的,“操作效果很好,但恢复后没有色”的典型案例!
为什么?因为你在做第一遍浅色时,已经把准备做深色的那部分皮损过了,再次用深色色料来操作第二遍,就是过度纹刺了,过度纹刺的后果就是严重皮损,浅表皮肤成片坏死,创面恢复过程中色料就随坏死皮肤(痂壳的主体)一起脱落。
换个说法,前边的浅色操作,对于深色部分上色来说,实际上就是我们常说的低效纹刺,也就是说白白损伤了皮肤却没有达到需要的色彩效果。
如果你还没有看懂,一定会提出一个问题:“上面的多遍操作,逐步加深法,为什么没有严重皮损呢”?
因为这种操作方法是以逐步加密针点(色点)来加深颜色的,色淡的时候针点也少,皮损也就小。当针点加密到一定程度后(合理的皮损度),颜色也已经到位了。这里面没有低效纹刺或无效纹刺,因而是科学的纹刺方法。
3、重雾一次到位,再做过渡色。
上面讲的是由浅入深的打雾操作程序。反过来,我们同样也可以先操作深色部分(重雾),把重雾部分做得差不多了,再操作次重雾,最后过度到浅色部分。不上图片了,你把上面的图片反过来看就行。
二、 雾眉的几种款式或风格。
先强调一下,请不要问我海藻眉、轻氧眉、氧气眉、粉黛眉、墨粉眉、烟菲眉是什么样的雾眉,我不完全知道也不想去细探究竟,我只知道它们绝对逃不出我文章里出现的这些花样,你如果要玩新鲜的噱头,完全可以发明另外的叫法,什么烟波眉、云雾眉、柳烟眉、轻烟眉、佛光眉等等,都可以用来命名。
1、 上虚下实式雾眉。
就是上面图解里讲的那个,是目前雾眉的主流款式。操作时注意色彩浓淡的分布和浓淡的对比度,不要把上框的浅色部分和下框的深色部分的色彩对比做得太悬殊,不然恢复后容易出现“缩水”现象。
2、头虚尾实(前虚后实)式雾眉。
这是练习皮作业,新手做这个款,比较轻松,只需注意眉头的色彩过渡就行了,属于一种简便的雾眉。
3、边缘轮廓清晰式雾眉。顾名思义,就是把眉形边缘做得整整齐齐,干干净净的雾眉。当然,整齐干净也只是限于眉干眉尾部分,眉头还是充分雾化的。这种雾眉很适合于新手操作,可以先用针片刺出边框,然后边缘处理上就只需填满色即可,而且恢复后眉形不会“缩水”。缺点是,后期恢复后会显得死板一些。
4、边沿轮廓模糊式雾眉。这是目前雾眉的理想化款式,也代表着雾眉的高端技术。恢复后色彩效果如眉粉扫过,符合时下年轻女性的审美观。但操作上技巧性较强,稍有不慎,就很容易把眉形做走样,后期恢复后眉形容易“缩水”。
5、拉丝雾眉。
上面是网络上的练习皮图片,作者对机子的熟练运用是值得肯定的,绝对是高水平。
宣传者对拉丝雾眉的解释是,用机子单针走快针,拉出针点式的色彩效果。但是,真正的真人操作效果图,我没有见过一个,我自己也无法用此法在真人上做出点状效果的雾眉。
为什么练习皮上能做出效果,而真人上做不出效果?
究其原因,a,练习皮没有足够的弹性,针点形成后,色点也就形成了,属于一个萝卜一个坑的真实写照。而皮肤有弹性,针点形成后,创口的闭合会隐藏部分色料,从而影响色彩的呈现。b、纹绣针的针尖太细(包括一些所谓的顿针),携带的色料量有限,带入皮肤的色料量也有限,这个色料量不足以将一个针点很明显地呈现出来。关于这个问题,纹身机拉快针可以形成明显的虚点,但纹绣机做不到。c、缺乏可操作性,要快速地均匀地拉出丝状虚线,并且不能重复操作(重复操作就会破坏线痕,形成混乱的片状针点),必须一次成形,试问,谁有如此本领?d、受本身毛发的影响,即使恢复后能够显色,在毛发的影响下,会看得见那种拉丝的点状色彩吗?
这是已经美化过的网络图片,为操作效果,说是拉丝雾眉,我们看得出,那种点状色彩明显点刺出来的,不是快速拉线条形成的色点。
我在现实中见过很多恢复后效果很差的雾眉,其中就有类似于拉丝雾眉手法操作出来的雾眉,线痕明显,色彩不均匀,粗糙显脏。
由此断言,所谓的拉丝雾眉,只存在于练习皮上的雾眉,用此法操作真人,没有可操作性,即使勉强操作,效果也很粗糙。


1楼2017-03-27 19:45回复
    三、工具和对应操作手法。
    同以往各阶段的新技术一样,雾眉在行业的蔓延,同样伴随着各式各样的衍生工具和衍生手法的滋生,可谓泥沙俱下,一股脑儿涌现在我们面前。
    面对铺天盖地的广告轰炸,不要说新手没有辨识能力,就算老手也会被蒙得七晕八素。面对质疑,广告者往往用“你没有做过怎么知道呢?”,“你要试过才知道它的神奇!”,“你没有掌握正确的方法!”等等具有挑衅和挪移口吻的广告词来激将你,并且在交流平台上设几个托,大几句“我用了,真的很神奇耶”之类的帮腔,于是,你就乖乖就范了。
    你或许会问,这不是赤裸裸的骗人吗?没错,就是赤裸裸的骗人!美容行业历来就是如此,一分的效用会放大为十分来宣传广告,你或许还会问,这些广告者难道不需要口碑吗?对此,我得反问你,你见过有口碑的骗子吗?
    骗子,是不用考虑回头客的!他们的“客人”都是生客!
    骗子从没有指望谁给他带回头客,他们会利用自己的广告去招揽生客。
    只要市场里还存在着企图走捷径的人,那么这种生客就会不断涌现!
    1、手工工具。
    手工纹刺,随着高效率的纹身机的出现和不断完善,在纹身行业差不多已经被完全淘汰了,即使有个别特别怀旧的老师傅在坚持,也完全是出于一种情怀。
    纹绣行业的手工纹刺(早前出现的绣眉,现在的雾眉),为什么依然能够作为一种主流手法而存在,我猜想,这大概与手工纹刺的技术门槛低,以及与纹绣操作面积不大有关。
    手工纹刺手法和工具尽管是正确的,但不一定是高效的,因为高效的工具和手法很难掌握。新手,首先要考虑的是生存,只有在生存下去之后,才有机会去追求高效的技术。我是这样理解的。
    比如,现在很多新手用手工三针做雾眉,尽管时间长点,但是慢慢地刺,也能刺出较好的效果,那就可以先用这种低效的方法做下去,至少,能够生存下去。等站稳脚跟之后,再慢慢尝试更加快捷的机子操作。
    我们知道,手工操作出针速度跟机子针的出针速度相比,有着几何级别的差距。出针速度慢,就不易刺入,在加上皮肤的缓冲力,就更加难于刺入了。因此,手工针操作也要尽量加快出针速度和加大刺入力度,表现出快准狠的果断姿势。打个比喻,就像小鸡啄米一样。
    要保持快速出针,就必须缩短针尖往返运动的行程,在针脱离皮肤的那一霎那就得重新刺入,这个跟打鼓有点相像,那些高级别的鼓手就能打出快节奏的鼓点,我们同样也要练出快节奏的出针频率。
    这种快节奏出针,是保证出针力度均匀和刺入深度均匀的前提条件,要做出高水平作品,这个手法一定要掌握。
    打雾,本身入针就很浅,再来探讨垂直入针和斜刺就没有多大的必要了,就算是在雾面的边缘斜刺,又能够产生多大的偏差呢?所以,你大可以遵循自己的用力习惯,喜欢斜刺就斜刺(注意,是刺,不是撬),喜欢直刺就直刺。要注意的是,圆针斜刺会更利于刺入,但针尖的利用率会打折扣。
    蘸足色料,不要做无效纹刺。无效纹刺的不上色,会让我们去重新纹刺而造成过度纹刺,过度纹刺会产生严重皮损,导致浅表皮肤成片坏死(结厚痂),在修复过程中,色料就会随痂壳一起脱落,这就是典型的“操作效果很好却留不住色”的根本原因。
    由于打雾下针很浅,几乎不会出血,所以留在皮肤上的色料可以适当重复使用。
    不管用什么工具和什么手法,都必须严格控制下针深度,皮肤出血和皮肤红肿都会影响我们对色彩的判断,进而影响操作效果(后期效果不一定影响得了)。
    a、圆针,只建议用3—5针。单针势单力薄上色慢,多针不好刺入。原理在后面的《纹绣操作中的力学剖析》有详细讲解。
    手工圆针,是雾眉入门级别的操作工具,针种原始,操作手法简单易于掌控,但效率低下无(数次听人说操作一对眉毛花两三个小时)。在我的新手教程里,只是简单提示或演示其操作上的不足,不列入教学。特别是那种十几针的针种,完全属于想当然的产物,根本就没有什么可操作性了。
    b、斜口硬质针片。
    这类针片从二十年前到现在,都是纹绣行业的主流工具,最初是用作绣眉(刺线条)用,晚一些时候用作飘眉(飘划线条)用。在飘眉时代,飘眉线条做坏做脏之后,就是用它来刺雾掩盖缺陷的。
    按图装好针片后,我们按习惯用力方式去操作,就会自然形成斜刺,上色非常顺畅。原理在后面的《纹绣操作中的力学剖析》有详细讲解。
    操作时尽量用尾部的几根针,果断快速下针。
    优点:刺入容易,针片携带色料量大,操作速度快;工具的通用性,可同时用它划线条和打雾。
    缺点:操作时没法看到每根针尖,盲操性较大,特别是操作眉头,心里没有底;操作不当会做出线痕。
    这是我教新手的手工打雾方法。
    此手法收针时有一个挑刺的附加动作,能清楚听到“嚓嚓”声,有人担心会挑破皮肤形成多余的皮损,其实这是多虑了。在绣眉时代,我们绣出来的线条皮损就非常小,清晰线条的持久性也比飘眉长,这足可以让人打消疑虑。从力学上分析,那种嚓嚓声其实是针尖弹出来的,并不是皮肤破裂所发出的。针尖挑起皮肤,在入针很浅的前提下,是不足以挑破皮肤的,因为皮肤有很强的弹性,会让针尖滑出创口,只能说,挑刺有挑破皮肤这种趋势,但形成的皮损相对于刺破皮肤来讲,可以忽略不计。
    这是衍生的双排斜口针片,打雾会更快,但不能用来划线条了。
    c、其它针种。把下面这些针种列出来,是想告诉你请远离这些违背科学的偏门工具和偏门手法。也许,有人会跟你说,我们都用得很好,你也可以用得很好的。那我用同样的语气告诉你,有人会用脚写字,会用手字头画画,我们是不是也要去学?
    这个像二师兄的钉耙一样的工具,针与针之间的间距那么大,无法储存色料,稍不注意,就会造成无效纹刺。
    看到它,我想起了抗日雷剧。
    谁能告诉我这个十九针怎么操作?盖章吗?眉尾部分怎么盖章?
    (插图,表情包:哥卖的不是工具,哥卖的是纪念品)


    2楼2017-03-27 19:48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2、 机子工具。
      机子,一直都是纹绣操作的主流工具,只要你决定了要在纹绣行业走下去,机子就是你必须要跨过的一道坎,因为唇和眼线几乎都要用到机子操作。
      机子打雾,在纹身行业都是用排针来进行,但是排针是有很高的操作技巧的,难到什么程度?我店边上大多数店家都兼做小纹身,女师傅们用纹绣机操作,很多年了,一直没有练好排针打雾,或许,他们根本就没有练。
      基于此,我不鼓动大家一开始就去使用排针,但你要知道,排针是最科学的打雾工具,你如果要成为高手,就不能回避排针。我的学员几乎都会看到我用排针操作雾眉的演示,线加雾,一只眉毛只需三分钟左右,纯雾眉,一只眉毛不会超过十分钟,说句不谦虚的话,这可以谈得上是艺术了。
      别的文章里已经说过排针上色的优势了,这里再强调一下。排针针数较多,在保证顺利刺入的前提下(机子的力度够大),单位时间里形成的针点也较多,能缩短操作时间;排针的横向排列,保证了在横向走针(推土机式走针)时,针点轨迹是一个色点均匀的面(而非线或色带),减小了顿点或线痕形成的几率,使色块的色彩质量更高。
      a、推针(斜刺),拖针。
      推针,想推土机一样顶着皮肤走针,机子是倾斜的,实际上就是斜刺。斜刺,针与皮肤会产生对抗(横向拉伸皮肤),利于刺入,几乎是针挨上皮肤就会上色,是快速上色的大杀器。
      (插图,坏笑表情包:不会斜刺的剑客,不是一个好厨师)
      拖针,力的方向正好与斜刺的用力方向相反,运行时,给针造成一种回缩力,回避了针与皮肤正常的横向对抗力,不利于刺入,不好上色,在做一些浅雾时,为了防止犯大错误,在没有把握的情况下,可以酌情使用拖针。
      b、硬针和软针。(这部分摘自《纹绣操作中的力学分析》)
      如果我不加以解释,纹绣行业没有几个人知道软针是个什么鬼!就如五年前没有几个人知道皮损一样!
      最近一两年时间里,行业里出了一个全抛针针头,就是针嘴和针结合为一体的针头(如图),沿用行业的叫法,称这种机子为全抛针机子或一体机,在我的帖子里,以后就统一称为一体机。
      一体机针头除了装针程序简化,还有一个区别于常规机子的地方——针头里装了一根弹簧(但愿以后有不装弹簧的针头)。
      这根弹簧,缓冲了来自机头传递过来的力度,使传递到针体的力度变得柔软了。我们如果把常规机子称作硬机子,那么一体机就是地地道道的软机子。
      我们知道,常规机子操作起来不好掌控,稍不留神,就会刺出深色色点或色斑,对于打雾是相当头疼的,特别是对于那些不熟悉机子操作的新手。这是因为在绷紧皮肤的情况下,机子力度传递很直接,如果下针稍微不稳,或者在某一个地方停留太久,就会注入较多的色料,从而犯下大错毁掉雾面。
      一体机弹簧针头的柔软性,正好解决了这个问题,操作者可以不用考虑太多的力度控制问题,随意操作也不至于犯大错误,因为针头上的弹簧已经替操作者消除了一部分力道。这个原理在纹身行业已经运用几十年了,那些如履薄冰的浅雾操作,几乎都要用到软弹片的打雾机。
      不管是有意模仿纹身打雾软机子,还是歪打正着碰上了(要是同时推出不带弹簧的硬针头,我就不会用歪打正着这词),一体机的软针头,都是值得称颂的,有资格载入主流纹绣工具的史册,因为它符合大多数新手纹绣师的技术诉求。
      但是,一体机软针头不适合于眼线和纹唇的色块操作!色块操作,我们需要一步一个脚印,直接把色上实,那种针尖与皮肤直接对抗的触感很强,针尖挨着皮肤就能看得见上色,这种触感,用一体机的软针头操作是感觉不出来的。也就是说,用一体机的软针头操作,上没上色,上色上到了什么程度,我们在操作中都无法感觉,只有擦拭了浮色之后才能看见,心里没底,弹簧越软,这种心里没底的感觉越强烈。近一年时间里,我收集这类机子的使用信息也较多了,不少进修学员也带了不同牌子的机子来我这里,我上面说的应该算得上是普遍情况,希望大家注意到这个问题,不要搞错了寻找问题的方向。
      再有,一体机软针头操作速度较慢,对于已经熟练掌握机子的师傅来说,可以说是一种煎熬,也希望器材商能够认识到这一点,部分机子可以加强弹簧的硬度或取消弹簧。(后记,现在已经出现硬弹簧的针头了,行业总会进步的)
      c、钝针。(这部分摘自《纹绣操作中的力学分析》)
      这是放大的对照图,我们也不能看出明显的差别。
      什么叫钝针?钝针真的是钝的吗?
      所谓钝针,是相对于普通针而言的。普通纹刺针种,针杆到针尖的过渡是渐渐的,我们肉眼几乎看不出是从什么地方开始收针(针杆变细形成针尖)的,这样的针,给我们的感觉就是锐利。而钝针的收针比较急促,针尖到收针之处距离较短,看起来不够锐,但针尖是实实在在存在着的。而且,针点的粗细还与针杆的规格有关,纹刺用针都是经市场洗礼过的,它不可能如毛刺一样的细微(太细带不进多少色料),也不可能如钻子一样粗壮(太粗不利于刺入)。
      不管是锐针还是钝针,都必须有顺利刺入皮肤这个能力,否则,我们只能称之为“废针”。
      在正常操作下,纹绣钝针真的会做出如广告所说的点状沙雾(拉丝雾眉)吗?答案是否定的!
      你一定会说,我在网络上看到真真切切的练习皮作业,机子针完全能扫出沙雾。确实,在练习皮上可以做到,因为练习皮没有什么弹性(色料直接显露出色彩来),没有修复过程中的色料丢失,但在皮肤上,以纹绣针细小针尖带进皮肤的色料注入量,是不足以显示出点状色彩的,就算是纹身机的粗针和大马力,做出来的点状色彩也不能构成精美的雾(纹身上,这种点状色彩是不符合“雾”的要求的)。可以说,纹绣机子扫出在眉毛上沙雾,本身就是个伪命题,以纹绣机子的力度,在真人上扫沙雾的可操作性几乎不存在,不管你用钝针还是锐针。我近距离观察过很多这种操作的后期效果,别人做的客人和我自己试验的客人都有,差不多都成了有明显线痕的脏雾。
      关于钝针的讨论,我早期(大约2006年)在纹身吧的一个帖子里见到过,但并没有达到讨论热点的程度,后来也就没有这方面的讨论了,现在基本上找不到这方面的史料了。
      钝针为什么最终在纹身行业销声匿迹?究其原因,是因为两种针的操作效果并没有很明显的差别。我们知道,正常操作下(常用规格的针),针尖刺入皮肤的深度是很浅的,钝针再顿,它也是需要有针尖的,否则就无法刺入皮肤,这就是说,只要有针尖存在,这颗针钝(不是秃)一点还是锐一点都不是关键,因为我们只需要刺入一点点即可。如果单纯要加大针点,收口的圆三针就能做到。
      如果钝针是以牺牲操作顺畅性来(上色灵敏度高)提高操作安全性(上色灵敏度低,不会犯大错),我不是太赞成。
      目前市面上的针,都是经过多年市场洗礼后的成熟工具,既需要保持一定的锐利度以便顺利刺入,也需要保持一定的钝度或粗糙度以保证带入足量的色料。


      3楼2017-03-27 19:48
      回复
        d、机子打雾基本手法。
        圆针点刺。跟手工针点刺一样,圆针点刺常常用于定边框和做眉头浅色部分的操作,同样也是因为点刺比较直观和易于把控,速度比手工快很多。
        机子纹刺出针长度,一般都以悬针法操作为参考,我通常出针3—3.5毫米。具体出针长度,依据自己手上的机子的伸缩幅度,调整到操作便利,好上色就行。出针长度,是指在开机状态下,我们看到的针尖到针嘴口的距离,也就是针体冒出针嘴口的长度。出针太长,针尖回缩不到针嘴里面,“吃”不到色料,容易出现无效纹刺,太长还容易挂肉跳针;出针太短,容易淌墨,不好观察针尖的运行轨迹。
        横扫。分单向性横扫和拉锯式横扫,拉锯式横扫,横向幅度小一点,就是走Z字形。
        单向性横扫一般用于眉形边缘的色彩处理,动作幅度相对较小些;拉锯式横扫属于大刀阔斧式操作,一般用于块面的中央部分。
        横扫轨迹没有连续性,开始入笔的地方和最后落笔的地方容易出现顿点,也就是说雾面的两端会出现线头。因此,运用此法操作的同学,要注意这一点,尽量以轻起轻落的姿势来运针。
        打圈。
        运针轨迹类似于绕丝一样的椭圆圈,理解不了的话,你把一圈弹簧压扁,就是那种运行轨迹。你完全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把圈打圆一点或者打扁一点,只要保持运行轨迹的连续性就行。
        我的操作习惯是从右向左运针,逆时针转圈,机子60度到45度的倾斜,意念的重点在推针上面,也就是瞬间记忆的着重点在推针轨迹上。
        不管用什么方法打圈,比如打大一点的还是小一点的圈,按顺时针方向打圈还是按逆时针方向打圈,斜刺还是直刺,打圆一点还是打扁一点,你都得时刻遵循“保持针点(色点)均匀”这一原则,在每一次蘸色料之后,针尖尽量把本次所完成的小块面里的每个角落都要照顾到。
        充分估计自己针嘴里的色料量,不要把“战线”拉得太长。否则,频繁蘸取色料,会让你的瞬间记忆会失去效用,使有序纹刺变为胡乱纹刺!
        注意每个小块面边缘的处理,色度要比小块面的中央部分稍浅,以留下足够的余地衔接下一个小块面。
        最后的色彩细节处理,如果没有把握,就用拖针如履薄冰似的针对性的多遍轻扫。这时候决不容许犯任何错误!
        排针打雾,我感觉几乎就是利用机子的重量作为下压力。如果出血或有红印,说明你下针深了,除非客人体质特异。
        再啰嗦两句,以强调重要性。
        工具的科学性与实用性,有时候是矛盾的。
        新手阶段,有些工具就用不顺手,那是因为新手还没有把工具用熟练。比如机子排针,新手就很难掌握,但机子排针是非常科学的上色工具。
        新手阶段,用一些易上手的针种为好,也就是尽量用那些用着顺手的针种,熟练之后再升级。
        我教新手打雾,就是先以手工针片打雾为主,就算用机子三针,也先让他们用点刺的方法去操作,因为简便,易上手,不容易犯错误。但我会强调,机子打雾,是最后一定要过的一道坎,因为机子(多针)打雾会更加快捷和均匀。
        四、色料。
        这个时候来谈雾眉色料(半永久色料)都是放马后炮,因为雾眉色料的硝烟早已散去,一切都已归于平淡!
        我在雾眉兴起之初,就反复告诉我圈子里的人,眉毛色料在二十年前就已经是成熟产品了,十几年前我们做飘眉时,就在用普通的眉毛色料打雾。现在的雾眉色料,和二十年前的色料没有实质上的差别,这对于老牌色料品牌商们来说,就是给色料加工商多开两个浅色色料的订单而已。
        很多新人嗤之以鼻,说老师傅们思想守旧,不接受新事物!
        纹绣行业的“新事物”,层出不穷,你接受不过来,也接受不起!强行接受,你会被弄得头破血流!
        还是那句老话,面对“新事物”,你如果没有识别能力,那就先冷眼旁观个一年半载,有用的东西,它自会以燎原之势在行业里传播开来,当一些技术成熟的师傅开始接受时,它就是靠谱的。
        更多有关色料的问题,请查阅《关于色料的一点浅见》和《关于色料的调配》。
        五、修复。很简单,前三天每天擦两三次纹宝(修复膏)即可。
        六、相关问题讨论。
        1、做丝雾眉是先做线条还是先打雾?
        我认为,做好了雾再去做线条,就是画蛇添足了,好好的一个雾眉都已经操作完了,做得很漂亮了,为什么还要去加线条?我们通常做丝雾眉,是把线条做好以后,再加雾,这样做有两个目的,一是用雾来掩盖线条的缺陷,二是增加皮肤里的色料量,以求有更强的持久性(颜色保久点)
        2、不小心颜色做深了怎么办?最好激光机用洗一遍,若没有激光机的话,用空针祛色法也能有一定的效果。空针祛色,就是用空针反复把浅表皮肤刺烂,让皮肤坏死,进而带走部分色料。尽量不要用肤色遮盖法(其它文章里有详解)、浅色中和法(浅色很难中和深色)、褪色剂祛色法(褪色剂实际上就是类似于点痣药水的有腐蚀性的药剂,目的也是促使皮肤坏死,安全隐患较大)。如果颜色不是深得离谱,就尽量说服客人接受,雾眉本身就会褪色,三五个月后自己也会淡下去的。
        3、做好细雾之后,还需要点刺出大颗粒的沙雾吗?我觉得是画蛇添足!
        本来很细腻的一个雾眉,却刻意去加了一些粗针点,反而显得粗糙了。但如果非要追求这种粗糙风格,也无可厚非,审美观是没有标准的。
        4、可以用水稀释色料后操作浅色部分嘛?可以!但加水稀释色料之后,原色料的粘稠度也随之被破坏了,不太利于操作,比如,色料沉淀速度很快,得时刻搅拌色料,色料容易淌墨等。临时救急可以自己稀释色料,如果是长期需要,就得准备专门的浅色色料。
        七、结束语。
        半永久概念的炒作,带动了雾眉的迅速蔓延,近两年有无数闻风而来的年轻一代加入了行业利益的角逐。但由于技术水平所限,新人们对雾眉的演绎,基本上都是处于粗制滥造的阶段(雾面粗糙、色彩过渡不自然,留色不理想,持久性太差等等)。经过这一轮的市场洗礼,雾眉,已经从当初的高大上,沦落到了低层次消费,在很多地方已经成为低价眉毛的代名词,与之对应,无数不学无术的行业投机者,也渐渐被淘汰出局。


        4楼2017-03-27 19:49
        收起回复
          n


          来自iPhone客户端5楼2017-04-06 12:56
          回复
            e


            来自iPhone客户端6楼2017-07-09 12:13
            回复
              干货~~~~


              来自iPhone客户端7楼2017-07-13 15:23
              回复
                3年了,忙的很,今天纹绣吧里都找不到了。来顶一下


                IP属地:江苏8楼2017-11-08 12:26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很赞


                  IP属地:福建来自iPhone客户端9楼2017-11-24 01:36
                  回复
                    弱弱的问一下。只有我看不到图片吗……


                    来自iPhone客户端10楼2017-12-16 19:47
                    收起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8-02-28 23:39
                      回复
                        老师怎样可以买到你的书


                        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8-02-28 23:4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