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利金融吧 关注:115贴子:1,661
  • 0回复贴,共1

【万利金融】别中招!P2P平台虚假宣传伎俩汇总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随着大限的临近,P2P行业将经历去伪存真、大浪淘沙的艰难涅槃,平台爆雷之声必将不绝于耳。如何避免踩雷?投资人首先就得保持警惕之心,不要轻易被以下这些宣传伎俩所迷惑。
伪国资
毫不夸张地说,国资这块牌子已经被P2P行业玩坏了。国人往往对于国资具备天然的信任感,相信国资会承担社会责任,不会轻易跑路,会兜底。而这份信任感在P2P行业已经被滥用了,平台动辄就是号称国资背景,其实未必。
最近的例子就是3月6日号称清盘的金融桥。这家位于长沙的P2P平台,一直自诩为“国资控股的国资系互联网金融平台”。但实际上,其运营公司背后的四个股东全是民营企业。
“国资”不是平台自己说了算的,投资人一定要进行查证,最有效的办法就是登录国家企业信息用信息公示系统(http://www.gsxt.gov.cn/index.html),查询平台的股东背景。
伪存管
和“国资背景”一样,银行存管如今已成为P2P平台增信的主要措施之一。但投资人必须要搞清楚两件事:其一,是不是真有银行存管;其二,有了银行存管也不代表不会出问题。
还是拿金融桥说事,这家爆雷平台先是号称招商银行存管,后来又号称换成了平安银行存管。结果,都是假的。
投资人必须得核实“银行存管”的真实性。由于目前监管层并未正式公布名单,建议可以到网贷之家等专业网站查询。
高收益
高息诱惑,这个词已经出现过无数次了,非法集资往往就从“高息诱惑”开始。
P2P平台之所以能吸引投资人,关键在于收益率超过其他投资渠道。但是,如果承诺的收益高得超出常理,或者远远高出行业平均水准,那其中必有蹊跷。
零风险
高收益、零风险……这样的投资渠道,谁都不想错过。是的,e租宝那帮人也是这么想的。“高收益”、“零风险”、“一元起投”都是当年e租宝的宣传口号。
听见“零风险”三个字,二话不说赶紧远离。一来,务必记住投资有风险,“零风险”有违经济常识;二来,这是违反政策的,我国不允许理财产品用“零风险”当噱头。
有监管
为了表示自己的正规性,有些平台号称是“XX部门批准”、“XX部门监管”。想要说的是,这些都是一戳即破的谎言。(本文转自防骗大数据:FPData)
作为一个新生事物,我国对于P2P的监管措施正在逐步出台和落地,但截至目前,对口监管部门一直没有明确。因此,根本不存在“XX部门监管”一说。
宣称“XX部门批准”、“XX部门监管”,但凡这种扯虎皮做大旗的平台,其中多半有猫腻。
会员单位
有问题,找组织,这是国人的传统观念。**协会成员、**研究院理事……“找组织”也成了P2P行业的常用增信手法。
问题是,首先,这个“组织”是否靠谱?
第二个问题,“组织”靠谱是否能代表平台靠谱?
目前,P2P行业最具含金量的招牌,是2015年成立的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这是一个国家级互联网金融行业自律组织。2017年3月18日,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首次公布了会员单位名单,但同时也郑重声明:不为会员背书。


1楼2017-03-27 13:48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