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子仪吧 关注:1,248贴子:14,484
  • 4回复贴,共1

史料记载存误?还是史料解读有误?辩误众说不一的郭子仪子女数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看到“郭子仪吧”网友对“郭子仪究竟有几个子女”的史实很是关注,现将本人对此的探讨文稿发上,以与关注此事的诸位网友一起研讨郭子仪子女数史实:
史料记载存误?还是史料解读有误?辩误众说不一的郭子仪子女数
(贾祝文)
汾阳王郭子仪以多子多福著称,但其究竟有几个子女,却历来众说不一。当前,不仅“百度百科”等网上网下资料关于郭子仪“七子八女”或“八子七女”或“八子八女”的说法把人弄的晕头转向,而且,就连一些权威史料的相关记载,也同样让人难知所以。如:《全唐文·汾阳王妻霍国夫人王氏神道碑》记载霍国夫人“有子六人,有女八人”,而新、旧《唐书·郭子仪传》则言郭子仪“有八子七婿”。那么,这些不同说法,何者为确,何者为误呢?尤其是相关史料内容,是记载存误,还是解读有误呢?就此,作如下探究:
一、关于《汾阳王妻霍国夫人王氏神道碑》“霍国夫人有六子八婿”之记
《汾阳王妻霍国夫人王氏神道碑》是郭子仪正妻王夫人于唐代宗大历十二年(777年)逝后所立之碑。其年郭子仪虽已八十一岁,但仍领司徒、中书令、副元帅等军政要职,仍参与朝政和统军作战。该碑碑文则为当朝宰相杨绾所撰。由此可知,该碑碑文关于霍国夫人“有子六人,有女八人”的记载不会有误。但是其中“有子六人”之说,却与广泛认可的新、旧《唐书》“有子八人”的记载不合。然而,霍国夫人碑文中“有子六人”的记载并非有误,这是因为:
其一,郭子仪于唐代宗广德二年(764年)为其父郭敬之所立、被称《郭氏家庙碑》碑阴所记《郭敬之子孙题名录》中所载郭子仪八子中,二子郭旰记作“赠开府荆州大都督上柱国旰”,四子郭昢记作“赠开府太常卿清源县开国男昢”。这表明,其时郭子仪二子郭旰和四子郭昢已辞世,所以其官称中才记作“赠”。
其二,于唐代宗大历十二年(777年)所立的《汾阳王妻霍国夫人王氏神道碑》,比《郭氏家庙碑》晚十三年。霍国夫人碑未如《郭氏家庙碑》一样祥记其在世及已逝所有八子的名讳官职,只是记载除已逝二子郭旰与四子郭昢外仍在世的另外六子,所以才记作“有子六人”。可见,《汾阳王妻霍国夫人王氏神道碑》“有子六人”的记载,与《郭氏家庙碑》及新、旧《唐书》“郭子仪传”和“宰相世系表”所记郭子仪“有八子”的记载,看似有别,实则并非有误,只是因指称的情况不同而已。
其三,另有观点认为,《汾阳王妻霍国夫人王氏神道碑》只所以记载王夫人“有子六人”,并非因王夫人逝世时二子郭旰及四子郭昢先已去世,而是因为郭旰与郭昢非为王夫人所生之故。此说其实难以成立,这是因为,一则,无史料可证郭旰、郭昢非为王夫人亲生。二则,据郭曜墓志“弱丧慈亲,及长而知......丁继亲霍国夫人忧,居丧以纯孝闻”的记载可知,郭子仪长子郭曜非为王夫人亲生,但《汾阳王妻霍国夫人王氏神道碑》仍将之列入王夫人“有子六人”之列。由此可证,作为郭子仪正妻的王夫人,不论郭子仪所有八子是否皆为王夫人亲生,但包括非为王夫人亲生的郭曜在内,但凡王夫人逝世时仍在世者,则皆列为王夫人”有子六人”之列。所以说,王夫人墓志中“有子六人”之记,不论从何角度而言,既记载无误,也不能以王夫人“有子六人”的记载而否定郭子仪有子八人之说。
二、关于新、旧《唐书》“郭子仪有八子七婿”之记
《汾阳王妻霍国夫人王氏神道碑》是郭子仪在世时为其正妻王夫人所立之碑。因之,其碑所记王夫人“有女八人”不应有误。那么,新、旧《唐书》所记郭子仪有“七婿”是否有误呢?其实不然,因为其书所言“七婿”,并非指郭子仪和王夫人总共有七位女婿 ,而是指郭子仪和王夫人的八位女婿中有七位为“贵显于朝廷的重官”。其实,这在新、旧《唐书·郭子仪传》的相关记载中,已指称的很清楚。《新唐书·郭子仪传》所记“八子七婿,皆贵显朝廷”及《旧唐书·郭子仪传》所记“婿七人,皆朝廷重官”的记载,皆映证了此说。更有说服力的是,郭子仪八位女婿所任官职的实际情况,正是除大女婿、成都县令卢让金为低级官员外,其余七位女婿则皆为五品到三品间的中、高级别“贵显重官”。可见,《汾阳王妻霍国夫人王氏神道碑》所记“有女八人”属实无疑,而新、旧《唐书》所言“婿七人”为“贵显于朝廷的重官”之记亦属实无误。
三、关于郭子仪有“八子八女”属实无误之说
郭子仪有八子的史实依据,主要为新、旧《唐书》“宰相世系表”所记“郭子仪家族世系表”中所列郭子仪子孙名录,以及与“宰相世系表”互为佐证的“郭子仪传”所记郭子仪“有八子”的相关记载。郭子仪有八女的史实依据,主要是《汾阳王妻霍国夫人王氏神道碑》所记“有女八人”及关于八位女婿姓名、官职的详细记载。
根据上述史料相关记载以及对这些史料相关具体内容的解析,可以得出这样的具体结论:
郭子仪共有曜、旰、晞、昢、晤、暧、曙、映八子。其中二子郭旰于唐至德二载(757年),即郭子仪61岁时阵亡于潼关之战。四子郭昢亦于郭子仪夫妇之前早逝,然而逝年无考,但最晚也在唐广德二年(764年),即郭子仪68岁时为父郭敬之庙立碑之前逝世。
郭子仪共有八女,长女嫁成都县令卢让金,次女嫁鄂州观察使吴仲孺,三女嫁卫尉卿张浚,四女嫁殿中少监李洞清,五女嫁司门郎中郑浑,六女嫁邠州别驾张邕,七女嫁和州刺史赵纵,幼女嫁太常寺丞王宰。
郭子仪八子八婿中,除大女婿卢让金为县令级别的低级官员外,其余八子七婿皆为五品以上“穿红着紫”的显贵高官。
据上可知,由于指称的情况不同,所以“霍国夫人碑”关于霍国夫人“有子六人”及新、旧《唐书》关于郭子仪“有八子七婿”的记载并非有误。后人只所以对该二项史料所记存疑,或据此认定郭子仪非八子八女,实属对该二项史料解读有误所致。
综上可知,新、旧《唐书·郭子仪传、宰相世系表》、《有唐故中大夫、使持节寿州诸军事、寿州刺史、上柱国赠太保郭公庙碑铭并序》(金石界简称《郭氏家庙碑》)、《全唐文·汾阳王妻霍国夫人王氏神道碑》等史料关于郭子仪有几个子女的记载,虽然与“八子八女”不合,但因所言内容指称的具体情况不同,所以表面看似乎存异,然而实则相同。因之,上述史料从相关不同侧面证实郭子仪有八子八女以及对其子女具体情况的详分,无疑是属实无误的。而其它与此不一致的各种说法,则是由于对相关史料疏考误解而导致的。


1楼2017-03-27 07:32回复
    楼主辛苦了,说的有理有据,让人一清二楚!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7-03-27 13:57
    回复
      2025-05-29 13:51:57
      广告
      顶。。。子仪公有八子八女,福禄寿考,完美人生。。。


      3楼2017-05-07 08:39
      回复
        授吴仲孺试光禄卿制
        门下:守卫尉少卿充朔方经略副使吴仲孺,心温而直,识敏而和,习韬钤之秘旨,知孙吴之大略。久副戎幕,克济谟猷,伊藏勋之可嘉,俾宠光而宜及。升其阶序,列在正卿。可中大夫试光禄卿。
        作者:贾至 (时任中书舍人)
        出处:《全唐文》


        4楼2019-03-30 14:04
        回复
          郭曜不是王夫人生的?不能够吧?郭曜后来可是袭爵代国公了,应当是嫡长子才对~~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0-03-02 15:0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