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父报仇,她枪杀大军阀,全社会求情,最终获特赦提前释放
脑洞历史观
原创
9小时前
1935年的11月,天津卫发生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情。兵败后寓居天津的军阀孙传芳被刺杀在佛堂里。
显示大图
刺杀他的还是一个弱女子,而刺杀孙传芳后,这位女子不跑不逃,反而拿出了一叠照片跟自白书抛向人群,表示孙传芳死有余辜。
这简直比吕四娘刺杀雍正还传奇,毕竟吕四娘跑了,而且吕四娘的故事可能是假的,而这位姑娘的故事却是真的。
这个姑娘叫施剑翘。她刺杀孙传芳是替父报仇。
施剑翘的父亲叫施从滨,是奉系的一位军长。
施从滨是安徽桐城孔城镇人,年轻的时候在袁世凯的新军当兵,到了北洋军阀时期,他已经是镇江镇守使了。到了后面调到了山东,成为张宗昌的部下。
张宗昌这个人也是很有意思的,土匪出身的军阀,别的不多介绍了,放他两首诗,感受一下他的文人风采吧。
笑刘邦
听说项羽力拔山,吓得刘邦就要窜。
不是俺家小张良,奶奶早已回沛县。
游泰山
远看泰山黑糊糊,上头细来下头粗。
如把泰山倒过来,下头细来上头粗。
这哥们,绝对的诗词界泥石流,还是洪荒级的。
话说这个张宗昌对施从滨很不错,一路提拔,从旅长提到军长,算是知遇之恩啦。
到了1925年,奉浙战争爆发,张宗昌带着施从滨南下打孙传芳。
孙传芳拉拢施从滨,让他投暗投暗。但施从滨哪肯啊,自己可是张宗昌的嫡系。结果打到皖北固镇的时候,施从滨坐着铁甲车上阵督阵,部队失利,他被孙传芳活捉。
被抓了以后,施从滨还很淡定,对孙传芳的部队说:“你们辛苦了。”
大家都是各为其主嘛,一般不会下死手。
到了蚌埠,施从滨见到孙传芳施了军礼,但孙传芳在烟床上压根不动,说“施老,你不是要去安徽督办嘛,那你上任吧。”
说完就把施从滨给枪杀了。
这就不讲究了,施从滨也是老将军,当时快六十了。但因为施从滨以前反过孙传芳,孙传芳怀恨在心,把施从滨给杀了,还暴尸三日。
消息传到天津施从滨的老家,这当然要报仇啊,但是军阀之间讲的是利益,很快,广州国民革命军北伐。奉系跟孙传芳又合好了,这样一来,张宗昌不会出面,张作霖也不会出面。
那怎么办?
孔子老师有句话:上无天子,下无方伯,缘恩疾者可也。
就是出了事,上面没有天子管,中间也没有方伯(诸侯霸主)管,那你自己可以去报仇。
那只有自己报仇了。
谁来报?
施剑翘!
施剑翘原名施谷兰,她不是施从滨的亲生女儿,她的父亲是施从滨的弟弟施从云,施从云是反清烈士,在1912年被清兵杀害。
施谷兰过继给了施从滨。义父被杀的消息传来,她立志替父报仇。一般来说,报仇都是男人的事,但家里的弟弟没长大,倒有一个堂兄叫施中诚,现在也在奉军当官。于是,她找到堂兄施中诚,商量报仇一事,但施中诚一听,这怎么可能,人家是军阀大头目,他不对我们赶尽杀绝就不错了。
施谷兰相当鄙视这个堂兄,就此断绝了兄妹关系。
不过,这位施中诚倒也不能说是软骨头,后面抗日战争,他出任国民党铁军74军军长,在淞沪会战、湘西会战都有不错的表现。
堂兄不干,施谷兰是个弱女子,怎么报仇呢?
找男朋友啊。施谷兰找了山西阎锡山的一个部下叫施靖公的,以帮助报仇为条件,下嫁给他,搬到了太原。
但是这个男人也靠不住,生了两个儿子后,压根不提报仇的事。一怒之下,施谷兰带着两个儿子回了娘家。知道要报此大仇,必须靠自己的努力。
她把名字改成了施剑翘,动手术把以前裹的足放开。这是很痛苦的一件事情,然后又学起了枪法。而这一天,离施从滨被杀已经过去了十年。但机会终于来了。
孙传芳下野了,搬到了天津。
当时,施剑翘给父亲施从滨办十周年纪念法事,从当时的一个法师口中知道孙传芳在天津寓居,而且当了居士,每周三、六都要到居士林听经。
施剑翘就此定下了报仇大计。
可是,对一个和尚能下得了手吗?瑛姑发现自己的大仇人裘千仞当了和尚了,都不好下手。
但十年来积累的仇恨没有让施剑翘心软,她来到听经堂 ,当着佛祖的面,用一把勃朗宁手枪完成了自己的复仇大业。
报完仇之后,她没有逃,反而散起了传单,宣布自己是替父报仇。
她是报了必死的决心,出发前把自己的孩子都托付好了。
但抓住她之后,却不好处理了,因为按法律,至少要判无期徒刑或者死刑。但毕竟这是有原因的,而且施剑翘说得很有理,“父亲如果战死在两军阵前,我不能拿孙传芳做仇人。他残杀俘虏,死后悬头,我才与他不共戴天。”
确实是孙传芳不讲究在先,这样一来,天津的法院从轻判罚,只判了十年。
而社会不干了,报纸登出后,对施女侠是一片赞扬,称她为女中豪杰、巾帼英雄。要求政府特赦。妇女组织也出面。这是侵犯妇女权益啊,必须力争,关键时刻不替妇女说话,这组织用来干什么用?不如一块尿布!
连冯玉祥这些人也替施剑翘求情。
最终,在入狱11个月后,施剑翘获特赦。
出狱后的施剑翘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办学校,救孤独回馈社会。到了解放后,还出任北京政协特邀委员。直到1979年去世。
脑洞历史观
原创
9小时前
1935年的11月,天津卫发生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情。兵败后寓居天津的军阀孙传芳被刺杀在佛堂里。
显示大图
刺杀他的还是一个弱女子,而刺杀孙传芳后,这位女子不跑不逃,反而拿出了一叠照片跟自白书抛向人群,表示孙传芳死有余辜。
这简直比吕四娘刺杀雍正还传奇,毕竟吕四娘跑了,而且吕四娘的故事可能是假的,而这位姑娘的故事却是真的。
这个姑娘叫施剑翘。她刺杀孙传芳是替父报仇。
施剑翘的父亲叫施从滨,是奉系的一位军长。
施从滨是安徽桐城孔城镇人,年轻的时候在袁世凯的新军当兵,到了北洋军阀时期,他已经是镇江镇守使了。到了后面调到了山东,成为张宗昌的部下。
张宗昌这个人也是很有意思的,土匪出身的军阀,别的不多介绍了,放他两首诗,感受一下他的文人风采吧。
笑刘邦
听说项羽力拔山,吓得刘邦就要窜。
不是俺家小张良,奶奶早已回沛县。
游泰山
远看泰山黑糊糊,上头细来下头粗。
如把泰山倒过来,下头细来上头粗。
这哥们,绝对的诗词界泥石流,还是洪荒级的。
话说这个张宗昌对施从滨很不错,一路提拔,从旅长提到军长,算是知遇之恩啦。
到了1925年,奉浙战争爆发,张宗昌带着施从滨南下打孙传芳。
孙传芳拉拢施从滨,让他投暗投暗。但施从滨哪肯啊,自己可是张宗昌的嫡系。结果打到皖北固镇的时候,施从滨坐着铁甲车上阵督阵,部队失利,他被孙传芳活捉。
被抓了以后,施从滨还很淡定,对孙传芳的部队说:“你们辛苦了。”
大家都是各为其主嘛,一般不会下死手。
到了蚌埠,施从滨见到孙传芳施了军礼,但孙传芳在烟床上压根不动,说“施老,你不是要去安徽督办嘛,那你上任吧。”
说完就把施从滨给枪杀了。
这就不讲究了,施从滨也是老将军,当时快六十了。但因为施从滨以前反过孙传芳,孙传芳怀恨在心,把施从滨给杀了,还暴尸三日。
消息传到天津施从滨的老家,这当然要报仇啊,但是军阀之间讲的是利益,很快,广州国民革命军北伐。奉系跟孙传芳又合好了,这样一来,张宗昌不会出面,张作霖也不会出面。
那怎么办?
孔子老师有句话:上无天子,下无方伯,缘恩疾者可也。
就是出了事,上面没有天子管,中间也没有方伯(诸侯霸主)管,那你自己可以去报仇。
那只有自己报仇了。
谁来报?
施剑翘!
施剑翘原名施谷兰,她不是施从滨的亲生女儿,她的父亲是施从滨的弟弟施从云,施从云是反清烈士,在1912年被清兵杀害。
施谷兰过继给了施从滨。义父被杀的消息传来,她立志替父报仇。一般来说,报仇都是男人的事,但家里的弟弟没长大,倒有一个堂兄叫施中诚,现在也在奉军当官。于是,她找到堂兄施中诚,商量报仇一事,但施中诚一听,这怎么可能,人家是军阀大头目,他不对我们赶尽杀绝就不错了。
施谷兰相当鄙视这个堂兄,就此断绝了兄妹关系。
不过,这位施中诚倒也不能说是软骨头,后面抗日战争,他出任国民党铁军74军军长,在淞沪会战、湘西会战都有不错的表现。
堂兄不干,施谷兰是个弱女子,怎么报仇呢?
找男朋友啊。施谷兰找了山西阎锡山的一个部下叫施靖公的,以帮助报仇为条件,下嫁给他,搬到了太原。
但是这个男人也靠不住,生了两个儿子后,压根不提报仇的事。一怒之下,施谷兰带着两个儿子回了娘家。知道要报此大仇,必须靠自己的努力。
她把名字改成了施剑翘,动手术把以前裹的足放开。这是很痛苦的一件事情,然后又学起了枪法。而这一天,离施从滨被杀已经过去了十年。但机会终于来了。
孙传芳下野了,搬到了天津。
当时,施剑翘给父亲施从滨办十周年纪念法事,从当时的一个法师口中知道孙传芳在天津寓居,而且当了居士,每周三、六都要到居士林听经。
施剑翘就此定下了报仇大计。
可是,对一个和尚能下得了手吗?瑛姑发现自己的大仇人裘千仞当了和尚了,都不好下手。
但十年来积累的仇恨没有让施剑翘心软,她来到听经堂 ,当着佛祖的面,用一把勃朗宁手枪完成了自己的复仇大业。
报完仇之后,她没有逃,反而散起了传单,宣布自己是替父报仇。
她是报了必死的决心,出发前把自己的孩子都托付好了。
但抓住她之后,却不好处理了,因为按法律,至少要判无期徒刑或者死刑。但毕竟这是有原因的,而且施剑翘说得很有理,“父亲如果战死在两军阵前,我不能拿孙传芳做仇人。他残杀俘虏,死后悬头,我才与他不共戴天。”
确实是孙传芳不讲究在先,这样一来,天津的法院从轻判罚,只判了十年。
而社会不干了,报纸登出后,对施女侠是一片赞扬,称她为女中豪杰、巾帼英雄。要求政府特赦。妇女组织也出面。这是侵犯妇女权益啊,必须力争,关键时刻不替妇女说话,这组织用来干什么用?不如一块尿布!
连冯玉祥这些人也替施剑翘求情。
最终,在入狱11个月后,施剑翘获特赦。
出狱后的施剑翘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办学校,救孤独回馈社会。到了解放后,还出任北京政协特邀委员。直到1979年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