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我看到有人贴了张译在知乎的个人信息,居住地填的“禅达”。
……
我没想到,没奢望他们记这么久,我一直觉得这部剧让他们委屈。
付出那么多,倾注心血的塑造,连一个国内的奖项都没有得到(国外倒是得了两个)。
唯一的安慰是那年底多个大网站的总结里,团剧、编导、主演都是位列前茅。

新浪娱乐点评:
http://ent.sina.com.cn/v/2009-12-28/ba2827267.shtml优秀的电视剧必然会产生两种反映,一种是共鸣,一种是争议,《团长》属于后者,它先锋的表现形式与故事内涵打破传统电视剧的叙事方式与意义,让习惯了传统讲故事方式的观众看了后不安和犹豫,它表现战争的方式如此残忍,它表现英雄的方式如此极端,因此具有颠覆性,这是它引起争议的最大原因。一部电视剧故事上可以很风格化,人物表现上可以很艺术化,但却又实实在在的主旋律,这样的融合在国产电视剧,还是第一份,引起争议也就在所难免。然而不管怎样,《团长》是注定要在中国电视剧历史上留下一笔的大制作,它的影响力,它带动的历史热潮,它本身的战争剧创新模式,都将成为一个标杆,它创造了一些国产电视剧中,全新的东西。

NO1.龙文章(《我的团长我的团》 段奕宏饰)
即使有一天《团长》成了沧海一粟,相信龙文章还会是一颗久经大浪的金子。生于忧患行走于乱世,泥泞的身体里揣着一颗明净的心灵,狡黠和神经质背后掩藏着深邃和坚定,无赖和疯癫尽头却是无比的执拗与孤独。所有这些不可调和的矛盾匪夷所思的完美搅和在了龙文章的躯体里。段奕宏以自己十年的表演功力去完成了他与龙文章的天人合一,并成就了龙文章这个不仅前无古人,而且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也不可复制和超越的存在。

5我的团长我的团
●主演:段奕宏
如果说《士兵突击》是童话,那么《我的团长我的团》就是寓言。《我的团长我的团》很特立独行,喜欢它的人非常喜欢,不喜欢它的人也态度坚决,口碑褒贬两极分化很严重。而它在开播之初就创造了一个电视奇迹——— 引发4大卫视播放大战,一天播4集,24小时轮番重播,这在国内绝无仅有。一个假冒团长收拢一支溃军继续抗战,从题材到人物都引发热议。电影式的蒙太奇手法、喋喋不休的台词、主人公似人似鬼似神般的行为,有人觉得古怪,有人觉得渗透着导演康洪雷和编剧兰小龙的人生哲学,无论是哪一派,这个剧都是2009年最热闹也最引人注目的一部战争剧。

康洪雷
新浪娱乐评语:
即便是用最高的要求、最苛刻的条件,去评估康洪雷对于国产电视剧的作用,也不能不承认,最低限度,康洪雷开创了一种全新的国产电视剧模式——或者说,国产战争剧模式——这种介于美剧经典与国产剧传统风格交融的新型剧,从曾经的《士兵突击》中便已经初见端倪,人性与直面现实的残酷,创造了战争剧中的“悲剧美”,英雄在“人”与“圣人”之间模糊了界限。《团长》无疑是今年最有争议但是也最成功最有影响力的作品,不管它得到的评价有多么极端和分裂,但是它的作用和影响却远远不是一部电视剧这么简单,《团长》把2009年变成了“远征军”年,它让整个中国从下至上地开始关注远征军这段历史,远征军一跃由一段最冷门的历史变成了整个军事研究历史研究民间研究中都热门起来的大话题。康兰组合达到了他们今年预期的目的:通过一部电视剧给了他们想要呼吁的被遗忘历史的关注。从这点来说,《团长》中超越普通战争剧的深刻内涵和创新,甚至都成了这部电视剧的次要结果。康兰组合达到的惊人成就,是造成一部剧在文化与历史方面的影响力。


2009东莞时报年度剧集TOP10
《我的团长我的团》
导演:康洪雷
主演:段奕宏、张译
扫盲:时间回转到1942年,中国大地正深陷于抗日战争的苦难之中,各地军民的反抗斗争进行得如火如荼之际,中国云南由于它特殊的地缘关系成为抗日战争时期的一个重要战场,滇缅公路、滇越铁路…60年前从红土高原延伸出了这样一条条抗战生命线,中国前仆后继地浴血奋战消灭日寇保卫抗战生命线。
上榜理由:“上等人”谈笑间,“下等人”生命灰飞烟灭。从剧组拍摄期间发生意外炸伤演员时,《我的团长我的团》就注定不平凡。《士兵突击》原班人马打造,“士兵”的团队绝对是中国造星史上的奇迹,这无疑是《团长》未播先火的动因。壮士断腕,悲剧英雄的魅力为这个信仰缺乏的时代,增添一丝悸动。一帮子纯爷们儿,他们不是想象中的远征军,有点散兵游侠意味。“团长”段奕宏、“烦啦”张译、“张立宪”李晨等,戏中的角色赋予了他们青春而刚毅血性的男人形象。一个优秀的作品,在最佳的平台和最好的时机传播,在淹没前大捞一笔。“精神标杆”的称谓也许过于沉重,《团长》的火热增加了娱乐圈的谈资,却降低了“团长”自身的厚度。四大卫视的首轮播出创造了高收视,江苏台过了2个点,东方卫视在1个点上,曾经排在15位的云南电视台历史性地进入前十名。“高开低走”不禁让人质疑:是颠覆前人的战争剧经典之作,还是无视历史让人摸不清头脑的平庸之作?人物的生命走向尽头,观众的评论走向极端。
评委严隽玲说:再过十年,我们也会为那群炮灰流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