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练03月24日)
一、单选题
1.考察被试个体差异,用于衡量被试相对水平,用于以选拔为目的的测验是()。
A.常模参照测验 B.标准参照测验
C.目标参照测验 D.团体参照测验
2.某学生在研究事物时,容易受他人态度的影响,这位学生的认知方式很可能属于()。
A.场依存型 B.场独立型
C.冲动型 D.沉思型
3.程序教学的基础是()心理学。
A.构造主义 B.认知主义
C.行为主义 D.实用主义
4.道德教育最终应落实于()。
A.道德认知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5.对教育的等级化、特权化和专制化否定的教育特征是()。
A.教育的终身化
B.教育的多元化
C.教育的民主化
D.教育的全民化
6.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这就是身心发展的()。
A.顺序性 B.不平衡性
C.互补性 D.阶段性
二、辨析题
7.智力高者,创造力必定高。
8.教学是一种传授知识的活动。
三、简答题
9.简述德育过程的规律。
10.学校教育在影响人的身心发展方面有哪些独特的功能?
【参考答案】1.A【解析】考察被试个体差异,用于衡量被试相对水平的测验被称为相对性评价,又称常模参照测验,它宜于选拔人才。2.A【解析】场独立型对客观事物作判断时,倾向于利用自己内部的参照,不易受外来因素影响的干扰,在认知方面独立于周围的背景,倾向于在更抽象和分析的水平上加工,独立对事物作出判断。场依存型者对物体的知觉倾向于把外部参照作为信息加工的依据,难以摆脱环境因素的影响,他们的态度和自我知觉更易受周围的人,特别是权威人士的影响和干扰,善于察言观色,注意并记忆言语信息中的社会内容。所以根据题干可知,答案选A。3.C【解析】程序教学认为学习是形成行为库中不存在的行为,是通过“刺激—反应—强化”一步步实现的。它的基础是行为主义心理学。4.D【解析】在道德教育过程中,道德认知是基础,道德行为是关键。道德行为是衡量一个人品德水平的重要标志,所以道德教育最终应落实于道德行为上。5.C【解析】教育的民主化体现的是教育机会的均等,是反对教育的等级化、特权化和专制化。6.D【解析】人的发展的阶段性,指人的身心发展的不同年龄阶段具有不同的发展目标、发展重点和发展特征。根据题干可知,答案选D。7.错误【解析】智力是人们在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中所形成的认知方面的稳定的心理特点的综合;创造力是运用新颖的方式解决问题,并能产生新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心理能力。智力与创造力的关系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智力高的人虽然可能比智力低的人更有创造性,但高的智力并不是创造力的充分必要条件。创造力还会受到一些非智力因素,如坚持、自信心、意志力、责任心、兴趣等的影响。创造力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结晶。8.错误【解析】教学是在国家教育目的的规范下,由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活动。教学以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为根本目的。传授和学习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教学的首要任务,除此之外,教学还承担着发展学生的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培养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关注学生个性发展的任务。9.【答案要点】第一,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第二,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活动与交往的过程;第三,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的过程;第四,德育过程是长期、反复和逐步提高的过程;第五,德育过程是由他律到自律,不断走向自我教育的过程。10.【答案要点】第一,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的方向做出社会性规范;第二,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第三,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第四,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关于师出教育师出教育是安徽省内知名的教师培训的品牌。师出教育从创立之初一直从事教师精细化辅导,从教师统考笔试、面试,到在职教师的优秀教案辅导、展示课指导,教坛新星评选指导,职称评定指导等项目。师出拥有安徽省教师招考专业的师资库,汇集了大批优秀的一线名师、教研专家和面试培训专家。在安徽省历年教师招聘考试中成绩卓著,2013、14、15、16年笔试通过率全省领先,培养了大批优秀教师。师出教育依托完善的培训体系和责任心,可在有限的时间内让考生学有所得实现梦想,受到广大考生和家长的一致好评。想要更多练习题?推荐购买师出教育2017新版高分题库
(编辑:师出教育 )
一、单选题
1.考察被试个体差异,用于衡量被试相对水平,用于以选拔为目的的测验是()。
A.常模参照测验 B.标准参照测验
C.目标参照测验 D.团体参照测验
2.某学生在研究事物时,容易受他人态度的影响,这位学生的认知方式很可能属于()。
A.场依存型 B.场独立型
C.冲动型 D.沉思型
3.程序教学的基础是()心理学。
A.构造主义 B.认知主义
C.行为主义 D.实用主义
4.道德教育最终应落实于()。
A.道德认知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5.对教育的等级化、特权化和专制化否定的教育特征是()。
A.教育的终身化
B.教育的多元化
C.教育的民主化
D.教育的全民化
6.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这就是身心发展的()。
A.顺序性 B.不平衡性
C.互补性 D.阶段性
二、辨析题
7.智力高者,创造力必定高。
8.教学是一种传授知识的活动。
三、简答题
9.简述德育过程的规律。
10.学校教育在影响人的身心发展方面有哪些独特的功能?
【参考答案】1.A【解析】考察被试个体差异,用于衡量被试相对水平的测验被称为相对性评价,又称常模参照测验,它宜于选拔人才。2.A【解析】场独立型对客观事物作判断时,倾向于利用自己内部的参照,不易受外来因素影响的干扰,在认知方面独立于周围的背景,倾向于在更抽象和分析的水平上加工,独立对事物作出判断。场依存型者对物体的知觉倾向于把外部参照作为信息加工的依据,难以摆脱环境因素的影响,他们的态度和自我知觉更易受周围的人,特别是权威人士的影响和干扰,善于察言观色,注意并记忆言语信息中的社会内容。所以根据题干可知,答案选A。3.C【解析】程序教学认为学习是形成行为库中不存在的行为,是通过“刺激—反应—强化”一步步实现的。它的基础是行为主义心理学。4.D【解析】在道德教育过程中,道德认知是基础,道德行为是关键。道德行为是衡量一个人品德水平的重要标志,所以道德教育最终应落实于道德行为上。5.C【解析】教育的民主化体现的是教育机会的均等,是反对教育的等级化、特权化和专制化。6.D【解析】人的发展的阶段性,指人的身心发展的不同年龄阶段具有不同的发展目标、发展重点和发展特征。根据题干可知,答案选D。7.错误【解析】智力是人们在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中所形成的认知方面的稳定的心理特点的综合;创造力是运用新颖的方式解决问题,并能产生新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心理能力。智力与创造力的关系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智力高的人虽然可能比智力低的人更有创造性,但高的智力并不是创造力的充分必要条件。创造力还会受到一些非智力因素,如坚持、自信心、意志力、责任心、兴趣等的影响。创造力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结晶。8.错误【解析】教学是在国家教育目的的规范下,由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活动。教学以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为根本目的。传授和学习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教学的首要任务,除此之外,教学还承担着发展学生的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培养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关注学生个性发展的任务。9.【答案要点】第一,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第二,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活动与交往的过程;第三,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的过程;第四,德育过程是长期、反复和逐步提高的过程;第五,德育过程是由他律到自律,不断走向自我教育的过程。10.【答案要点】第一,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的方向做出社会性规范;第二,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第三,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第四,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关于师出教育师出教育是安徽省内知名的教师培训的品牌。师出教育从创立之初一直从事教师精细化辅导,从教师统考笔试、面试,到在职教师的优秀教案辅导、展示课指导,教坛新星评选指导,职称评定指导等项目。师出拥有安徽省教师招考专业的师资库,汇集了大批优秀的一线名师、教研专家和面试培训专家。在安徽省历年教师招聘考试中成绩卓著,2013、14、15、16年笔试通过率全省领先,培养了大批优秀教师。师出教育依托完善的培训体系和责任心,可在有限的时间内让考生学有所得实现梦想,受到广大考生和家长的一致好评。想要更多练习题?推荐购买师出教育2017新版高分题库
(编辑:师出教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