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姓名:爱新觉罗秉钧
职位:和硕睿郡王
剧情:
【上:因看平地波翻起,知是沧浪鼎沸时】
【第一幕】
景祚八年七月,浙江杭州府、绍兴府、鄞州府等地普降暴雨,雨势极大,迁延月余不止,使钱塘江水位突涨,大风海溢,洚流为害。浙江巡抚富察若瞻举折上奏,浙江汛情告急,帝旨江苏、福建各拨粮一百万石以赈浙江。
【架空】
【第二幕】
景祚八年八月十六日,旧例钱塘江涌潮之时,狂风大作,江海横溢,钱塘江北岸杭州至平湖,城郭多颓,庐舍漂流,人畜溺死。海盐平地水丈余,溺死男女千余人。
【灾民NPC*N】
【第三幕】
御门听政,奏报浙江汛情,秉钧自请前往浙江督成钱塘江汛情治理及灾后重建工作,帝准。
【奏折】
【第四幕】
秉钧奔赴浙江,工部官员A同往协理治河。二人初到海宁,与浙江巡抚富察若瞻面谈,富察将灾情详说一番后点出,海宁境内的海塘尽决,唯尖山大石塘巍然独存,可以此为例,于钱塘江沿岸堤坝修建大石塘。工部官员A熟于水务,附议此举,秉钧时未表态,遂容后再议。
【秉钧、工部官员A、富察若瞻NPC】
【第五幕】
秉钧下榻杭州后,执意前往钱塘江堤坝巡视灾情,富察则瞻将灾情悉数上报,以地险潮急为由阻拦,皆不成。
【秉钧、富察若瞻NPC】
【第六幕】
富察见此,旋即与之同往,只见萧、绍地方,海水翻潮,飘荡州廓,十堤岸九坍,灾情严重远甚于想象。
【秉钧、工部官员A、富察若瞻NPC】
【第七幕】
秉钧一行于坝上遇灾民,垂询抚慰,灾民答曰:江潮使此坍彼涨,往往是一岸坍塌,另一岸又涨出新的沙滩,而沙滩上的盐民则跟着搬家,时而北岸,时而南岸,多为十年九搬家之况,处境十分可怜。因此,萧、绍一带近江人家,有钱不造房,长住茅草棚。
【秉钧、工部官员A、富察若瞻NPC、灾民NPC】
【第八幕】
钱塘江水患灾情严重,恐江苏、福建所调拨共二百万石粮食尚不足赈灾之用,后漫溢时还需另有支拨。秉钧将浙江水患情形禀明圣上,以待支援。
【奏折】
【中:灾时始知民情困,成由勤俭益尚威】
【第九幕】
京城谕旨未到。苏、闽所拨二百石粮食先至杭州,再由浙江巡抚处分发海宁、钱塘、海盐等受灾州县,秉钧亲往各地赈灾,在派粥、粮时却发现,由福建送来的粮食中多有霉烂,秉钧大怒。
【秉钧、工部官员A、富察若瞻NPC】
【第十幕】
赈灾之事迫在眉睫,得帝允准后,秉钧唯有再从江西调粮一百万石,余下抚赈支拨暂由闽浙总督衙门、浙江巡抚衙门处先行预支,以待朝廷拨款。
【秉钧、NPC】
【第十一幕】
东南形盛,钱塘富庶盛于东南。钱塘水患治理不善,则为误国误民、有碍赋税之大事。景祚帝又差遣阿哥B前往浙江,襄佐治水、修堤、抚赈事宜,二人见面后,秉钧随即指出赈灾粮多有霉烂,话指吏治,与阿哥B商议整顿钱粮亏空之法。
【秉钧、阿哥B】
【第十二幕】
秉钧下榻浙江巡抚府中,是夜难寐,外出散步,偶遇一荆钗布裙女子,闻她自陈乃是富察氏之女,浅谈一二,问起为何该女子打扮颇为素净,富察氏答曰:钱塘情势维艰,珠玉宝石已自愿捐出以作赈灾之用,是故荆钗布裙,无所饰也。秉钧颇为惊讶,后以明理嘉之。
【秉钧、富察氏】
【第十三幕】
二人视察堤岸后,了解土塘、柴塘、石囤木柜塘等治水之法,秉钧举以水柜法修建海塘。所谓水柜法:用松树、杉树等耐水木材,做成长丈余、高四尺的水柜,内塞碎石,横贴堤基,使其坚固,再用大石高筑堤身,附提别筑坦坡,高度大约为提身的一半,仍然用木柜为主干,外面砌巨石二三层,用来保护提脚,效用颇佳。
【秉钧、工部官员A】
【第十四幕】
事已议定,秉钧遂日日前往萧、绍一带近江灾区,督成新式海塘修筑进度。新以水柜法修筑之海塘,除清淤和在前半部下桩外,在后半部也下了桩,使前后两部分具有同样的承压性能,并在其上还用三合土夯实。
第二,塘身的结构也更为严密。条石规格一致,规定长五尺、宽二尺、厚一尺,用丁顺相间砌筑,以桐油、江米汁拌石灰浆砌,上半部条石之间,用铁锔、铁锭连接。塘底宽十二尺,一般砌十八层、高十八尺,每层向内收缩,顶宽四尺半。
第三,护塘工程也更讲究,一方面,在石塘的背海面,培砌碎石和泥土,以加强塘身的御潮性能和防止潮水渗入。另一方面,在石塘的向海面修建坦水,用石块从塘脚向外斜砌。坦水宽度从十二尺到十二尺不等,以保护塘脚,消减潮波能量。
【秉钧、NPC】
【第十五幕】
古来天降灾祸时,多出匪乱。除新修海塘之外,为定民心,秉钧亲往受灾州县视察赈灾事宜。若察州县官吏中有贪腐者,则大加奖赏检举之人,民以贤称。
【秉钧、NPC】
【下:直应待得澄如练,会有安流往济时】
【第十六幕】
阿哥B与吏部官员C前往福建,督察赈灾粮霉烂一事,初见福建巡抚,巡抚以不察之名告罪,福建地方多雨,气候潮湿,是以谷仓霉烂之事常常发生,本次调往浙江的粮食,皆是去岁最好的谷粮,调粮时并不知仓中粮食霉烂。
【阿哥B、吏部官员C、福建巡抚NPC】
【第十七幕】
福建巡抚之罪,本应以参革,阿哥B听闻他如此辩白,以为钱粮亏空一事,在各省并非个例,或皆有如此情由,法不责众,不如令其限时修整,以观后效。
【阿哥B、吏部官员C】
【第十八幕】
传帝口谕,另拨白银三十万两修筑浙西海塘,白银二十五万两以作赈灾之用,户部官员D携户部库银,前往浙江赈济灾民,与秉钧会合后,二人孜孜求治,酌量动用散赈,灾情有所缓解。
【秉钧、户部官员D】
【第十九幕】
阿哥B在福建等地寻访,悉知钱粮亏空并非巡抚一人之过,后往杭州,与秉钧等会合。二人就此事商议,秉钧条陈立政宜民八策,以缓钱粮亏空之忧。
即:①州县官征收钱粮应随征随解,迟延不解者,知府查报参处。②如州县批解钱粮而布政使抵充杂派,扣批不发者,许州县官申报督抚,并报部院题参。③现有亏空各督府应确查原因,如知府共同徇隐以致亏空者,即行参革,由知府独赔。④州县官有虚报亏空者,督抚据实题参,审明定拟,于本犯名下追还。如系因公挪用以致亏空者,州县官革职留任,限年赔完。⑤仓谷霉烂者在一年内完补,准其开复。⑥州县亏空钱粮,知府揭报而布政使不转报,或已转报而督抚不即题参者,许知府申报部院,将督抚布政使照徇庇例议处,仍令分赔。⑦卫所官员亏空屯卫等项钱粮,照地丁例处分。⑧各督抚于州县亏空事前不尽心防范,事后不竭力补项者,严加议处,责令分赔。
【秉钧、阿哥B】
【第二十幕】
新式水柜法海塘修筑完毕,秉钧一行人回京,将浙西、福建见闻,恭秉万岁。帝将秉钧奏闻之立政宜民八策,谕示各省定例,并准启浙西海塘岁修制度,钱塘、绍兴、上虞、余姚,及苏、沪之华亭、松江、南汇、宝山、崇明岛等地皆受其利。
【奏折】
参与人员:爱新觉罗秉钧、阿哥B、工部官员A、吏部官员C、NPC不计
备注:秉钧升吏部侍郎
职位:和硕睿郡王
剧情:
【上:因看平地波翻起,知是沧浪鼎沸时】
【第一幕】
景祚八年七月,浙江杭州府、绍兴府、鄞州府等地普降暴雨,雨势极大,迁延月余不止,使钱塘江水位突涨,大风海溢,洚流为害。浙江巡抚富察若瞻举折上奏,浙江汛情告急,帝旨江苏、福建各拨粮一百万石以赈浙江。
【架空】
【第二幕】
景祚八年八月十六日,旧例钱塘江涌潮之时,狂风大作,江海横溢,钱塘江北岸杭州至平湖,城郭多颓,庐舍漂流,人畜溺死。海盐平地水丈余,溺死男女千余人。
【灾民NPC*N】
【第三幕】
御门听政,奏报浙江汛情,秉钧自请前往浙江督成钱塘江汛情治理及灾后重建工作,帝准。
【奏折】
【第四幕】
秉钧奔赴浙江,工部官员A同往协理治河。二人初到海宁,与浙江巡抚富察若瞻面谈,富察将灾情详说一番后点出,海宁境内的海塘尽决,唯尖山大石塘巍然独存,可以此为例,于钱塘江沿岸堤坝修建大石塘。工部官员A熟于水务,附议此举,秉钧时未表态,遂容后再议。
【秉钧、工部官员A、富察若瞻NPC】
【第五幕】
秉钧下榻杭州后,执意前往钱塘江堤坝巡视灾情,富察则瞻将灾情悉数上报,以地险潮急为由阻拦,皆不成。
【秉钧、富察若瞻NPC】
【第六幕】
富察见此,旋即与之同往,只见萧、绍地方,海水翻潮,飘荡州廓,十堤岸九坍,灾情严重远甚于想象。
【秉钧、工部官员A、富察若瞻NPC】
【第七幕】
秉钧一行于坝上遇灾民,垂询抚慰,灾民答曰:江潮使此坍彼涨,往往是一岸坍塌,另一岸又涨出新的沙滩,而沙滩上的盐民则跟着搬家,时而北岸,时而南岸,多为十年九搬家之况,处境十分可怜。因此,萧、绍一带近江人家,有钱不造房,长住茅草棚。
【秉钧、工部官员A、富察若瞻NPC、灾民NPC】
【第八幕】
钱塘江水患灾情严重,恐江苏、福建所调拨共二百万石粮食尚不足赈灾之用,后漫溢时还需另有支拨。秉钧将浙江水患情形禀明圣上,以待支援。
【奏折】
【中:灾时始知民情困,成由勤俭益尚威】
【第九幕】
京城谕旨未到。苏、闽所拨二百石粮食先至杭州,再由浙江巡抚处分发海宁、钱塘、海盐等受灾州县,秉钧亲往各地赈灾,在派粥、粮时却发现,由福建送来的粮食中多有霉烂,秉钧大怒。
【秉钧、工部官员A、富察若瞻NPC】
【第十幕】
赈灾之事迫在眉睫,得帝允准后,秉钧唯有再从江西调粮一百万石,余下抚赈支拨暂由闽浙总督衙门、浙江巡抚衙门处先行预支,以待朝廷拨款。
【秉钧、NPC】
【第十一幕】
东南形盛,钱塘富庶盛于东南。钱塘水患治理不善,则为误国误民、有碍赋税之大事。景祚帝又差遣阿哥B前往浙江,襄佐治水、修堤、抚赈事宜,二人见面后,秉钧随即指出赈灾粮多有霉烂,话指吏治,与阿哥B商议整顿钱粮亏空之法。
【秉钧、阿哥B】
【第十二幕】
秉钧下榻浙江巡抚府中,是夜难寐,外出散步,偶遇一荆钗布裙女子,闻她自陈乃是富察氏之女,浅谈一二,问起为何该女子打扮颇为素净,富察氏答曰:钱塘情势维艰,珠玉宝石已自愿捐出以作赈灾之用,是故荆钗布裙,无所饰也。秉钧颇为惊讶,后以明理嘉之。
【秉钧、富察氏】
【第十三幕】
二人视察堤岸后,了解土塘、柴塘、石囤木柜塘等治水之法,秉钧举以水柜法修建海塘。所谓水柜法:用松树、杉树等耐水木材,做成长丈余、高四尺的水柜,内塞碎石,横贴堤基,使其坚固,再用大石高筑堤身,附提别筑坦坡,高度大约为提身的一半,仍然用木柜为主干,外面砌巨石二三层,用来保护提脚,效用颇佳。
【秉钧、工部官员A】
【第十四幕】
事已议定,秉钧遂日日前往萧、绍一带近江灾区,督成新式海塘修筑进度。新以水柜法修筑之海塘,除清淤和在前半部下桩外,在后半部也下了桩,使前后两部分具有同样的承压性能,并在其上还用三合土夯实。
第二,塘身的结构也更为严密。条石规格一致,规定长五尺、宽二尺、厚一尺,用丁顺相间砌筑,以桐油、江米汁拌石灰浆砌,上半部条石之间,用铁锔、铁锭连接。塘底宽十二尺,一般砌十八层、高十八尺,每层向内收缩,顶宽四尺半。
第三,护塘工程也更讲究,一方面,在石塘的背海面,培砌碎石和泥土,以加强塘身的御潮性能和防止潮水渗入。另一方面,在石塘的向海面修建坦水,用石块从塘脚向外斜砌。坦水宽度从十二尺到十二尺不等,以保护塘脚,消减潮波能量。
【秉钧、NPC】
【第十五幕】
古来天降灾祸时,多出匪乱。除新修海塘之外,为定民心,秉钧亲往受灾州县视察赈灾事宜。若察州县官吏中有贪腐者,则大加奖赏检举之人,民以贤称。
【秉钧、NPC】
【下:直应待得澄如练,会有安流往济时】
【第十六幕】
阿哥B与吏部官员C前往福建,督察赈灾粮霉烂一事,初见福建巡抚,巡抚以不察之名告罪,福建地方多雨,气候潮湿,是以谷仓霉烂之事常常发生,本次调往浙江的粮食,皆是去岁最好的谷粮,调粮时并不知仓中粮食霉烂。
【阿哥B、吏部官员C、福建巡抚NPC】
【第十七幕】
福建巡抚之罪,本应以参革,阿哥B听闻他如此辩白,以为钱粮亏空一事,在各省并非个例,或皆有如此情由,法不责众,不如令其限时修整,以观后效。
【阿哥B、吏部官员C】
【第十八幕】
传帝口谕,另拨白银三十万两修筑浙西海塘,白银二十五万两以作赈灾之用,户部官员D携户部库银,前往浙江赈济灾民,与秉钧会合后,二人孜孜求治,酌量动用散赈,灾情有所缓解。
【秉钧、户部官员D】
【第十九幕】
阿哥B在福建等地寻访,悉知钱粮亏空并非巡抚一人之过,后往杭州,与秉钧等会合。二人就此事商议,秉钧条陈立政宜民八策,以缓钱粮亏空之忧。
即:①州县官征收钱粮应随征随解,迟延不解者,知府查报参处。②如州县批解钱粮而布政使抵充杂派,扣批不发者,许州县官申报督抚,并报部院题参。③现有亏空各督府应确查原因,如知府共同徇隐以致亏空者,即行参革,由知府独赔。④州县官有虚报亏空者,督抚据实题参,审明定拟,于本犯名下追还。如系因公挪用以致亏空者,州县官革职留任,限年赔完。⑤仓谷霉烂者在一年内完补,准其开复。⑥州县亏空钱粮,知府揭报而布政使不转报,或已转报而督抚不即题参者,许知府申报部院,将督抚布政使照徇庇例议处,仍令分赔。⑦卫所官员亏空屯卫等项钱粮,照地丁例处分。⑧各督抚于州县亏空事前不尽心防范,事后不竭力补项者,严加议处,责令分赔。
【秉钧、阿哥B】
【第二十幕】
新式水柜法海塘修筑完毕,秉钧一行人回京,将浙西、福建见闻,恭秉万岁。帝将秉钧奏闻之立政宜民八策,谕示各省定例,并准启浙西海塘岁修制度,钱塘、绍兴、上虞、余姚,及苏、沪之华亭、松江、南汇、宝山、崇明岛等地皆受其利。
【奏折】
参与人员:爱新觉罗秉钧、阿哥B、工部官员A、吏部官员C、NPC不计
备注:秉钧升吏部侍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