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熙凤吧 关注:1,755贴子:21,150
  • 21回复贴,共1

【王熙凤的叔叔】四大家族的核心人物——王子腾【转帖】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想要研究王熙凤,必然要研究王熙凤的叔叔王子腾
王家四个孩子,
老大就是凤姐的父亲
老二就是王子腾
老三就是王夫人,宝玉之母
老四就是薛姨妈,宝钗之母
所以王子腾就是凤姐的亲叔叔


IP属地:安徽1楼2017-03-22 19:32回复
    核心提示:王子腾,一个在书中若隐若现、从来没有正面出现过的人物,却是贾、王、史、薛四大家族的“台柱子”,他和贾元春是支撑四大家族利益的关键人物,随着他的失势和暴死,贾府也终于彻底一败涂地。
    众所周知,《红楼梦》主要描写的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曲折故事,曹雪芹喜欢用谐音的手法来为人物命名,贾、王、薛、史很可能就是“家亡血史”的谐音(或者是假史枉写),作者在第四回借门子之口说出“这四家皆连络有亲,一损皆损,一荣皆荣,扶持遮饰,俱有照应的。”那么,这四大家族之中,究竟是谁最有势力?最能够成为四大家族利益的代表?读者多着眼于身份最为尊贵的贾元春,将这位贵妃娘娘作为贾府乃至四大家族的靠山,实际上,在曹雪芹故布迷阵的巨制中,经过我们的仔细阅读,就会发现王子腾——一个贯穿全局但却并不起眼在120回的小说中从没有正面出现过的人物,却若隐若现地凸现出来,并且作为四大家族真正的核心人物,甚至成为贾府由盛转衰、最后走向“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结局的关键因素之一!
    分析第四回给出的“护官符”,我们第一次了解了四大家族之外,还能分析出许多隐藏的信息:
    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宁国荣国二公之后,共二十房分,宁荣亲派八房在都外,现原籍住者十二房.)
    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保龄侯尚书令史公之后,房分共十八,都中现住者十房,原籍现居八房.)
    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请金陵王.(都太尉统制县伯王公之后,共十二房,都中二房,余在籍.)
    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紫薇舍人薛公之后,现领内府帑银行商,共八房分.)
    从护官符中我们可以看出,四大家族的排序“贾、史、王、薛”,是以爵位的高低排列的,贾家地位最高,是“国公”,其次是史家初始的爵位“侯”,然后是王家初始的“伯”,薛家因为是皇商,地位较低,没有爵位,不过有皇帝赐予的“紫薇舍人”。但还有一点很容易被人忽视的是,护官符仅仅强调了贾、史、薛家的奢华,唯独说道王家时,提到了“龙王来请金陵王”,这就不仅仅是富贵的问题,还隐晦地比喻了“王”对于龙王的重要程度,连“龙王”(最高统治者)都要请王家的人来,借助王家的力量,也就是新生代代表人物王子腾的臂助。


    IP属地:安徽2楼2017-03-22 19:33
    收起回复
      2025-05-10 15:05:08
      广告
      仔细审视王子腾出场的段落,我们还可以发现,书中最有名的两个案子,都与王子腾有重大关系,而这关系达到的地方,甚至是贾家的政治势力所无法达到的:
      第四回“葫芦僧判断葫芦案”是全书中最有名的一个案子,其中透露的信息就颇为令人玩味。贾雨村在第一次因弹劾下台之后,通过林如海巴结上了贾府,官复应天府尹一职,一上任,第一件事就是徇情枉法,放走了真凶薛蟠,胡判葫芦案,门子说“小的听见老爷补升此任,系贾府王府之力”,这句话中的“王府”来得有些奇怪,因为贾雨村刚刚通过林如海的关系认远亲投靠了贾府,还没来得及拍上王子腾的马屁,为什么会说出“王家”的话?很显然,王家的权势地位让人无法忽视,而且如此枉法的目的是“日后也好去见贾、王二公”,很有可能只有五品官衔的贾政是通过王子腾才使得贾雨村的起复如此轻而易举,而在此案结束之后,贾雨村马上给贾政、王子腾各去了一封信,这抱王子腾大腿的机会怎可错过?很快,贾雨村的政治投资收到了回报:王子腾“累奏保本”,贾雨村获得了面圣的机会,并从此飞黄腾达。
      王熙凤指使张华状告贾琏的案件是整个《红楼梦》中惊动官府级别最高的案子。都察院是主管官员的司法机关,其性质类似于现在的监察部,如此高级别的案件中,王熙凤在后面翻云覆雨,如同揉捏面团一样的控制着案情的发展,王子腾在其中的作用耐人寻味:书中明确交待,“都察院又素与王子腾相好”,“都察院和贾王两处有瓜葛”,可见王熙凤之所以能如此权势,不但是因为贾府少奶奶的缘故,背后更有王子腾的作用。


      IP属地:安徽4楼2017-03-22 20:15
      收起回复
        而从这里,我们也若明若暗地看到了王夫人、王熙凤一脉为什么能够独掌贾府大权的真正原因。《红楼梦》中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在贾家这个表面上完全遵从诗书礼制的权贵之家,却是身为二房的贾政一系执掌着荣国府的权柄。二房掌权不合礼制,况且长子贾赦世系了爵位,贾政本无世袭之权,因为皇帝的殊恩,才“额外赐了个主事之职”,后擢升工部员外郎,也仅仅是从五品的官员,为什么会由王夫人来治家?而贾琏和王熙凤本为贾赦的儿子和儿媳,却也只帮着二叔贾政料理家务,不亲近生父贾赦?这是为什么?通过王子腾的关系我们就可以理解了:大太太邢夫人出身寒微之家,弟弟邢大舅还要依靠姐姐在贾府混饭吃,对贾家毫无助益,而王夫人和王熙凤身为姑侄,背后有正处于上升期的王子腾做靠山,地位之显赫,甚至超越贾府,四大家族联系紧密,许多事情还需要王子腾帮助的贾府由王家人来执掌,可以更加密切相互之间的政治同盟。王夫人以二房而掌家事,王熙凤在家中说一不二,也就丝毫没有可以质疑之处了。
        从贾元春省亲一节,既表明了贾府的气派,更说出了王家的权势。第十六回,赵嬷嬷在谈论元妃省亲时,又说出了王府的江南接驾,比贾府更有体面。还借王熙凤之口说出:“那时我爷爷单管各国进贡朝贺的事,凡有的外国人来,都是我们家养活.粤,闽,滇,浙所有的洋船货物都是我们家的。”可见其职权相当于海关总税务司,其财富之多,更超过了贾府。
        这样权势滔天的地位,自然需要用心经营,在第五十四回里,过节之时贾宝玉走亲戚,只去了王子腾家,其余的一概不去,这一交待绝非闲笔,贾宝玉可不只这一个舅舅,但只去王子腾家,显然是因为其四大家族最高权威的意味在其中。即便是贾宝玉这样最厌恶人情往来的人也不能不走动一下。


        IP属地:安徽5楼2017-03-22 20:16
        回复
          甚至贾元春嫁入宫中,恐怕与王子腾也有莫大的干系。谁都知道,封建时代皇帝的婚姻,是一种政治利益的结合。皇帝从现实政治利益出发,贾元春入宫为妃,也必然有拉拢四大家族所代表的政治利益的用意在其中,而从五品的贾政的政治作用,远不如王子腾更有政治利益(此时王子腾是京营节度使,掌管京城兵权的实权派)可资利用。不要忘记,查抄曹家的雍正帝的舅舅隆科多,在雍正继位时就是掌管京城兵权的九门提督,并且在雍正继位时发挥了关键作用,成为了后来的总理事务大臣。显然,拉拢王子腾巩固自己的地位,才是贾元春入宫的主要政治目的,王子腾的地位更在贾元春之上,也显然是顺理成章之事。
          不过正如隆可多在雍正继位后一度位极人臣,而之后迅速败落一样,王子腾正当权势之时,四大家族的走势蒸蒸日上,薛蟠打死冯渊,很快不了了之,宁国府的媳妇秦氏办丧事,轰轰烈烈,四王八公都来吊丧送殡,元春省亲更是烈火烹油,鲜花着锦之盛。但当王子腾权势渐失之时,四大家族也开始逐步失势,当第九十五回贾元春和王子腾突然先后死去,贾府和四大家族彻底衰败的日子也就为时不远了。


          IP属地:安徽6楼2017-03-22 20:16
          回复
            王子腾权势渐失的标志,从薛蟠在八十六回中又一次闹出人命案,就可以看出端倪。在第四回应天府冯渊案中,轻易就解决了问题,而这次在一个小地方发生了命案,此时的贾政刚刚升任郎中,却始终无法像第四回那样轻易帮助薛蟠了结案件,而朝廷在薛蟠的案件中几次反复,原因就在于王子腾此时已经失去了朝廷信任,渐失权势。
            《红楼梦》的后四十回的作者一直众说纷纭,但在贾元春和王子腾先后暴病身死的描写上,却非常合理。第九十四回“失通灵宝玉知奇祸”中,先是出现了“花妖”之兆,然后贾宝玉的“通灵宝玉”又无故丢失,这就是为贾元春之死埋下伏笔,王子腾之死也是一次可怕的“奇祸”。紧接着,在十二月十九日,贾元春突然病亡,次年的一月十七日之前,王子腾在进京赴任大学士的途中,也突然因“误用了药”,一剂就死了,同样的暴病而亡,四大家族中的两大支柱在二十几天内突然先后暴死,这显然很不寻常。
            书中也对王子腾之死作了某种奇怪的暗示:王子腾在进京赴任内阁大学士的路上,在一个叫十里屯的小地方,因为“赶路劳乏,偶感风寒,延请医生调制,结果误用了药,一剂就死了”。这段描述大有可疑,感冒风寒并不是什么大病,按常理说,这医生就是再庸,也不至于下一剂药就把人给吃死。况且这个人是即将成为宰相的大人物!一个普通医生怎么敢用这么狠的药,吃一副药就药死一个准大学士呢?况且时间上这么巧,元春刚刚薨逝,王子腾就被召入京赴任,而且在赴任的路上也跟着暴毙?由此可见,元春与王子腾之死是政治原因的非自然死亡可能性是非常大的。


            IP属地:安徽7楼2017-03-22 20:18
            收起回复
              就在四大家族的内外两大支柱倒下之后不久,贾府被抄检的厄运就到来了,这可以看作是朝廷的迫不及待:一百零一回”神签惊异兆”,一百零五回“查抄宁国府,弹劾平安州”,贾府彻底走向败落就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应验了。
              与贾府的一败涂地相应的是王家也同样衰败了,第一百零一回,王子腾死后,海疆御史参了已经病故的王子腾一本,王子腾在任时留下了亏空,要其弟弟王子胜、侄王仁赔补。王熙凤的兄长王仁跑到贾府希冀能够分到王熙凤的遗物和私房钱,未能得逞的情况下居然要卖掉自己的亲外甥女巧姐,王仁(谐音忘仁)人伦尽丧,但一个刚刚去世没多久的九省总督的子侄辈居然要行此不仁之举,王家显而易见也已经彻底败落,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含义清楚地显现出来。
              王子腾在《红楼梦》中从来没有正面现身,未曾留下一言一语,但他却是不能忽视的重要人物,在四大家族之中的地位举足轻重,王夫人、王熙凤、薛姨妈、贾元春身上都有他的影响存在,贾府和四大家族的败落与他也密切相关。一条极易被人忽视的暗线贯穿始终,曹雪芹的如椽大笔,才能如此绵里藏针,与不动声色之中暗藏真正的玄机!


              IP属地:安徽8楼2017-03-22 20:19
              回复
                文中的一些错误
                观点基本没问题,有几处小细节我说一下,LZ参考看看
                1、贾政是姨父,不是舅父,对薛蟠的约束义务本来就不大(毕竟没有直接的血缘关系)
                2、清代的习惯是长子袭爵,幼子袭产,所以,贾府产业权在贾政手上是符合清代习惯的
                3、八十回后的内容对原作是否具有参考价值?
                4、湘云的叔叔不是也迁了外省大员么,史家衰落还不至于此


                IP属地:安徽9楼2017-03-22 20:24
                收起回复
                  2025-05-10 14:59:08
                  广告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7-03-23 17:35
                  收起回复
                    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


                    IP属地:安徽11楼2017-04-03 02:05
                    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7-08-15 11:55
                      收起回复
                        ∵、


                        来自手机贴吧13楼2018-10-13 14:10
                        回复


                          IP属地:云南来自手机贴吧14楼2018-10-30 02:2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