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羧酸母液的合成的工艺
![](http://imgsrc.baidu.com/forum/w%3D580/sign=9282fe26fe36afc30e0c3f6d831beb85/d2b13691f603738d38babfc4ba1bb051fa19ec92.jpg)
![](http://imgsrc.baidu.com/forum/w%3D580/sign=ea3d71e0a6c379317d688621dbc6b784/21208a02738da977abdf35cdb951f8198418e392.jpg)
![](http://imgsrc.baidu.com/forum/w%3D580/sign=64fb291570310a55c424defc87474387/9db30f8ca977391220d63687f1198618347ae292.jpg)
![](http://imgsrc.baidu.com/forum/w%3D580/sign=3b0effe70355b3199cf9827d73ab8286/183dd5763912b31b249c7ecf8f18367ad8b4e192.jpg)
![](http://imgsrc.baidu.com/forum/w%3D580/sign=ecfc8c83ba19ebc4c0787691b224cf79/c2c74513b31bb0516dd400ce3f7adab448ede092.jpg)
![](http://imgsrc.baidu.com/forum/w%3D580/sign=9c9835cfe2c4b7453494b71efffe1e78/52a2cf1ab051f81910d5b0acd3b44aed2c73e792.jpg)
![](http://imgsrc.baidu.com/forum/w%3D580/sign=24d46d12be4543a9f51bfac42e158a7b/d8abcc50f8198618a1b75c6243ed2e7389d4e692.jpg)
![](http://imgsrc.baidu.com/forum/w%3D580/sign=730931934aa98226b8c12b2fba80b97a/dbe184188618367a4279cc3b27738bd4b11ce592.jpg)
![](http://imgsrc.baidu.com/forum/w%3D580/sign=2e88c57f8b26cffc692abfba89034a7d/93a9fa19367adab4d320a8a582d4b31c8501e492.jpg)
![](http://imgsrc.baidu.com/forum/w%3D580/sign=d96404f0c6fc1e17fdbf8c397a92f67c/eda84a7bdab44aedb4be0d02ba1c8701a38bfb92.jpg)
现在用得多的有两种,一种是先缩合后共聚,一种是先共聚后缩合。 具体有: (1)大单体直接共聚法:利用先制备具有活性的大单体(如甲氧基聚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与一定配比的单体(如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磺酸钠等)混合在一起直接采用溶液聚合,该方法合成减水剂的产品质量比较稳定,产物分子结构的接枝较为理想,但前提是要合成大单体,中间分离纯化过程比较繁琐,成本较高;而大单体酯化率的波动直接影响到最终减水剂产品的质量的稳定;同时聚合物的分子量不易控制。 (2)聚合后功能化法:利用现有的聚合物进行改性,一般是采用已知分子量的聚羧酸,在催化剂的作用下与聚醚在较温度下通过酯化反应进行接枝。但由于现成的聚羧酸产品种类和规格有限,调整起其组成和分子量较为困难;同时聚羧酸和聚醚的相溶性不好,酯化实际操作困难;另外,随着酯化的不断进行,水分不断逸出,会出现相分离。目前还未能找到一种与聚羧酸相溶性好的聚醚。 (3)原位聚合与接枝法:以羧酸类不饱和单体(如丙烯酸、聚乙二醇等)为反应介质,集聚合和酯化于一体,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同时可以控制聚合物的分子量;但主链一般只能选择含-COOH基团的单体,否则很难接枝,且这种接枝反应是个可逆平衡反应,反应体系中已有大量的水存在,其接枝度不会很高且难以控制,分子设计比较困难。
<![CDATA[(1)大单体直接共聚法:利用先制备具有活性的大单体(如甲氧基聚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与一定配比的单体(如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磺酸钠等)混合在一起直接采用溶液聚合,该方法合成减水剂的产品质量比较稳定,产物分子结构的接枝较为理想,但前提是要合成大单体,中间分离纯化过程比较繁琐,成本较高;而大单体酯化率的波动直接影响到最终减水剂产品的质量的稳定;同时聚合物的分子量不易控制。 (2)聚合后功能化法:利用现有的聚合物进行改性,一般是采用已知分子量的聚羧酸,在催化剂的作用下与聚醚在较温度下通过酯化反应进行接枝。但由于现成的聚羧酸产品种类和规格有限,调整起其组成和分子量较为困难;同时聚羧酸和聚醚的相溶性不好,酯化实际操作困难;另外,随着酯化的不断进行,水分不断逸出,会出现相分离。目前还未能找到一种与聚羧酸相溶性好的聚醚。 (3)原位聚合与接枝法:以羧酸类不饱和单体(如丙烯酸、聚乙二醇等)为反应介质,集聚合和酯化于一体,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同时可以控制聚合物的分子量;但主链一般只能选择含-COOH基团的单体,否则很难接枝,且这种接枝反应是个可逆平衡反应,反应体系中已有大量的水存在,其接枝度不会很高且难以控制,分子设计比较困难。]]>
聚羧酸母液的五大特点: 1、绿色、环保:所用原料无毒无害,生产过程中无三废产生。 2、混凝土硬化和耐久性能高:混凝土各龄期强度高,体积稳定性好,抗渗、抗冻融、抗腐蚀和抗碳化性能突出; 3、适应性广:对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粉煤灰水泥、火山灰水泥和各种掺合料均具有广泛的适应性。 4、综合性能突出:产品具有较高的减水率(减水率可达35%以上)和较低的坍落度损失率,改善混凝土的工作性能、提高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 5、混凝土工作性好:新拌混凝土和易性良好,不离析,不泌水,粘聚性好,含气量适中,适于泵送;
一般来说,聚羧酸母液和成品没有非常明确的界限 ,直接在工厂合成出来的就是母液;而针对某一个工地的要求去配制,在聚羧酸减水剂母液中添加一定的水和小料(例如防冻剂)复配好成一定浓度的溶液就是成品,即聚羧酸减水剂。
聚羧酸母液的优势
聚羧酸母液近年来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其优势在于:(1)酯化过程,工艺简单,生产周期短;(2)原料的封端基团中含有不饱和双键,可以进行一步法直接聚合,降低生产成本;(3)可以直接生产高浓度聚羧酸母液。
![](http://imgsrc.baidu.com/forum/w%3D580/sign=9282fe26fe36afc30e0c3f6d831beb85/d2b13691f603738d38babfc4ba1bb051fa19ec92.jpg)
![](http://imgsrc.baidu.com/forum/w%3D580/sign=ea3d71e0a6c379317d688621dbc6b784/21208a02738da977abdf35cdb951f8198418e392.jpg)
![](http://imgsrc.baidu.com/forum/w%3D580/sign=64fb291570310a55c424defc87474387/9db30f8ca977391220d63687f1198618347ae292.jpg)
![](http://imgsrc.baidu.com/forum/w%3D580/sign=3b0effe70355b3199cf9827d73ab8286/183dd5763912b31b249c7ecf8f18367ad8b4e192.jpg)
![](http://imgsrc.baidu.com/forum/w%3D580/sign=ecfc8c83ba19ebc4c0787691b224cf79/c2c74513b31bb0516dd400ce3f7adab448ede092.jpg)
![](http://imgsrc.baidu.com/forum/w%3D580/sign=9c9835cfe2c4b7453494b71efffe1e78/52a2cf1ab051f81910d5b0acd3b44aed2c73e792.jpg)
![](http://imgsrc.baidu.com/forum/w%3D580/sign=24d46d12be4543a9f51bfac42e158a7b/d8abcc50f8198618a1b75c6243ed2e7389d4e692.jpg)
![](http://imgsrc.baidu.com/forum/w%3D580/sign=730931934aa98226b8c12b2fba80b97a/dbe184188618367a4279cc3b27738bd4b11ce592.jpg)
![](http://imgsrc.baidu.com/forum/w%3D580/sign=2e88c57f8b26cffc692abfba89034a7d/93a9fa19367adab4d320a8a582d4b31c8501e492.jpg)
![](http://imgsrc.baidu.com/forum/w%3D580/sign=d96404f0c6fc1e17fdbf8c397a92f67c/eda84a7bdab44aedb4be0d02ba1c8701a38bfb92.jpg)
现在用得多的有两种,一种是先缩合后共聚,一种是先共聚后缩合。 具体有: (1)大单体直接共聚法:利用先制备具有活性的大单体(如甲氧基聚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与一定配比的单体(如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磺酸钠等)混合在一起直接采用溶液聚合,该方法合成减水剂的产品质量比较稳定,产物分子结构的接枝较为理想,但前提是要合成大单体,中间分离纯化过程比较繁琐,成本较高;而大单体酯化率的波动直接影响到最终减水剂产品的质量的稳定;同时聚合物的分子量不易控制。 (2)聚合后功能化法:利用现有的聚合物进行改性,一般是采用已知分子量的聚羧酸,在催化剂的作用下与聚醚在较温度下通过酯化反应进行接枝。但由于现成的聚羧酸产品种类和规格有限,调整起其组成和分子量较为困难;同时聚羧酸和聚醚的相溶性不好,酯化实际操作困难;另外,随着酯化的不断进行,水分不断逸出,会出现相分离。目前还未能找到一种与聚羧酸相溶性好的聚醚。 (3)原位聚合与接枝法:以羧酸类不饱和单体(如丙烯酸、聚乙二醇等)为反应介质,集聚合和酯化于一体,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同时可以控制聚合物的分子量;但主链一般只能选择含-COOH基团的单体,否则很难接枝,且这种接枝反应是个可逆平衡反应,反应体系中已有大量的水存在,其接枝度不会很高且难以控制,分子设计比较困难。
<![CDATA[(1)大单体直接共聚法:利用先制备具有活性的大单体(如甲氧基聚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与一定配比的单体(如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磺酸钠等)混合在一起直接采用溶液聚合,该方法合成减水剂的产品质量比较稳定,产物分子结构的接枝较为理想,但前提是要合成大单体,中间分离纯化过程比较繁琐,成本较高;而大单体酯化率的波动直接影响到最终减水剂产品的质量的稳定;同时聚合物的分子量不易控制。 (2)聚合后功能化法:利用现有的聚合物进行改性,一般是采用已知分子量的聚羧酸,在催化剂的作用下与聚醚在较温度下通过酯化反应进行接枝。但由于现成的聚羧酸产品种类和规格有限,调整起其组成和分子量较为困难;同时聚羧酸和聚醚的相溶性不好,酯化实际操作困难;另外,随着酯化的不断进行,水分不断逸出,会出现相分离。目前还未能找到一种与聚羧酸相溶性好的聚醚。 (3)原位聚合与接枝法:以羧酸类不饱和单体(如丙烯酸、聚乙二醇等)为反应介质,集聚合和酯化于一体,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同时可以控制聚合物的分子量;但主链一般只能选择含-COOH基团的单体,否则很难接枝,且这种接枝反应是个可逆平衡反应,反应体系中已有大量的水存在,其接枝度不会很高且难以控制,分子设计比较困难。]]>
聚羧酸母液的五大特点: 1、绿色、环保:所用原料无毒无害,生产过程中无三废产生。 2、混凝土硬化和耐久性能高:混凝土各龄期强度高,体积稳定性好,抗渗、抗冻融、抗腐蚀和抗碳化性能突出; 3、适应性广:对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粉煤灰水泥、火山灰水泥和各种掺合料均具有广泛的适应性。 4、综合性能突出:产品具有较高的减水率(减水率可达35%以上)和较低的坍落度损失率,改善混凝土的工作性能、提高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 5、混凝土工作性好:新拌混凝土和易性良好,不离析,不泌水,粘聚性好,含气量适中,适于泵送;
一般来说,聚羧酸母液和成品没有非常明确的界限 ,直接在工厂合成出来的就是母液;而针对某一个工地的要求去配制,在聚羧酸减水剂母液中添加一定的水和小料(例如防冻剂)复配好成一定浓度的溶液就是成品,即聚羧酸减水剂。
聚羧酸母液的优势
聚羧酸母液近年来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其优势在于:(1)酯化过程,工艺简单,生产周期短;(2)原料的封端基团中含有不饱和双键,可以进行一步法直接聚合,降低生产成本;(3)可以直接生产高浓度聚羧酸母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