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蜀实验中学吧 关注:148贴子:856
  • 0回复贴,共1

家长与孩子相处的6条准则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准则1:制定必要的规则
孩子2岁起,父母就该要求他不要乱跑,不要将食物乱扔在桌子上等等,并且在什么时候都该遵守。这些行为规范的制定,对他以后的成长是十分有利。
提示:如果孩子违反了规矩,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或粗暴无理,父母就有责任加以制止。
准则2:让孩子学做家务
孩子3岁起,父母应让他明白:家里父母是起主导作用的。可以把一些适当的“工作”分给孩子做,如吃饭前将自己的玩具收起来;用后的蜡笔要放回原处;上学的孩子可以让他收拾饭桌等。适当参与家务,能让孩子渐渐地学会独立。
提示:父母不必因担心孩子会摔坏碗碟,或做事手脚太慢,而放弃让孩子锻炼的机会。其实,勤劳和关爱就是从点滴中积累培养起来的
准则3:满足合理的要求
如果孩子提出要求并不过分,应该接受,这样可以逐步让孩子懂得被重视和被尊重。譬如,妈妈正在洗衣服,孩子希望妈妈能带他去户外玩一会儿球。你可以告诉他,等衣服洗完后马上就带他去。
提示:满足孩子要求,不要建立在中断自己正在做事情的基础上。这样可以培养孩子从小学会尊重他人。
准则4:有时需要“铁心肠
如果孩子已经买了不少玩具,还不断让你买新的玩具,不然,就大声哭闹。这时父母应清楚地明白,孩子的哭是因为他不能得到他想要的东西。所以此时不需要过分地安慰他,否则会使孩子将此理解为你的同情和你认输,并且以此作为“要挟”的方法。有时让孩子在生活中有些“不满足”,对他成长是有益处的。
提示:父母不必自责心肠太硬,恰恰相反,这种做法对培养一个有规矩的孩子是很有好处的。别担心,孩子对不愉快的事会在很短的时间里忘掉的。
准则5:开拓孩子朋友圈
如果父母与孩子过分亲密,每分每秒都与他在一起,会使孩子离不开你,就很难和其他孩子交流和玩耍,成为朋友。所以,在可能的情况下,让孩子走出家的环境,去接触更多的人。
提示:随着孩子的长大,父母对孩子的依赖会逐步增长,相反,孩子对父母的依赖则会逐步降低。如果父母发现自己需要依赖孩子来充实自己的时间,那么就该及时调整自己的生活状态。
准则6:不要做空洞的恐吓
如果孩子不听话,你又没有制住他的法子,久而久之,你就在孩子面前丧失了权威和信用。有时你实在没耐心再唠唠叨叨下去了,给他下了最后通牒,你就必须说到做到,不为孩子的可怜相所动。但你在给他下最后通牒之前要想清楚。假使你老是吓唬孩子又总是说了之后不执行,他就会觉得你没用,渐渐地蔑视你的权威。最糟糕的是,孩子将无视你良性的诱导,使得你滥用更多对孩子身心健康不利的事情作恐吓。
提示:切忌用一些大而无当的诸如:“把你塞到地底下去”之类的话恐吓他,那是最没效力的。


1楼2017-03-20 17:46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