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华夏文化促进会吧 关注:6贴子:214
  • 0回复贴,共1

#汉风古韵# #汉服#最早的文化沙龙 - 曲水流觞 汉文化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两晋最著名的一次文人酒会要算“兰亭诗会”了。东晋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三日,王羲之、谢安等人在会稽(今浙江绍兴)境内的兰亭举行了一次集会。按古人的习俗,要在这一天临水洗濯,去除不详。诗人们在山水旁,将盛着酒的杯子从曲水上游放出,让它顺着流水漂下,流到谁的面前,谁就畅饮此杯,临流赋诗。这种游戏叫“曲水流觞”,后来成为一句成语和一个典故。

那一天,参加诗会的42人,作诗的人有26位。王羲之把他们的诗收集起来,为诗集作了一篇序,这篇序比诗还有名,就是著名的《兰亭序》。所有的诗及作者名都流传了下来,正符合了李白的一句话:“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不过这个“饮者”光会喝酒还不行,他喝完酒后还应能作诗,既是“饮者”也是“吟者”。斗酒之后诗百篇,那才叫名士风流。
“兰亭诗”共37首,王羲之一人作了六首,其中一首:
三春启群品,寄畅在所因。
仰望碧天际,俯磐绿水滨。
寥朗无压观,寓目理自陈。
大矣造化功,万殊莫不均。
群籁虽参差,适我无非新。

诗人对碧水绿天投去深情一瞥,玄思就随之联翩而生。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沐浴在灿烂的春阳之下,平等地享受着造物的恩惠,那么生动繁复,又那么的和谐统一。诗人感到自己回归到这无限和谐之中,与万物相亲,“万物与我为一”。这种意境充满哲理,造化功伟,物我两忘,大自然生命的律动震撼着诗人的灵魂。
江南晴朗的春天,山水明丽,风华清靡,人生也跟着朗丽起来。魏晋时的文人名士,纵酒寄情,谈玄论道,在天地间独立特行,却又口灿莲花妙笔生辉,那份通脱随性真的令人神往。比如王羲之就是一个真名士。王家当时是个名门望族,而且王羲之兄弟几个都出落得潇洒英俊。一个叫郗鉴的太尉到王家招女婿,兄弟们觉得这样一位高官来招女婿,都非常重视,哥哥装模作样衣冠整齐,唯独王羲之坐在东边的床上,袒露着肚子在吃东西。而郗鉴慧眼识珠,就认定王羲之了。这个典故叫“坦腹东床”,从此“东床”成了女婿的代称。

名士们饮酒赋诗,除了写景,就是谈论玄学,其实就是思考人生。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宴会在欢乐之余,极易引起人生苦短的感叹。
拟今日良宴会诗
陆机
闲夜命欢友。置酒迎风馆。
齐僮梁甫吟。秦娥张女弹。
哀音绕栋宇。遗响入云汉。
四座咸同志。羽觞不可算。
高谈一何绮。蔚若朝霞烂。
人生无几何。为乐常苦晏。
譬彼伺晨鸟。扬声当及旦。
曷为恒忧苦。守此贫与贱。

刚刚“高谈一何绮。蔚若朝霞烂”,转眼又感叹“人生无几何。为乐常苦晏。”晏是“迟、晚”的意思。陆机是三国名将陆逊的孙子,在晋朝为官,43岁时受八王之乱所累,被成都王司马颖所害。临刑前回忆起在早年华亭谷的悠闲生活,叹道:“华亭鹤唳,岂可复闻也!”悔入仕途。同曹植一样,乐极生悲,人生苦短!
文人的一次不经意地聚会,就会在历史上传为美谈。夏夜街头小巷随处可见的大排档,聚集着三三两两赤膊露肩的俗人。同为宴乐,风流蕴藉相差甚远。但这些俗人,过平凡的生活,享受着凡人的快乐,不为官位名声所累,亦不会杞人忧天感叹人生,其实挺好。

关于汉风古韵
汉风古韵汉文化传播公司秉承“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加以继承”的理念,以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为己任,传承传播传统礼仪、传统服饰、传统文化艺术等传统文化。
汉风古韵汉文化传播公司为重庆国学研究与交流促进会、重庆华夏文化促进会副会长单位,依托于重庆国学研究与交流促进会、重庆华夏文化促进会在国学和传统文化方面的专业实力,为企事业单位和个人提供专业的传统文化服务。
经营范围:
一、文化营销和品牌宣传服务
二、传统人生礼仪服务
项目类型:出生礼、成人礼、婚礼、寿礼等传统人生礼仪。
三、国学和国艺培训
开设课程:汉服、传统礼仪、茶道、花道、古琴等。
联系电话:023-81321266(座机) 15320274146(礼韵老师)
地址:重庆市南岸区南坪西路58号附33号


1楼2017-03-20 14:12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