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暖因人类还是太阳
全球变暖,不仅危害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还威胁人类的生存,这已成为人类必须面对的全球性问题。全球变暖,虽说是因人类超量排放的温室气体所致,并已得到世界各国的一致公认,而且各国都已行动起来,制定公约并积极地采取各种措施,来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以便达到降低、延缓全球变暖的加重,但是温室气体的超量排放,是否是全球变暖的唯一原因,是否还有其它原因?为此在这里探索性地提出:全球变暖,还有另外一个原因——太阳,太阳亮度的强弱变化或者说太阳核聚变反应的强弱变化,也能导致全球变暖或变冷。全球变暖因人类还是太阳,通过本文的阐述,能否得到确切的答案,还需要大家来探讨、论证。
宇宙中的一些恒星,它们的亮度具有周期性的变化,所以称它们为变星。变星的变化周期各不相同,从几小时到几十天不等,对这类变化周期非常短的变星,我们很容易观测到并得出结论。有些恒星的亮度变化周期很长,它们的亮度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是很稳定的,因此人们是很难观察到它们的亮度变化。太阳,这颗人类赖以生存的恒星,已形成约50多亿年了,是一颗“中年”的恒星,还处在热核反应相对稳定的平静期,不在形成的初始期或是即将消亡的衰变期,因而人们很难观测到它的亮度变化,并留下有关亮度变化的历史记载。这是因为,人类对太阳、月亮及天空中的星星的认识,其整个历史也只有短短的几千年,更何况世界上第一架光学望远镜的问世,是由荷兰眼镜商人——李波尔赛,在1608年发明的,第一架天文望远镜,是由意大利天文学家——伽利略,在1609年发明的,这两项发明距今都不到四百年。自十九世纪以来,一些天文学家依据“多普勒—斐索效应”相继提出:恒星光谱线的紫移,是这个恒星或星系正向我们的地球靠拢,恒星光谱线的红移,是这个恒星或星系正远离我们的地球。虽然紫移与红移可表示这个恒星或星系正向我们的地球靠拢或远离我们的地球,但还可表示这个恒星正发生着“自身亮度”的变化。
大家知道:在核裂变反应堆中,融入减速剂如石墨、重水和参入吸收中子的材料如镉棒,能控制核裂变反应的速度及链式反应的持续性。在核聚变反应中,也存在着其它元素的干扰或是其它因素的参与(如磁场、激光、超声波、电场、温度及压力等),也能导致反应的速度、反应的规模、反应的强度发生改变。人们正在探索,利用磁场约束核聚变、激光约束核聚变以及超声波约束核聚变等方式,来控制核聚变反应的强度与规模,目前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也就是说,核裂变反应的强弱是可变的,核聚变反应的强弱也是可变的,那么太阳上的核聚变反应也应该是可变的。太阳上的核聚变反应的强弱变化,就其本身而言不同时期会有较大的差异,因为,通过天体物理学家的理论分析表明:“在演化过程中,恒星内部的化学组成会随着热核反应过程的改变而逐渐改变,重元素的含量会越来越多”。也就是说,氦核的含量随着氢核聚变而越来越多,而氢核的含量及氢核的密度会越来越低,为此这些氦核和其它重核能减弱和妨碍氢核聚合的动能,进而影响和干扰氢核聚合的有效率,由此改变了氢核聚变的稳定性,使得氢核聚变的反应,在不同时期不同区域,发生减弱或中断(太阳黑子)或激烈(太阳的爆喷与耀斑)。太阳中其它元素的含量、比例与分布,尤如地球上的矿藏,有的地方有矿床而有的地方无矿床;有的地方富矿而有的地方贫矿;有的处在深层而有的处在浅层;有的集中而有的分散;有的品位高而有的品位低。在太阳的氢核聚变中,存在着其它不参与反应的重核,这好比可燃物,在高氧环境中燃烧与低氧环境中燃烧,其热化反应的强弱差异。我们通过太阳的核聚变反应与氢弹的无控核聚变反应及聚变堆中的受控核反应,来探明它们在控制核聚变反应中的不同之处,以便探究太阳的核聚变反应是否为:在强引力或强磁场的约束下受其它重核干扰的自然控制核反应。
大家知道,由于地轴是倾斜的,所以就形成了23°26´21˝的黄赤交角度,因此在地球绕日公转的过程中,随着太阳光直射范围的变更,致使地球上的气候随之发生变更,继而产生了暖热凉冷不同的季节,即春季——夏季——秋季——冬季,人们将这种以年为周期的季节性变化,称之为一年四季。太阳,是宇宙中一颗非常普通的恒星,也是在核能的作用下发光发热的,太阳与其它亮度可变的恒星一样,也存在着亮度的周期性变化。依据太阳“耀斑”有规律的反复暴发;太阳“黑子”具有平均约11.2年为周期的变化;地质史上三次大冰期的出现与消退;恐龙时期那种长年都非常温暖的气候;恐龙的灭绝;南极大陆曾经温暖过,生物圈也曾扩展到这里。这些问题能否说明,太阳上的核聚变反应,不但存在着周期短强弱变化小的反应期,而且也存在着周期长强弱变化大的反应期。在太阳这种周期长强弱变化大的反应期中,导致了地球上的气候也随其发生了巨大变化,产生了周期长冷暖差异大的各个气候期,例如冰河期与恐龙时期的暖期,从冰河期到暖期的中间过渡期,以及从暖期到冰河期的中间过渡期。在这里我们不妨将这种周期长达亿年以上的气候变更期,暂且称其为:温期——暖期——寒期——冰期,简称亿年四期。亿年四期的气候变更与一年四季的气候变换有些类似,各期之间低一层的短期性气候的转换在这里暂且省略,例如冰期中的小冰期与小间冰期。亿年四期的气候特点:温期,气温回升温暖,一年中四季分明;暖期,气温偏高长年持续热暖,一年中虽有四季但不分明,有冬季无冬天;寒期,气温下降转寒偏冷,一年中四季比较分明;冰期,气温非常低长年冰天雪地,一年中虽有四季但不分明,有夏季无夏天。亿年四期,各期持续的时间,可能并不相等甚至相差悬殊,据悉,地质学家与古生物学家根据统计资料推算认为:“大冰期的出现有1.5亿年的周期”。我们若以亿年四期的气候变更作参照,那么地质史上的五次生物大灭绝;恐龙的灭绝;恐龙为什么能够生活在较高纬度的地区,例如我国东北的辽西地区及北美的加拿大等;一些动物改变原本的栖息地,由陆地迁入海中求生存,例如鲸、海象、海狮、海豹、海豚等晚期入海动物;一些动物改变了生存的食物,例如大熊猫;动物的繁衍出现多种方式,例如卵生、卵胎生和胎生;因高空寒冷需要生毛保温外,绝大多数卵生动物的体表无毛;因水有隔热保温作用无须生毛,大多数胎生哺乳动物的体表生有毛等,这一系列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为什么要拿动物来举证,因为动物的生活方式、身体结构、栖息地、食物结构、繁衍方式等能揭示出,全球气候的变更对动植物所产生的影响和制约,例如动物们随气温按季节发情、交配、产卵、分娩以及迁徙与冬眠;植物落叶、枯荣暂停生长等。也就是说,亿年四期的变更,对地球上数次的生物大灭绝,动物的生存方式与生活地的改变,繁衍方式的演变以及新的物种出现,起了决定性的作用。按以上论点,在这里探索性地提出两点:一、造成恐龙灭绝的真正原因是太阳,是太阳致使恐龙“断子绝孙”走向灭绝,详细论证[造成恐龙灭绝的真正原因]中有阐述。二、恐龙时期,由于全球是处在有冬季无冬天的暖期,因此在地球上,基本上只有繁殖力高,产卵孵化简易安全,初孵化出的幼崽独立生活早且自食能力强,繁衍优越的卵生动物;而繁殖力低,分娩复杂危险,哺育期长,初生幼崽独立生活晚的胎生哺乳动物,还未诞生出现。换句话说,假如从地球上进化出高级卵生动物起直到今天,全球没有出现过大、小冰期,气候一直都处在恐龙时期的那种有冬季无冬天的长年热暖的气温中,那么地球上是否就难以诞生出胎生的哺乳动物来,因为,进化是需要条件的。
在地球的地质史上,冰期的出现和消退与暖期的出现和消退,若是与二氧化碳在大气中的含量有关,那么16世纪的小冰期,气温骤降,是否因那时的人类活动所产生的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减少了;“中世纪暖期”,是指工业大革命前的公元1100---1300年出现的全球性气候变暖,那是一种全球范围内的大规模气候现象。这种大规模气候变暖现象的出现,是否也因人类活动所产生的二氧化碳的超量排放所致?大家都知道,一年之中气候的变暖变冷是由太阳光直射角度的改变导致的,那么地质史上几次大冰期的出现与消退;恐龙时期非常暖和的气候;南极大陆曾经出现过温暖的气候期,这些现象是否与二氧化碳在大气中的含量有关,而与太阳核反应的强弱无关?综合上述论点,再结合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是会沉降的,会被大地和海水吸收的现象来看,全球变暖,温室气体的超量排放是次要的并非主要原因。全球变暖的现象,从地球的地质史上来辩证地看,既不是第一次也不是最后一次。换句话说,温室气体能导致全球变暖,太阳核反应的增强也能导致全球变暖。
太阳亮度的这次增强,将会使全球的气温明显地高于往期,因为现今陆地的地表水和地下水在快速减少,就是说全球的总水量,比起数亿年前来说减少了至少30%,因而未来有些地区盛夏时的气温,有时可能会逼近六十摄氏度。虽说物质不灭,但水是可以转化的,沧海桑田!正因为如此,接下来直接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生命的,将是干旱和水资源的严重匮乏。待两极的冰山、冰盖再次完全融化后,全球四季分明的地区,将会再次出现有冬季无冬天的现象。记得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的盛夏,午后的阳光照射在胳膊上,肌肤感到的是热,而现今的盛夏,午后的阳光照射在胳膊上,肌肤感到的是灼热。全球是在变暖还是在变热,因人类还是太阳?
张卫华
2007年10月
全球变暖,不仅危害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还威胁人类的生存,这已成为人类必须面对的全球性问题。全球变暖,虽说是因人类超量排放的温室气体所致,并已得到世界各国的一致公认,而且各国都已行动起来,制定公约并积极地采取各种措施,来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以便达到降低、延缓全球变暖的加重,但是温室气体的超量排放,是否是全球变暖的唯一原因,是否还有其它原因?为此在这里探索性地提出:全球变暖,还有另外一个原因——太阳,太阳亮度的强弱变化或者说太阳核聚变反应的强弱变化,也能导致全球变暖或变冷。全球变暖因人类还是太阳,通过本文的阐述,能否得到确切的答案,还需要大家来探讨、论证。
宇宙中的一些恒星,它们的亮度具有周期性的变化,所以称它们为变星。变星的变化周期各不相同,从几小时到几十天不等,对这类变化周期非常短的变星,我们很容易观测到并得出结论。有些恒星的亮度变化周期很长,它们的亮度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是很稳定的,因此人们是很难观察到它们的亮度变化。太阳,这颗人类赖以生存的恒星,已形成约50多亿年了,是一颗“中年”的恒星,还处在热核反应相对稳定的平静期,不在形成的初始期或是即将消亡的衰变期,因而人们很难观测到它的亮度变化,并留下有关亮度变化的历史记载。这是因为,人类对太阳、月亮及天空中的星星的认识,其整个历史也只有短短的几千年,更何况世界上第一架光学望远镜的问世,是由荷兰眼镜商人——李波尔赛,在1608年发明的,第一架天文望远镜,是由意大利天文学家——伽利略,在1609年发明的,这两项发明距今都不到四百年。自十九世纪以来,一些天文学家依据“多普勒—斐索效应”相继提出:恒星光谱线的紫移,是这个恒星或星系正向我们的地球靠拢,恒星光谱线的红移,是这个恒星或星系正远离我们的地球。虽然紫移与红移可表示这个恒星或星系正向我们的地球靠拢或远离我们的地球,但还可表示这个恒星正发生着“自身亮度”的变化。
大家知道:在核裂变反应堆中,融入减速剂如石墨、重水和参入吸收中子的材料如镉棒,能控制核裂变反应的速度及链式反应的持续性。在核聚变反应中,也存在着其它元素的干扰或是其它因素的参与(如磁场、激光、超声波、电场、温度及压力等),也能导致反应的速度、反应的规模、反应的强度发生改变。人们正在探索,利用磁场约束核聚变、激光约束核聚变以及超声波约束核聚变等方式,来控制核聚变反应的强度与规模,目前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也就是说,核裂变反应的强弱是可变的,核聚变反应的强弱也是可变的,那么太阳上的核聚变反应也应该是可变的。太阳上的核聚变反应的强弱变化,就其本身而言不同时期会有较大的差异,因为,通过天体物理学家的理论分析表明:“在演化过程中,恒星内部的化学组成会随着热核反应过程的改变而逐渐改变,重元素的含量会越来越多”。也就是说,氦核的含量随着氢核聚变而越来越多,而氢核的含量及氢核的密度会越来越低,为此这些氦核和其它重核能减弱和妨碍氢核聚合的动能,进而影响和干扰氢核聚合的有效率,由此改变了氢核聚变的稳定性,使得氢核聚变的反应,在不同时期不同区域,发生减弱或中断(太阳黑子)或激烈(太阳的爆喷与耀斑)。太阳中其它元素的含量、比例与分布,尤如地球上的矿藏,有的地方有矿床而有的地方无矿床;有的地方富矿而有的地方贫矿;有的处在深层而有的处在浅层;有的集中而有的分散;有的品位高而有的品位低。在太阳的氢核聚变中,存在着其它不参与反应的重核,这好比可燃物,在高氧环境中燃烧与低氧环境中燃烧,其热化反应的强弱差异。我们通过太阳的核聚变反应与氢弹的无控核聚变反应及聚变堆中的受控核反应,来探明它们在控制核聚变反应中的不同之处,以便探究太阳的核聚变反应是否为:在强引力或强磁场的约束下受其它重核干扰的自然控制核反应。
大家知道,由于地轴是倾斜的,所以就形成了23°26´21˝的黄赤交角度,因此在地球绕日公转的过程中,随着太阳光直射范围的变更,致使地球上的气候随之发生变更,继而产生了暖热凉冷不同的季节,即春季——夏季——秋季——冬季,人们将这种以年为周期的季节性变化,称之为一年四季。太阳,是宇宙中一颗非常普通的恒星,也是在核能的作用下发光发热的,太阳与其它亮度可变的恒星一样,也存在着亮度的周期性变化。依据太阳“耀斑”有规律的反复暴发;太阳“黑子”具有平均约11.2年为周期的变化;地质史上三次大冰期的出现与消退;恐龙时期那种长年都非常温暖的气候;恐龙的灭绝;南极大陆曾经温暖过,生物圈也曾扩展到这里。这些问题能否说明,太阳上的核聚变反应,不但存在着周期短强弱变化小的反应期,而且也存在着周期长强弱变化大的反应期。在太阳这种周期长强弱变化大的反应期中,导致了地球上的气候也随其发生了巨大变化,产生了周期长冷暖差异大的各个气候期,例如冰河期与恐龙时期的暖期,从冰河期到暖期的中间过渡期,以及从暖期到冰河期的中间过渡期。在这里我们不妨将这种周期长达亿年以上的气候变更期,暂且称其为:温期——暖期——寒期——冰期,简称亿年四期。亿年四期的气候变更与一年四季的气候变换有些类似,各期之间低一层的短期性气候的转换在这里暂且省略,例如冰期中的小冰期与小间冰期。亿年四期的气候特点:温期,气温回升温暖,一年中四季分明;暖期,气温偏高长年持续热暖,一年中虽有四季但不分明,有冬季无冬天;寒期,气温下降转寒偏冷,一年中四季比较分明;冰期,气温非常低长年冰天雪地,一年中虽有四季但不分明,有夏季无夏天。亿年四期,各期持续的时间,可能并不相等甚至相差悬殊,据悉,地质学家与古生物学家根据统计资料推算认为:“大冰期的出现有1.5亿年的周期”。我们若以亿年四期的气候变更作参照,那么地质史上的五次生物大灭绝;恐龙的灭绝;恐龙为什么能够生活在较高纬度的地区,例如我国东北的辽西地区及北美的加拿大等;一些动物改变原本的栖息地,由陆地迁入海中求生存,例如鲸、海象、海狮、海豹、海豚等晚期入海动物;一些动物改变了生存的食物,例如大熊猫;动物的繁衍出现多种方式,例如卵生、卵胎生和胎生;因高空寒冷需要生毛保温外,绝大多数卵生动物的体表无毛;因水有隔热保温作用无须生毛,大多数胎生哺乳动物的体表生有毛等,这一系列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为什么要拿动物来举证,因为动物的生活方式、身体结构、栖息地、食物结构、繁衍方式等能揭示出,全球气候的变更对动植物所产生的影响和制约,例如动物们随气温按季节发情、交配、产卵、分娩以及迁徙与冬眠;植物落叶、枯荣暂停生长等。也就是说,亿年四期的变更,对地球上数次的生物大灭绝,动物的生存方式与生活地的改变,繁衍方式的演变以及新的物种出现,起了决定性的作用。按以上论点,在这里探索性地提出两点:一、造成恐龙灭绝的真正原因是太阳,是太阳致使恐龙“断子绝孙”走向灭绝,详细论证[造成恐龙灭绝的真正原因]中有阐述。二、恐龙时期,由于全球是处在有冬季无冬天的暖期,因此在地球上,基本上只有繁殖力高,产卵孵化简易安全,初孵化出的幼崽独立生活早且自食能力强,繁衍优越的卵生动物;而繁殖力低,分娩复杂危险,哺育期长,初生幼崽独立生活晚的胎生哺乳动物,还未诞生出现。换句话说,假如从地球上进化出高级卵生动物起直到今天,全球没有出现过大、小冰期,气候一直都处在恐龙时期的那种有冬季无冬天的长年热暖的气温中,那么地球上是否就难以诞生出胎生的哺乳动物来,因为,进化是需要条件的。
在地球的地质史上,冰期的出现和消退与暖期的出现和消退,若是与二氧化碳在大气中的含量有关,那么16世纪的小冰期,气温骤降,是否因那时的人类活动所产生的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减少了;“中世纪暖期”,是指工业大革命前的公元1100---1300年出现的全球性气候变暖,那是一种全球范围内的大规模气候现象。这种大规模气候变暖现象的出现,是否也因人类活动所产生的二氧化碳的超量排放所致?大家都知道,一年之中气候的变暖变冷是由太阳光直射角度的改变导致的,那么地质史上几次大冰期的出现与消退;恐龙时期非常暖和的气候;南极大陆曾经出现过温暖的气候期,这些现象是否与二氧化碳在大气中的含量有关,而与太阳核反应的强弱无关?综合上述论点,再结合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是会沉降的,会被大地和海水吸收的现象来看,全球变暖,温室气体的超量排放是次要的并非主要原因。全球变暖的现象,从地球的地质史上来辩证地看,既不是第一次也不是最后一次。换句话说,温室气体能导致全球变暖,太阳核反应的增强也能导致全球变暖。
太阳亮度的这次增强,将会使全球的气温明显地高于往期,因为现今陆地的地表水和地下水在快速减少,就是说全球的总水量,比起数亿年前来说减少了至少30%,因而未来有些地区盛夏时的气温,有时可能会逼近六十摄氏度。虽说物质不灭,但水是可以转化的,沧海桑田!正因为如此,接下来直接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生命的,将是干旱和水资源的严重匮乏。待两极的冰山、冰盖再次完全融化后,全球四季分明的地区,将会再次出现有冬季无冬天的现象。记得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的盛夏,午后的阳光照射在胳膊上,肌肤感到的是热,而现今的盛夏,午后的阳光照射在胳膊上,肌肤感到的是灼热。全球是在变暖还是在变热,因人类还是太阳?
张卫华
2007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