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梦而行吧 关注:187贴子:58,285
  • 2回复贴,共1

<此心安处>那些中世纪的人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最近在假装自己讨厌文学
只是一时激动开了这个帖子,我也不知道自己会胡说些什么,因为我通常无法控制自己hhh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7-03-16 14:16回复
    最近感觉看完电影需要写个评论抒发感想还不如直接写成同人文,避免了一切讨厌的术语、理论。
    同理,真正写出历史的方法是不是把它变成小说或者戏剧呢。
    历史只是曾经发生的事情,其中的人物,不管是幸福地过了一生(这种情况很少)还是血雨腥风最后跌在原地,我们这些草民都难以对他产生同情之心。但是作者之笔妙笔生花,一个高高在上的国王被写到了莎士比亚的戏剧中,他立马就不再是那个遥远的、矜持的国君,可以说他被历史之光照亮了。
    爱德华二世也是这样被马洛的历史之光照亮了。英国很多国王搞基,但是人们并不了解,有的历史书提出了质疑,因为关于爱德华二世搞基的传言流传于他身后,而不是生前。
    现代人和古代人的生活方式不同,所以有些微妙的方面自然会产生误解。古代的国王往往有亲近的侍臣,他们无时不刻陪伴在国王左右,他们了解国王穿什么衣服,洗漱的时候服侍国王,甚至对国王和王后的啪啪啪了如指掌。古代时候床和被子都是奢侈品,假如男人们分享一床被子,或者女人们分享一床被子,这个时候干点啥是很私密又理所当然的事情。
    当然爱德华二世是一个优柔寡断政治又不成熟的国王。干国王这一行真的,最恐怖莫过政治幼稚和心软。在我看来他应该早早地干掉兰开斯特伯爵,不应该等到对方联合了所有贵族。但是这又如何呢,爱德华二世被马洛的历史之光照亮了,在马洛的剧本里他的幸与不幸都是因为爱情。我们作为普通观众,作为历史的观众,我们等待的就是这一刻,浓墨重彩地展现着重要的历史时刻,而不是枯燥乏味的历史现实。
    同样,看到纪录片弹幕里说爱德华二世的王后伊莎贝拉王后“和《勇敢的心》里的苏菲玛索一点都不一样。”当然对于历史上大多数男性来说,伊莎贝拉或许是“心机、残忍的母狼”,“不配当一个母亲”,但是这根本不是真正的伊莎贝拉,尽管历史上的伊莎贝拉在政治上很成熟,根本不像人们一厢情愿想的那样柔弱、美丽、脆弱(正好这些品质都属于直男欣赏的女性品质),但是她也有属于她自己的被照亮的时刻。假如她自己看到关于自己的电影,她会怎么想呢?也许会觉得把她和苏格兰土匪放在一起简直不成体统,但是也许...也许她会感动呢?也许她会觉得自己从没有像电影里那样,如此地被体贴对待、如此被理解,而人类的宿命一直是孤独地为自己奋斗,没有任何支援,也许她甚至可以通过电影理解自己,理解受伤的、孤独的自己,如果没有电影,她也许无法分析自己的烦躁、痛苦来自何处。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7-03-16 14:49
    回复
      2025-07-14 10:16:14
      广告
      总而言之,必须要相信的一点就是,不是艺术模仿生活,而是生活在模仿艺术。


      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7-03-16 14:5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