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心吧 关注:12,696贴子:41,652

回复:我希望陈丹青能饶了木心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确实很对,多年前就有人说过,可惜大部分人盲目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72楼2018-05-06 11:51
回复
    陈丹青这么抹黑木心,真让人心痛。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73楼2018-05-08 22:08
    收起回复
      家人无法选,朋友可以选,但家人更重要吧。你能相遇的是什么是谁都不重要,文学回忆录里有没有陈丹青的影子重要吗,不重要的,你应该感谢它的出现才对。从你的言论看得出来对陈丹青有偏见,喜欢一个人不需要理由,但厌恶一个人以至于到为了诋毁他到吹毛求疵的地步,是会有理由的,我好奇你和他之间是否有过什么过节,使你形成了这样深刻的偏见。外人去揣测一个人的人性是没有真相,没有结局的,这种揣测没有任何意义,我想我无法改变你的观念,我也不想改变你的观念。我只表面我的立场,我相信陈丹青,因为我相信人性,而且木心和陈丹青的格局是你无法企及的。


      IP属地:浙江来自iPhone客户端74楼2018-12-11 21:23
      回复
        历史是无真相的。第一历史是永远无法重现的。


        来自Android客户端75楼2019-01-14 23:20
        回复
          另外木心对道德经的解读
          对我自己真的如醍醐灌顶。


          来自Android客户端76楼2019-01-14 23:24
          回复
            另外不管是木心还是陈丹青,对我有营养就好。我管他是谁说的!
            只有伟大的作品,没有伟大的作家。


            来自Android客户端77楼2019-01-14 23:30
            回复
              重要的不是我们看过了什么书?什么人?
              重要的是我们对看过的书和人赋予了什么?


              来自Android客户端78楼2019-01-14 23:36
              回复
                感觉楼主更像一个完全不客观的小粉红,但凡木心丹青或是纪录片有批判文革旧事或提及当时的黑暗就会让你作呕吧。诚如木心先生所言,他们才是爱国呢!批判才是伤时忧国之痛。


                来自iPhone客户端79楼2019-01-19 09:25
                回复
                  木心回忆录就是陈丹青视野下的木心,仅此而已。另外木心文学就是一株独一无二的植物,差异的现象在科学探索中是最值得研究的,如果想对木心文学建立真正科学客观的专业评价的话。因此一切定论都还太早。文学价值的评判非功利,非名利,非权利。而是心灵的晃动与地震。目前看来,晃动的也有,地震的也有,当然还有更多的不为所动。人会死,但文字不会死,此一时彼一时,今天的辉煌与黯淡不代表未来。当木心文学经历足够长的时间与空间,或许才能得到真正意义的评价。恳请大家不要急于盖棺定论,给木心文学更大的评价(呼吸)空间是我们唯一能做的。此贴当休矣。


                  IP属地:宁夏来自Android客户端80楼2019-01-28 02:34
                  回复
                    文学回忆录中确实不少错误,也是一种时代局限性。木心当年能看到的书,那年代的知识水平,放到现在也是很落后了。这不能成为否定木心的理由。但确恰恰能反应出真实的木心。如果要改正书中的错误,也是很容易的事,请一些文学编辑当代的学者参谋就好了,这些东西读者能看得出来,专业人士会看不出?但是这样就不是木心先生的本来面貌了。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82楼2019-04-16 21:58
                    回复
                      写了好多被吞掉了一楼,我觉得很无奈。和楼主无关,批评挺好的,但是批评要拿出理由不是?看到回帖下批评木心文学造诣不高的,请问判断依据是什么?谁定义的怎么判断文学造诣?基本上都是不说理由的盖棺定论不是么?不是你说一句话他不好不行就完了,这样回复的本质和你们所讨厌的陈丹青的宣传方式有什么不同?
                      我喜欢木心不是为了显得我很与众不同,如果要这么做,我觉得我会选康德尼采之类的,也不会选木心。木心的名气你们觉得很大吗?又不被主流媒体认可,说句喜欢都要被很多人嘲讽他怎么怎么不好,很伤心。我纯粹只是从他的作品里产生共鸣才喜欢上的,所以不在乎他是否被大众认可,是否能写进文学史里。木心作品的思想内涵可以说是被低估了,他真的不是只有卖弄文采的工匠那一面。至少从他的叙述里可以看出他对哲学历史都是下过功夫的,只不过限于那个年代的知识水平。特别是对圣经的苦读,尼采哲学的青睐,这些恐怕都没有人在意吧。如果他真的只是属于民国的人,也不会有这么多年轻人追捧他了。况且民国的文学家那么多。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83楼2019-04-16 22:14
                      回复
                        毕竟是回忆录,但其中真实的东西总是有很多的。这也是另一扇窥见木先生的窗户。楼主也不必说饶了不饶了。言重了。多阅读木先生的相关,互相印证,也算能还原木先生的些许思想。《木心回忆录》是本好书,但免不了糟粕,但未必这么不堪。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84楼2019-04-26 02:16
                        回复
                          写这么多,如果真情实感,可能这是被误解者的宿命,如果你了解陈丹青有多爱木心,就不会这么写。木心没准备出版,但正式因为陈丹青我们才有幸读到,就凭这一点,你没有理由也不该诋毁他,本就是陈丹青先生的笔记,但居心叵测的怀疑而没有验证,就是禄蠹之流,饶了木心,你又能为木心做什么?


                          来自手机贴吧85楼2019-05-16 00:29
                          回复
                            读木心是读气质,如果把文学回忆录当成严肃的文学评论作品,就有问题,有知识的人都知道读原文,然后有自己的评价,与木心的评价对比,木心形象就更丰富了。木心的文学回忆录不是让人崇拜的,是让人发现的。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86楼2019-06-05 21:33
                            回复
                              至于陈丹青。人是多面性的,他有爱木心,崇敬木心的一面,也有自己的生活。从结果看,多少是为了他自己,多少是为了木心,我觉得不是很重要。清者自清,木心仅凭他的作品可以做到这一点。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87楼2019-06-05 21:3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