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饶县东赵村出土两块元朝墓碑
2009年5月,元朝武义将军、总管赵庭玉及其兄赵琮的两块墓碑在广饶县花官乡东赵村出土。两碑尺寸大小相同,高80cm,宽45cm,厚16cm。赵庭玉墓碑系残碑,上半块碑身正面阴刻“府武义将军”,下半块缺失。赵琮墓碑碑身正面阴刻“伯父管军百户赵公坟”九字。推考赵庭玉墓碑铭文是“府武义将军总管赵公坟”。
赵庭玉(字君用)系元朝著名将军,南征北战,功劳卓著,因军功授宣命金符武义将军,管军千户。其事迹《乐安县志》(民国7年版)、《续修广饶县志》(民国25年版)有载。元朝至元26年(公元1290年)8月27日赵庭玉病逝,享年58岁。9月21日葬于乐安县(今广饶县)北赵家庄祖茔。据东赵村《赵氏族谱》记载,“赵庭玉,又名赵珍,字君用。珍有五子:复圭、文炳、文胜、江东、仁政。珍兄弟五人:元、琮、铨、玉、珍。赵琮行二,管军百户,遥授昌邑县尉。”
这两块墓碑系赵庭玉的五个儿子为其父(赵庭玉)和伯父(赵琮)立于墓前的,迄今已历71 8年。两通墓碑上径写“某某某坟”实属罕见。赵庭玉去世后四年,即元朝至元30年(公元1294年)元世祖忽必烈赐赵庭玉御葬,墓前立翁仲、石马、石羊等。是年8月20日(中秋后五日)立碑以旌其功。前益都路儒学学正薛守正撰写碑文《总管赵公葬茔之记》,乐安术士郭洞书丹。可惜该碑1947年被砸碎运往黄河用于筑坝,剩余残碑现存东营市历史博物馆。《总管赵公葬茔之记》载于东赵《赵氏族谱》和《广饶文史资料》(第十三辑)。
赵庭玉、赵琮墓碑原在花官乡东赵村赵姓祖茔(俗称“石墓田”)内。现碑由该村赵姓第2 9世族人赵树桐保管。两通石碑的出土,为研究元朝墓葬习俗及赵庭玉里籍提供了可靠的史料作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