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一小时”是什么?
“地球一小时”由世界自然基金会(WWF)于2007年在澳大利亚发起,现已成为一个全球参与规模最大的开源性环保行动。地球一小时倡导公众、政府、企业等社会各界在每年3月最后一个周六晚上8点半到9点半,关掉不必要的灯和其他耗电设备,以表达对气候变化的关注。
2017“地球一小时”在中国的主题是“蓝色WE来”。
在中国,继2014、 2015和2016年的地球一小时持续关注中国最紧迫、最受关注的环境议题——雾霾,发出“蓝天自造”、 “能见蔚蓝”、“为蓝生活”的主题后,今年中国地球一小时继续从公众盼望的蓝天入手,号召公众从衣食住行乐做起,在日常生活中践行可持续的生活和消费方式,鼓励每一位个人面对气候变化施行自己的解决方案,通过每个人小小的改变,让雾霾不再,蓝天重现。
“地球一小时”由世界自然基金会(WWF)于2007年在澳大利亚发起,现已成为一个全球参与规模最大的开源性环保行动。地球一小时倡导公众、政府、企业等社会各界在每年3月最后一个周六晚上8点半到9点半,关掉不必要的灯和其他耗电设备,以表达对气候变化的关注。
2017“地球一小时”在中国的主题是“蓝色WE来”。
在中国,继2014、 2015和2016年的地球一小时持续关注中国最紧迫、最受关注的环境议题——雾霾,发出“蓝天自造”、 “能见蔚蓝”、“为蓝生活”的主题后,今年中国地球一小时继续从公众盼望的蓝天入手,号召公众从衣食住行乐做起,在日常生活中践行可持续的生活和消费方式,鼓励每一位个人面对气候变化施行自己的解决方案,通过每个人小小的改变,让雾霾不再,蓝天重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