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名声馆吧 关注:89贴子:1,932

【无名 娱乐】同人文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原帖手滑删了。
重开。
比哈特。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7-03-11 15:40回复
    我是不是应该专门开一层用来水.
    哦对了刚刚看了看还得改改.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7-03-11 15:58
    收起回复
      雀起浮梁
      乱世烽烟起,群雄逐鹿。
      东临皇室式微,仲帝无为,沉溺酒色,纵情笙歌。地方各部氏族纷纷揭竿起义,犹以淮南易氏,淮北陈氏,江东顾氏,河西郑氏,后江白氏五族为首,世称仲安起义。
      十年间,仲帝崩殂,其庶出六子继位,为荣帝。另五大族皆自立为王——
      淮南易氏称靖国,定都上京;淮北陈氏称黎国,定都孟州;江东顾氏称邑国,定都雍州;河西郑氏称徐国,定都嘉州;后江白氏称梁国,定都齐州。此五国与东临并立,为乱世六国。
      六国者,靖黎二国地处中原,南北接壤;东临处西南,邑国处东南;徐国处西北荒漠之中,梁国处东北极寒之地。六国混战不休,百姓民不聊生。
      后五年,靖国、黎国、梁国先后吞并邑国、徐国、东临三国。另立为南靖,北黎,东梁三大国,大有三国鼎立,互相牵制之势。其间以南靖最为兵强马壮,南靖元启帝在位期间任用贤臣,国泰民安,后世称元启之治。
      ——《列国志 • 三国策》
      南靖上京。
      太师府。
      陆衍之想,他大抵一生都无法忘记那时的情景。
      那时,陆衍之的父亲——也就是大靖的太师,在书房里告诫着衍之为臣之道:“衍儿,为臣者需知方寸,懂进退。”彼时陆衍之也仍是总角稚儿,听了父亲的话也只得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半晌才问父亲:“伴君如伴虎?”陆太师点点头,“是这个理。”
      “昔日襄州骆氏,而今东阳左氏,旧时多风光,他日便多凄凉。我儿,你且等着瞧他二家破败。”
      陆衍之仔细想了想父亲的话,张了张嘴还想说些什么,却只见太师笑道,“是为父糊涂了,忘了衍儿你还不到参政的年纪。”
      “果真是老了,老了!”
      二人正说着,忽的平地里乍起一声惊雷,陆太师疾走几步上前查看,只见一轮皎月与当空红日遥遥相望,那轮红日正好挂在靖宫上方。陆衍之看着一生都不曾落泪的父亲老泪纵横,陆太师拉着衍之朝着靖宫的方向跪下,连连叩首,激动得不能自已,“紫气东来,帝王之象。日月凌空,万民俯首。实则,我大靖之荣矣。”
      “我儿,用心看着,靖宫所出之子,即是你日后要辅佐的,天下共主。”
      六合八荒,天下共主。
      靖宫。
      高泉殿。
      媵人端着铜盆而行,虽步履匆匆却有条不紊,丝毫不见慌乱。殿外空地上跪着一干近侍,噤着声若寒蝉,生怕触怒了那个唯一站着的男子,大靖的王。
      元启帝在殿前的空地上来回踱步,微阖了眸子,瞧不出是喜是忧。只是紧紧握着的手显露了他的紧张。
      正这时,一个身着玄衣的男子从殿外走来,元启帝忽的睁开眼,“国师,王后可安好?”
      国师朝着元启帝拱手作揖,“回我王,天地异象,百兽俯首。紫宸星动,此乃千古一帝之兆。”
      “至于王后,怎会有碍?”
      殿内传来一阵婴儿啼哭,婢子从殿内跑出,“恭喜大王,是个公主。”元启帝捏碎了手中如意,咬着牙“公主?”
      “这便是国师你口中所说的,千古一帝?”
      “女子,如何当政。”
      国师半分不惧,“敢问大王,我大靖开国先祖,可是女子?”
      “女子又如何?若非女子,何来大靖。”
      听了如此大逆不道之言,元启帝更阴沉了面色,拂袖而去,先前跪着的近侍急忙起身跟上,只留国师一人仍守在殿外。
      半晌,一道旨意才从乾阳落下,惹了一干百姓唏嘘——
      “奉天承运,吾王诏曰。三公主易氏钧惜,生逢盛世,为我大靖之祥瑞,朕心甚喜。此,大赦三年,普天同庆。”
      《南靖正史》元启十三年,帝得嫡出三女,大赦天下,普天同庆。
      《南靖野史》元启十三年,靖王后出长女,据闻此女生时天降异象,占卜曰,千古一帝。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7-03-14 18:01
      回复
        dd


        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7-03-19 08:04
        回复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7-03-19 08:15
          回复
            ( ˙-˙ )阿稚啥时候更文昂


            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7-03-19 16:41
            收起回复
              喵喵喵


              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7-03-27 19:56
              回复
                再不更文寄刀片


                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7-04-03 19:57
                收起回复
                  顶一顶


                  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7-04-09 11:55
                  回复
                    南靖.
                    上州.
                    元启十三年,上州的春天来得格外迟,已出三月,寒风依旧料峭刺骨。大殿内,元启帝面色阴沉的端坐在龙椅上,一干臣子噤若寒蝉,面面相觑。只见元启帝将一本奏折置于御案上,道,“五川探子来报,东梁六皇子率六十万精兵南下,意欲长驱直入东南——我大靖上州,”
                    “不过短短数日,便已接连攻下我大靖江州,浔阳等边陲重镇……且问众卿家,这仗,是打还是不打?”
                    此语一出,朝堂之上的一干重臣顾不得礼仪仪态,都炸开了锅。元启帝身侧的德公公见此状连忙转头看向元启帝,得其眼神示意后一甩拂尘,用尖细的嗓音高声道,“朝堂之上,不得喧哗。”可即便是如此,也仍旧用了约莫半刻钟的功夫,议论声方止。
                    待大殿上议论声皆休,太史魏迟才踱着方步向前行出,堪堪站定,俯首作揖,便道,“启禀我王,臣以为此战,打不得。一来,我大靖逢此天灾,百姓尚不得安生,更何况三军将士?二来,东梁大军势如破竹,为将者初生牛犊。由此二者,谓东梁大军,锐不可当也。”
                    话音刚落,国尉立即高声反驳,道:“迂腐儒生①,妇人之见,”
                    “东梁小儿着实来势汹汹,可我大靖先祖亦非骁勇异常?他东梁白六②初生牛犊不畏虎狼,莫非我泱泱大靖怕了他黄口小儿不成?老夫不懂什么大道理,老夫只知道,一退再退,国都危矣,大靖危矣。老夫比不得三军将士,马革裹尸,血洒疆场,可老夫,生是大靖人,死为大靖魂,”
                    “我们老南靖人,只有勇者,没有孬货。”
                    魏迟闻得国尉之言涨红了脸,伸手指着左列中的国尉,“你……”支吾了半天,终究还是作罢,垂下手一甩官袍,“我迂腐?你也不过是逞一腔匹夫之勇罢了。”现在国尉身后的廷尉嗤笑一声,道“匹夫也罢,总好过尖酸书生,”
                    “禀吾王,臣附议。臣以为此战不仅要打,还要将那东梁白六,打回他齐州老家去。”
                    顿时,朝堂之上一干命臣齐齐哄笑出声,都是血气方刚的国之栋梁,怎能容许山河故土落入外人手中?更何况,这外寇还是乳臭未干的黄口小儿,“彩,”
                    “将那东梁小娃娃打回他齐州老家去!”
                    “让他东梁人瞧瞧,瞧瞧我们大靖的铮铮铁骨!”
                    待到大殿归于寂静已是众朝臣抬头瞧见元启帝从龙椅上站起,只听启帝的声音在殿中响起,“启何其有幸生逢盛世,又何其有幸得卿等如此。启,谨代我大靖八千里山河永定,代大靖四万万国民百姓,谢过尔等一腔赤诚热血。”
                    言罢,这位正值而立③的帝王,朝着殿下的各位重臣,朝着殿外的千里江山,皇天后土,深深地,躬下了自己咬着牙挺直了半生的背脊。
                    启帝的声音还在大殿中回荡,那出自臣子口中的一声声“泱泱南靖,铮铮铁骨”的古老誓言也萦绕在靖宫上空,惊得深山鸟飞尽,经久不散。
                    ……
                    乾阳宫.
                    承德殿.
                    元启帝在殿上负手而立,忽的启唇问道,“太师,此战不知何人可为领帅?”陆太师低头思索片刻,而后沉吟出声,浑厚的嗓音伴着香炉里袅袅的龙涎香响起,随着风飘入启帝耳,“想来王必定心中早有打算。”启帝不置可否,“启,想听听先生④的看法。”陆太师转了身抬眼直视启帝,答道“回我王,依老臣拙见,”
                    “臣以为,并州沈屹及武信侯世子顾止戈,此二者年轻有为,赤胆忠心,皆可为帅。”
                    启帝挑了眉,问道“顾止戈?启大约记得他如今是十六岁,不会太过年轻,难以叫三军信服?”忽的地又像是想起什么似的,对陆太师言“孤记得沈屹,自元启六年便请缨镇守靖黎边疆,尔来已有七年之久。”
                    “孤只怕将沈屹调回,北黎人挥师南下,届时我大靖,腹背受敌。后果着实不堪设想。”
                    陆太师闻言手微不可闻地颤了一下,半晌,声音飘渺如同来自浩瀚虚空,“果然,天意。”
                    “顾止戈虽年幼,然其自六岁便随其父武信侯辗转于南海地区平定蛮夷叛乱。从小卒做起,到而今的岭南参军也不过只用了短短四年⑤,少年无畏,将门虎子。”
                    元启帝意味不明地瞧了陆太师一眼,阴郁的面色令他面前的太师心悸,而启帝似是浑然不觉,启唇道,“他日,若是先生连都存了逆反之心,这大靖,怕是当真要改姓了。”
                    陆太师闻言,右手一撩官袍,在殿下跪得笔直,只是微霜的鬓角硬生生地沁出了几滴冷汗,“老臣,惶恐。”
                    “请王明鉴,我陆氏百年基业,自先祖到老臣,六代陆家人共历四朝靖王,如今位极人臣,陆氏荣幸之至,何谈野心?”
                    “况且,老祖宗留下的家训——陆氏子孙生世尊易氏嫡系为主,荣辱与共,死生亦同。”
                    肝胆相照,荣辱与共。这是陆氏存在的唯一信仰,也是陆氏生生世世的宿命。
                    启帝不再答话,步伐有些许不稳,行至案前,提笔欲书,又不知为何迟迟无法落笔。狼毫笔尖沾满的朱砂滴落,在锦帛上晕开,便染上了八千里山河的风云诡谲。
                    《南靖正史》元启十三年,东梁举兵犯境。元启帝钦点武信侯世子顾止戈为三军统帅,北上江州收复失地。
                    《南靖野史》元启十三年,东梁大军来犯。太师陆忌荐顾止戈为统帅,北上收复失地。启帝本欲命沈屹为帅,忌惮陆氏势力盘踞庙堂,不得已而从之。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7-04-11 00:51
                    收起回复
                      翻回来看看,完全不知道写了些什么。写的累看着更累。


                      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17-05-20 23:33
                      回复
                        看着一脸懵逼,还得看注解 😂


                        IP属地:山东来自iPhone客户端17楼2017-05-23 10:44
                        收起回复
                          @壁咚初吻 你啥时候给我加的精(๑•́ωก̀๑)这贴我不一定更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18楼2017-06-03 08:45
                          收起回复
                            耶耶耶耶耶耶,终于十级了哈哈哈哈哈开心开心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9楼2017-06-29 13:06
                            回复
                              水货樱


                              IP属地:山东来自iPhone客户端20楼2017-06-30 05:24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