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扰乱朝纲
“你这意思,是不愿娶惠公主?”楚王开始把玩着眼前的杯子,蜀山茶特有的香气在狭窄的书房能弥漫着。
少羽知道,楚王此刻越平静,代表他越生气,毕竟会坐在那个位置上的人,绝不是喜怒形于色的人。所以对于楚王,少羽向来都懒得揣测他的表情,他的面部表情都是骗人的,揣测也揣测不出来,要是谁揣测出来了,那坐在上面的人就不是楚王而是那人了。这句话是范增说的,少羽越长大,越觉得很有道理。面对楚王,少羽向来只思索他的话、他的问题和如何回答,“王上,末将怎敢抗旨。”
“哦?那你是何意?”楚王将杯子稳稳放在了桌上,眯着眼睛看着台下看似恭敬的青年,似乎想将其看穿一般。
“启禀王上,末将怀疑朝堂之上有人妄图陷害末将,搅乱朝纲!”字字掷地有声,楚王觉得若不是自己大概能猜到少羽想做什么,恐怕也会相信他吧?
有人要陷害他项少羽?
好吧,那确实有人。项家功高盖主,为武官之首,想让项少羽倒台的人可不少。
可扰乱朝纲?听他项少羽编吧!
可即便知道少羽是在胡扯,楚王此刻也不能立刻表现出不相信的样子,毕竟项少羽可是提到了“扰乱朝纲”,他这内宫之中有多少耳目,是谁的耳目,他都不知道,若是此刻立刻表现出不信任项少羽的样子,恐怕会被有心之人抓住把柄,到时候他这个位置能不能坐的住都是问题。想到这儿,楚王皱起了眉头,立刻换上一副忧心忡忡的表情,即使心中再不相信,也依旧表现出将信将疑的样子:“爱卿何出此言?可有证据?”
“回王上,前日末将刚刚在朝堂上报了找到黎郡主之事,却不想,当夜项府护卫就抓到了一批,妄图来项府带走黎郡主的刺客。这些刺客训练有素,如何严刑拷打也不肯说出是何人指使,若不是末将早早将黎郡主转移到安全之地,黎郡主恐怕就要被劫走,到时末将就是满身是嘴也说不清了!”少羽在说这一段话时,一直低着头,似乎一副生怕君怒一般,其实只有他自己知道,他是怕被楚王看见他一直勾起的嘴角。来项府想劫走小黎的人自然是真的有,而且何止一批?这里面,恐怕还有楚王的手笔。只是那些刺客基本都被项府的暗卫解决了,那些脑子一根筋的家伙见了血就不知道歇歇,最后要不是他拦下来,差点一个活口都没留,而且谁能想到就有这么巧的事儿,留下的这个活口,恰巧还是楚王的人。
而楚王一听少羽的话,脸上的表情就有点挂不住了,少羽的这瞎话扯的真是够了,可他又偏偏无法说什么。护卫?谁家的护卫能抓得住刺客?
一般来说,楚国当官者的护卫都是楚王派下的,这些护卫战斗力也就比普通老百姓好些,和一般人家年轻力壮的小伙子也没差,只是有枪有剑,能有些抵挡力罢了。因此每家每户都有自己养的暗卫私兵,而这些暗卫私兵是不能让楚王知道的,一旦知道就是谋反处置。少羽说护卫抓住了刺客?听他吹!可偏偏他又不能说什么。
正当楚王还想说什么时,少羽再次开口:“王上,联想这件事,末将又想到龙家义女之事,不由得为我楚国朝政担忧啊。”
楚王听少羽这么说有些来气,也有些不明白少羽怎么又提到这“龙家义女”之事了?他难道刚刚说到黎郡主之事,不是为了岔开话题?
少羽这么做自然是有目的的,他今天来如果只是为了岔开话题,那一开始就不会让楚王开口提到芈惠的婚事,既然提到了,那岔开话题就没什么意义了,早些解决了芈惠这个麻烦也好,况且少羽知道,如果今日不解决清楚了,那接下来遭殃的有可能就是龙且了,他自然不能为了自己的一己私欲,耽误了龙且的一生,让腾龙军团落入楚王手中。
“启禀王上,其实龙家很早就认下此女,但因有奸人从中作梗,一直在暗中组织龙家举行仪式,龙家收义女之事才一直耽搁。而末将与此女也是有情的,屡次派人上达王上,却不知为何派去的人总是有去无回,起初末将以为是王上仁德,不想让末将娶一个无权无势的女子,怕末将家中被人耻笑,可今日一看,原来王上从未收到过龙家义女的消息,这其中难道不是有奸人故意为之,想等到王上下旨将惠公主赐婚给末将时发现末将已有家室,再定末将一个欺君之罪吗?”少羽这话说得很有艺术,将楚王定义在一个“仁德”的位置上,这样楚王就是想定罪也得考虑清楚。而也为楚王开脱说是,不知者无罪,给足了楚王面子。最重要的是,一开口,就坐实了,有奸人存在的事实,后面的“他与龙家义女有情”之事,无法上达,似乎也是这奸人所为,而之前到项府劫人 似乎也与这奸人有关。
“这……”少羽话中的意思楚王怎么会不懂?可他怎么能甘心呢?
“只可惜那人打错了算盘,那人恐怕不知道先王曾允诺我父亲和龙将军,不会给护国将军府和龙将军府赐婚,我都没忘,王上自然不会忘。”
好吧,少羽又给楚王台阶下了。其实他早忘了,那是先王在年轻时,少羽和龙且的父亲,第一次上战场,就打了一场打胜仗,先王大喜,大赦天下,特允不干涉项将军和龙将军的婚事,和他将军府有什么关系?可偏偏当时只是口谕,没有白纸黑字,况且这么多年过去了,当时知道这件事的人也差不多老糊涂了,哪里记得是“项将军和龙将军”还是“项将军府和龙将军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