佐鸣吧 关注:352,978贴子:5,784,599

回复:【分析】佐助爱的是鸣人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佐鸣一生推……我才看到一百多集……看到楼主透剧情,分析的,我更想看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159楼2017-04-01 09:28
收起回复
    今天看火影忍者吧的时候手贱的看了官博发的鸣/雏同人漫,讲述了她和鸣人还有他们的儿子女儿是如何跟鸣人过生日,那种场景我看的很不是滋味,但是却又忍不住觉得这的确很幸福没有错,而我在这样的感觉过度之后却是深深的难过,伤感,老实说,我很感谢雏田给了鸣人一个家庭,但我觉得,婚姻并不代表爱情,不是有句话曾经说过吗,和你结婚的人,并非是你所爱之人,因为婚姻和爱情,其实是两回事吧。
    我最开始看火影真的是抱着看少女漫的态度去看的,尽管那个时候我腐但是我从来没想过去腐佐鸣,我看都只是重点冲着佐/樱,鸣/雏去看的,结果,我没有为她们的爱感到丝毫的动容,我甚至觉得,这跟我以往看过的所有言情小说,少女漫画情节是一模一样的,没有区别,她们所谓的爱,没有打动我,甚至最开始我还觉得,佐助和鸣人是绝对不会喜欢她们的,我肯定,就算两个女孩子真的付出了许许多多,但我坚信,感动不是爱。
    反而,我在看了终结之谷佐助和鸣人的第一战之后,我看的泪如雨下,后连续着几天,我都一直在想着佐助静静凝视着鸣人欲言又止的那最经典的一幕,我觉得奇怪,太奇怪了,明明只是朋友,是兄弟,但是怎么会有这样的感情呢?然后,后来的后来,在火影一集一集的看过来,我慢慢的发现,可能真的不是我想的那么简单的兄弟情谊,真的有人愿意为了友情像鸣人做到那样的地步吗?他们都像是灵魂的另一半,这不像是友情,是爱情吗?不,这胜似爱情,他们的感情,无人可比,没有人能插进他们之间这样的感情,他们都是彼此心中最痛,无可替代。其实这也可理解为,这可能可以成为柏拉图式爱情,我爱上了他们的爱情。
    我并不是为了腐而喜欢他们,所以我讨厌别人称他们是基佬,是同性恋,在我眼里,是他们的感情感动了我,他们的感情我甚至很多时候找不到词语来形容,这样的感情,世间在难寻一二。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63楼2017-04-01 20:24
    收起回复
      楼主以前看过一篇非常好的分析文,楼主叫笛子什么的,也没记清楚,我给大家发一下,我复制过,分析的超级棒,让广大吧友更了解佐助和鸣人。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64楼2017-04-01 20:26
      回复
        [个人观点]佐助与鸣人的心理成长论
        之所以想写这个,有两大原因:1.鸣人和佐助已经躺了很久了……我总得找点事做;2.心理是个很有意思的题材,如果之前有人写过,那也是别人的看法,我说说个人想法,与大家分享。
        这里是佐鸣吧,希望这个内容能让大家开心。
        首先说作者。岸本齐史已经是一位四十多岁的大叔了,连载之初也二十多岁,很年轻,但毕竟是成年人,同时也有了自己的童年经历和感受,所以在鸣人和佐助的成长历程里,作者的思考是至关重要的,与其说作品是独立于作者存在的,不如说作品是作者的思考结果,感受结论。少女漫画作品与少年漫画作品就这一点是根本性不同。在我所阅读的作品中,可以很明显地感受到男性作品与女性作品的本质区别。在男性作品里的女性,一般都是花瓶,而在女性作品里的男性则多半是王子形象,这缘于男女的感受力区域差别,女性重感情,希望在感情上得到满足,男性重事业,希望在事业上辉煌大气,因此,能把男女感情写得很入木三分的少年漫画作者并不多见,我欣赏的只有安达充。桂正和如果与安达充相比,可以说是“下里巴人”与“阳春白雪”的差异,前者俗人俗心,后者清纯高尚。而现实的人群也就是这两种需要,我并不以此作为标准评价高低,人各有所好,自取之而已。
        而精神追求,往往是人们的至高向往。精神追求意味着成长,那么佐助和鸣人的感情刻画就是此类,从懵懂无知,到相互理解和接纳,既是人类情感成长中最纯粹的部分,同时也是从从被保护的孩子成长为保护他人的成年人的过程,岸本先生很细腻地描写了这个成长,这是我个人觉得本作很有价值的地方。而在情感的表现上,他又用了非常独特的一语双关来展现孩子成长中内心的逐渐明晰和清醒,这个是我要说的重点了,因为作者是一位男性,因此他展现的是男性的内心感受。
        我先说说我对佐助的内心世界的看法。佐助在大家看来是个傲娇的男孩子,但在我看来,他其实是极其坦率和坚强的。对于一个家族被灭,父母为自己亲哥哥所杀的孩子,现实的痛苦足以让他选择逃避----他可以闭上眼睛,捂上耳朵,不愿意听到他人对自己的同情,或者是对自己家族无情的评判----也可以为自己的弱小而找寻各种理由,逃避各种失败----但他没有。他承认自己非常地怨恨,承认自己想要报仇,并为了报仇而拼命的努力。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65楼2017-04-01 20:28
        回复
          他是一个承认自己的人,没有迷茫,没有犹豫,所以他是一个非常早熟的孩子,同时非常孤独。因为他经历过他人没有经历过的惨剧,所以他很清楚,只有强者才能生存在这个世界,他不追求理解,也不可能有同龄人去理解他。他能清楚地明白局势以及对手的能力,但他仍然是个孩子,一定会被孩子的立场和弱小所限制,他能明白自己不如卡卡西,不如再不斩,但是他同样也能明白,只要努力,他就能追上他们,甚至超越他们,他是一个非常有自信的孩子,但自信过强的同时,也就容易因为不自信而暴发,特别无法容忍同龄人比他强,尤其是成长迅速的鸣人。也因此,他不会在成人的面前逃避,也很少被恐惧打倒,他能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状态,这一点和鸣人恰恰相反。
          鸣人是很单纯的,同时也是很痛苦的。他被这样的情绪控制着,又想得到他人的认同,又知道自己很多地方不足,不能被认同也是必然的。他还很信任别人,因为他的脑海里没有算计。他很简单,却很正直,从孤独之中成长,因此只要能够拥有,他便会非常感动和珍惜。这一点恰好和佐助相反。佐助珍惜的东西已经没有了,而鸣人才开始感受。伊鲁卡的存在让鸣人感受到认可以及母亲一般的呵护,伊鲁卡不像自来也那么强,但是很温柔,很照顾鸣人,会对鸣人各种夸奖和认同,他照顾鸣人,无形中承担了鸣人母亲的责任。岸本先生非常重视孩子的成长,他很清楚父母对于孩子的重要性,孩子没有父母的呵护是无法健康成长的,同样的,没有父母的认同,孩子也无法建立起真正的自信与自我认可。面对同龄人的排斥和否定,背后没有支撑和温暖的孩子就会陷入彻底的黑暗之中,因为连哭的地方都没有,只有完全的自我否定,在拼命地想要肯定自我的过程中,也会彻底地否定别人。我爱罗很充分地代表了这一点,而鸣人则从这个过程中跳了出来,因为他有伊鲁卡,而我爱罗失去了夜叉丸,同时听到了毁灭他的世界的声音。在爱中成长的孩子能够拥有健康的心灵与人生,反之,则在痛苦中化为厉鬼,要想拯救痛苦的心灵,只有爱才做得到。爱是一种认同,理解和接纳和引之往正道的拯救的情感,其起点的根本就是“善良”,鸣人自始至终没有泯灭他的“善良”,所以他不会选择当一个杀人的工具,他是走自己的道路。这个挣扎的过程,是很痛苦的,但同时也是很正确的。
          佐助对家人的珍惜,对哥哥的仰慕,鸣人对于他人认同的情感的珍惜与执着,都是他们未来人生之路的关键选择和起始点。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66楼2017-04-01 20:29
          回复
            鸣人知道认同他人的重要性,认同他人可以拯救对方出苦海,同时引导对方从走偏的道路上走回正道。而佐助则清醒地明白,作恶的人理当付出代价,杀人偿命,休想逍遥法外。鸣人所走的道路非常艰难,而且未必能拯救对方,但不尝试就否定其可能性,选择敌对的方式解决,是非常冷酷的。鸣人承受过冷酷,同样期待被拯救,所以再辛苦,他也会选择拯救对方的道路。而佐助很清楚,也有不该被拯救,不能被拯救的人。所以他们虽然选择的道路是不同的,但是却有着很相似的本质,对恶的憎恶。如果说佐助选择的是以暴制暴,那么鸣人在以暴制暴之前,还会给对方一个重新选择的机会。几乎每一个被鸣人说服的人,内心深处是觉得没有道路可以走的,这个世界是没有希望的,用黑暗的眼光看待世界,会什么光芒也看不到。我爱罗曾经劝解过佐助,是否看得到黑暗中那一线微光。佐助回答得很有趣,他看得见,但是他选择了把眼睛闭上。他和鸣人说服的那些人不一样的地方正在这里,那些人也同样把眼睛闭上,但那是因为他们看不见光明。
            明明看得见光明,却要把眼睛闭上的佐助,为什么要如此抗拒鸣人呢?这是我想要说的最重要的内容了,也是岸本先生一语双关,情感戏的非常微妙的表现。我就说说我对这个过程的看法哈,哈哈哈哈,因为越想越觉得好笑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67楼2017-04-01 20:30
            回复
              讲真的,终末之谷这一集全集都是在告白,俩人相互告白。还有最后他俩一起躺在和解之印上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169楼2017-04-01 21:43
              收起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172楼2017-04-02 18:06
                回复
                  12岁时的鸣人和佐助,都是孩子,佐助是同龄人中最为成熟冷静聪慧的,而鸣人既迟钝又糊涂,兼且爱显摆,对外界的变化感受很迟钝。伊鲁卡对他的照顾和认同,他不明白,而是在被骗之后听到了伊鲁卡对他的信任而感动得流泪。这说明他无法从别人的态度中清楚明白对方内心真正所想。这也是小樱说鸣人很讨厌,根本不了解她的原因。一个不了解对方,却一味喜欢着对方的鸣人,在假扮佐助听到小樱的真心话之后,他做了什么呢?他并没有去了解小樱,而是退缩。他不再缠着小樱不放,也不再恶作剧。他虽然不了解什么叫“了解”,但他至少知道小樱不喜欢他那些做法。佐助知道什么叫了解吗?当小樱认为鸣人无父无母所以没家教很讨厌的时候,他明确地对小樱说“你很讨厌”。为什么呢?因为那时的小樱很浅薄,她不懂鸣人内心的孤独,也不懂鸣人的感受。三代很早就说过,鸣人之所以做那些事,只是为了让别人关注他,这就叫了解,也可以叫理解。但三代无法改变这个事实,因为鸣人是孩子,伊鲁卡接纳他也好,三代接纳他也好,都不能让鸣人在同龄人中拥有认同和朋友,这是成人无法介入的世界。孩子的世界是由孩子构成,孩子必须要在同龄人中获得认同,否则他们会无法认同自己,这时候,即使是父母的认同,也难以取代。因为能陪着孩子一起玩的,也是孩子。所以孩子是最纯粹的,同时也是最残酷的,他们并不明白自己的排斥对他人造成的伤害,一味只在乎自己的感受,而这也是最真实的。
                  佐助可能是同龄人中最受欢迎的了,但那些都是女生,同性的朋友,他也没有。因为男性的竞争意识,他优秀,别的男生自然就排斥他,同时,他很孤僻,因为他的内心已经不再是个孩子,无人真正的了解他,他也不指望。所以他只需要优秀,拼命的加速的成长,让自己去复仇,去追问真相。在佐助内心,曾经的真正的朋友,是鼬,而鼬给了他人生最大的伤害,爱之深,恨之切。所以佐助是明白什么叫重要的,鸣人却不明白。
                  与其他少漫不同,男主角的鸣人很弱,他之所以弱,并不是能力,而是心智。能力是随着心智而成长的,鸣人最初是个逃避的孩子,他恶作剧,胡闹,乱来,没有规矩,都是因为没有人教他,他不知道那些是别人讨厌他的原因,但他知道那些事可以引起别人对他的注意。小樱是最初让他意识到那些行为的后果的。也因此,成长是由后果引发的,知道后果,才能克制行为,如果逃避去面对后果,也就无法成长。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73楼2017-04-03 00:21
                  收起回复
                    第二步的成长是卡卡西的“团队考验”,这一部分是我很感动的刻画,原因是,因为孩子都很自我,他们注意不到别人的感受,很容易为了一点小事大打出手,或者大骂出口,引发纠纷。而成为忍者意味着他们要承担责任,不再是孩子可以不顾及后果,或者视他人的伤害于不顾。他们需要明白团队合作以及同伴的重要性。忍者和普通工作不同,他们的意义更近似于雇佣兵,很容易就会丢掉性命。如果不懂得珍惜他人的生命,那也不会有人来珍惜他的生命。佐助最先明白这个道理,所以他才会把自己的饭让给鸣人,而小樱是因为佐助而作出同样的行为。人和人的影响是相互的,在佐助的内心深处,其实比鸣人更富有同情和爱心,只是他成长得太早,也更早的意识到人性的残酷无情。
                    佐助救过鸣人很多次。再不斩出现的那一次,卡卡西被杀,鸣人已经吓懵了,佐助马上就注意到鸣人的情绪和反应,知道他无法自保,所以在瞬间就出手救了鸣人,虽然之后他也护在了小樱的前面,但那只是因为小樱是女孩子,也是最弱的一个。从了解的角度来说,他非常了解鸣人,知道鸣人非常孩子气。也因此,他能了解鸣人对付再不斩的计谋,鸣人却无法了解佐助对付白的时候的想法。鸣人是个很自我的孩子,他只能了解自己,却很难了解别人,不管是对小樱还是对佐助,他都只是一腔善意的在和对方交流。小樱和佐助经常对他的鲁莽无可奈何。当鸣人冲进白设的镜子圈里时,佐助虽然很生气鸣人的糊涂,但也知道鸣人就这点脑子,所以也懒得怪他。明明觉得他很麻烦,但还是会不断地保护鸣人,也许在佐助的内心里,对同伴就该是这样的,可是他并没有用同样的态度去保护小樱。小樱在整个故事里,几乎都是成年男性在保护,卡卡西,大和。连李洛克都会对小樱说:我来保护你。鸣人和佐助两个男孩只是在对小樱尽同伴义务的程度。当佐助为鸣人挡掉了白的致命一击之时,他忘掉了自己对鼬的仇恨,他想了很多和鸣人相处的点点滴滴,以及保护鸣人的意愿,所以他露出了一抹苦笑,人临死时的感受是很强烈的,他也很想知道自己为什么要连命都不要去保护一个同伴,正因为他死了一次,他很清楚,鸣人对他很重要。白自然很清楚这一点,他是愿意为再不斩付出生命的人,所以他认为佐助非常值得尊重。但是这时候的鸣人是很糊涂的,他只有强烈的感情,却不明白那是什么意义。“重要的人”是什么意思,他不懂,他是被感情牵着鼻子走的懵懂男孩,他以为的喜欢,和他真正在意的感受有什么差别,他还没有办法理解。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74楼2017-04-03 00:22
                    回复
                      但是很显然,佐助的存在对他的影响是越来越明显,偶尔他会认为自己过于在意佐助,但更多的时候就是直接在意了然后付诸行动。他不像佐助想得那么清楚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75楼2017-04-03 00:23
                      回复
                        那么佐助清楚了又如何呢?他困惑了。如果没有鸣人的存在,他复仇是理所当然的,也没有任何人或是牵挂能让他为此动摇。但是意识到鸣人很重要之后,他显然被鸣人牵着鼻子走了,第一反应总是在担心鸣人,所以他必须做出选择。和鸣人一起成长是幸福的,但是让仇人让父母让家族的凶案就此搁置则是懦弱的。要成为一个复仇者他必须抛弃一切让他分心和动摇的意念,何况鸣人仍然只是他的同伴。只是他认为重要是可以抛掉的,因为鸣人的人生不会被他影响,鸣人可以放弃。但是他没有想到的是鸣人追逐他的意愿是如此的强烈。说出你是我最重要的人的,仍然是佐助,他很直白,他说得很明白,虽然你很重要,但现在仍然可以割舍,你可以走你的路,我走我的路。可是鸣人的想法很简单,他觉得他拥有了一个兄弟,一份亲情,所以他不愿意佐助走向复仇。这是多么单纯的想法啊!!!!鼬都可以抛弃亲情抛弃兄弟,光是兄弟是留不住佐助的啊啊啊啊啊!!!所以佐助走了。
                        就现实来讲,友情可以断,兄弟可以不做,要说伤害有多深呢?深不到哪里去,鸣人可以拥有新的兄弟,比如我爱罗,可以拥有新的朋友,同期的孩子们已经都在接纳他。那么鸣人为什么要放不下佐助呢?在佐助走了之后,鸣人仍然在想这个问题,小樱的恳求虽然是个理由,但鸣人还是不明白真正的理由是什么。他只是在凭着执着去追逐佐助而已。如果不放弃同伴是傻瓜,那么他就当一个傻瓜。这么坚定而执着的态度,反衬出鸣人极端纯粹的灵魂,极端迟钝的个性。他想要了解佐助,却仍然不知道如何去了解,他只知道佐助很重要,却不知道重要的理由是什么。同伴?兄弟?如果鸣人想不清楚自己,自然也想不清楚佐助。他自始至终没说过“重要的人”这样的话,虽然他的行动证明佐助对他很重要。
                        佐助却很清楚,不管是三年之后的见面,还是看到鸣人大桥时的微笑,包括我爱罗在五影会议上劝告他的话,他的内心深处一直很清楚,他的阳光是鸣人,他在意的人也是鸣人。想到鸣人他会觉得开心,那是封闭在他内心深处对幸福的感受。所以三年之后他再见到鸣人,没想到鸣人依旧对他如此的执着,对他来讲,那是一种很复杂的感受。他问鸣人为何还要来找他,要当火影的道路很漫长,应该没时间浪费在他身上。鸣人的回答依旧是很懵懂,他认为连一个同伴都救不了的人,没资格当火影。我想,换成是我的话,也估计要被鸣人的迟钝给气死。在鸣人的心里,佐助是“兄弟”,是“同伴”,很重要。但佐助的心里,鸣人是“最重要的人”。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76楼2017-04-03 08:05
                        回复
                          这是有本质的区别的。虽然鸣人依旧不懂,同伴是很重要的呀,兄弟也是很重要的啊!到底哪里想得不对啊?!
                          鸣人很爱哭,为了佐助他哭了很多次。很少有男人这么爱哭的,何况还是在别人的面前。佐助从来不在人前流泪,也从来不为鸣人去哭,因为他很了解鸣人,同样,也很了解自己,他需要去思考自己的人生道路,如果和鸣人没有交集,那么他就放弃,鸣人可以选择别的道路,同样辉煌。最有意思的是,当鸣人从自来也的死,以及斑的诉说中明白了佐助真正的感受之时,他对自己也更迷茫。他不想佐助死,那种情绪跟疯狂了没有区别,究竟为什么?他不懂。也许有人会觉得一个人怎么会这么迟钝呢?因为鸣人和佐助的精神领域不同啊。鸣人觉得自己已经表达到位了,但佐助不觉得,鸣人觉得自己的情感也到位了,佐助仍然不觉得。事实上也确实如此。了解和共鸣是一件令人感到奢望的事情,也因此被人们渴求着。岸本先生很清楚,人和人之间要真正的互相理解是多么困难的事情,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人生和经历以及感受,相比起他和佐助,带土和长门的感受要简单得多,但是相比起他和佐助,带土和长门珍惜的人已经不在了,这就是本质区别。在,还有希望,不在,就陷入绝望的深渊,太珍惜的结果就是失去后痛不欲生。所以鸣人在佐助的苦无下救下小樱之时,他充分的明白,如果佐助死了,他活着会很痛苦,如果佐助要复仇,要走一条自杀之路,而鸣人不能选择那种路,也做不到让佐助离开黑暗,他唯一的选择,就是和对方一起死。这样,谁都不会痛苦了。
                          我想在那个时候的佐助才真的被震撼了,从兄弟,到同伴,再到“陪你一起死”,鸣人究竟在想什么?自己又有什么值得他那么做呢?“最重要的人”?可惜的是鸣人和他的思考回路就是不一样的,他说的是“因为我们是朋友”。也许在看客们看来,兄弟、同伴、朋友都没有这样的,但对鸣人来说,这三个词的意义却差别很大。他是在试图向佐助表达佐助在他内心深处的意义。因为岸本先生的创作理念在时代中是一个创举,也因为他清楚,语言真正的意义在于背后的那份感受,而不在于表面的词汇。他开创了一个少年漫画的先河,男二保护的是男一,男一追逐的是男二,这个先河开得很好,不仅后面的作品模仿者众,甚至成为一种模式的经典。友情提到这样的高度,引发的却是人们对于真爱的期待。当然鸣人的目的还是想改变世界,这是少年漫画一贯的主旨。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77楼2017-04-03 08:06
                          回复
                            至于佐助,鼬的事情解决了,但更多的真相也冒了出来,真实究竟是什么?为什么他的家族,这个世界会走到这样的极端,出现这么多的惨剧?那才是他真正想要解决的问题,也是他和鸣人最终会有的交集。男人不是女人那一般的家庭梦想,男人是并驾齐驱的,同样的,也是有理想有抱复的,也因此,只有拥有同样的梦想和目标,才可能产生同样的交集。有趣的也正是在此,佐助选择了“当火影”这条路,从未选择过正面积极道路的他,最后走到了和鸣人同样的人生目标上来。也许在看客们看来,这难道不是冲突么?No,共同的梦想,才有揩手同创的未来。
                            反正,要死一起死都已经说出口了,其他的还算是障碍吗?就算现在趴在那里爬不起来,岸本先生会让他们永远趴吗?有什么好担心的呢?鸣人的忍道可是“说到做到”,不是么?哈哈哈。
                            成长的道路是艰辛的,看故事的道路是漫长的,不过享受的时间也是久远的。这很值了啦~~~~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78楼2017-04-03 08:07
                            回复
                              楼主分析的真好啊加油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79楼2017-04-03 09:5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