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很了解张良,信得过;张良很了解自己。所以不杀,不用杀,不必杀。
杀的人,都是信不过的人;
还有,虽然能力非凡,但不了解自己的人,也该被杀。刘邦已多的政权,天下大定,存有侥幸、造反心理的人,却可能蠢蠢欲动,不杀也不行。张良什么人呐?人如其貌,断无自己当皇帝的念头。
其他的人,那就难说了。比如韩信,工大才高,固然死得冤枉,但毕竟不同张良。他在打仗过程中,就敢向刘邦讨要封,还是张良劝了刘邦才答应给韩信封的。还有刘邦还是乘睡觉偷袭去夺得韩信的兵权。这些,早就造成韩信被杀的伏笔。早觉得你可能咬人,但觉得你是条猛狗,很能咬人,才暂时重用你去咬秦朝,然后兔死狗烹,呵呵。
刘邦能运用韩信这样的人,这本事你就是刘邦的“大度”和“君王之道”,高出项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