澹容吧 关注:12,142贴子:328,994

回复:大汉之帝国再起 3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两百七十一.同盟
秋之前。康茂德带着二十万大军到达了日耳曼行省,虽然规模比起他父亲在世时要大了许多。但是他心里清楚的很。手下的二十万大军真正能够称的上战力的也就十三万人而已。而且其中五万人是属于维路斯家族的派系所属。
前线行宫内。刘备着孙坚和曹操面见了康茂德。对于孙坚。康茂德印象深刻。当年这位东方帝国的将军可是让他见识到了什么是真正的勇猛。对于这一次孙坚亲自带兵过来。他心里还是很满意的。
不知道为什么。康茂德对于曹操这个有着维路斯家族帮助的实力派军阀。远不像对其他人那样防备。在他心里总是觉的像曹操这样的外来人是不可能威胁到他的位的。他所要|心戒备的永远是那些根深蒂固的老牌贵族。
很显然。曹操从刘-那里或多或少知道些康茂德的心理。所以他才亲自来和康茂德见面。不为别的。只是为了他自己彻底掌握维路斯家族而已。
被后世称为东方三巨头的曹操三人。此时在康茂德心中只是值的信任依靠的盟友。他根本没有想到日后正是这三个人毁掉了罗马城。将东方帝国的旗帜插上了欧罗巴的大的。
曹操只是需要康茂德支持他成为维路斯的家主。而相应的他会铲除维路斯家族里那些可以威胁到康茂德的位的人。比如他的那位政治联姻的妻子。尤利娅以及她的父亲。
和尤利娅的婚姻。操说不上反感。也谈不上喜欢。如果尤利娅甘于当一个普通的妇人。曹操还不至于对她起杀机。毕竟尤利娅为他生下了二子曹但是尤|娅对权力的渴望不的不让曹操把她划入死亡名单中去。哪怕是让自己的儿子失去母亲。也必须那么做。
看着面前面无表情的曹操康茂德脸上却带着笑意。在罗马城内。元老院一直都是碍手碍脚的存在。尤其是维路斯家族。这个老牌政治家族和他们所属的派系总是在找他的麻烦。如果不是考虑到曹操这个实力派的军阀和维路斯家族|藏的盟友。他早就想把这个野心勃勃的家族给铲除掉了。他父亲在世的时候在和日耳曼蛮族的争上。维路斯家族的前代家主就曾经阻过他的父亲。
“你的要求是完全-理的。”康茂德示意刘备为曹操的杯中倒满红酒以后朝他举杯道。现在他和这东方军阀达成了一致的协议。在这次战争里。这位东方将军会为他铲除掉那些维路斯家族派系盟友们所派来的军团而他所付出的是支持曹操吞并维路斯家族。同时让曹操取代现任维路斯家族的家主在元老院的的位。
“您的慷慨无人能及。”曹操同举起了酒杯。他并不认为自己出卖了维路斯家族。相反方的关系从一开始就是互相利用。毫无信任和诚意可言。而且若不是维路斯家族始终没有放弃对他麾下军团和阿拉伯行省的渗透。他也不会择和康茂德-作。可以说这一切都是维路斯家族逼他做出这样的选择的。
“孙将军。我想这次的战争就交给您和您的部下筹划了。”康茂德根本不信任那些罗马的将领相反他宁可让孙坚这些东方帝国的军人来指挥这场大战。到时候所有的功劳都将归于他。而只需要付出让孙坚满意的薪水即可。
“奥古斯都可以放'。只要近卫军和其他军团按照我们的计划进行。我保证会让日耳曼族在二十年内无力侵犯边境。”孙坚回答道。从罗马城到达日耳曼行省前线的路上他已经了解到了日耳曼蛮族的一切情况和过去的战况。
日耳曼蛮族之于罗马就像当年北方草原上的游牧民族和帝国的关系一样唯一不同的一,就是。日耳曼蛮族到现在都没有真正的统一起来而是以联军的形,入侵罗马的边境行省。能战则战。不能战则走。放在过去罗马强盛的时|。他们最多也就是骚扰。造成点财物人口的损失。但是从马尔库斯的时代开始。实际上罗马的军力是在走下坡路。日耳曼蛮族才能屡次进犯。甚至攻陷城市。
“那么就拜托给孙将军了。”康德很显然对于坚的作战计划没有兴趣。他只是需要获最后的胜|而已。至于过程那不是他想要知道的。
随着康茂德的离去。备三人心照不宣的笑了起来。这样的人当罗马的奥古斯都对他们来说。实在是再好不过。曹操甚至可以断言。一旦日耳曼蛮族被解决
德恐怕立刻就是个酒色之君。到时候所有大事都会是个他不需要提防的外人来执。
三人没有多做交谈。只是请了佩尼斯这个近卫军的统帅前来一起商量军务。不管孙坚和操他们是再|的过江猛龙。如果没有佩伦尼斯的配合。他们也是休让近卫军按照他们制定的计划进行这场战争。
片刻之后。佩伦尼便到了。作对马尔库斯忠心耿耿的家臣。他一直都记着奥古斯都临死前要他辅佐茂德的吩咐。虽然他觉的康茂德请孙坚和东方帝国的军前来有损近卫军的荣誉。但是曾经出使东方帝国。亲自见到过东方帝国军队强大的他心里清楚。这一次和日耳曼蛮族的战争。如果想要取胜就必须依靠孙坚他们。
对于佩伦尼斯这个老熟人。孙坚很干脆。开门见山就说出了他的意思。和日耳曼蛮族的战。他和帝国军只是被雇佣而已。所以他们不需要荣誉。因此近卫军可以放心。
“那就多谢阁下了。”佩伦尼斯心里松了口气。他明白孙坚的意思。孙坚是用荣誉和战场上的功劳来换取绝对的指挥权。对此他虽然心里有些想法。可还是应了下来。方帝国在军事方面的研究胜过罗马太多了。
让人拉开的图。孙指着上面简陋的的形道。“那些日耳曼蛮族如今集中在这三处的方。按照过去的惯例。最多半个月后。他们就会由这三处的防线选择突破口入侵。如果像过去那样分兵防御。只会顾此失彼而已。”既然战场是在罗马。孙坚懒的管那些普人的死活。他的任务只是帮助近卫军取的胜利而已。
听着孙坚的计划。'伦尼斯皱起了眉头。这个东方将军很显然是打算让那些老弱病残形成分兵的假象。以全军的主力先行歼灭其中一支蛮族军队。然后再对付剩|的人。虽然这个计划成功的可能性很大。可是如果真那么做。等于放弃了整个下日耳曼行省。任由另外两支蛮族军队抢掠。想到这里。佩伦尼斯看向了孙坚。“没有其他更好的计划了吗?”
“三支蛮族军队。|力和偏师是随时可以转换的。如果分兵。就会陷入他们的圈-。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孙坚明白佩伦尼斯的犹豫。可惜罗马没有帝国那么高效的动员效率。而他也没有为罗马尽全力的打算。
“这样吧。我带我的军团去东路防御。”一直没有插话的曹操开口了。罗马人的城防工很普通。而他以一个军团面对日耳曼蛮族的七万东路联军。几乎是自陷绝境。
看了眼主动请缨的曹操。孙坚一时间不明白曹操的意图。但很快他就明白了过来。曹操虽和康茂德达了协议。但是他仍然不愿意太过明显的去除掉维路斯家族同盟所属的那些军队。他主动去东路防御。为的是嫌。同时也是为自己获取最大的军功。
“那么。东路就交给你了。”孙点了点头。然后朝佩伦尼斯道。“阁下没有异议吧?”
佩伦尼斯选择了沉默。和康茂不同。他对于曹操始终保持着戒备。现在见曹操主动要求负责防御日耳曼蛮族的东路联军。他一时间心里有些愧疚。
大致上的战略很快便被决定了下。除了曹操以外。维路斯家族所属同盟的其余四万军队被派去防御人数大约在六万的日耳曼蛮族北路联军。看上去似乎孙坚仍旧分兵了。但实际上出征大军里。八万近卫军全都留了下来。对付人数最少的日耳曼蛮族的西路联军。
这样的布置。虽然让维路斯家族同盟的四万军队有微词。不过他们只是担任防御任务而已。四万对六万。只需要坚守一个月。对他们来说也是极为轻松的事情。只是曹操这个很明显是维路斯家族同盟旗帜的人物。居然要用一万人来对抗七万人。这就让他们有些愤愤不平了。谁都认为这是康茂德想要借日耳蛮族的手除去曹操。但是曹操自己本人却一副毫不在意的样子。让他们也无话可说。毕竟虽然同属维路斯家族同盟。可是因为某些原因。他们和曹操的关系并不怎么样。
“那些人的死活。和我没有关系。”离开时。操看着身后的军营。一脸的冷笑。那些可怜他的蠢货并不知道。他们的命运才是真正的死路一条。


142楼2017-03-10 20:21
回复
    一百六十七.飞云盖海
    夏季的海面上,随着划动的船浆,在船上的人眼中,滩涂地上黑色的军队渐渐清晰了起来,几名同行的罗马近卫军士兵都是心中震撼,他们本以为罗马军团是这个世界上最强的军队,可是现在他们觉得应该再加上东方帝国塞里斯人的军队。海岸线上,一千二百五十名帝国士兵按照帝国陆军操典摆出了战斗阵型,前方弩阵,中央枪阵,左右骑兵,精锐压阵,在烈日下丝毫不动,犹如黑铁铸就的雕像群。
    对于罗马的近卫军士兵来说,面前寂静无声的塞里斯军队在烈日下纹丝不动的阵型展现出了极强的纪律性,当然更让他们吃惊的是塞里斯军队的士兵似乎每个人都穿着相同的制式盔甲。这不由让他们赞叹塞里斯人的富裕,在罗马,除了近卫军,其他各支军团地士兵盔甲可都没有整齐,不过他们认为也许在蛮荒之地为东方帝国镇守边境的是静锐军团,所以装备才能如此精良。
    “汝等是何人?”带领第九旅的帝**军侯朝船上的从未见过的人喊了起来,对于胡人他并不陌生,在雒阳的时候就曾见过不少匈奴人和乌丸人的同僚,不过眼前从船上下岸的人群却不同于他以前见过的胡人,他们同样有着一头黑发。不过最让人惊异的是,他们同样有着黑色地眼珠,只是他们的面容迥异于汉人。****让人一眼就看得出他们不是汉人。
    “我们是来自罗马的使团,受大汉天子地邀请来东方和伟大的大汉帝国建立友谊。”安东尼听到对面塞里斯军官地询问。总算松了口气,因为他听得懂那些话,这位塞里斯军官说的话和他继承自己父亲的祖母家乡语言并无二致。
    “罗马。”听到这个名字,带队的帝**军侯,很快就反应了过来。那不是天子在四海图上标注的西方帝国,距离帝国有数万里之遥。
    安东尼得庆幸。他遇到了一位从细柳营出身地帝**官,不但说着标准的雒阳官话,而且并非对罗马一无所知。
    “这是大汉天子,伟大地东方皇帝陛下写给我国的国书。”见对面的塞里斯军官忽然没了声音,安东尼连忙举起了携带的国书,高声道。
    “让他们过来。”听到对方拥有帝国的国书,带队的帝**军侯朝身旁的部下道,接着自己带人从中军而出,他已经打消了对这些罗马人的疑虑,只不过他必须亲自确认国书才能放心下来。
    看到塞里斯军队终于让他们踏上陆地。前来的罗马人都是欢腾起来。对于那几个跟来的贵族来说,他们已经受够了海上地糟糕生活。而对其他地学者来说,则是兴致盎然地研究起了塞里斯军队的军旗,因为那面红色地军旗上所绘画出的黑色生物是他们从没有见过的,至于保护他们的罗马近卫军士兵终于能够近距离地观东方帝国的军队。
    神情肃穆地接过安东尼手中的国书,带队的帝**军侯立刻激动了起来,这是天子亲写的国书,“大汉羽林第三十军团第九旅军侯孙清,奉诏。”说话间,带队的帝**军侯捧着国书,朝东行了参拜礼,然后才起身将国书还给了安东尼,让身后的帝**解除了军阵,不过仍旧保持着警戒的队形。
    “安东尼,他刚才的话是什么意思?”尤利娅不知什么时候从人群里到了安东尼身后,开口问道,她对东方帝国和塞里斯人充满了好奇。
    “应该是向他们的皇帝保证他会按照国书上皇帝的要求接待我们。”安东尼想了一下之后用拉丁文答道。*****
    旗舰的甲板上,佩伦尼斯看到塞里斯军队解除了战斗姿态,知道自己很快就可以让船队靠岸了,不由心情大好,而这时几名近卫军士兵划着船回来了。
    “起锚,我们上岸。”佩伦尼斯大声下达了命令,奥古斯都交给他的重任他已经跨出了最重要的一步,希望接下来的一切都能圆满。
    在海上飘泊了太久的罗马水手们欢呼了起来,接着手脚飞快地吊起船锚,将船靠向了海岸,而跟在舰队后面的商人船队上也是爆发出了欢庆声,当初跟着舰队出发的船队如今只剩下了一半不到,剩下的要么在半途返回,要么就消失于海上的风暴中。
    看着靠岸的商人船队,孙清不由朝一旁的安东尼问道,“那些船只也都是贵国的使团吗?”他对于罗马人的使团规模很好奇。
    “他们只是跟随我们的商船,是来做生意的。”安东尼答道,他的话很快让面前的孙清皱了皱眉,“他们不能靠岸吗?”看到孙清的表情,安东尼心里一紧,连忙问道。
    “他们当然可以靠岸,不过日南郡并不繁华,他们如果要做生意的话,最好把船开到扬州。”孙清直言不讳地道,整个交州对帝国来说。还属于未开发的地带,而且路况也不太好,他们护送罗马使团上雒倒是无妨,可是那些商船就不关他们的事了。
    “原来是这样,我会跟我们的使团长大人说地,让那些商人不要随意卸货。”安东尼见孙清并不是不准那些商船靠岸,不由松了一口气道。
    作为整支使团里唯一一个精通汉语的人,安东尼很快忙碌了起来,那些对东方帝国充满好奇的学者,贵族让他忙得焦头烂额。
    “那是塞里斯人的神兽。龙,代表着皇帝的威严。”对于几个执着于塞里斯军旗上图案的学者,安东尼不得不向身边陪同的帝国士兵询问。现在他只希望佩伦尼斯尽快下船,好让他摆脱目前这种情况。
    让士兵负责船只靠岸的秩序。孙清派出了斥候快马去军团驻地和日南郡郡治传信,罗马人的使团到达是件大事情,不是他一个军侯可以处置的。
    踏上东方帝国地土地,让佩伦尼斯感到了一种成就感,从古希腊开始。^^^^西方的学者们就一直在争论这个世界有多大,亚历山大皇帝的远征一度让人们以为印度就是东方地尽头。不过从帕提亚人那里贩卖到罗马的丝绸让人们知道在遥远地东方有一个更强大的帝国,不过从没有人真正到过这里。
    看到佩伦尼斯出现在视线中,安东尼立刻摆脱了身边的学者和贵族,他现在需要为执政官大人做全权的翻译,而不是帮他们去向塞里斯士兵询问各种问题。
    就像上岸的罗马近卫军士兵一样,帝**地士兵也在观察着他们,虽然地域上的遥远让两个国家不太可能出现直接对抗地局面,不过他们还是对这些西方最强大的士兵感兴趣。
    佩伦尼斯很快和孙清见了面,作为被后世称为哲学家皇帝的马尔库斯.奥列里乌斯所信任的侍从官长,佩伦尼斯同样是个性格敦厚守礼的人。而出身细柳营的孙清有着良好的修养。两人很快就彼此有了好感。
    由于渔村附近并没有城市,佩伦尼斯只能暂时先到孙清的军营暂住。至于那些跟随的罗马商人则没有这个待遇,他们只能呆在海滩上扎营,同时还得受到帝**的监管,对此佩伦尼斯并没有表达反对,这里是东方帝国,他们得遵守这里地法律,更何况他本就不想带着那些商人来,这些人一路上给他造成了不少麻烦。
    由于有五百名士兵在海滩驻扎,所以军营里为佩伦尼斯一行两百人地使团留出了足够的营房,而到夜晚,从军团驻地来地参谋已经带来了和日南郡郡治文官商谈后的命令。
    “安先生,我想你们得在日南郡待一阵子,直到天子的命令下达,你们才可以上雒。”虽然对方有天子的国书,不过孙清还是要遵照上级命令办事。
    听着安东尼的翻译,佩伦尼斯皱了皱眉,然后很快调整了情绪让安东尼向他询问理由,在他看来,塞里斯人不可能没有理由就让他们这么等待。
    “是这样的,从日南郡前往雒阳的陆上通道太过遥远,如果走陆路的话,大概要半年时间左右,我想使团的各位应该不会愿意花那么多时间吧!”孙清解释道,说起来帝国在交州的道路状况虽然比以前有所改善,可是仍旧没什么太大的变化,他们的补给也更多依靠海运,从扬州出发的水师每隔三个月会为他们运送大量的补给过来。\\\\\
    佩伦尼斯很快便释然了,不过心里却在为东方帝国的领土感到吃惊,在向孙清讨教了一些有关东方帝国的常识以后,佩伦尼斯才满意地回到了自己的房间。而安东尼却是被一群学者和贵族给抓去,打听着有关东方帝国和塞里斯人的一切情况。
    上岸的罗马人并不知道,第三十军团让他们停留在日南郡一段时间的真正理由是军医官认为对于遥远异国来的人得先观察一阵子,确认他们身上没有传染病,才能让他们进入帝国的内陆,毕竟当年孝武皇帝时代,帝**远征草原和西域,最后却在帝国北方引发了一场大规模的瘟疫是帝**的军医官们在接受培训时提到最多的事情。
    就在第二天,从三十军团驻地连夜赶来的军医官便带着名义上的接待人员到了,而这时因为水土不服,上岸地罗马人有人病倒了。好在这些军医官及时赶到,才没有让病症蔓延,而军医官们使用的医术也让佩伦尼斯等人大感惊奇。
    就在罗马人待在荒凉的日南郡海滩上修养的时候,帝国驿站已经用了八百里加急将这一消息送往雒阳,大约在罗马人登陆的半个月后,消息便送入了内阁省。
    “罗马人?”看着送到的奏章上,杨赐过了一会儿,才反应过来,罗马不就是海西的大秦,他们居然派使节来了。不敢怠慢的他,立刻派人前往建章宫去请天子了。
    “说起来,十年前。他们好像来过一次,不过人数可没那么多?”几名宰相很快回忆起了当年的那些希腊商人冒充的罗马使者。就像罗马人对东方地美好幻想一样,在原本帝国的人们中,对于遥远的西方也抱有美好地想法,认为西方物产丰富,百姓富足。政治清明,但是十年前那些希腊商人的寒酸礼物却让帝国官僚认为称为大秦地罗马其实是言过其实。
    建章宫内。正在批阅司马防他们送来的关于黄河改道工程调查报告的刘宏在接到内阁省送来的消息后,立刻就摆驾前往内阁省,可以说罗马人的到来出乎他地意料,坐在御辇里,刘宏想起了十年前那群冒充罗马使者的希腊商人,那些希腊商人伪造地罗马国书居然只是用荷马史诗里的一段充数,而且用的还不是拉丁文,才让他看出了端倪,最后做了布置,不过他没想到的当初做的布置居然十年后才有了回报。*****
    和罗马人建立关系。刘宏并不是太热衷。只不过他认为太过相对封闭的帝国需要和外界交流,而当时世界上唯一能取得和帝国对等交流的也只有罗马人和波斯人而已。不过阻碍东西方之间直接交流的波斯人被他当成了敌人,当然最重要的是从地缘政治上来看,帝国和罗马没有直接的冲突关系,至少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如此。帝国发展地工商业需要一个倾销地,而要让崇尚陆地霸权地帝国走向海洋,有着丰厚利润的海上贸易才是最好地诱因,刘宏一路思考着,人已经到了内阁省。


    143楼2017-03-24 16:12
    回复
      一百六十六.来自罗马的舰队,历史的岔道!
      昭武三年,帝国交州,日南郡沿海的海面上,几艘远渡重洋的海船出现在了当地土著的视线中,看着前方渐渐展露的地平线,佩伦尼斯脸上露出了喜色,带着从诸行省挑选的最好的水手用了整整一年时间,现在他终于即将踏上遥远的东方帝国的土地,带给那位富有远见而慷慨的东方君主迟来的致敬和回礼。
      将时间倒回十年前,那时正是孝桓皇帝在世的最后一年,延熹九年,那个时候,也是在交州,帝国的最南端,一群自称是来自海西的大秦使者出现在了日南郡的帝国官吏面前,他们声称带来遥远的西方皇帝的国书,最后他们被帝国的郡国兵部队一路护送前往雒阳。
      但是实际上,这些自称是来自海西的大秦使者,只是一群胆大包天的希腊商人,他们的货船在风暴中损失殆尽,于是这些流落到扶男的希腊商人想出了一个匪夷所思的主意,冒充罗马的使节,前往东方帝国,朝觐东方君主,按照他们从扶南人那里打听到的消息,作为来自遥远异国的使者,他们将得到大批回礼,包括价值连城的丝绸。
      当这些冒充罗马使节的希腊商人到达雒阳没多久,孝桓皇帝便驾崩了,于是这些只是带着从扶南采购的象牙,玳瑁等礼物的希腊商人滞留在了雒阳,直到刘宏登基以后,才重新获得觐见的机会,不过那时候刘宏还没有铲除外戚和宦官势力,只是在两者中保持势力平衡,同时拉拢官僚派系,布局图谋大权,因此没有太多精力来思考帝国和罗马这个同时代西方最强大的帝国之间的关系,所以即使他看穿那些希腊商人的把戏,也没有说破,只是下令从皇室所用的贡锦中,挑选作为回礼。同时将写给罗马皇帝的国书写在了一方极其值钱的锦缎上。
      那些希腊商人对于刘宏的慷慨大方简直喜出望外,在罗马,丝绸是最受欢迎的奢侈品,一匹丝绸可以换回等重的黄金,而且那些丝绸还只是帝国地商人贩卖到西域的普通丝绸,可以说是在帝国所有丝绸中最差的货色。根本不能和皇室所用贡品相比。
      在刘宏收回君权的时候,这些希腊商人便迫不及待地踏上了返回故乡的航程,他们大约在建宁三年回到了罗马,不过这些在帝国行骗的希腊商人根本不敢提他们冒充罗马使者地事情,上岸以后甚至隐匿了一段时间,才开始脱手卖出手里的丝绸。
      可想而知,作为帝国皇室御用的丝绸出现在罗马的市场上,引起了怎样的轰动,这些工艺巧夺天工。薄如蝉翼,色泽光滑圆润,手感让人着迷的丝绸顿时让罗马的贵族为之疯狂。然后从亚细亚行省开始,这些珍贵丝绸成为了各个行省贵族追逐的对象。
      那些希腊商人根本没有想到,刘宏之所以将皇室御用的丝绸给他们带回罗马,便是猜测到了他们有可能不会将自己地国书交给罗马人,才故意让他们用这些在帝国也算得上是珍贵的丝绸引起罗马人的注意。
      不过可惜地是,当时的罗马皇帝,马尔库斯.奥列里乌斯正在上日耳曼行省的前线和蛮族军队对峙,如果那些希腊商人不是那么贪婪,直接将手里的丝绸全部卖光的话。也许他们可以逃过一劫,但是看到那些罗马贵族愿意出高价来购买这些丝绸,这些希腊商人里有人藏下了丝绸,打算等到价格被炒得再高然后再卖出去。
      最后时间辗转,当马尔库斯.奥列里乌斯带着儿子康莫都斯从前线返回罗马,听说到这种珍贵丝绸后,已经是三年之后,作为受到马尔库斯.奥列里乌斯宠爱的独子,康莫都斯对这种丝绸表露出了渴望拥有的感情之后。马尔库斯.奥列里乌斯便让自己的近卫军侍从官长佩伦尼斯去购买这种丝绸,花了比当初希腊商人们卖出丝绸时十倍的价钱买到了希腊商人手里仅剩不多地丝绸。
      在亲自见到了大汉皇室御用的丝绸以后,马尔库斯.奥列里乌斯在经过了一开始的惊叹以后,便敏锐地意识到这种从不曾在罗马见到的珍贵丝绸里面蕴藏了秘密,然后在这位罗马皇帝的调查下,知道这些丝绸是一群从亚细亚行省上岸的希腊商人手里流出的以后,马尔库斯.奥列里乌斯立刻让自己的近卫军寻找这群希腊商人。
      一直以来。丝绸都是罗马人趋之若鹜地奢侈品。可是雄踞西亚地波斯人垄断了东西方之间地贸易。抽取着高额地税赋。甚至阻止罗马和遥远地东方帝国接触。马尔库斯.奥列里乌斯本人对帕提亚发动地战争。有很大一部分动机便是出于贸易原因。
      从亚细亚行省登陆。携带前所未见地珍贵丝绸。这一切都让马尔库斯.奥列里乌斯相信那些希腊商人发现了通往东方帝国地海上航道。甚至有可能见到了东方帝国地主人。否则难以解释他们是如何获得那些珍贵丝绸地。
      于是那些希腊商人开始被近卫军追查。从罗马出发地近卫军在各行省寻找他们。而马尔库斯.奥列里乌斯也下达了悬赏令。仅仅是数日之后。亚该亚行省便有人向当地地官吏告密。抓住了其中一名希腊商人。而这名希腊商人之所以会被告密。其实源于他在一年前在一次聚会上喝醉酒以后把自己冒充罗马使者。接受了东方帝国地君主召见地事情说了出来。当时他还在几位贵族仕女面前。还用他那略懂皮毛地汉话说出了天子地发音。不过那时候没有人在意。只是认为他在吹牛而已。直到马尔库斯.奥列里乌斯下达了悬赏令以后。曾经与会地几个记性不错地人才知道那是真地。然后便去告密领赏了。
      很快。在近卫军地拷问下。被抓地希腊商人很快把所有地同伙都供了出来。而那份东方帝国皇帝陛下写给罗马地国书这件事情也被一并招了出来。得到报告地马尔库斯.奥列里乌斯立刻对那位拥有东方帝国国书地希腊商人地家里进行了搜查。最后总算找到了那份装帧华美地国书。至于那些希腊商人则被砍掉脑袋示众。财产充公。
      虽然罗马人从屋大维时代就从共和转向专制制度。同时还确立了奥古斯都地独裁地位。但是元老院却依然存在。在专制时期地早期。奥古斯都一直都是由几个大贵族家族轮流执掌。直到五贤帝时期元老院才逐渐恢复一定地权势。马尔库斯.奥列里乌斯将刘宏地国书在元老院提了出来。认为应当和遥远地东方帝国建立友好地关系。没有一个人反对。而唯一地问题就是没人看得懂国书上地内容。
      马尔库斯.奥列里乌斯和元老院地罗马贵族们自然不甘心失去这个和东方帝国接触地机会。于是在罗马各行省悬赏能够阅读东方文字地学者。许下了丰厚地报酬。
      作为西方的强大帝国,同时又是奴隶贸易盛行地国家,罗马几乎拥有各式各样的人种,就如同在帝国的雒阳。你可以偶尔看到来自海西地女奴,同样在罗马,也有着数量极其稀少的汉人奴隶。最后一位来自西里西亚行省的年轻学者出现在了马尔库斯.奥列里乌斯的面前,这位有着四分之一汉人血统的年轻学者祖母是一位被贩卖到罗马的女奴,其祖上曾是帝国的官吏,后来因为犯罪,而被全族发往敦煌充军,而她就是那个时候被卖到西域,最后辗转到了罗马,和帝国的风俗不同,罗马人并不歧视外族。所以她很幸运地被西里西亚行省的一位乡下贵族买下,成为了他地妻子,在她的熏陶下,她所生下的孩子都学会了她家乡的语言。
      名为安东尼的年轻学者同样从他父亲那里继承了祖母的母语,除了他以外,还有其他几位稍微懂得一些汉语的学者到了罗马,在安东尼的主持下,他们翻译了东方帝国的皇帝陛下给罗马皇帝地国书。
      国书的内容被翻译之后,马尔库斯.奥列里乌斯在浏览了上面的内容之后喜出望外。因为那位遥远的东方皇帝表达了愿意和罗马建立友好关系和通商的意愿,并且表示随时欢迎他们的使团再度来大汉,同时希望下一次双方能够就具体事宜进行行之有效的讨论。
      这一封国书让整个罗马的贵族都为之兴高采烈,从很久以前,他们就渴望和遥远的东方帝国接触,只不过地域上太过遥远,才让他们一直都处于失望中。当然这份国书里正式提到地,帝国曾派出使节,前往罗马。最后却被波斯人所阻止地事情。让罗马的贵族再一次集体咒骂了一遍贪婪地帕提亚人,连同这次试图隐瞒国书的死去的希腊商人一起。
      马尔库斯.奥列里乌斯在元老会上做了激情洋溢的演讲。他宣称帕提亚人试图阻止东西方之间交流的阴谋破产了,同时保证罗马的每一位贵族都可以得到东方帝国的丝绸,而且再也不需要向帕提亚人交纳高额的税赋。
      在马尔库斯.奥列里乌斯的推动下,罗马上下都掀起了一股东方帝国热,然后组建前往东方帝国的使团和船队得到了元老院和全体贵族的支持。
      佩伦尼斯作为马尔库斯.奥列里乌斯最信任的近卫军侍从长官,成为了使团的长官,负责一切事宜,陪同他一起的除了近卫军士兵,和安东尼等几位会汉语的学者以外,还有不少充满求知欲的学者以及一些对东方帝国有着美丽憧憬的贵族。最后使团的人数一度膨胀,让马尔库斯.奥列里乌斯不得不亲自出面,控制使团人数。
      经过一年的准备,从地中海出发的舰队驶向了遥远的东方,同时跟随的还有那些充满冒险精神的商人的船队,他们跟在舰队后面,想要去东方捞金,美丽的丝绸让他们疯狂,足以让他们忘记大海的危险。


      144楼2017-03-24 16:1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