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了娱乐、还记得金孔电影院吗?那座两层楼的红砖的苏式风格建筑、那是满满的回忆啊!售票大厅总是贴满了各种电影的宣传海报、电影票是是那种长长的薄薄的,永远只有红色、绿色和白色的纸,但作为当年的我们,看电影是从来不买票的!
要不就是学校组织看、要不自己逃票进去,说到逃票的地方也只有两个,一个是男厕所、男厕所在后面大路靠杀牛场那个高地旁,一般对于身手敏捷的男生来说都不是问题,问题在于翻到男厕所上面跳下去那一瞬间,有人曾经直接跳到小便槽里去,我倒是庆幸没有失手过;还有一种方式就是从电影院侧面大厅的座位下面的采光窗钻进去,这个方法更适合身材小巧一点的同学,总之,进去了之后就可以欣赏大片了!进去看片的氛围也是不一样,几乎都是各个单位组织、极少有情侣来看,呃,我记得最深刻的一次、全场哭得稀里哗啦那次,就是看看《妈妈再爱我一次》,电影院出来就是一家饭馆、随时把大鱼的尾巴贴在餐馆墙上,我记得她们家门是刷的黄漆、有一次放学我和小伙伴们完整的看了一次《无敌鸳鸯腿》,旁边那个杀牛场有些恐怖,晚上下自习还有荧光。 沿着那条小路下去,就是金孔幼儿园、金孔小学和金孔初中,还有那隔沟相望的金孔高中,后面的14年时光、我们这一代之中的大部分人就在这些母校中成长、收获。小伙伴们来来去去、有转校的、也有转走的、初中是个坎、很多同学初中读了就出生社会、高中也是一个坎,大部分人高中过后再也未曾见面,那时候的金孔小学还是一排青瓦平房、操场是夯过的土操场、3年级搬到现在初中的位置,那时候的榆树院子里我们就在看《蛇国大战》、《圣斗士星矢》、一系列小人书了,当时郑渊杰很出名、全民对科学知识的迷恋达到了一个痴迷的状态,有一个报纸叫:少年智力开发报,我居然也定了6年、每次拿到从家里门缝塞进来的报纸都要高兴半天、又可以去跟小伙伴们出智力问答和进行科学探索了!后来小学的新教学楼竣工了,我们的5、6年级又搬回原址、新学校给我们发了新的校服、男生带条纹天蓝色、女生玫红色、还组建了校乐团,面向全校招募,作为高年级,我们首当其冲,有旗手、指挥、鼓手、号手,可惜,穿的礼服很好看、有时候还要占用上课时间训练,真是一份美差,我也积极报名,很显然,我没有选上。吹号的节奏是:爸爸邬、爸爸邬、吧邬吧邬爸爸邬……,转眼小升初,考试是在对面初中考的,那房屋是砖混的三层现代化教室,在那个年代很洋气、数学95、语文98、政治93,小学6年第一次考那么高的分数,那一年,金孔下了迄今为止最大的一场雪,我和小伙伴们考的都比较理想,于是大家疯狂的打雪仗、漫山遍野放火烤香肠……说到平时的生活,外公逢场必须来,他老人家的名言是:赶场不喝酒、忹在街上走,我也期盼他和外婆来赶场,再怎么也要给我拿个半圆、一块花花,拿着钱我也是买个方酥、油旋子之类的吃了,父母很少给零花,所以3天一次的逢场显得尤为期盼!除了在学校学习、放假最大的爱好就是回外婆家、农村的小溪、田间地头才是我大显身手的地方……!(未完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