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2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一月份70个大中城市房价数据。
数据显示,一线城市房价环比持平,二线城市微涨0.1%,三线城市走势总体平稳,涨幅0.4%。
一线城市除广州外全面停涨,15个热点城市中,深圳、无锡环比下调0.5%,天津、上海、南京、合肥、福州、厦门、济南、郑州等城市也出现了下调迹象。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月27日,党报发表了一篇文章《房价降了就得救市?》,文中暗指房价下跌属回归理性,直点炒房团“请理性对待价格的正常波动”。
这一系列的动作似乎在告诉需要买房的人,房价开始降了,大家可以准备准备票子买房了。
但是,真实情况究竟是怎样的呢?
过去房价“涨涨涨”的时候,部分热点城市一个月涨幅能够达到3%~5%。
再看看近几个月房价“跌跌跌”的幅度,通常不到1%,有的仅仅有0.1%,而且这零点几的跌幅还是在中央一次又一次的下压中才出现的。
这涨跌对比幅度告诉我们,房价似乎还没那么快就进入“寒冬”。
(二)
大家都知道目前的房价很泡沫,可为什么这房价就是降不下去?
1、政府严重依赖土地财政
我国目前的房产相关收入,最大可以占到地方政府收入的70%以上。
据中商情报网数据,2016年以来,已经有苏州、南京、上海、杭州、天津等多个城市土地成交金额超过1000亿元。
2016年前10月,土地出让金达26546亿元,占比地方政府性基金本级收入高达88%。
也就是说,如果房产价格大幅下滑,会极大影响政府收入。
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资金哪里来,很大一部分靠的就是税收收入,土地价格乃无本之利,所获收入最高。
那地方政府为了给地方公共服务融资,就要通过限制土地供给,提高土地拍卖价格来获得资金。
在地产商的开发成本中,土地成本占了总成本的30%~50%左右。
土地价格一旦上涨,势必会引起开发成本上涨,那房价相应地也会上涨。
2、农村不提倡建房,大量农民涌入城市买房
现在,国家推行城镇化,对农村盖房是不支持的,并且大力鼓励农民进城买房,甚至部分地区,在农村的拆迁力度还很大。
我在农村的一个亲戚告诉我,原本他对进城买房并没有多大的兴趣,可在农村建房又有诸多限制,再加上政府为推进城镇化,对进城买房的农民给以一些优惠福利。因此,原本不想买房的他,也掏出腰包贡献房地产业。
可以说,在城市化建设过程中,房地产行业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农民进城,那是打算安家落户的。
什么叫安家?首先就是有一个自己的房子。
目前我国农民人口占比还是相当高的,如果这么多的农民涌入城市,可想而知,城市用地规模将会扩大。
城市人口多了,房子需求也多了,可地就那么多,到头来呢,咱们还是要继续面临着房价飞涨的结果。
3、房子属于高度无弹性商品
对于高度无弹性的商品,老百姓对它们的需求,是一种刚性需求。
这个意思是说,不管房价涨成什么模样,老百姓还是要买房子,就好比说糖尿病患者,就算胰岛素涨到天价,他还是要买,只不过分买得起与买不起而已。
老百姓需要一个可以遮风挡雨的稳定住所,在房子这事上,他们属于被动方,几乎没有什么讨价还价的余地。
4、中国人对房子的新旧思想
在老一辈人看来,房子是必须要的,无论是结婚,还是养老,都要有一个自己的房子。
古人讲说“扎根”,首先就是要有一个落脚的地方,这个落脚的地方就是房子。
从年轻人观念看,炒股和买房,是两种最普遍的投资手段,而股市总是风云变幻,不如房子来的稳扎稳打。
不管是老观念还是新思想,他们对待房子的问题上,结果都是一样的,那就是—买!
(三)
虽然短期很难指望房价大跌,但依然要注意未来影响房价的其他拐点因素。
1、房地产税出台抑制房价
月20日,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尹中卿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房地产税降房价是毫无疑问的。”
房地产税,指的是一个综合性概念,是对房产征收的所有税目的总称,包含了流转环节和保有环节两大税类目。
其中,流转环节税目有:印花税、契税、城市维护建设税等九项,保有环节税目有:城镇土地使用税、房产税和城市房地产税。
征收房地产税,短期内能够释放一些存量房产,缓和供求关系,抑制房价。
2、社会老龄化,房子需求降低
按照国际上同行的人口年龄结构划分类型,15~64岁之间被视为劳动年龄人口,0~14岁和64岁以上被视为非劳动年龄人口。
劳动年龄人口的比例越高,住房需求越大。相反,非劳动年龄人口比例越高,住房需求越低。
人口老龄化,老年人口比例上升,青年人比例下降,居民住房总需求降低。
按照供需理论来说,需求减少,供给不变,那么房价自然就会降低。
3、年轻人收入低,无力买房,抑制房价上涨
目前青年人收入偏低,且增长缓慢。
拿南京来说,南京平均工资5710元,而南京的房价高达每平方24572元。几乎是平均工资的5倍。
在这样的高房价情况下,普通年轻人自然没有能力买房。
在房产市场中,年轻人的购房欲望是比较高的,但过高的房产价格又导致年轻人无力买房。
这种情况下,房子供应量与可购买能力不匹配,这也是影响未来房价的重要考量之一。
数据显示,一线城市房价环比持平,二线城市微涨0.1%,三线城市走势总体平稳,涨幅0.4%。
一线城市除广州外全面停涨,15个热点城市中,深圳、无锡环比下调0.5%,天津、上海、南京、合肥、福州、厦门、济南、郑州等城市也出现了下调迹象。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月27日,党报发表了一篇文章《房价降了就得救市?》,文中暗指房价下跌属回归理性,直点炒房团“请理性对待价格的正常波动”。
这一系列的动作似乎在告诉需要买房的人,房价开始降了,大家可以准备准备票子买房了。
但是,真实情况究竟是怎样的呢?
过去房价“涨涨涨”的时候,部分热点城市一个月涨幅能够达到3%~5%。
再看看近几个月房价“跌跌跌”的幅度,通常不到1%,有的仅仅有0.1%,而且这零点几的跌幅还是在中央一次又一次的下压中才出现的。
这涨跌对比幅度告诉我们,房价似乎还没那么快就进入“寒冬”。
(二)
大家都知道目前的房价很泡沫,可为什么这房价就是降不下去?
1、政府严重依赖土地财政
我国目前的房产相关收入,最大可以占到地方政府收入的70%以上。
据中商情报网数据,2016年以来,已经有苏州、南京、上海、杭州、天津等多个城市土地成交金额超过1000亿元。
2016年前10月,土地出让金达26546亿元,占比地方政府性基金本级收入高达88%。
也就是说,如果房产价格大幅下滑,会极大影响政府收入。
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资金哪里来,很大一部分靠的就是税收收入,土地价格乃无本之利,所获收入最高。
那地方政府为了给地方公共服务融资,就要通过限制土地供给,提高土地拍卖价格来获得资金。
在地产商的开发成本中,土地成本占了总成本的30%~50%左右。
土地价格一旦上涨,势必会引起开发成本上涨,那房价相应地也会上涨。
2、农村不提倡建房,大量农民涌入城市买房
现在,国家推行城镇化,对农村盖房是不支持的,并且大力鼓励农民进城买房,甚至部分地区,在农村的拆迁力度还很大。
我在农村的一个亲戚告诉我,原本他对进城买房并没有多大的兴趣,可在农村建房又有诸多限制,再加上政府为推进城镇化,对进城买房的农民给以一些优惠福利。因此,原本不想买房的他,也掏出腰包贡献房地产业。
可以说,在城市化建设过程中,房地产行业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农民进城,那是打算安家落户的。
什么叫安家?首先就是有一个自己的房子。
目前我国农民人口占比还是相当高的,如果这么多的农民涌入城市,可想而知,城市用地规模将会扩大。
城市人口多了,房子需求也多了,可地就那么多,到头来呢,咱们还是要继续面临着房价飞涨的结果。
3、房子属于高度无弹性商品
对于高度无弹性的商品,老百姓对它们的需求,是一种刚性需求。
这个意思是说,不管房价涨成什么模样,老百姓还是要买房子,就好比说糖尿病患者,就算胰岛素涨到天价,他还是要买,只不过分买得起与买不起而已。
老百姓需要一个可以遮风挡雨的稳定住所,在房子这事上,他们属于被动方,几乎没有什么讨价还价的余地。
4、中国人对房子的新旧思想
在老一辈人看来,房子是必须要的,无论是结婚,还是养老,都要有一个自己的房子。
古人讲说“扎根”,首先就是要有一个落脚的地方,这个落脚的地方就是房子。
从年轻人观念看,炒股和买房,是两种最普遍的投资手段,而股市总是风云变幻,不如房子来的稳扎稳打。
不管是老观念还是新思想,他们对待房子的问题上,结果都是一样的,那就是—买!
(三)
虽然短期很难指望房价大跌,但依然要注意未来影响房价的其他拐点因素。
1、房地产税出台抑制房价
月20日,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尹中卿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房地产税降房价是毫无疑问的。”
房地产税,指的是一个综合性概念,是对房产征收的所有税目的总称,包含了流转环节和保有环节两大税类目。
其中,流转环节税目有:印花税、契税、城市维护建设税等九项,保有环节税目有:城镇土地使用税、房产税和城市房地产税。
征收房地产税,短期内能够释放一些存量房产,缓和供求关系,抑制房价。
2、社会老龄化,房子需求降低
按照国际上同行的人口年龄结构划分类型,15~64岁之间被视为劳动年龄人口,0~14岁和64岁以上被视为非劳动年龄人口。
劳动年龄人口的比例越高,住房需求越大。相反,非劳动年龄人口比例越高,住房需求越低。
人口老龄化,老年人口比例上升,青年人比例下降,居民住房总需求降低。
按照供需理论来说,需求减少,供给不变,那么房价自然就会降低。
3、年轻人收入低,无力买房,抑制房价上涨
目前青年人收入偏低,且增长缓慢。
拿南京来说,南京平均工资5710元,而南京的房价高达每平方24572元。几乎是平均工资的5倍。
在这样的高房价情况下,普通年轻人自然没有能力买房。
在房产市场中,年轻人的购房欲望是比较高的,但过高的房产价格又导致年轻人无力买房。
这种情况下,房子供应量与可购买能力不匹配,这也是影响未来房价的重要考量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