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婚彩礼吧 关注:907贴子:20,520
  • 43回复贴,共1

简述彩礼的前生后世!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古籍《礼记.昏礼》上载:“昏礼者,将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故君子重之。
2、另《仪礼》上说:“昏有六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这就是创于西周而后为历朝所沿袭的“婚姻六礼”传统习俗。也是“彩礼”习俗的来源。六礼中的“纳征”是送聘财,就相当于现在所讲的“彩礼”。
3,订婚仪式上,男方家庭会以订婚男子的名义送给女方一份由物品和金钱两部分构成的“彩礼”,其中钱为财(聘金),物为礼(聘礼)。
4,有些地方习俗称为纳征,征是成功的意思,即送彩礼之后,婚约正式缔结,一般不得反悔。若有反悔时,若女方反悔,彩礼要退还男方的;若男方反悔,则彩礼一般不退
5,所谓上车下车都是附带的不是必须的,看男方意思,开口礼是必须的在古代。古代所谓开口礼多在婚后第二天早晨敬茶的时候给红包或者首饰
6,那么古代女子有哪些嫁妆呢:
(1)尺子:量具,婚姻生活中引申为衡量幸福的标准,指百子千孙,幸福源远流长,同时也是对新人今后生活事业步步高升的祝福。(男方送女方带)
(2)梳子:所谓“一梳梳到底,二梳白发齐眉,三梳子孙满堂”, 梳子有“结发”之意,尤白首相庄,指夫妇一生相爱相守,白头偕老。(男方送女方带)
(3)绣花鞋:鞋与“偕”同音,寓意夫妻相亲相爱,长相厮守,在花繁锦绣的美好岁月中白头偕老,共沐生活的瑰丽与芬芳。
(4)压钱箱:九宝中的第九宝是压钱箱,是婚庆中女方送嫁礼品之一,借以表示女方家境富裕,同时也是女子婚后用于收藏心爱珍品之物。
(5)镜子:代表圆满、完满,以及寓意新娘的姿容秀丽,是对新娘婚姻生活甜蜜美满的祝愿;纵使时光流逝依然永葆青春、花容月貌的美好寄托。
(6)如意秤:取材于传统婚礼仪式中用于新郎掀开新娘红盖头的如意秤!
(7)都斗:原是量粮食的器具,在婚嫁礼仪中用于彰显男方的财富雄厚、家境富裕,女儿嫁过去之后也能过上丰衣足食、轻松无忧的富裕生活。
(8)算盘:生活中用于算筹收入和开支的计算工具,婚庆礼仪中的千足黄金算盘,寓意新人对未来安宁富裕生活的理想与规划,能够合理的投资理财,赢得广茂财源。
(9)剪刀:是传统婚礼中的“六证”之一,生活中主要作服装剪裁之用,婚嫁礼仪中寓意新娘婚后生活的绫罗绸缎、前程锦绣,共享人生的荣华富贵。历代略有增减!
7 古代的现实生活中,很多媳妇还是会因为软弱被婆家霸占嫁妆,但这种事情如果有人告或传出去,婆家是要付出代价的。古代女子通常用嫁妆来补贴家用(小家庭),资助丈夫读书或经商,养育并传承给孩子,也有特别“贤惠的”还用自己的嫁妆给丈夫纳妾,以提高自己的地位。
8、古代的彩礼归属,可以让女儿带回,也可以自己留用,这个自古皆然。古代讲究门当户对,彩礼一般不会超出男方极限,因为古代女子嫁人之后回娘家要受到“”理法“”约束,不是想回就会,频繁回娘家,会被别人看不起!认为女方父母教女无方!
这就是新娘出嫁三天便回门,称为“归宁”、“三朝回门”、“头转客”,含有“成家不忘娘”之意。但是当晚必须在日落前返回夫家,因为新婚不能空新房。二返厝”(婚后十二天)、“三返厝”(婚后满月)虽然个地方时间不大一样但是大同小异,不要小看古代封建理法,非常严格!
9,宋以前女子可以提出离婚,政府三圈(或者当地乡老(掌当地教化))一般会有劝说不离婚,但若坚决的正常下可以离婚,以后嫁娶自由,宋以前彩礼一般都是贵族三十礼(物)或者十五,百姓一般是肉、粮,菜,布等六礼
10、元以后彩礼越来越重,因为元贵族畜牧为主,曾有想法把中国变成牧场,为了打压南人(当时的南方汉人)和汉人(中原地区的汉人)而制定的高额彩礼,开始流行,(元朝时候收入低历代最低),而且对女子的打压更加严重,达到变态的地步,
11清代彩礼:礼银六十四两,迎送彩银八钱,叩门彩银四钱,净增彩银六钱,掌翰礼壹两,迎书彩银八钱,物品若干。以谷物通用谷物折算法对比,一两纹银大约值现在200元人民币.也就是说,在清代,人民币14000元左右就能娶到一房媳妇,各位小主应该没少看后宫剧吧,那我们就以清后宫年俸为例,皇后、贵妃娘娘的级别相当于现在国家领导人,我们就不拿她们作为参照物了。以宫女为例年俸禄大概在10两纹银2000人民币左右。也就是说在清朝,一个有着初级公务员职务的小姑娘,混个六、七年,就能为她的哥哥或者弟弟攒出一份媳妇钱。当然你够上进够机灵,能混到数目可观的“答应”队伍里,就算个小领导了。你还别拿村长不当干部,一个答应年俸能达到30两纹银,俗话说拿人手短吃人嘴软,新媳妇娶进门咱下面开始一条条看看老祖宗们遵循了上千年的传统规矩。
  -----------《清.婚事杂登》
(1) 一.处子之身,不需要解释在古代,现在不讲究了一般
(2)妇随夫姓
  踏进婆家的门,姑娘,请忘记你姓什么叫什么来自于何方吧。从此以后,你生是夫家的人,死是夫家的鬼
(3)三从四德这个大家都知道:综合说就是严守贞操,顺从家人,基本要把自己训练成为像耶稣一般无私奉献的存在。说话讲究分寸,打扮端庄得体,每天必须采桑养蚕、纺绩织作,做早中晚餐、酿制酒浆;像在网上骂骂街,跟帅哥聊聊天这种事您想也别想了。如果家务活干的很出色,在丈夫心情高兴的时候也许会允许你上他QQ去偷个菜啥的。
(4)七出,这个很严重有可能会被休掉的,一旦被休掉很难再嫁,古人云被休不祥,现在看来有点扯单,
[1]、鸡叫头遍,媳妇起床洗干净小脸赶紧到公婆处请安,奉水盥漱,侍侯用饭,公婆不让休息你就不能休,公婆说啥你就得赶紧干啥!除非丈夫跟你一心!
[2]、生不出儿子?别怪老公,就是你丫的责任!更扯淡!
【3】男女授受不亲,千万别让你老公看见你跟别的男人说话!
【4】自身有毛病的女人,例如先天性疾病,
【5】老公有小三小四小五了,不能妒忌,还要给老公炖汤滋补身体。这个也扯淡
【6】少说话多干事,千万别招惹小姑子或小舅子,那是地位高你一等的生物。这个扯淡
【7】媳妇是不能掌握家里财政大权的,还敢把夫家的东西贴补娘家?那是家贼!
这里天天呼天抢地谈风俗论传统要高额彩礼的主儿,真拿完彩礼嫁过门了有几条你们能做到的?
在这里声明,我并不是反对男方送女方彩礼,给彩礼是男人婚前给女方家的一份面子,也是一份尊重。但这是双方建立在感情基础上的一种尊敬、适当的彩礼用可以增进感情,用到合适的地方更可以减少家庭负担,让小家的负担减少更多负担,比如结婚后把彩礼钱用到买房子上,这样以后挣得钱可以投资做点生意!高额彩礼只要自己的面子,想过未来老公家的面子没有,如果以后过得不好你们是不是埋怨男生挣钱少(大多说人无论男女挣钱能力赶不上当地房价),埋怨别人都有房子什么的,自己什么都没有的也很多吧!
最后所谓总结:针对普通人,特殊人物没必要说彩礼!
这么多年了要了高额彩礼的不幸福的也不少,没要彩礼的或者适当要彩礼的幸福的也不少,当然不能一概而论,幸福不幸福,钱是重要的一环,但是不是全部,人品、责任、能力,都很重要呀!一些家里是暴发富的二代们后来倾家荡产的不是很多么,寒门子弟人品好上进的人成功不也很多么!最后我这只是自己的看法,不代表别人,因为我没有权利和义务去指责和辱骂别人!


IP属地:河南1楼2017-02-28 10:54回复
    现代的婚姻法实在保护财产,因为骗婚的太多了:房子婚前的本来就不是你的凭啥给你,法律也说了婚后共同还贷款的还是共同的!


    IP属地:河南2楼2017-02-28 10:58
    回复
      2025-05-29 15:57:55
      广告
      所以法律义务仍然存在,拒不执行的可以申请强制执行,扔进监狱都可以


      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7-02-28 11:50
      回复


        IP属地:河南4楼2017-02-28 13:48
        回复
          这些也仅仅是某个上层阶级的文化。
          对于960万平方公里,55个民族的中国几千年不具有普遍性。


          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7-05-27 16:03
          收起回复
            秦始皇灭六国,掳掠六国美女,诛杀她们全家男丁,挖掘六国王公祖坟。
            拿到秦始皇还会把这些宫女挨个给一遍彩礼?


            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7-05-27 16:05
            收起回复
              中国历代战乱不断,男性十二三岁就上战场打仗,要么战死沙场,要么凯旋而归。
              战争胜利了,俘获敌国女眷还用给彩礼?
              在或者,疆场之上十之七八战死,十之一二幸存下来,返乡娶媳妇还用彩礼?


              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7-05-27 16:07
              收起回复
                昏礼者,将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故君子重之。是以昏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徵,请期,皆主人筵几于庙,而拜迎于门外,入,揖让而升,听命于庙,所以敬慎重正昏礼也。
                国学父亲醮子,而命之迎,男先于女也。子承命以迎,主人筵几于庙,而拜迎于门外。婿执雁入揖让升堂,再
                国学敬慎重正而后亲之,礼之大体,而所以成男女之别,而立夫妇之义也。男女有别,而后夫妇有义;夫妇有义,而后父子有亲;父子有亲,而后君臣有正。故曰:“昏礼者,礼之本也。”f2d国1ad1学w86e网v41cz
                国学夫礼始于冠,本于昏,重于丧祭,尊于朝聘,和于射乡,此礼之大体也。
                国学夙兴,妇沐浴以俟见。质明,赞见妇于舅姑,妇执笲、枣、栗、段修以见,赞醴妇,妇祭脯醢,祭醴,成妇礼也。舅姑入室,妇以特豚馈,明妇顺也。厥明,舅姑共飨妇以一献之礼,奠酬,舅姑先降自西阶,妇降自阼阶,以著代也。tb&^%we(国*&wr&学_q^wr^#*网%)r#_tb$@
                国学成妇礼,明妇顺,又申之以著代,所以重责妇顺焉也。妇顺者,顺于舅姑,和于室人,而后当于夫,以成丝麻布帛之事,以审守委积盖藏。是故妇顺备而后内和理,内和理而后家可长久也,故圣王重之。
                国学是以古者妇人先嫁三月,祖庙未毁,教于公宫,祖庙既毁,教于宗室,教以妇德、妇言、妇容、妇功。教成祭之,牲用鱼,芼之以蘋藻,所以成妇顺也。f2d国1ad1学w86e网v41cz
                国学古者天子后立六宫、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妻,以听天下之内治,以明章妇顺,故天下内和而家理。天子立六官、三公、九卿、二十七大夫、八十一元士,以听天下之外治,以明章天下之男教,故外和而国治。故曰:“天子听男教,后听女顺;天子理阳道,后治阴德;天子听外治,后听内职。教顺成俗,外内和顺,国家理治,此之谓盛德。”f2d国1ad1学w86e网v41cz
                国学是故男教不修,阳事不得,适见于天,日为之食;妇顺不修,阴事不得,适见于天,月为之食。是故日食则天子素服而修六官之职,荡天下之阳事;月食则后素服而修六宫之职,荡天下之阴事。故天子之与后,犹日之与月,阴之与阳,相须而后成者也。天子修男教,父道也;后修女顺,母道也。故曰:“天子之与后,犹父之与母也。”故为天王服斩衰,服父之义也;为后服资衰,服母之义也。


                IP属地:河南8楼2017-05-27 17:35
                回复
                  2025-05-29 15:51:55
                  广告
                  这只是其中一篇,官方的,百姓见到会学一些知道吧,


                  IP属地:河南9楼2017-05-27 17:3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