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小维科技吧 关注:4贴子:75
  • 4回复贴,共1

小维教你选择合适的综合布线系统!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综合布线在这些年发展十分迅速,现如今,综合布线产品研发、工程设计和安装的相关标准都已经十分完善了。然而,在网络运行了一段时日后,特别是当发生了一些人员更迭的情况后,很难维持对现有布线系统信息的清晰掌握。一旦有问题发生,网络管理人员将耗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去现场查找问题链路的各个部件。


1楼2017-02-27 14:26回复
    电子智能配线系统是结构化布线领域的一大技术飞跃,它经历了近十五年发展的历史,目前已经日渐成熟。它把传统的定位于无源基础设施的布线系统提升了一个台阶,弥补了物理层和网络层之间缺失的一个关键环节,使得网络管理人员不再通过繁琐且不可靠的纸面查询程序来获取现实的网络连接状况报告,从而提高了网管的工作效率,减少了系统宕机给企业带来的损害。


    2楼2017-02-27 14:26
    回复
      2025-05-29 12:17:27
      广告
      目前市场上主流的电子智能配线系统主要分成两大技术流派,分别是开关检测和链路检测。开关检测技术的原理是在模块化(光/铜)插座内部集成了未动开关,模块化(光/铜)跳线的插、拔动作直接触发开关的开启和闭合信号,经相关信号采集设备收集后传输给后台数据库软件,从而实现跳线连接属性变更的实时记录。链路检测技术的原理是在模块化(光/铜)跳线内增加一根检测用铜导线,其插、拔的动作直接导致此导线联通模块化(光/铜)插座集成的传感器金属片,产生的回路信号经相关信号采集设备收集后传输给后台数据库软件,从而实现跳线连接属性变更的实时记录。两种技术的通讯方式都是独立于应用网络传输,也就是说不会干扰布线系统上运行的业务网络,电子智能配线系统的开启和关闭都不影响用户网络的正常运行。


      3楼2017-02-27 14:26
      回复
        在安装阶段,两种技术所支持的系统都必须安装专用的电子配线架,并搭配一定数量的信号采集单元,开关检测型系统可以使用普通跳线完成交叉连接,而链路检测型系统必须使用专用的电子跳线(俗称“第九针跳线”)。在软件系统安装阶段,两种技术所支持的系统都必须经历人工数据录入的过程,所区别的是开关检测型系统必须在跳线加载前完成,而链路检测型系统在跳线加载前后都可以进行。在日常使用维护阶段,两种技术所支持的系统都支持单根跳线插拔动作的监测和记录,但是对于批量跳线连接属性的变更,开关检测型系统必须事先定义规则次序并严格按照此顺序操作,而链路检测型系统可以随机完成批量插拔操作,特别是一些跨机柜的跳线变更。在灾难恢复阶段,链路检测型系统可以在灾后自动扫描所监测范围内所有端口的连接关系,并通过和灾前状态表的比对自动产生变更记录并保证现有记录与现场状况的一致性,而开关检测型系统只能恢复到灾前的最后有效状态,需要通过人工修订来保证数据库与现场状况的一致性。


        4楼2017-02-27 14:26
        回复
          不难看出两种技术解决方案各有自己的优势特点,我们可根据实际需求来进行斟酌。当然如果您与需求 欢迎私聊咨询我。


          5楼2017-02-27 14:2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