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史吧 关注:28贴子:465
  • 15回复贴,共1

电话与刁民;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在封神榜里面,有两个有特异功能的人,一个叫做千里眼,一发功,可以看到方圆一千里以内的地方。另一个叫顺风耳,一发功,可以听到很远地方的声音,包裹人们的说话声。过去的神话,随着时代的发展,千里眼、顺风耳变成了现实;雷达,电视直播,卫星传输,光缆传送。跟人们最亲近的就是电话,从手摇式的老式电话,直到智能手机。
手机的出现,方便了人们的日常交往,工作交流,但也给人们带来了负面效应;手机诈骗,恶人先告状等等。


1楼2017-02-26 08:43回复
    在某村,有一对夫妇,男的姓王,叫老官,今年68岁,女的姓张X琴,今年72岁。他们一家共6口人,三个户口;45岁的大儿子自己一个户口。二儿子三口人一个户口,一家人常年在外打工。王姓张姓老两口一个户口,平日,家里就是夫妇俩和大儿子一起生活。
    说起他们家,村里人几乎都像躲瘟疫般的躲着他们,生怕跟他们发生交往。更有人说他们家,三口人,潮了一对半,全家都让黄鼠狼子附着里。
    说是,在很久以前,生产队的社员,在一个麦秧垛里,挑出了一窝黄鼠狼。那时的老官那时还小,感到很好奇,就把小黄鼠狼、往场院边上的一个水湾里撂着玩,小黄鼠狼爬到湾边,老官就再把它们撂在远处的水里。那个老黄鼠狼,急的在湾边来回跑,连人都不怕。有人就劝老官的父亲,说黄鼠狼有灵气,别让老官往湾里撂小黄鼠狼,老官的父亲只是嘿嘿直笑。最终,那六只小黄鼠狼,全被淹死了。
    谁知到了晚上,村里有个四十多岁的家庭妇女,跟疯魔了一样,光着上身,在大街上,大骂老官的祖宗三代。叫着老官父亲的小名,老官爷爷的小名,那个骂。并且边骂边说;“俺那些孩子,怎么着嫩来。把俺那孩子撂着湾里淹杀--------”那场面,好家伙,上邪的家庭妇女,平时文文若若,可这时,她一条老高,好几个人压不住她。
    事后,有人问那个上邪的家庭妇女;老官父亲小名叫什?老官爷爷的小名叫什?那妇女竟一脸茫然,答不出来。


    2楼2017-02-26 17:16
    回复
      2025-07-25 15:45:18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话说,没几年,王老官当了兵,很快到了娶媳妇的年龄了。那时的择婚标准是,一军、二属、三工人。一军就是当兵的。二属是指军属、烈属家庭。三工人好理解。王老官是现役军人,由于表现突出,被提拔当了班长。媒人介绍的是邻村的姑娘,就是张X琴。那张X琴,高个,是生产队的保管员。有一次麦收,场院里晒了一场院麦子,中午时,天上起了乌云,下起雨来。而作为保管员的张X琴,却在家里睡午觉,撮麦子的簸箕、木掀、扫竹,全锁在仓库里。等到张X琴来到场院,打开仓库门,拿出工具,把麦子樶好,麦子已经着了雨。望着淋湿的麦子,生产队长开了腔,说了张X琴几句,张X琴竟然跟队长吵了起来。盛怒之下的队长,打了张琴一个耳光。这下,算是把她打疯了,一连几天,队长走到哪里,她就跟到哪里,嘴里连吵带骂-------
      最后,队长在大街上,当着好多社员的面,一下子跪在了张X琴的面前,连声说;‘’我错了,我道歉,我打人不对。
      而张琴呢,则是说;‘’张还差不多‘’。


      3楼2017-02-26 18:34
      收起回复
        王老官跟张琴结婚后,部队本想提老官的干部。调查员都到村里调了材料,还到他丈人村里跑过材料。可张琴却以家庭有矛盾,不断的给王老官写信,导致部队批准他复原回乡。
        张琴所谓的家庭矛盾,其实是一盘黄瓜咸菜引起的;一天下午,生产队里分黄瓜,张琴的公公,就把当晚吃剩下黄瓜放到咸菜缸里淹着。第二天一早,吃早饭的时候,张琴捞了一大盘黄瓜咸菜,放到桌子当中,她的公公回家看到后,很生气,问道:“怎么没淹咸就吃囊?”
        张琴就说:“鲜黄瓜、鲜黄瓜,就得鲜着吃,这叫一抹盐。”
        她公公立刻火了;“我叫嗯吃一抹盐,我叫嗯吃一抹盐。”当场把黄瓜咸菜摔在院子里,连吃饭的桌子,都掀了一个底朝天。
        张琴就是张琴,见到这阵式,立刻坐在院子里大哭起来;“俺那娘啊,俺那娘啊,可教俺怎么活啊。”


        4楼2017-02-26 19:21
        回复
          从此以后,张琴就不跟家里人一起吃饭了,而是别人吃了以后,她再做饭吃,面条,油饼来回换着吃。那时是1972年前后,口粮,豆油,面粉,都很紧张,猪肉一年吃不了几回。她几顿饭的工夫,就把全家的豆油、面粉吃了个精光。
          她家里有公公,婆婆,三个小叔子,一个小姑子,七口人。眼看着老二又快到说媳妇的年龄了,大儿媳妇这样不过日子,王老官的父亲急坏了,偏偏有人取笑他;“哎,慢着点走,听说好嘴又打捞了一个闺女,那个闺女,要个有个,要样有样,要营生有营生,就是脾气稍微差点,听说要说给你的老二-----”
          好嘴是村里出名的媒婆,在介绍张琴给王老官时,他就是这样说的:“那闺女,要个有个,要样有样,要营生有营生,就是脾气稍微差点,跟你家的老大那是相当的般配。”
          气得王老官的父亲说:“快白说连,这一个就够俺受的连。”自此以后,王老官的父亲,跟外号叫好嘴的媒婆见了面,腔都不打。好嘴逢人就说;“嗯看看,这还了得,这不是说媳妇子说出仇家来连。”
          有一次,一个村民路过他们家,听得院子里张琴说:“我摊着,你歇歇,快着点囊”,进门一看,只见张琴一手掐着她婆婆的脖子,一手把她婆婆往鏊子窩里推。她的婆婆个子又瘦又小,远不是张琴的对手,被掐得喘不过气来。见到别人进院,张琴才松了手。
          日子真没法过了,在这样的情况下,王老官转业了,来到了村里。盖房子、分家。


          5楼2017-02-26 20:16
          回复
            分家后的年底,王老官和张琴的大儿子出生了,在全家大喜的时候,细心的人就发现,这孩子的两只脚不一样,有一只脚向一边歪。到医院拍片,医生说,这孩子的脚骨没毛病,只是脚大筋短,等到两三岁时,得做矫形手术,一般做两次手术就跟正常人差不多。听了这话,王老官把心放下来,安心干农活。可张琴了不得了,到公婆的门上又吵又骂,说孩子的脚,是在怀孕时受公公婆婆的气太多,动了胎气,以后的治疗,公公婆婆要负全责。诉说的时候,两只眼里擎着泪花,鼻涕斜线往下淌。最后,村干部出面调解,答应在治疗时,她公公婆婆拿一半的治疗费。
            没几年,孩子做了手术,手术很成功,效果不错,能自己走,会跑。医生说再过两年,再做一次手术,就跟正常的孩子一样了。这次的手术费,花了不到三十元。当然在那时,三十元也是笔大钱。在张琴的一再要求下,这笔钱全由公公婆婆垫付,说好第二次手术不再跟他们有关系。紧接着,张琴的二儿子又出生了,时间一忙,他的大儿子手术也不做了,一直留下了终身遗憾。
            王老官的二弟要结婚了,家具什么的讲究三大件,三转三不转。张琴红了眼,酸溜溜的,指桑骂槐说公公婆婆偏心。结婚这天,张琴在新郎新娘入洞房时,坐在大门口嚎啕大哭,最后被人拉走。


            6楼2017-02-27 16:43
            回复
              有一年冬天,村里来了一个收鸡的,自行车上的鸡笼里,有一只大白公鸡。正巧,张琴发现她家的一只大白公鸡不见了,就认定这只鸡是自己家的,让收鸡人把鸡放了。收鸡人不干,说;‘’这是我花钱买的鸡,凭什么放‘’。并说出,鸡是张琴邻居卖给他的。
              张琴一听,来到邻居的门口,就开始骂开了,连人家的祖宗三代都骂了。她的邻居一听,问她骂谁?她就说偷了鸡卖了,还装潮?邻居一听也开口大骂。这天正是凌河大集,两家人谁也不让谁,看热闹的人占了半条街。邻居骂道;“你家的鸡,尾巴上有黑鸡毛,睁开你的狗眼看看,这只鸡的尾巴上有没有。”
              张琴边骂边说:“鸡尾吧上的黑毛,让你们拔了去了。”
              双方你来我往,互骂多时,正热闹,却见一只大白公鸡晃晃悠悠的走来,一下子飞到张琴家的墙头上,一仰头;够--够--够----油。
              张琴的邻居立时抓住理哩,指着墙头上的鸡说;“狗日的,这是你家的鸡吧?”
              张琴见到自己的鸡在墙头上打鸣,自知理亏,转身往回走,但嘴上却不依不饶的说;"俺家的鸡没瞎就中,俺家的鸡没瞎就中。‘’
              要赶凌河集,张琴娘家是必经之路。邻居的女主人去赶集,骑着自行车,一进村,从村北骂到村南头;“张琴,我曹嫩娘,张琴,我曹嫩娘。”


              7楼2017-02-27 18:20
              回复
                张琴去给老父亲过90岁生日。到了村里,见到老父亲从门市出来,手中提着方便袋,里面有七八斤鸡蛋。张琴见了,连忙把鸡蛋接了过来。开门市的利君看了,讽刺道;“二姐姐,俺大爷生日,你就空着手来,把俺大爷买的鸡蛋,你提溜着,别人看了,还也为是你买的。”
                张琴则说;“来就是给他面子,来就是给他面子。”把她的老爹气的直翻白眼。
                没过几年,张琴的老爹去世,公事这天,张琴和老官没去,成了远近闻名的新闻。
                有人石猴问张琴;“现在过公事,亲闺女女婿得付多少钱了?听说一千?”
                张琴说;‘“是囊,得一千。”
                别人又说“嫰爷公事拿了多少?一千?”
                张琴说;“门是一千”。说话间,脸一点也不红。


                9楼2017-03-02 19:57
                回复
                  2025-07-25 15:39:18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张琴三个小叔子要分家了,张琴提出老的房子有他的一份,老三,老四的拖拉机特有他的一分。村干部问她家的房子和拖拉机时,张琴斩钉截铁的说:“俺家的两处屋,都是俺扒解得,于老的无关。”最后,张琴的三个小叔子,轮流着伺候老的,老官张琴,一概不管。
                  在大街上,老官的父亲对老官说;“老官,我没烟吃了,给我买盒烟。”
                  老官说;“我没掖钱。”说着,从兜里拿出半盒烟,自己又点上一根,耳朵又夹上一根,这才把那半包烟丢给父亲。
                  有个村民看不下去,就问老官;"老官,你说人这一辈子,是养儿好呢?还是养闺女好?‘’
                  老官不加索索的说;“当然是养儿好,闺女养大了成了别人家的人。”
                  那人立刻说;"老官,像你这样的儿,有没有的砸来。‘’


                  10楼2017-03-02 20:33
                  回复
                    在1995年,村里安上了电话,王老官家也安上了电话。过了没多长时间,有使上小灵通。二儿子到济南打工,大儿子也到了娶媳妇的年龄。为了大儿子好说媳妇,张琴把马车买了,买了拖拉机。原先拉马车的骡子,早买了,换成了牛。在卖牛时,讲好连牛带车1200元。买主是邻村的韩亮,当场点了钱,说是牛和车值不了这个钱,买回家后自己压地头子。论起来,跟老官还是老亲戚。保人是本村的云清。韩亮说天要黑了,马车又太破了,值钱的是马车的胶脚【马车轱辘】,说好改天来拉。谁知,韩亮回家后,感冒了,过了有半月的时间,再来拉马车轱辘,轱辘不见了,让老官和张琴卖给景芝的一个拉西瓜的。韩亮叫着保人云清,三方对质,有保人作证,铁证如山。可老官一家三口,死不认账,一口说;卖牛没有卖车的,把韩亮,云清气了个倒仰。
                    老官有个叔伯姑父,是农机站的拖拉机手。老官建房子用的石头,红砖都是用他的叔伯姑父的车拉的。可是,他的叔伯姑父的爹死了,他的远房叔叔对他说,他却火了;“有正垛,跟正垛说,别跟我说。”。按农村规矩,爹死了,以后有有什么事情,都要跟老大说。老官的父亲死了,老官以他的母亲还在,嫌他的叔伯叔跟他说。
                    他的叔叔说:‘“反正跟你说了,去不去是你的事。别以后反咬一口,说俺没跟你说。”
                    结果,他就没去。理由是,我和兄弟们不搭腔,说不上话来。我要是拿十块,别人拿二十怎么办?我要是拿二十,别人拿十块怎么办?
                    有了这一次后,老官的亲舅死了,他也不去。
                    他亲妹妹的公公死了,他也不去,把他妹妹气的恼了人,连老官的二儿子结婚都没来。原来,老官的大儿子,在上初中时,住在自己的炸油条卖的姑姑家里。张琴对他的大儿子说,嫩姑的油条情吃就中。结果,炸出的油条,他的姑姑全家舍不得吃,老官的大儿子一个劲地吃。最后,一算账,气的他的姑父把油锅砸了,两口子好一通吵闹。


                    11楼2017-03-04 19:53
                    收起回复
                      张琴的大儿子的婚事,准确的说,有过三次机会。第一次有个胖姑娘,高个,脸上有雀子,说不上漂亮,但绝对不丑。条件是要住新房子,还有一辆木兰摩托车,摩托车是要来给胖姑娘哥哥的。木兰摩托车的价格,是2300元左右。王老官跟张琴心痛钱,没答应。结果机会一去不复返,错失良缘。
                      几年后,眼看着儿子年龄大了,两口子一狠心,花4000块钱,买了一辆轻骑牌摩托。一到赶集的日子,张琴让儿子带着,去赶集,那是相当威风。
                      第二次,邻村一个离婚带一女孩妇女,托人给张琴的大儿子说合。结果张琴一句;俺儿不乐意,不想惹他娘生气,把媒人气走。
                      第三次,有一个离婚,带一男孩的妇女,在别人的介绍下,在他家住下了。明白过分的张琴,跟那个妇女在一屋住了一个晚上,说了一晚上的话。结果,第二天一早,那个妇女就走了,跟媒人说:“你怎么给俺介绍了一个潮吧,全家都潮。”
                      经过第三次以后,时长就见张琴骂街,骂四邻,中心的中心就是;俺说个媳妇子嫩给俺砸。


                      12楼2017-03-04 20:40
                      回复
                        王老官承包了村里的一块坟地,说得好好的,死了人,要埋在这里,承包户不得阻挠。以往别人承包时没问题,他承包后,出问题了。村里云路死了,需要垒坆,主事人派跟张琴夫妇关系最好的云清去说。两口子答当面应得好好的,说的口是口,牙是牙,该咋垒咋磊。等天快晌了,坟都垒好了,张琴来到坟地,把坟掀了。理由是,这是他家的承包地,说好的该咋垒,是得在东边往北-----那是别人承包的一块坟地。
                        垒坟的人,只好通知主家,另选坟趾,重新垒坟。幸亏是火花,幸亏骨灰盒小,幸亏没用大板。
                        当天晚上,云路的两个儿子,来到王老官的家,在门口,高声叫骂,两口子一声不吭。大门在一脚又一脚的动能下,又破又旧破门楼忽的一声倒了。=========没多时,110来了,又走了。来了又走了。来了又走了。直到,110出警的警察对张琴说;‘’别打了,再打把你抓起来。‘’
                        张琴则说;‘’俺没打嫩这个110,俺打的是安丘的那个110。‘’
                        自此以后,打110就成了张琴的家常便饭;跟村民卿宗杀树有纠纷,一天三遍110.
                        跟村民四集有纠纷,打五次110,最后上法庭,说是四集把他大儿吓出精神病来了,要求对方赔款10万元。
                        张琴到村民届过的家里串门,被狗咬了一口,打110,对方赔给张琴3000元。
                        ====================================================
                        去赶集,要买5元钱的猪肉,而卖肉的商户,给他称了6块钱的,张琴不要,把肉摔在地上,肉上面沾满了土。让卖肉的商户捅了两锤,张琴打110.。110车到现场后,一看是始张琴,车子掉头就走----


                        13楼2017-03-04 21:33
                        回复
                          张琴跟她兄弟有矛盾,张琴就匿名举报她的兄弟有土炮,结果,派出所就在他兄弟的房子的雨棚上面,找出拆散的只土炮两杆,被罚款5500元。
                          村民来金的媳妇怀了二胎,张琴围着他家的房子转。来金怀疑时张琴举报他,就说了几句。张琴火了人,拿着手机,立刻拨通了计生办的电话,要计生办赶快过来,向来金解释举报来金二胎的不是她,还她的清白------
                          王老官的二弟要娶儿媳妇,由于兄弟平日之间多有矛盾,就没给老官贴喜对子,张琴火了,四处挑理。最后,在别人的劝说下,给他家贴了。他却大骂,说现在贴晚了,不鲜了。拿着笤株,桶子往下撕。
                          而后王老官,来到他的三弟家门前骂,被他的两个侄子,摁到地下,粘上了一脸、一头的土。110出警车赶到,从车上下来一个高1.9米的民警,王老官一看,认识,连忙上前打着招呼,要跟人家握手,好像多年没见的好友一样,那个亲。只是对方面无表情,丝毫没有跟他握手的意思。
                          张琴还说,俺跟谁、谁、谁不近了---------原来谁、谁、谁家,是她的最近的,他们的儿子要结婚了,看喜的话,就得掏钱。
                          王老官经常在大街上说;“我是专门拿斜的。电视生活帮的电话我有,纪委的电话我有。组织部的电话我也有。我要对货党委。”
                          别人都说:“操,真是潮的吓人。一家三口人,潮了一对半。”


                          14楼2017-03-04 22:13
                          回复
                            继续继续


                            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7-03-26 06:3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