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昆吧 关注:12贴子:44
  • 0回复贴,共1

Word哥陕西的水果多又多你知道几个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社 2017-02-26 01:17

“大荔冬枣”产地位于中国陕西北部黄土高原水果之乡—陕西省大荔县。大荔冬枣果实近圆形,平均单果重20g左右,果面平整光洁,果皮薄,完熟期呈浅0状赭红色,果肉乳白色,口感细嫩酥脆,口感甜香。鲜枣含人体所需的19种氨基酸和A、B、C、P等多种维生素,可溶性固形物34%~38%,维生素C3平均含量52mg/100g,堪称 “活维生素丸”。    大荔冬枣生产区域位于关中平原东部,该区域属暖温带半湿润、半干旱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3.4℃,年光照时数2385.2小时,全年≥10℃有效积温4312℃,光热资源丰富,昼夜温差大,年降水量514mm,无霜期212天,区域内地势平坦,土壤类型以粘质壤土为主,有机质丰富,保墒性能好,独特的自然条件非常有利于冬枣的种植。    大荔冬枣栽培模式多样,有温室、大棚、露地三种。温室栽培元月上旬扣棚,7月下旬成熟;大棚栽培2月下旬扣棚,8月上旬成熟;露地冬枣成熟期为9月下旬。
大荔枣的栽培历史悠久,西汉时,大荔县沙苑一带就栽植有枣树。清乾隆时,凿井灌田,已具规模。现今沙苑一带,桃、李、枣、杏等各类果树遍地,且红枣的原生珍贵品种就达42个,这在全国枣区十分罕见,加之近年间引进的多个品种,大荔已然成为中国的“红枣种质天然资源库”。
近年来,大荔县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坚持高效、特色、品牌总体思路,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特色农产品发展迅猛、产销两旺,“大荔瓜果菜、绿色无公害”品牌誉满三秦。特别是大棚冬枣亩均产值达到两万元,已成为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
为确保这项富民产业健康有序发展,大荔县一方面扎实开展科技下乡活动,通过举办栽植技术培训班、印发管理规程和生产技术管理等形式,指导果农加强管理,科学施肥用药,努力提高枣农科学栽植技术,做到领导、管理、技术、面积、效益“五到位”,确保果品达到绿色无公害标准。另一方面按照“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园区,园区连农户”的推进模式,采取扶优、扶强、扶大的办法,积极整合扶持资金,实施项目倾斜,全力建设冬枣示范园区,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先后建成大荔安仁万亩有机冬枣科技示范园区核心区、许庄周家千亩冬枣示范园区等一批高科技、高质量、高效益的“三高”大棚冬枣示范园,建立枣业农民专业合作社28个,4万群众参与冬枣生产。今年以来,全县新增冬枣面积3.4万亩,大荔冬枣远销东南亚。
同州西瓜 盛产于大荔县,因于古同州时种植,故得名。以个大、皮薄、甘甜而名传遐迩。
大荔西瓜,有“同州大西瓜”之称。走进古城西安,只要是吃过西瓜的人,提起“大荔西瓜”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在《大荔县志》中所记“西瓜出沙苑,味甘美,甲于秦中。” 为此,自古就有西瓜摊主真如“王婆卖瓜,自卖自夸”的豪情吆喝:“看看看,来来来,同洲西瓜甜的太。刀切哩,水流哩。吃一口,流一手。车拉哩,我卖哩。你不吃,见怪哩……”  1981年后,大荔县加强西瓜的技术指导,培训技术力量,进行品种更新,先后引进新澄杂交一代、早花、湘蜜、中育等27年良种。并采塑料薄膜进行地面覆盖,把成熟期提前一个多月。 1984年又引进新红宝、优红、郑杂等品种,面积发展到 3万多亩,种植地区由洛南发展到洛惠灌区。在栽培技术上由部分地膜覆盖发展为全部覆盖,部分面积还采用地膜和拱棚双层覆盖。使商品西瓜从5月上市始,至7月底,前后三个月,源源不断。既调剂了人民生活,增加了农民收入。
大荔地处关中平原东部,境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灌溉条件优越,种植西瓜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属栽培西瓜的最佳优生区。大荔群众历来就有种植西瓜的作务习惯。长期以来,西瓜成为全县种植面积最大的水果之一,同州西瓜闻名遐迩,久负盛名。近两年来,随着西瓜品种结构的调优和种植模式的转变,全县西瓜种植规模持续扩张,呈现出抢季节以早取胜、创品牌以优取胜和出新招以特取胜的竞争态势,西瓜产业一路走红,实现了产销两旺。
主要特点:
一、是规模大,面积广。据调查,今年全县瓜类种植面积近10万亩,为历年之最。其中沿洛、渭河地区的羌白、冯村、石槽、韦林等乡镇种植西瓜3.6万亩,北部塬区和黄河滩区的两宜、高明、范家、平民、赵渡、朝邑6个乡镇种植西瓜6万余亩。
二、是栽培模式多种多样。瓜农摒弃了昔日单一的传统栽培模式,不断提高栽培的科技含量,采用设施、保护地、间作等多种栽培模式。除单、双膜栽培外,还大力推广大中拱棚等设施栽培,多种栽培模式并驾齐驱,协调发展。一部分瓜农还在大棚中安装了锅炉,大大提早了西瓜上市时间。
三、是产量高,价格优,收益好。全县西瓜总产量达28万吨,总产值达1.8亿余元。仅北部塬区和黄河滩区的两宜、朝邑等6个乡镇西瓜产量就高达20万吨,每公斤0.46—0.86元,产值达1.2亿余元。全县瓜区农户收入五成以上来自西瓜产业,占家庭年总收入的半璧江山。仅西瓜产业一项,可使全县农民人均增收260元。
四、是品种多样,门类齐全。今年种植的优质西瓜品种有“绿宝八号”、“西农8号”、“新红宝868”、“早冠龙”、“卡奇“等大果型有籽西瓜和“黑密2号”、“黑骏马”、“黑元帅”等中果型无籽西瓜达20多个品种,引进“小兰”、“黑美人”、“金美人”、“早春红玉”等小果型早熟礼品西瓜10多个品种。
五、是品质优,市场竞争力强。全县种植的大果型传统西瓜和中果型无籽西瓜抗逆性强,品质优良,具有色泽多样、个大瓤红、汁多味甜的特点,市场俏销;新引进推广的袖珍型礼品西瓜果型小、皮薄、肉嫩、沙甜、口感好,一上市即成为市场畅销货,满足了消费者的不同需求。
六、是品牌效应显著,市场反馈良好。继去年大荔“同州”牌西瓜被国家农业部认定为无公害农产品后,大荔西瓜品牌大幅提升。同时,通过推广标准化无公害生产,不断优化环境,开辟绿色通道,使大荔西瓜远销西安、成都、重庆、兰州、武汉、吉林、沈阳等十多个大中城市,市场反馈情况良好。
大荔油桃含多种维生素,营养丰富,有止咳化痰、补气健肾之功能,能降血压,可延年益寿,少儿食用能促进发育,提高智力。大荔油桃益处富含维生素c,大荔油桃由桃子改良栽培而成,比桃子甜,营养也丰富一些。一个新鲜大荔油桃所含的维生素c,几乎可以满足成人一天所需。维生素c不仅有助于身体吸收铁和维护免疫系统,而且对合成皮肤的重要组成部分胶原至关重要。胶原还能促进伤口结疤,对伤口愈合十分重要。 大荔油桃的皮比桃子光滑,没有讨厌的绒毛。果肉较硬,颜色有粉红、黄色、白色的,比桃子香味浓。大荔油桃所含热量比桃子略多,平均为三十六大卡。
春秋战国时期,大荔境内人烟稀少,随着历史长河的推移,到魏晋南北朝时候,五湖内迁延续至宋隋,各少数民族多入关中平原,形成大荔戎,其中以羌族后代为主,经过长时间与汉民族融合,在羌白地界繁衍生息至今。使这里成为人口约32000人的一个大镇,共17个行政编制村,108个村民小组。     羌白由于独特的气候、土壤、水分条件,种植西瓜历史悠久,享负盛名,羌白西瓜的独特特点——个人、沙甜、皮薄、水分含量高,同时,响应县委、县政府的号召,四大产业发展也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尤其大棚蔬菜、洋香瓜、梨枣,冬枣等都有大量销售,这些拓宽了市场销售品种,增强了风险抵御能力,改变了单一的产品结构。     羌白位于临渭、蒲城交界,是大荔的西大门,紧挨108国道,交通十分方便,加之这几年村级道路化建设,大部分道路铺设了柏油,使这里盛产的西瓜、洋香瓜、梨枣等不断地运往新疆、西安、兰州、甘肃等地,打开了羌白的“同州”西瓜的知名度,使注册的“同州”品牌,在社会上增强了竞争能力。     羌白所辖17个村的村级班子,村情好,班子团结,富有科技创新思想,带领群众不断增加收入,掌握各种致富技术,使各村在镇党委、政府领导下,不断贯彻县、市、省、中央的各项政策,使国家的大政方针在基层开花结果,促进羌白经济不断发展,使羌白这个古镇、老镇更加焕发青春活力,更加辉煌。


IP属地:陕西1楼2017-02-26 01:22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