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阶段(1341年至1400年)[编辑]在第三阶段,出现奸雄弄权,豪族割据,民众起事频繁的局面,陈氏王朝遂步入衰微不振及灭亡。[31]1341年(开佑十三年),陈宪宗崩,上皇(即明宗)立儿子陈暭为帝(即裕宗,1341年至1369年在位)。上皇在1358年(大治元年)去世,在此之前陈朝政权由他执掌,并有张汉超、阮忠彦等一批富治国经验的旧臣,管理朝政尚算有条不紊,虽数遇天灾和饥馑仍能妥善处理。到上皇及张汉超、阮忠彦等去世后,朝政日渐散涣,朝中名儒朱文安上疏要求诛佞臣七人,但裕宗不许,文安遂辞官归隐。裕宗本人耽于逸乐,纵情酒宴,营造宫室,凿池堆山,命富者入皇宫赌博,生活奢华。民间则变乱四起,各地出现盗贼起事,较有名者为海阳安阜山的吴陛。在外交上,裕宗时期适逢中国明朝于1368年(大治十一年)创立,陈朝遣使朝贡。而南方的占城国则在国王制蓬峨的统治下提升军事实力,意欲攻打陈朝,以报历来越南入侵占城之仇,后来更“使陈朝君臣几番惊骇”。[32]1369年(大治十二年,六月改元大定)五月,陈裕宗死后,陈氏朝廷因继任人问题发生内哄。因裕宗没有子嗣,朝臣拟立裕宗之兄恭定王陈暊为帝,但宪慈皇太后(裕宗生母)坚持立裕宗长兄恭肃王陈元昱的养子杨日礼为帝(1369年至1370年在位)。杨日礼即位后,企图断绝陈氏家族继承皇位,于该年十二月杀宪慈皇太后,并于次年(1370年,大定二年,十月改元绍庆)九月,铲除反抗自己的恭靖王陈元晫(陈明宗次子、裕宗兄)父子。十月,陈暊怕大祸将至,就离开国都升龙到沱江镇避难,约定其弟恭宣王陈曔章、肃国上侯陈元旦、天宁公主、清化府官员起兵夺权。十一月,陈暊夺回国都,铲除杨日礼,即皇帝位,是为陈艺宗(1370年至1372年)。[33]陈艺宗就任皇帝期间,内政外交开始出现变化。在内政上,陈艺宗重用外戚黎季犛(祖先本姓胡)。黎季犛的两位姑姑都嫁给陈明宗,艺宗于1371年(绍庆二年)任季犛为枢密院大使,封忠宣国上侯,曾派往乂安,专门负责“绥辑人民,抚安边境”。[34]黎季犛遂成陈末权臣。在外交方面,陈朝因长期以来“边城无备”,惹来外敌来犯,占城国王制蓬峨在1371年(绍庆二年)闰三月出兵入侵大越,而陈氏朝廷竟“无兵可御”,占城军遂攻破国都升龙,劫掠而回。制蓬峨从此成为陈朝劲敌,“国家自此多事矣”。[35]1372年(绍庆三年),陈艺宗传位给其弟陈曔(即睿宗,1372年至1377年在位),自任上皇。睿宗时期,陈朝有感占城实力强大,乃加强军备,但陈朝军队仍然难敌占城军。1377年(隆庆五年)初,陈睿宗率兵亲征,到达占城国都阇盘城时兵败战死,占王制蓬峨旋即策动反攻,再次攻破升龙而回。上皇改立睿宗之子陈晛为帝(即废帝,1377年至1388年在位)。1378年(昌符二年)五月,占城军队再一次攻破升龙,劫掠而回。在占军数次攻进升龙时,陈氏朝廷未能积极抵抗,史家陈重金(即陈仲金)批评“当时占城之军出入我南国,如入无人之境,因此在几年之内三次破京城,上皇与帝晛三次弃城而逃”。其后多年,两国仍互有交战。而经过长期的战事后,陈朝政府的库藏一空,乃加重军役和赋税,如1378年(昌符二年)始设人头税。大越史记全书记载:昌符三年(1379年),大旱,饥荒遍地,“秋八月,北江路人阮补称为唐朗紫衣,以法术僭号称王作乱”。阮补建立政权,建元熙元,并铸熙元通宝、宋元通宝、景元通宝钱。。[36]与此同时,因黎季犛深得上皇陈暊的信任,陈朝再爆发内部斗争。1388年(昌符十二年,十一月改元光泰),陈废帝见上皇宠信季犛,便图谋将之铲除。黎季犛早先一步,向上皇提出“未有卖子而养侄,惟见卖侄而养子”[37],以挑拨上皇与废帝之间的关系。上皇果然以为废帝有意,谮诬功臣,乃贬黜其帝位,改立自己之子昭定王陈颙为帝(即顺宗,1388年至1398年在位)。在黎季犛专权的同时,国内盗贼群起,在清化,有阮清自称“灵德王”,活跃于梁江地区;阮忌自称“鲁王”,活跃于农贡地区;在国威州,有僧人范师温起事,更曾一度于1389年(光泰二年)攻进国都升龙,上皇与顺宗出逃避难,最终,范师温被黄江守将黄奉世讨平。[38]1390年(光泰三年),占城国王制蓬峨在攻打陈朝期间战死,两国之间的战事遂告一段落。然而黎季犛的弄权,已成尾大不掉之局,对于不顺从者,季犛怂恿上皇陈暊杀之。1394年,上皇为控制黎季犛,命画工绘周公辅周成王、霍光辅昭帝、诸葛亮辅蜀后主、苏宪诚辅李高宗等图像,名为“四辅图”,赐予季犛,用意是要他“辅官家(指陈顺宗)当如是也”。又故意向季犛说:“平章亲族,国家事务,一以委之,今国势衰弱,朕方老耄,即世之后,官家可辅则辅之,庸暗则自取之”,黎季犛立刻仓惶答道:“臣不能尽忠戮力辅官家,传之后裔,天其厌之!”[39]史家陈重金(即陈仲金)认为上皇对季犛的一番说话,是效法古代刘备对诸葛亮所说的话,以此收买季犛的心。同年十二月,上皇去世,黎季犛继续把持国政。[40]上皇艺宗死后,黎季犛在成为辅政太师。史家陈重金(即陈仲金)指这时的黎季犛意在“大肆更张,用以收买党羽”,进行一连串改革。在财政上,季犛收回铜币,改行纸币;在土地政策上,规定除贵族阶层的大王、公主外,庶民占田不得超过十亩;在文化教育上,制定科举的文体考试,又在地方上授予学官田地;在政治架构方面,季犛改定文武官员服装,改地方上的诸路为镇,并增设一些官职,以分封给党羽。季犛又把国都迁至清化,称为“西都”,以便夺位。与此同时,黎季犛废立君主,于1398年(光泰十一年,三月改元建新)迫顺宗退位,立太子陈
为帝(即少帝,1398年至1400年在位)。1399年(建新二年),太保陈元沆、上将军陈渴真等合谋杀季犛,但被季犛先知,季犛便大肆镇压,受牵连而被诛杀者达三百七十余人。其后,黎季犛自称“国祖章皇”,出入使用天子仪卫。1400年(建新三年,三月以后胡朝改元圣元)二月,黎季犛废少帝自立,恢复其祖先的胡姓,改国号“大虞”,建立胡朝,陈朝遂告终结。[41]其后,中国明朝于1406年(胡朝开大四年)以“吊伐”的名义攻打越南,并于1407年(胡朝开大五年,后陈朝兴庆元年)消灭胡朝,统治越南。1407年至1413年(后陈朝重光四年)期间,陈氏宗室陈頠、陈季扩等为恢复陈朝统治,在乂安、化州等地反抗明人,史称后陈朝,最终被明朝讨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