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中国吧 关注:153,733贴子:889,150

回复:【超级中国】中国科技非常强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七0二所设计的螺旋桨产品具有高能效、低激振的技术特点,性能优越,十分有利于制造成本和运营成本的控制。过去10年间,在32万吨VLCC螺旋桨设计竞优中七0二所的设计方案多次击败日本某着名螺旋桨设计公司,使得我国几大主流船厂终于配套上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自主设计螺旋桨产品,其船型的产品竞争力得到了显着提升,为这些船厂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2016年还实现了11800TEU万箱集装箱船螺旋桨实船应用的突破,在40万吨VLOC的螺旋桨方案多轮竞优中,转战MARINTEK、SSPA多个国外试验室,先后在快速性试验、空泡试验中战胜日本中岛、德国MMG、芬兰瓦锡兰等国际上最着名的三大螺旋桨设计公司。   近年来,七0二所在其他典型船舶的螺旋桨产品应用还包括各型散货船和液化乙烯船等等,这些都是在与国外螺旋桨设计公司通过公开对比试验竞争获得的成功应用,从而奠定了七0二所在国际民用船舶螺旋桨设计市场中的地位,得到了广大船厂、设计院所和船东的认可。


IP属地:江苏227楼2017-02-21 11:40
回复
    振华重工自主研发世界最大起重船 浏览次数:1058来源:中国海洋工程装备网编辑:庞晓宇时间:2015-05-29   据悉,振华重工自主设计、研发建造的12000吨起重船日前开始安装DP3动力定位系统。   据了解,该船由一艘VLCC改装而成,长288米,型宽58米,吃水8米,主钩旋转时最大吊重7000吨,固定最大吊重12000吨,主要用于海上大件、模块、导管架的起重吊运及吊装,是目前世界最大的全回转自航式起重船。该船安装的DP3动力定位系统是国际海事组织的最高动力定位级别,由测量系统、控制系统、推进系统、动力系统四部分组成。振华重工将在45天时间里完成12台推进器的安装。   振华重工自2006年进军起重船市场以来,先后研制了亚洲第一的4000吨“华天龙”号全回转起重船、世界单机起重量最大的7500吨“蓝鲸”号自航全回转起重船、世界最大的8000吨韩国“SAMSUNG5”固定双臂架起重船,屡次刷新了起重船行业的世界纪录。完成DP3动力定位系统的安装后,12000吨全回转自航式起重船将在调试后投入作业,届时将再创世界起重船行业新纪录。


    IP属地:江苏228楼2017-02-21 11:40
    回复
      2015-06-01   据悉,中船重工七一二所日前首次成功完成10MW等级大功率船用电力推进系统及关键设备的研制,所有关键设备均取得中国船级社产品检验证书。这意味着我国自主研发的船用电力推进系统由5MW等级一举迈向10MW等级。   2012年,该科研项目正式立项,为科技部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旨在快速提升我国船舶动力高端装备自主研发能力,打破国外产品垄断。通过近三年时间,七一二所圆满完成了技术研究和新产品研制工作,取得了发明专利18项,具备实际装船条件。   该所相关人士介绍,这一研究成果开辟了大功率船用电力推进系统的“中国时代”,其掌握的核心技术,打破了国外企业在该领域的垄断。   专家介绍,理论上来说,10MW“电马达”可驱动5万吨以上的船舶运行,目前国内靠国产电力推动系统驱动的船舶多在万吨以下。该项成果直接应用于各种采用电力推进的大型船舶上,可有效提升船舶的机动性和舒适性,降低噪声振动,降低碳排放,实现船舶节能减排。


      IP属地:江苏229楼2017-02-21 11:40
      回复
        2015-11-10   据悉,中船集团第七0八研究所推进部为某型高速槽道滑行艇研制的喷水推进装置日前顺利通过设备装船试航验收。   据悉,该艇的最高航速远超设计指标,操纵性能优越。七0八所研制的这一喷水推进装置是目前国内功率最大的铝合金喷水推进装置,融合了该所喷水推进的高效化、高功率化、智能化、集成化、轻量化、系列化等技术。其顺利通过验收进一步确立了该所的喷水推进研制在国内的领先地位。


        IP属地:江苏230楼2017-02-21 11:40
        回复
          2017-01-03 来源:科学网 发布:高端装备网 0   12月27日,中科院大连化物所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研究团队研制的20kW燃料电池系统为动力电源的国内第一架有人驾驶燃料电池试验机在东北某机场成功首飞,标志着我国航空用燃料电池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成为继美、德之后第三个拥有该技术的国家。


          IP属地:江苏232楼2017-02-21 11:41
          回复
            激光精加工 微槽道是指槽道宽度为1~1000um的流体通道。流体在微槽道内流动,可获得与固体壁面间的很高的表面传热系数。用微槽道制成的换热器结构紧凑,换热效率高,可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空调、医疗器械和化学生物工程等领域。与常规尺度的管道或槽道相比,微槽道具有尺寸小的特点。目前传统机械刀具加工方式无法或者很难实现微槽加工,而激光是加工微槽的一个有效手段,但在复杂曲面上加工微槽也面临着一系列的工程和工艺难题。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所属先进制造技术研究所激光与智能能量场制造团队对使用激光在复杂曲面上加工微槽的工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大量的实验,近期取得新进展。   首先进行了仿真分析,微槽深度为0.3mm,上部宽度取0.14mm,下部宽度取0.06mm,槽间距为0.2mm。刻微槽后的换热表面积约为刻微槽前的3.6倍。刻微槽后铝板温度从479.4K降至367.1K。不刻微槽和刻微槽情况下,铝板与空气之间的平均等效对流换热系数分别为5.37W/㎡·K和3.75W/㎡·K。刻微槽后降为原来的0.7。   根据仿真要求和所设计的参数展开工艺实验,调节激光扫描频率、图形填充密度、加工能量、系统移动速度等。改进加工思路,通过微槽阵列测试加工工艺,通过5组平板实验,最终验证矩阵阵列加工,不但将加工时间大大缩短为原来的1/10,同时解决加工不稳定现象。   通过工艺探索研究,最终解决传统机械刀具加工方式无法实现的微槽加工,激光去除加工工艺,实现微槽宽100微米,间距200微米,深度在10~300微米范围内。该加工工艺主要解决任意复杂曲面微槽加工,可控制微槽加工深度、宽度,精度10微米内,可加工硬脆性材料。   帽盖外表面加工微槽对提升帽盖表面散热性能有利,对降低中心平台温度有利。经本项目刻槽加工后,帽盖表面散热能力可提升为原来的2.5倍(外部自然对流条件下)。


            IP属地:江苏233楼2017-02-21 11:41
            回复
              我国打破世界固定翼无人机集群飞行飞机数量纪录 时间:2016-11-07 来源:新华社 发布:高端装备网 0   在第十一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上了解到,我国第一个固定翼无人机集群飞行试验以67架飞机的数量打破了之前由美国海军保持的50架固定翼无人机集群飞机数量的纪录。   “集群智能”作为一种颠覆性技术,一直被军事强国视作军用人工智能的核心


              IP属地:江苏234楼2017-02-21 11:41
              回复
                总连不上Wi-Fi?清华研究出“终极解决办法” 连不上Wi-Fi?你不是一个人。来自清华的研究团队,在尝试了4亿次连接之后,表示已经找到了失败的症结所在,并给出了解决办法。 作者:周翔来源:雷锋网|2017-01-23 17:19 收藏 分享 虽然Wi-Fi是上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有人质疑吗?),但是同时也是让人最焦虑的技术之一。 连不上Wi-Fi?你不是一个人。来自清华的研究团队,在尝试了4亿次连接之后,表示已经找到了失败的症结所在,并给出了解决办法。 首先介绍一下Wi-Fi连接的几个步骤: 第一步,你的设备会扫描周围可用的Wi-Fi接入节点; 一旦选定Wi-Fi节点之后,你的设备会和相应的路由器交换数据包; 接下来是认证过程,通常需要输入密码; 最后一步,按照动态主机配置协议,服务器将会为你的设备分配一个IP地址。 这个团队采用的是一个叫做Wi-Fi Manager的安卓软件,这个软件能够记录连接Wi-Fi各个步骤的耗时。 他们表示,根据实验结果,目前Wi-Fi网络的质量和性能还远远不能令人满意:45%的时间里,连接都以失败告终。 在试验中,每次连接到Wi-Fi所需要的时间相差很大。15%的连接耗时超过5秒,5%的连接超过10秒。 用来评判Wi-Fi网络质量的指标有很多,包括吞吐量、延迟等等。但是,成功连上Wi-Fi节点的概率,以及连接设置过程耗费的时间,才是影响用户体验的重要因素。 研究人员还表示,虽然信号强度对连接过程有很大的影响,但是只有理解路由器的工作方式才能真正解决问题。 “我们分析发现,虽然信号强度非常重要,但是知道Wi-Fi接入节点以及移动设备的模式,能够很好地帮助预测建立连接所需要的时间。” Wi-Fi网络是公共还是私人网络是另一个重要因素。他们发现,私人网络明显更快,而且连接的成功率也更高。 此外,团队提出了利用AI提高连接成功率的办法:通过AI算法自动扫描,来找到最好的网络。“通过综合的测量以及详细的分析,我们提出了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Wi-Fi接入节点选择算法。” “这种算法将Wi-Fi接入节点的特性作为机器学习模型的输入,然后将备选的接入节点分为SLOW和FAST两类。根据分类的结果,我们的算法能够避免移动设备连接那些被归类为SLOW的接入节点。” “评估结果表明,相比纯粹使用信号强度来选择接入节点的算法,我们的算法将连接的失败率从33%降低到了3.6%,而且80%的连接设置时间还可以减少10倍。”


                IP属地:江苏236楼2017-02-21 11:41
                回复
                  21000TEU超大型集装箱船承接批量订单;世界首制极地模块运输船、世界最大吨位的10万吨级半潜运输船建成交付;中船集团与意大利芬坎蒂尼合资成立邮轮公司,我国豪华邮轮设计建造迈出实质性的步伐。


                  IP属地:江苏239楼2017-02-21 11:42
                  回复
                    2016年1月世界首台百万千瓦超超临界二次再热燃煤发电机组成功投产;世界上电压等级最高、输送容量最大(1200万千瓦)、输送距离最远(3324公里)、技术水平最先进的特高压输电工程准东-皖南±11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建设按计划推进,完工率接近40%。   此外,我国全面掌握在运煤电机组“超净排放”改造技术,累计改造在运煤电机组近1亿千瓦,占煤电装机十分之一,改造后机组排放指标达到燃气机组水平。其中工程用开关、变压器等关键成套装备基本实现自主化。   还有百万千瓦级超超临界火电机组、百万千瓦级核电机组和水电机组、百万伏级特高压交流输电设备、百万吨级乙烯装置关键设备,已经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IP属地:江苏240楼2017-02-21 11:42
                    回复
                      2016年11月15日,首台自主研制国际领先的112环全数字化光导PET-CT进入三甲医院临床使用。上海联影自主知识产权112环数字光导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CT)、动态多极3.0T磁共振系统、实时多维全息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mrCT)等实现国内首创。ps还有井底人说什么中国造不出ct结果中国不但早就造出了ct更是造出了最高端的pet ct技术还世界领先


                      IP属地:江苏242楼2017-02-21 11:42
                      回复
                        下一代锂电池 中国储能网讯:近日,南京高新区智能制造产业园与天津新动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签订框架合作协议,10GWh新型固态锂电池项目落户该产业园区。 据介绍,新型固态锂电池是世界领先的下一代锂电池技术,与传统锂离子电池相比,大幅度提高了电池的高比容量密度、安全性,具有环保无污染、制造成本低等优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优先发展方向,可以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电动自行车、无人机、智能机器人等产业。 南京智能制造产业园管理办公室主任徐韬介绍,去年7月,南京高新区进行体制机制改革,整合园区资源,紧扣南京打造中国智能制造名城的规划,成立了南京智能制造产业园。去年,高新区智能制造产业实现产值超600亿元。此次签约的项目,总投资约30亿元,将在未来两年实现高比容量固态锂离子电池的产业化,预计5年后达到10GWh的产能。


                        IP属地:江苏244楼2017-02-21 11:43
                        回复
                          我国航空航天材料钛铝合金方面取得跨越性突破 2016-08-01 09:07:22来源:亿览点击数:1468 【中国铝业网】日前,南京理工大学陈光教授团队在国家973计划等资助下,经长期研究,在新型航空航天材料钛铝合金方面取得跨越性突破。其室温拉伸塑性、屈服强度、高温抗蠕变性能、承温能力等关键性能指标处于国际领先,超过美国同类材料1~2个数量级2016美国奥兰多国际航空航天展览会。      2007年,波音787飞机试飞成功。这种新型飞机可节油20%,氮化物(NOx)排放量减少80%,噪音显著降低,从而引发全球关注。这种飞机发动机由美国通用电气(GE)公司研制,采用Ti-48Al-2Cr-2Nb(以下简称4822)合金替代镍基高温合金,制造出最后两级低压涡轮叶片。这是钛铝合金首次应用在航空发动机上。      GE公司采用的4822合金也称不上完美,它的室温拉伸塑性不到2%,虽然足以傲视其他金属间化合物,但它跟镍基合金比起来还是显得太脆了。因此,GE公司把它用在了环境温度、危险系数最低的末端两级叶片上,这样即使发生折断也不会导致整架飞机失控。美国人这么做是看重钛铝合金的密度仅为镍基合金的一半。在以克为减重单位的飞机发动机上,GE公司使单台发动机减重约200磅,成为当时航空与材料领域轰动性的进展。因此,钛铝合金成为目前公认的替代镍基高温合金的最佳新型轻质结构材料。      陈光教授团队的研究成果在材料性能上实现了三大突破:一是室温拉伸塑性和屈服强度极大提升,分别高达6.9%和708MPa,抗拉强度高达978MPa,实现了高强高塑的优异结合。二是抗蠕变性能优异。三是承温能力大大提高2016法国巴黎国际航天航空展览会。      中国新型钛铝合金实现性能三大突破      航空发动机被誉为飞机的心脏,其中,涡轮叶片是航空发动机中最关键的核心部件,其承温能力直接决定着发动机的性能,尤其是推重比。传统镍基合金虽然各方面性能都不错,但是它最大的缺点是太重,直接导致发动机的能效比得不到提高。      有关专家表示,PST钛铝合金使用温度达900℃以上,已经可以与镍基合金同台竞技,它不仅可用于叶片,还有望用在涡轮盘、高压压缩涡轮等部件上。一种新型材料从实验室到装上飞机,还有漫长的道路要走。据估计,PST钛铝合金实现应用还有5~10年。


                          IP属地:江苏245楼2017-02-21 21:27
                          回复
                            日前,研究人员在北京宣布,大连相干光源已经组装完成。该光源有着区别于其他相干光源的特点:它是世界上唯一专用于特定范围的短波长光(真空紫外线)的大型激光光源。


                            IP属地:江苏247楼2017-02-21 21:33
                            回复
                              近日,搭载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发射升空的相干激光通信载荷“浮出水面”。这是我国首次开展的星地高速相干激光通信试验,已具备5.12Gbps数据、图片和视频的传输速率能力。(下图是以5.12Gbps速率下传实时接收的图像) 世界首次1550nm波段相干激光通信在轨试验 此次试验是世界首次1550nm波段相干激光通信在轨试验。激光通信是一种利用激光传输信息的通信方式。相干激光通信技术具有接收灵敏度高、可全天时工作等特点,是未来空间高速通信组网的重要手段,可克服高分辨率成像卫星等数据传输有限的瓶颈,特别适用于空间超远距离(数万公里)卫星间的高速激光通信。 相比第一代的几十、数百Mbps速率的直接探测激光通信技术,第二代的空间相干激光通信技术速率可达到数Gbps,乃至数十Gbps,是国际上高度关注的前沿高科技技术。


                              IP属地:江苏248楼2017-02-21 21:3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