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中国吧 关注:153,733贴子:889,151

回复:【超级中国】中国科技非常强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中国首个“人工心脏”进入批量动物试验期 2015年02月14日15:44 来源:新华网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中国首个“人工心脏”进入批量动物试验期   新华网天津2月13日电(记者孙洪磊)中国首个国产“人工心脏”项目研制取得新突破。记者13日从天津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了解到,作为中国第一个可植入的、第三代心室辅助装置——磁液双悬浮血泵“火箭心”,目前已经进入批量生产的动物实验期。   预计5年内,血泵将进入临床试用阶段,并向系统的商业化生产迈进,应用于医疗临床后将为中国1600万心衰患者带来希望。   记者从项目负责方之一的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动物实验中心看到,“天久”实验羊2号、3号和4号选用的均是小尾寒羊,分别于去年12月23日、今年2月3日和11日植入血泵“火箭心”,其中2号已经能正常行动,其他两只还戴着监护设备,尚在恢复期,但各项体征指标和“人工心脏”设备装置运转都正常。   2009年3月,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第十八研究所工学团队和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医学团队合作,研制出体积小、质量轻、温升低、方便植入体内的磁液双悬浮离心式血泵,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填补了国内空白。   经过4年多的技术攻关,研发团队于2013年3月14日为取名“天久”1号的绵羊植入血泵,术后实验羊各项生理指标均正常,健康存活了120天,创下了国内植入第三代心室辅助装置的最长存活纪录,并在国内首次实现携带电池与控制器自由活动,达到了血泵临床植入的模拟状态。   天津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院长刘晓程说,目前进行的动物实验主要是观察血泵的血液动力学参数、生物相容性以及对动物身体的影响情况。下一步将开展生物医学和工程学检测。完成至少6批次的动物实验后,即可进入临床试用阶段。   “慢性心力衰竭是心血管病中最常见而且危害最大的疾病之一,目前我国有1600多万心衰患者。”刘晓程说,目前对于心衰的治疗,一般采取药物治疗、外科手术、机械辅助循环及心脏移植。   据介绍,药物治疗可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但死亡率并没有显著降低。瓣膜置换或修复等外科治疗可以改善瓣膜的情况,但是在大多数病例中,并不能阻止患者病情的发展。心脏移植由于供体匮乏,远远无法满足患者需求,大量心衰病人在等待心脏移植中死亡。   心室辅助装置是全世界公认的各类终末期心衰的最有效治疗方法,但中国至今尚无商品化的国产心脏辅助装置供临床应用。国外虽有商品化的心室辅助装置,但一套装置价格高达百余万元人民币,令国内病人望“泵”兴叹。   “研发团队将继续优化血泵性能、丰富血泵类型、降低生产成本,早日使国际先进水平的心室辅助装置以低廉的价格应用于医疗临床。”刘晓程告诉记者。


IP属地:江苏189楼2017-02-21 11:33
回复
    清华大学首次研究出“饿死”癌细胞良方 发布时间:2014-06-06浏览次数:518 导语:昨天,清华大学医学院颜宁研究团队公布人源葡萄糖转运蛋白GLUT1的晶体结构,这是世界上首次成功解析葡萄糖转运蛋白晶体结构。此成果有望成为治疗糖尿病、甚至“饿死”癌细胞的良方。该成果已在昨天出版的《自然》杂志发表。


    IP属地:江苏190楼2017-02-21 11:33
    回复
      中国还有注射小苏打饿死癌细胞的黑科技。


      IP属地:江苏191楼2017-02-21 11:33
      回复
        超级黑科技。细胞“穿衣”或可制造“万能血” 发布时间:2014-06-06浏览次数:5545 导读:无论输血受血,都须血型匹配。浙江大学唐睿康教授团队用“给细胞穿衣服”的方法,让红细胞的表面抗原免于被“觉察”,就可以,灌注给任一病人。这一制造“万能血”的新途径,5月15日在线发表在英国皇家化学会杂志上。 人的血型是由红细胞表面的抗原蛋白决定的。例如最常见的ABO血型系统,A型血的红细胞表面带A型抗原,B型血的红细胞表面带B型抗原。进行输血时,受血者血浆中的抗体会识别供血者的红细胞的表面抗原,如果血型不匹配,抗体就会把它们定义为“外来物种”,并向它们发起进攻,严重时甚至致命。科学家们一直在找寻制造“万能血”的方法,这对临床输血特别是对紧急情况下稀有血型的施救意义重大。 6年前,浙江大学唐睿康团队受鸡蛋壳保护鸡蛋的启发,发明了一种给细胞“穿衣服”的方法。他们希望能在实验室中创造出带“壳”的细胞,赋予细胞不同的功能与特性。 “我们需要为红细胞找到一件合适的外衣材料,并精准地把它‘穿’到红细胞身上。”论文的第一作者,浙大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浙大转化医学研究院王本副教授说,“‘衣服’不能包裹得太严实,这样会影响细胞膜本身的流动性;也不能包裹得太松,这样抗原有可能会‘暴露’”。 课题组进行了小鼠试验,改造后的红细胞保持着原始红细胞的行为特征,拥有类似的生命周期,即便经过多次输血也未激起受血者的免疫反应。 唐睿康认为,要真正运用到临床,还需要进一步的大动物模型实验和临床前试验。 (来源:科技日报)


        IP属地:江苏192楼2017-02-21 11:34
        回复
          环保黑科技。中科院新材料:将甲醛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 发布时间:2014-06-12浏览次数:612 导语:近期,中科院兰州化物所科研人员开发出一种催化材料,可将游离于室内空气中的甲醛完全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此项研究具有广阔前景。 6月11日从中科院兰州化物所获悉,该所科研人员开发出一种催化材料,可将游离于室内空气中的甲醛高效捕集并完全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研究表明,在空调或净化器中安装除甲醛催化剂模块是降低并消除室内甲醛最有效的方法,且操作简便、成本低、效率高,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实际应用的潜力。 (来源:人民网)


          IP属地:江苏194楼2017-02-21 11:34
          回复
            黑科技。导读:肾脏疾病是全球一个重大且悬而未决的健康难题,肾病发展的不可逆性一直困扰着患者、医生和研究人员。温州医科大学研究人员通过异体肾脏去细胞生物支架,成功诱导部分肾切除大鼠模型肾脏再生。相关研究成果《去细胞支架诱导肾脏再生》,近日发表在生物材料领域国际顶尖期刊《Biomaterials》上。      据统计,我国肾病患者高达1.2亿人。国际相关研究领域曾普遍认为,除斑马鱼外的脊椎动物,无法实现体内肾脏再生。大鼠部分肾切除模型仅在切除残端可检测到肾小管微弱的修复性再生,无法检测到肾小球再生,功能则为永久性丧失。肾再生领域研究者无不把实现肾小球的再生乃至功能的恢复,作为研究的终极目标。      而温州医科大学科研团队在前期成功制备肾脏去细胞生物支架的基础上,将大鼠肾脏细胞完全去除,仅保留肾脏三维细胞外基质结构,把无细胞的生物支架移植到部分肾切除的大鼠肾脏上,大鼠残余肾脏就可再生。术后大体及B超观察到实验肾脏形态出现增长,放射性核素检测到实验肾脏的肾小球滤过率在术后逐渐升高,并通过免疫学方法检测到实验肾脏内出现大量前体细胞并呈规律性分布。      温州医科大学生物支架移植与免疫研究所执行所长梅劲副教授表示,该研究成果受到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委资助,标志着温州医科大学的去细胞生物支架研究团队在相关研究领域获得了重大突破,未来将为肾病患者的临床治疗和科学研究开辟一条重要道路。 (来源:科技日报)


            IP属地:江苏196楼2017-02-21 11:34
            回复
              华工高理是全球最大的高精度温度传感器制造商,其在家电行业温度传感器市场中全球份额超过70%,处在绝对领先地位。公司利用自身技术优势,积极研发汽车用热敏传感器、光通量、雨通量传感器、PM2.5传感器等多种传感器,突破了包括上汽等一线大厂以及法雷奥等国际一线T1供应商。同时由于新能源车的快速发展,给公司PTC器件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目前公司新能源车发热器件已经占到公司PTC总销量的50%。


              IP属地:江苏198楼2017-02-21 11:35
              回复
                华工科技公告《2016年前三季度业绩预告》。公告称,前三季度预计实现归母净利1.65-1.69亿元,同比增长51.08%-54.73%。其中三季度归母净利预计为0.48亿元-0.52亿元,同比增长134.5%-154.11%。   其中光通信作为公司占比超过40%的业务支柱,在15年遭受增速放缓。16年光通信板块再度觉醒,运营商采购增长有力,公司是4G基站光通信模块销售规模全球前三的光通信龙头


                IP属地:江苏199楼2017-02-21 11:35
                回复
                  甘肃阿克塞2000平方公里的戈壁滩,见证了一个“晒着太阳就能挣钱”的历史时刻。近日,全球首个高温熔盐槽式光热发电平台项目在这里正式并网投入运营。   值得一提的是,这也是第一次从集热、储热、换热、发电到并网等全产业链全部实现了国产化


                  IP属地:江苏200楼2017-02-21 11:35
                  回复
                    在此之前,全球范围内并没有一家高温熔盐槽式电站,一切都仅仅是停留在欧盟HITECO项目中的一个设想。


                    IP属地:江苏201楼2017-02-21 11:35
                    回复
                      创新的印钞机开动了!”倪祥玉说。  比风能和光伏更高效、更稳定   在甘肃阿克塞成功并网的光热发电平台实现24小时连续发电之后,官景栋宣布,这项技术的发电时长已经代表着目前国际最高技术标准。   同样是向太阳要能量,与利用半导体硅将光能直接转变为电能的光伏发电不同,光热发电则是通过聚光装置将太阳光聚集到吸热装置,加热吸热装置内的熔盐,经传热换热产生高温气体或流体,再通过机械做功转化为交流电。   官景栋说,与风能、光伏等新能源发电技术相比,光热发电的优势显而易见。除了发电时长优势之外,光热发电的效率较传统风能、光伏发电一般平均要高出近10个百分点。


                      IP属地:江苏202楼2017-02-21 11:35
                      回复
                        据国家电网湖北省电力公司检修公司特高压交直流运检中心主任郑卫红介绍,直流输电工程的技术难点主要在换流站。   包括葛洲坝至上海±500千伏直流输电工程在内,三峡电力共有5条专用超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它们的首端换流站分别是葛洲坝换流站、龙泉换流站、江陵换流站、宜都换流站、团林换流站,分别于1985年、2000年、2002年、2004年、2008年开工建设,国产化率分别约为0、30%、50%、70%、100%。   通过前后3次国产化改造,葛洲坝换流站的国产化率已达到70%。   三峡至上海±500千伏直流输电工程宜都换流站副站长胡宇洋说,如今我国直流输电技术彻底结束了“一颗钉子都需要进口”的时代。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提供的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10月,三峡、葛洲坝电站435亿千瓦时电量通过直流输电线路送往上海、江苏、广东等地,占总发电量的45%。   从1984年首个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浙江舟山100千伏海底直流输电工程开工建设至今,经过几代的技术积累和发展,如今我国直流输电工程的设计建设、运行管理和设备制造水平已处于国际领先地位,拥有国际标准主导权和较强竞争优势。   2005年,河南灵宝背靠背直流输电工程投入运行,从工程组织建设、系统设计、工程设计、设备制造采购、工程施工和调试全部立足国内,实现了国产化的要求,标志着我国直流输电工程的国产化工作迈上新台阶。   2012年,中国西电集团公司研制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1100千伏/5000安培特高压直流输电换流阀,成功通过全部型式试验,标志着我国掌握了国际领先水平的换流阀设计、制造和试验技术。   柔性直流输电是目前可控性最高、适应性最好的输电方式。2015年,目前世界上电压等级最高、输送容量最大的柔性直流输电工程厦门±320千伏柔性直流输电工程正式投运。同年,中国西电集团公司“±350千伏/1000兆瓦柔性直流输电换流阀装置”主要技术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特高压输电是我国为数不多、世界领先、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创新成果。世界上电压等级最高、输送容量最大、输送距离最远、技术水平最先进的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准东至皖南±11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换流站今年已开工建设,±1100千伏/5500安培、±800千伏/6250安培换流阀也已由国内企业自主研制成功。   我国是一个能源资源与负荷中心分布不平衡的国家,全国煤炭资源近80%集中在西部、北部地区,2/3以上的可开发水能资源分布在四川、西藏和云南,而全国2/3以上的电力负荷集中在东中部地区。   特高压交直流输电正是满足我国超大容量、超远距离输电需求,实施西电东送战略的重大技术。据了解,国家电网公司累计建成“四交五直”9项特高压工程,在建“四交六直”10项特高压工程,在运在建特高压输电线路长度达到3万公里,变电(换流)容量超过3.2亿千伏安(千瓦)。   在特高压输电的带动下,我国直流输电技术已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IP属地:江苏203楼2017-02-21 11:35
                        回复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18500吨油压机是中信重工投巨资历经4年打造而成。   这台号称“全球第一锤”的油压机采用世界先进的“潘克泵”液压控制技术,使整机工作效率和自动化程度达到世界最高,堪称世界自由锻造王国的一顶皇冠。该油压机锻造速度每分钟高达44次以上,工作效率是同等普通万吨水压机的2倍以上。同时,配置了世界最先进的750吨·米锻造操作机,并联动形成一个高度自动化的重型、特大自由锻造装备平台,成为世界自由锻造行业的一道壮观风景。   建设世界顶级的油压机出于战略考虑。   长期以来发达国家的大型铸锻件生产制造技术一直对我国实行封锁,关键重大技术装备大多依赖进口。这一状况严重制约了我国重大技术装备的创新研制能力。为了能够站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平台上参与国际竞争,只有自己掌握大型铸锻件核心制造工艺技术和打造自己的大型铸锻件研制基地。   原机械工业部副部长、国务院三峡工程设备质量检查组组长陆燕荪考察“新重机”技改项目后高兴地说:“中信重工拥有自己的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可以有效缓解我国航空航天、国防、冶金、船舶、电力、石化及机械制造等行业对大型铸锻件的急需,对全面提高我国大型装备制造业总体水平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现在,中信重工已经拥有世界一流的特大型铸锻件研发制造能力。


                          IP属地:江苏204楼2017-02-21 11:36
                          回复
                            10月20日,中信重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信重工)为德国孟克公司(MENCK)成功锻造了重达271.42吨的海工液压打桩设备核心部件砧子。   该砧子直径为6.775米,属于多台阶饼类锻件,形状复杂,锻造难度高、成型难度大。产品完成后将成为孟克公司新研发的最大规格的水下液压打桩设备的核心部件,标志着中信重工成功进入国际高端海工装备市场。   这项顶级之作,就是出自中信重工的18500吨油压机,并采用415吨大钢锭进行锻造。  近日,中信重工新建的国内首台技术水平最先进的80吨电渣重熔炉投产在即,该装备具有单电极、超低频、气体保护和恒熔速等特点。投产后,可满足高纯净度、高品质钢种的冶炼需求。


                            IP属地:江苏205楼2017-02-21 11:36
                            回复
                              瓦轴生产的高端汽车轴承继批量进入美国三大轿车公司主渠道市场,获得世界上汽车传动系统单列圆锥轴承单体最大的项目订单后。今年起,开始打入欧洲豪华车型配套市场,同时,为重卡配套轴承5月以来也开始批量交付北美主机客户。   笔者了解到,经过历时3年多的对比寿命测试和客户工程技术批准,瓦轴集团出口重卡拖车轮端轴承通过客户工程验证,5月份开始正式启动向北美地区知名拖车车桥制造商批量供货。这是瓦轴高端重卡轴承继批量进入美国校车车桥轮端应用后,首次正式被授予重卡拖车/挂车轮端应用的项目。   美国被称为“生活在车轮上的国家”,因此拖车/挂车轮端应用对轴承的需求相当可观。瓦轴重卡轴承获得主机客户批量订单,为出口高端汽车轴承在北美市场的业务增长开辟了新的局面。   汽车轴承虽是小零件,但却和整车的可靠性、安全性与舒适性都有着紧密关系。小轴承有大市场,汽车轴承约占全球轴承市场近一半的比例,并有着良好的成长性。近年来,瓦轴集团加速出口高端汽车轴承的研发制造,自主研发的汽车轴承达到了世界一流水准,并从世界三大汽车制造强国之一的美国打开缺口,批量进入美国三大轿车公司主渠道市场,拿到了国际汽车轴承市场的通行证。今年起,瓦轴高端汽车轴承开始打入欧洲豪华车型配套市场,实现了出口汽车轴承从美国市场向欧洲市场的“两连跳”。高端汽车轴承已成为瓦轴集团走向欧美市场的支点。


                              IP属地:江苏206楼2017-02-21 11:3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