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实践/练习篇(SadhanaPada)
2.1 “行合一”(Kriya Yoga)有三部分:1)训练并纯化感官(tapas),2)在教导下自学/研究自己(svadhyaya),3)虔诚和放手归于孕育万物的创造之源(ishvara pranidhana)。
2.2 练习“行合一”以到达合神,并最小化思想模式的染色。
2.3 有五种染色:1)遗忘,或对事物真性的无知/不觉知(avidya),2)我性、个体性、或自我,3)执著或迷恋意识印象或对象,4)排斥思想模式或对象,5)爱这些事物如性命,认为失去它们就是死亡。
2.4 对本性的遗忘,或对事物真性的无知/不觉知,是其它五种染色的温床,且每种染色都处于以下四种状态/阶段之一:1)休眠或停滞,2)衰弱或衰减,3)中断或暂时隔离,4)活跃,并产生各种思想和行为。
2.5 无知/不觉知有四种类型:1)视短暂为永恒,2)视不纯为纯粹,3)视痛苦为快乐,4)视非我为真我。
2.6 从无知/不觉知中升起的“我性”或“自我”的染色,产生于误以为智性(buddhi,用于知道、决定、判断和明辨)就是纯粹觉知(purusha)。
2.7 迷恋是一种单独的意识波动,它随快乐的记忆升起而来,由此迷恋、快乐、和对象的记忆这三种意识波动互相连在一起。
2.8 排斥是一种意识波动,来源于痛苦与某些记忆的联系,由此排斥、痛苦和对象的记忆/体验这三种意识波动互相连在一起。
2.9 即使是智者,对于各种染色也有恒常而牢固的“恋生惧死”之情,喜欢延续,害怕各种染色的终止或消失。
2.10 当五种染色处于精微、潜在状态时,可随其消退或终止于意识域中而消除。
2.11 当意识波动仍有染色的能力时,可通过冥想将它们带回潜在状态。
2.12 染色导致了行为(karmas,业),而行为又产生了染色的潜在印象(karmashaya),这些印象会于此生或来生中激活并被体验。
2.13 只要这些染色存在,就有三种结果:1)出生,2)寿命,3)生命中的体验经历。
2.14 由于带有各自的优缺点(善/恶)性质,以上三者(出生、寿命、经历)可能被体验为快乐或痛苦。
2.15 智慧、明辨之人视一切世间体验为苦,因为知道它们导致更多的后果、焦虑和深层习惯(samskaras),以及违反自然属性的行为。
2.16 由于世间体验均被视为痛苦,因此未到来的苦亦要避免和放弃。
2.17 见者(主体/体验者)与所见(客体/事物/对象/被体验者)的结合是起因,是要避免的。
2.18 事物(对象/可知者)的性质有:1)光明/知觉,2)活动/变性,3)惯性/停滞;他们由元素与感官力量组成,并为体验世界、解脱、开悟而存在。
2.19 最初元素(gunas)有四种状态:1)多样的、特定的、详细的,2)不变的、非特定的、非详细的,3)仅用于指示、无差别现象的、只作标记/有踪迹的,4)无指示、本体的、无标记/无踪迹的。
2.20 见者实际是“看的力量”本身,似是看见或体验到了认知原则。
2.21 可知对象/事物的本质或性质,只作为纯粹觉知的客体领域而存在。
2.22 虽然对于已经体验到其根本、无形之真性的人来说,可知对象不再存在,但对象的外观并未毁坏,因为它们的存在仍为以粗/重形式观察事物的其他人所分享。
2.23 在见者与事物/对象之间存在连接或关系是一种必要方式,以便见者可随后认识到事物的真性。
2.24 无知/不觉知(Avidya,2.3-2.5),一种忽视的状态,是这一连接产生的根本原因。
2.25 通过移除无知/不觉知,会导致连接失效,便通向解脱,即见者的自由或开悟状态。
2.26 清晰、明确、无损的明辨知识,是移除无知/不觉知,打破连接从而解脱的方法。
2.27 获得这种层次的明辨后,会有七种最终的领悟。
2.28 通过合一八支的实践,消除不纯,便有灵光升起,汇聚明辨智慧直至开悟。
2.29 合一八支或八阶,是持戒(yamas)、遵行(niyamas)、坐姿(asana)、调息(pranayama)、制感(pratyahara)、专注(dharana)、冥想(dhyana)、以及合神(samadhi)。
2.30 不伤害、真实/诚实、不偷窃、保持觉察最高实相、不贪婪或不执著于感官感觉,是五种持戒或自律的规范,是合一八支之首。
2.31 当这些自律或戒律变得普遍,不限于任何生命形式,或地点、时间和条件时,便成为伟大誓约。
2.32 身体和头脑的净化与纯化、满足的态度、自律或训练感官(tapas)、自学/研究自己或沉思圣言(svadhyaya)、以及放手归于本源的态度(ishvarapranidhana),此即遵行或自我训练(niyamas),是合一八支之二。
2.33 当由于任性、不健康、烦恼、或反常思维,无法练习持戒或自律的规范及遵行或自我训练时,要培养相反方向的思想或原则。
2.34 从负面思想中产生的行为,可以是亲自行使、唆使他人、或认同。所有这些都可能由愤怒、贪婪或妄想而导致,而且可能是轻微、中等、或强烈的。其相反的思想或原则,就是提醒自己,这些负面思维和行为只会造成无尽痛苦和无知。
2.35 当合一行者坚定地根植于不伤害,靠近的人会自然失去敌意。
2.36 达成真实/诚实后,行为结果自然按合一行者的意愿发生。
2.37 当确立了不偷窃,所有珍宝、财富自行显现,或可为合一行者所得。
2.38 当稳固根植于觉察最高实相,就获得巨大的力量、精力或生命能。
2.39 当一个人坚持不占有或不执著于感官感觉,便可知前世和来世的轮回原因知识。
2.40 通过清理和纯化身体与头脑,带来对自己身体的超越或淡然,并且不依恋与他人的身体接触。
2.41 同样通过清理及纯化身体与头脑,带来精微心灵的纯化,愉悦、美好和喜悦的感觉,凝神专一,对感官的掌控,及达成自我认知的适宜性、资格或能力。
2.42 由满足的态度,会获得极大的快乐、精神的愉悦、快乐、满足。
2.43 通过禁制或训练感官(tapas),会摧毁意识不纯,并带来对身体、感觉与行为的意识感官(indriyas)的掌控或精通。
2.44 通过自学/研究自己以及沉思圣言(svadhyaya),就能够与所望的潜在自然实相或力量接触、沟通、或相协调。
2.45 通过放手归于本源的态度(ishvarapranidhana),可得完美的专注(samadhi合神)状态。
2.46 合一冥想的坐姿(asana)要稳定、持久、不动,同时要舒适,此即合一八支之三。
2.47 达到最佳姿势的方法是放松或释放努力,使注意力与无穷、无限融合。
2.48 获得最佳坐姿后,可得无争、无障碍的自由,免于二元对立之苦(如冷热、好坏、或苦乐)。
2.49 获得最佳坐姿后,减缓或减弱呼吸力度、以及呼、吸中的不规则运动,称为呼吸控制和能量扩展(即pranayama, 调息),从而不再觉察到呼吸,此即合一八支之四。
2.50 调息有三方面,外部或向外的气流(呼气)、内部或向内的气流(吸气)、以及第三种,呼吸过渡时没有气流的状态,即固定、屏止、暂停。这些可通过位置、时间和计数来调节,使呼吸缓而细。
2.51 第四种调息是指持续的prana(能量),其超出、超越、或在潜在于以上通过内、外区域气流运作的三种调息。
2.52 通过这种调息,遮蔽内在光明的染色的深层印象(karmashaya,2.12)屏障会变薄、消减、消失。
2.53 经由八支之四的调息练习,头脑获得了适宜性、资格或能力以进行真正的专注(dharana),即八支之六。
2.54 当感觉与行为的意识感官(indriyas)停止涉入其对应的意识对象,融合或退回到意识域中它们升起之处,便称为制感(pratyahara),八支之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