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一吧 关注:736贴子:962
  • 15回复贴,共1

【合一经/瑜伽经】《合一经详解》中译本下载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IP属地:广西1楼2017-02-18 23:49回复
    《合一经》,旧译《瑜伽经》约作于公元前300年,是由印度圣哲Patanjali撰写的完整的灵修技术体系。
    《合一经详解》是由美国灵修导师Swami Jnaneshvara Bharati编写的《合一经》经文译文及详细解释。


    IP属地:广西2楼2017-02-18 23:51
    回复
      全文下载:http://pan.baidu.com/s/1c16r5SW
      经文总览图:


      IP属地:广西3楼2017-02-18 23:51
      回复
        中译文:


        第1章 专注/合神篇(Samadhi Pada)

        1.1 现在,由生活及其它练习获得前期准备之后,开始合一的学习与练习。
        1.2 合一是对意识波动(或粗或细的思想模式)的掌控(nirodhah:控制、调节、疏导、主宰、整合、协调、静止、平静、旁置)。
        1.3 然后见者安住自身,归于其本性,即达成自我认知/自我实现(Self-realization)。
        1.4 其它时候,当不觉知自性时,见者表现为意识的波动,认同于思想模式。
        1.5 这些或粗或细的思想模式有五种,它们或染色,或未染色。
        1.6 要观照的五种思想模式是:1)正确的认知,2)错误的认知,3)幻想或想象,4)深睡眠,即思想对象为空,5)回忆或记忆。
        1.7 有三种途径得到正确的认知:1)直接感知/体验,2)推理,3)经典或智者的话。
        1.8 错误的知识或错觉源于将事物感知为它不是的样子。
        1.9 幻想或想象是一种思想模式,它有语言表达和知识,却没有真实对象或现实存在。
        1.10 无梦睡眠是一种细微思想模式,其对象停滞、空白、不在,或是其它思想模式的消失。
        1.11 回忆或记忆是一种思想模式,产生于事物以前印象的重现,但没有增加来自于其他源头的任何新特征。
        1.12 这些思想模式通过实践(abhyasa)与无欲/不执(vairagya)而得以掌控(nirodhah,调节、协调、控制、静止、平静)。
        1.13 实践意味着选择,付诸努力,采取那些带来稳定和平静状态的行动。
        1.14 当不中断地、虔诚地实践一长段时间后,这种实践才会打下根深蒂固、稳定、坚实的基础。
        1.15 当对所见事物以及经典中的描述也失去了欲望,便达到了完全的无欲。
        1.16 由于认知纯粹觉知(purusha),从而对最精微元素、构成原则或自身品质(gunas)亦不感兴趣,这就是至高的无欲(paravairagya)。
        1.17 有对象的深度专注有四种类型:1)粗想,2)细想,3)喜乐,4)我性,这叫做有想合神。
        1.18 另一种合神是无想合神,专注而没有对象,只有潜在印象存留;这一状态通过持续练习使意识的粗、细波动回退到它们升起的地方而达到。
        1.19 那些已经达到更高层次的人,或已经知晓未显化之本质的人,他们再次投胎于这个世界是源于存留的无知的潜在印象,他们更容易到达合神状态。
        1.20 其他人则遵循五项系统的原则:1)对修行方向的确信(信念),2)能量投入,3)持续记得前进道路与平静意识的过程,4)深度冥想的训练,5)追求真正的知识,由此获得更高层次的合神(无想合神)。
        1.21 以强烈的感情、精力和坚定信念进行练习的人,会比以中等或更少强度练习的人较快达到专注及其成果。
        1.22 对于那些练习和信念都强烈的人,还有另外三种实践层次的划分: 轻微强烈度、中等强烈度、极高强烈度(依次更接近成就)。
        1.23 通过虔诚和放手归于孕育万物的创造之源(ishvarapranidhana)的特殊过程,合神就近在眼前。
        1.24 创造之源(ishvara)是纯粹觉知(purush),一个特殊意识,它不受染色(kleshas)、行为(业)、或潜在印象激活所引起的行为的结果所影响。
        1.25 在那一纯粹觉知中,全知的种子发展到顶点,无可超越。
        1.26 那一纯粹觉知不受时间的限制,是最古老的老师们的导师。
        1.27 象征这一创造之源的神圣声音是OM,叫做pranava。
        1.28 须在深深觉知其意义的基础上记住OM的声音。
        1.29 对OM的记忆会移除障碍,并产生对自性的认知。
        1.30 灵性道路上有九种障碍产生干扰:1、肉体疾病2、头脑倾向于低效率工作3、疑虑/迟疑不决4、缺乏追求合神的注意力5、身心懒惰6、不能掌控世俗欲望7、错误假设或想法8、未能到达练习层次 9、不能稳定在所到达的练习层次。
        1.31 从这些障碍中产生四个后果:1)精神或肉体痛苦,2)悲伤或沮丧,3)心神不安、颤抖或焦虑,4)呼吸不规律。
        1.32 阻止或对治这九个障碍和四个后果,做法是使意识专一,训练意识专注于一个原则或对象。
        1.33 在人际关系中,头脑可通过培养以下态度而纯化:对快乐者报以友好,对痛苦者报以同情,对有德者报以亲善,对我们认为邪恶者报以中立或冷漠。
        1.34 也可以通过调节呼吸来平静头脑,尤其是注意呼气和呼吸中的自然停止。
        1.35 向内专注于感官体验过程,会产生更高、更精微的感知;这也会带来头脑的稳定、平静。
        1.36 或者,专注于超越痛苦的内在清明和光明状态,也会带来稳定、平静。
        1.37 或者,冥想一个无欲的头脑,使头脑变得稳定、平静。
        1.38 或者,专注于睡眠状态的意识流、或无梦睡眠的状态,头脑也会稳定、平静。
        1.39 或者,冥想或专注于任何喜欢、或所倾向的对象或原则,头脑也会稳定、平静。
        1.40 通过这些练习,头脑有能力稳定于从最小到最大的对象上,头脑真正被掌控。
        1.41 当头脑的波动减弱,像透明水晶一样,就能在称为samapattih(合体)的专注过程中,轻易呈现任何所观察对象的性质,无论这一对象作为观察者、观察方法或是被观察物。
        1.42 这种类型的专注是以下三者的混合:对象的名称或词语、对象的意义或身份、与那一对象相关的知识。这种专注被称为有粗想合体(与粗对象相关)。
        1.43 当记忆、或意识波动的仓库已被纯化,头脑不再有自己的性质,只呈现它所冥想的对象,这种专注称为无粗想合体。
        1.44 与有粗想合体同样,当专注于细微对象,称为有细想和无细想合体。
        1.45 这些精微对象一直延伸到未显化的原物质prakriti。
        1.46 这四种专注是有对象的冥想(合神),还有对象的种子。
        1.47 当掌握不间断的无细想流动,就发展出内在意识工具的纯粹和光明。
        1.48 在那一状态获得的经验知识是最精粹的智慧,充满着真相。
        1.49 那一知识,有别于与经典和推理相混的知识,因为它直接与对象的特性相关,而不是与对象名称或其它概念相关。
        1.50 这类充满真相的知识,创造了新的潜在印象,这些新印象会减少其它较无用的习惯性潜在印象的形成。
        1.51 当这些充满真知的潜在印象也和其它印象一同退去,无对象专注才会到来。


        IP属地:广西本楼含有高级字体4楼2017-02-18 23:52
        回复
          第2章 实践/练习篇(SadhanaPada)
          2.1 “行合一”(Kriya Yoga)有三部分:1)训练并纯化感官(tapas),2)在教导下自学/研究自己(svadhyaya),3)虔诚和放手归于孕育万物的创造之源(ishvara pranidhana)。
          2.2 练习“行合一”以到达合神,并最小化思想模式的染色。
          2.3 有五种染色:1)遗忘,或对事物真性的无知/不觉知(avidya),2)我性、个体性、或自我,3)执著或迷恋意识印象或对象,4)排斥思想模式或对象,5)爱这些事物如性命,认为失去它们就是死亡。
          2.4 对本性的遗忘,或对事物真性的无知/不觉知,是其它五种染色的温床,且每种染色都处于以下四种状态/阶段之一:1)休眠或停滞,2)衰弱或衰减,3)中断或暂时隔离,4)活跃,并产生各种思想和行为。
          2.5 无知/不觉知有四种类型:1)视短暂为永恒,2)视不纯为纯粹,3)视痛苦为快乐,4)视非我为真我。
          2.6 从无知/不觉知中升起的“我性”或“自我”的染色,产生于误以为智性(buddhi,用于知道、决定、判断和明辨)就是纯粹觉知(purusha)。
          2.7 迷恋是一种单独的意识波动,它随快乐的记忆升起而来,由此迷恋、快乐、和对象的记忆这三种意识波动互相连在一起。
          2.8 排斥是一种意识波动,来源于痛苦与某些记忆的联系,由此排斥、痛苦和对象的记忆/体验这三种意识波动互相连在一起。
          2.9 即使是智者,对于各种染色也有恒常而牢固的“恋生惧死”之情,喜欢延续,害怕各种染色的终止或消失。
          2.10 当五种染色处于精微、潜在状态时,可随其消退或终止于意识域中而消除。
          2.11 当意识波动仍有染色的能力时,可通过冥想将它们带回潜在状态。
          2.12 染色导致了行为(karmas,业),而行为又产生了染色的潜在印象(karmashaya),这些印象会于此生或来生中激活并被体验。
          2.13 只要这些染色存在,就有三种结果:1)出生,2)寿命,3)生命中的体验经历。
          2.14 由于带有各自的优缺点(善/恶)性质,以上三者(出生、寿命、经历)可能被体验为快乐或痛苦。
          2.15 智慧、明辨之人视一切世间体验为苦,因为知道它们导致更多的后果、焦虑和深层习惯(samskaras),以及违反自然属性的行为。
          2.16 由于世间体验均被视为痛苦,因此未到来的苦亦要避免和放弃。
          2.17 见者(主体/体验者)与所见(客体/事物/对象/被体验者)的结合是起因,是要避免的。
          2.18 事物(对象/可知者)的性质有:1)光明/知觉,2)活动/变性,3)惯性/停滞;他们由元素与感官力量组成,并为体验世界、解脱、开悟而存在。
          2.19 最初元素(gunas)有四种状态:1)多样的、特定的、详细的,2)不变的、非特定的、非详细的,3)仅用于指示、无差别现象的、只作标记/有踪迹的,4)无指示、本体的、无标记/无踪迹的。
          2.20 见者实际是“看的力量”本身,似是看见或体验到了认知原则。
          2.21 可知对象/事物的本质或性质,只作为纯粹觉知的客体领域而存在。
          2.22 虽然对于已经体验到其根本、无形之真性的人来说,可知对象不再存在,但对象的外观并未毁坏,因为它们的存在仍为以粗/重形式观察事物的其他人所分享。
          2.23 在见者与事物/对象之间存在连接或关系是一种必要方式,以便见者可随后认识到事物的真性。
          2.24 无知/不觉知(Avidya,2.3-2.5),一种忽视的状态,是这一连接产生的根本原因。
          2.25 通过移除无知/不觉知,会导致连接失效,便通向解脱,即见者的自由或开悟状态。
          2.26 清晰、明确、无损的明辨知识,是移除无知/不觉知,打破连接从而解脱的方法。
          2.27 获得这种层次的明辨后,会有七种最终的领悟。
          2.28 通过合一八支的实践,消除不纯,便有灵光升起,汇聚明辨智慧直至开悟。
          2.29 合一八支或八阶,是持戒(yamas)、遵行(niyamas)、坐姿(asana)、调息(pranayama)、制感(pratyahara)、专注(dharana)、冥想(dhyana)、以及合神(samadhi)。
          2.30 不伤害、真实/诚实、不偷窃、保持觉察最高实相、不贪婪或不执著于感官感觉,是五种持戒或自律的规范,是合一八支之首。
          2.31 当这些自律或戒律变得普遍,不限于任何生命形式,或地点、时间和条件时,便成为伟大誓约。
          2.32 身体和头脑的净化与纯化、满足的态度、自律或训练感官(tapas)、自学/研究自己或沉思圣言(svadhyaya)、以及放手归于本源的态度(ishvarapranidhana),此即遵行或自我训练(niyamas),是合一八支之二。
          2.33 当由于任性、不健康、烦恼、或反常思维,无法练习持戒或自律的规范及遵行或自我训练时,要培养相反方向的思想或原则。
          2.34 从负面思想中产生的行为,可以是亲自行使、唆使他人、或认同。所有这些都可能由愤怒、贪婪或妄想而导致,而且可能是轻微、中等、或强烈的。其相反的思想或原则,就是提醒自己,这些负面思维和行为只会造成无尽痛苦和无知。
          2.35 当合一行者坚定地根植于不伤害,靠近的人会自然失去敌意。
          2.36 达成真实/诚实后,行为结果自然按合一行者的意愿发生。
          2.37 当确立了不偷窃,所有珍宝、财富自行显现,或可为合一行者所得。
          2.38 当稳固根植于觉察最高实相,就获得巨大的力量、精力或生命能。
          2.39 当一个人坚持不占有或不执著于感官感觉,便可知前世和来世的轮回原因知识。
          2.40 通过清理和纯化身体与头脑,带来对自己身体的超越或淡然,并且不依恋与他人的身体接触。
          2.41 同样通过清理及纯化身体与头脑,带来精微心灵的纯化,愉悦、美好和喜悦的感觉,凝神专一,对感官的掌控,及达成自我认知的适宜性、资格或能力。
          2.42 由满足的态度,会获得极大的快乐、精神的愉悦、快乐、满足。
          2.43 通过禁制或训练感官(tapas),会摧毁意识不纯,并带来对身体、感觉与行为的意识感官(indriyas)的掌控或精通。
          2.44 通过自学/研究自己以及沉思圣言(svadhyaya),就能够与所望的潜在自然实相或力量接触、沟通、或相协调。
          2.45 通过放手归于本源的态度(ishvarapranidhana),可得完美的专注(samadhi合神)状态。
          2.46 合一冥想的坐姿(asana)要稳定、持久、不动,同时要舒适,此即合一八支之三。
          2.47 达到最佳姿势的方法是放松或释放努力,使注意力与无穷、无限融合。
          2.48 获得最佳坐姿后,可得无争、无障碍的自由,免于二元对立之苦(如冷热、好坏、或苦乐)。
          2.49 获得最佳坐姿后,减缓或减弱呼吸力度、以及呼、吸中的不规则运动,称为呼吸控制和能量扩展(即pranayama, 调息),从而不再觉察到呼吸,此即合一八支之四。
          2.50 调息有三方面,外部或向外的气流(呼气)、内部或向内的气流(吸气)、以及第三种,呼吸过渡时没有气流的状态,即固定、屏止、暂停。这些可通过位置、时间和计数来调节,使呼吸缓而细。
          2.51 第四种调息是指持续的prana(能量),其超出、超越、或在潜在于以上通过内、外区域气流运作的三种调息。
          2.52 通过这种调息,遮蔽内在光明的染色的深层印象(karmashaya,2.12)屏障会变薄、消减、消失。
          2.53 经由八支之四的调息练习,头脑获得了适宜性、资格或能力以进行真正的专注(dharana),即八支之六。
          2.54 当感觉与行为的意识感官(indriyas)停止涉入其对应的意识对象,融合或退回到意识域中它们升起之处,便称为制感(pratyahara),八支之五。


          IP属地:广西本楼含有高级字体5楼2017-02-18 23:54
          收起回复
            第3章 成就篇/进阶篇(Vibhuti Pada)
            3.1 专注(dharana)是注意力保持、固定于一个对象或地方的过程,是合一八支之六。
            3.2 持续、不间断的专注之流,即称为冥想(dhyana),是合一八支之七。
            3.3 当只有对象、地点或观点的本质存在,头脑自身似乎已经消失,那一深度专注的状态就称为合神(samadhi,三摩地),是合一八支之八。
            3.4 当专注(dharana)、冥想(dhyana)和合神(samadhi)这三个过程共同作用于同一个对象、地点或观点时,称为全神合一(samyama)。
            3.5 经由掌握全神合一的三个过程,知识之光、超觉领悟、或更高觉知(prajna/般若智慧)开始显现、发光、闪现、或可见。
            3.6 全神合一逐步应用于更精微的层面、状态或练习阶段。
            3.7 专注(dharana)、冥想(dhyana)和合神(samadhi)的练习,比合一八支的前五项更加内在。
            3.8 然而,这三者与无种子合神相比,只是外在练习,因为无种子合神的专注当中,没有任何对象或对象种子存在。
            3.9 称为“静的转换”的高阶掌控,发生在这样的转换时刻,当深层印象/习惯升起的倾向、平息的倾向与意识自身的注意力三者结合时。
            3.10 由此,练习所创造的新的深层印象/习惯,使“静的转换”状态持续的稳定流动。
            3.11 称为“合神的转换”的掌控,是掌握这一种转换,此时意识“任意方向”的倾向退去,而“专注一点”的倾向升起。
            3.12 称为“一的转换”的掌控,是掌握这一种转换,此时只有同一个“专注一点”的意识相续升落。
            3.13 这三个转换的过程也解释了法则、时性、状态的三种转换,以及这些转换与物质元素和意识感官的关系。
            3.14 在一切法则或性质当中,包含或普遍有一种未显化的、无法描述的根基/存在。
            3.15 状态的连续变化,是造成结果、后果、或影响的不同表现形式的原因。
            3.16 全神合一于法则、时性和状态的三重变化,可得过去和未来的知识。
            3.17 对象的名称、名称所指示的对象本身、以及对象概念上的存在,这三者通常互相渗透、混在一起。通过全神合一于三者的区别,可得一切生命的声音语义/语言的知识。
            3.18 通过直接感知潜在印象\习惯(samskaras),可得前世的知识。
            3.19 全神合一于他人的观念或思想,可得他人心智的知识。
            3.20 但他人心智的潜在支持,仍然未被触及或感知。
            3.21 全神合一于自己的物质身体形态,暂停身体的光明或可视的特性,可得身体对他人隐形。
            3.22 以与视觉(3.21)同样的方式,可暂停身体听、触、味、嗅的能力。
            3.23 业有两种,快的或慢的显化的业。全神合一于业,可预知死亡的时间。
            3.24 全神合一于友好的态度(及经文1.33中的其它态度),可得它的巨大力量。
            3.25 全神合一于大象的力量,可得相似的力量。
            3.26 通过导引更高感知活动的内在光芒,可得精微、隐秘、遥远对象的知识。
            3.27 全神合一于内在太阳,可得诸多精微领域的知识。
            3.28 全神合一于月亮,可得内在星辰排列的知识。
            3.29 全神合一于北极星,可得星辰运动的知识。
            3.30 全神合一于肚脐中心,可得身体系统排列的知识。
            3.31 全神合一于喉部凹处,可中止饥渴。
            3.32 全神合一于喉咙下方的龟能量管,可得稳定。
            3.33 全神合一于顶轮的光环,可得成就者/大师的视野。
            3.34 或,经由更高知识的直觉之光,可知一切。
            3.35 全神合一于自心,可得心智的知识。
            3.36 体验到显现的思想,只在个体意识的精微面与纯粹觉知相混时。然而两者是完全不同的,前者为后者而存在,后者自存自在。全神合一于后者,可得纯粹觉知的知识。
            3.37 从纯粹觉知的更高知识的直觉之光中,产生了更高的、超觉的、或神圣的听、触、视、味、嗅觉。
            3.38 由全神合一所得的这些体验,是合神的障碍,但世俗者将它们视为成就或神通。
            3.39 通过松脱或放开自身的束缚与执著,并遵循进入意识通道的知识,可得进入他人身体的能力。
            3.40 通过掌控上升的能量流,可停止与泥土、水、荆棘等事物的接触,可得身体上升或飘浮。
            3.41 通过掌控脐部的能量流,可得身体发光、光辉或火焰。
            3.42 全神合一于空间/以太和听觉的关系,可得更高、神圣的听力。
            3.43 全神合一于身体和空间/以太的关系,并专注于棉花的轻盈,可得穿越空间的能力。
            3.44 当意识中的无形思想体被投射在身体外,就称为“伟大的无肉体者”。全神合一于那向外的投射,可去除遮蔽灵性光芒的屏障。
            3.45 全神合一于元素的五种形式——宏大形式、自然本质、精微形式、相互关系、目的功能,可得掌控元素。
            3.46 通过掌控元素,可将身体变成如原子般微小、完美、特性或组成不可破坏,以及获得其它此类的能力。
            3.47 这一身体的完美包括美丽、优雅、力量、和金刚不坏。
            3.48 通过掌控感觉与行为(indriyas,感官),可得极快的心智和肉体感官工具的感知力,并可掌控一切显化升起的初因。
            3.49 全神合一于感觉和行为的过程、本质、我性、相互关系、目的功能,可得对感觉和行为(indriyas,意识感官)的掌控。
            3.50 当确立了区别个体意识的最精微面与纯粹觉知的知识,即可掌控所有存在形式或状态(全能),以及认知的所有形式(全知)。
            3.51 对全知全能也不执著或无欲,则清除了束缚的根源种子,获得绝对解脱。
            3.52 即使受到神灵的邀请,也不要执迷,从而接受邀请,或因受到邀请而骄傲,因为允许这些想法的重现可能导致无益的思想和行为的重复。
            3.53 全神合一于瞬间及其相续的过程,可得生于明辨的更高知识。
            3.54 由此明辨知识,可觉察极相似的对象间的区别或区分,这些对象通常在类别、特性或空间位置上无法区别。
            3.55 那一更高知识是直觉和超越的,它生于明辨,涵盖其领域之内的所有对象、与对象相关的所有状况,并超越任何相续性。
            3.56 当个体意识精微面的纯净度与纯粹觉知相等时,便得到绝对解脱,到达终点。


            IP属地:广西本楼含有高级字体6楼2017-02-18 23:56
            回复
              第4章 解脱篇(Kaivalya Pada)
              4.1 精微成就可以是天生,或通过草药、咒语、训练感官或合神获得。
              4.2 生命形式的转变或转换,是通过对内在本性的填充。
              4.3 偶然的原因或行为并不会带来成就或认知,只是移除了障碍,就像农夫移开障碍(闸门),水流自然灌溉农田。
              4.4 个体意识的显现,源于个体性/我性。
              4.5 虽然显现的意识活动千变万化,但个体意识是总导演。
              4.6 这些意识中,在冥想中诞生的意识,不受任何可能产生业的潜在印象/习惯的影响。
              4.7 合一者的行为不黑不白,而其他人的行为则是黑、白、混合三种。
              4.8 这三种染色的行为导致的潜在印象,随后外显产生相应的后果。
              4.9 由于记忆和深层习惯模式/印象的表象相同,这些特性的再现有一种连续性,虽然在空间、时间或生命形式上可能存在间隔。
              4.10 这些深层习惯模式的过程没有开端,因为生存的意愿是永恒的。
              4.11 这些深层印象由原因、动机、基础和对象合在一起,当这四者消失时,这些深层印象才会消失。
              4.12 过去和未来都存在于当下的实相中,它们看似不同,是因为各自不同的特性或形式。
              4.13 无论这些常存的特性或形式是显化或精微,它们都是由三种最初元素(three gunas)组成。
              4.14 一个事物的特性表现为一个整体单元,因为它们是由三种最初元素一同显化而来。
              4.15 虽然相同事物可被不同的个体意识感知,但事物被感知的方式并不相同,因为个体意识的显化不相同。
              4.16 然而,事物本身不依赖于任何个体意识,否则,如果没有意识去认知它,它会怎样?
              4.17 事物是否可知,取决于事物染色在观察者意识染色中显现的方式。
              4.18 纯粹觉知永远知道个体意识的活动,因为纯粹觉知比个体意识更高,支持、主导着个体意识。
              4.19 个体意识不能照亮自己,因为它是认知的客体,纯粹觉知所感知的对象。
              4.20 而且,个体意识与照亮过程,两者无法被同时认知。
              4.21 如果个体意识被另一“上级”个体意识照亮,就会有无穷和荒谬的一连串认知,造成混淆。
              4.22 当不变的纯粹觉知呈现在个体意识最精微面时(4.18),就能体验自我认知的过程。
              4.23 由此,此个体意识同时被见者和所见着色,就可以感知一切对象。
              4.24 个体意识充满无数印象,却是为旁观的纯粹觉知而存在,因为个体意识要与这些印象相联结而运作。
              4.25 体验过见者与个体精微意识的区别者,其虚假认同、甚至对自我性质的好奇,都会终止。
              4.26 然后,个体意识倾向于最高明辨,朝向对见者与所见的绝对解脱。
              4.27 当高级明辨中有缺口或裂隙,其它印象会从深层无意识中升起。
              4.28 移除这些干扰的思想模式,与去除原先染色的方法相同。
              4.29 甚至对全知也不再有兴趣,那一明辨会带来法云合神,使美德流溢,如云洒雨。
              4.30 到达法云合神以后,染色和业都已移除。
              4.31 然后,通过移除不纯,便体验到无限,并认识到几乎没有什么需要知道的。
              4.32 同样经由法云合神,三种最初元素完成了它们的目的,停止连续变化,退回到本质。
              4.33 瞬间和印象的序列过程,与时间线的时点相对应,在序列的终点得到认知。
              4.34 当三种最初元素溶解回到它们浮现之处,就带来解脱,纯粹觉知的力量回住真性。


              IP属地:广西本楼含有高级字体8楼2017-04-24 10:45
              回复
                谢谢楼主分享,值得好好学习


                9楼2018-05-31 15:54
                收起回复
                  翻译组:
                  翻译:心心夜明
                  校对:空境浮云
                  精校:空无灵音


                  IP属地:广西10楼2019-06-09 22:20
                  回复
                    简介:
                    【何为瑜加经?】帕坦伽利的《瑜伽经》简洁地概括了通向自我实现的瑜伽冥想之艺术与科学。是一个系统的过程,从中我们面对、检视和超越各种意识中粗细层面的虚假认同,直到真我之宝光的显现。
                    当帕坦伽利编纂或编修《瑜伽经》时,并非创建一个新系统,而是用极其条理化和简洁的方式总结了古老的实践。《瑜伽经》曾被认为可追溯至公元前400年,考古证据及其它文献则表明其中描述的方法早在公元前3000年就曾经被实践。而口头传统则声明其历史更早。
                    【瑜伽yoga意思是统合(union),Sutra意思是线(经)】:瑜伽的意思是统合从一开始就未曾分裂的自我各部分。瑜伽的字面意思是轭、结合(to yoke),来自于字根yui(意思是结合to join);等同于三摩地(samadhi)的全神专注状态。Sutra意思是线,这一股或多股线编织出了洞察的织毯以及直接经历。有人说Sutra要使用复数,因为每一条经线汇在一起织成了完整的毯子。有些人则说使用单数,因为有一条经线贯穿了整个文本。这两种观点都对上述过程提供了有用的视角。以下内容中,单复数形式都有用到。
                    —— 公号 “自在之书”


                    IP属地:广西12楼2019-06-09 23:06
                    回复
                      多谢吧主分享,祝吧主修行有成,离苦得乐.脱离苦海.


                      IP属地:广西14楼2020-03-13 21:27
                      收起回复
                        感谢🙏🏻


                        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20-04-14 16:50
                        回复
                          感谢


                          IP属地:河南16楼2022-07-11 21:2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