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雨台吧 关注:31,374贴子:163,190

回复:【水天竹月◎紫泥炉烟】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合欢壶】·三鱼图/生欢喜心
刻画·石双樑
制壶·何 叶
泥质呈朱红色。壶肩部刻书“三鱼图/生欢喜心”。壶身用两器皿对合而成,所以得名合欢,寓意合而则欢。
壶型创作者——杨彭年,字二泉,清乾隆至嘉庆年间宜兴紫砂名艺人。他善制茗壶,浑朴雅致,首创捏嘴不用模子和掇暗嘴之工艺,虽随意制成,亦有天然之致。他又善铭刻、工隶书,追求金石味。他还与当时名人雅士陈鸿寿(曼生)、瞿应绍(子冶)、朱坚(石梅)、邓奎(符生)、郭麟(祥伯、频伽)等合作镌刻书画,技艺成熟,至善尽美。世称“彭年壶”、“彭年曼生壶”、“彭年石瓢壶”、声名极盛,对后世影响颇大。
陈曼生(1768-1830),字子恭,号曼寿、曼公等。清乾隆三十三年生于浙江钱唐,道光十年卒。
陈曼生集书画、金石、绘画于一身,又精通文辞。结识了杨彭年、宝年、凤年兄妹,与紫砂结下不解之缘。他以文人的审美标准,把绘画的空灵、书法的飘洒、金石的质朴,有机地融入了紫砂壶艺,设计出一大批另辟蹊径的壶型:或肖状造化、或师承万物。造型简洁,古朴风雅,力扫繁琐和落俗,使紫砂艺术柳暗花明,出现了历史上的又一昌盛期。这种设计、制造、刻款、镌铭多人合作,与圈内作者独立研制生产出来的紫砂壶,即后人津津乐道的“曼生壶”。


31楼2017-02-18 01:01
收起回复
    【子冶石瓢壶】·葫芦图
    刻画·石双樑
    制壶·周明芳
    此壶泥质赭紫温润,造型流畅。壶身曲线柔和流畅。从整体上看,壶身上部扁大,尤其是“人”字形直线的运用,造成一个在主视角度以内的梯形表面。这把壶弧度大,宜书宜画,显现了简朴大方的气度,是件“智欲其圆、行欲其方、刚柔兼施,允克用藏”的珍品。壶身铭:“葫芦图”,脉络清晰自然。


    33楼2017-02-18 01:02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君玉壶】·君子态/江苇图
      刻画·石双樑
      制壶·范忠明
      壶铭“君子态/江苇图”壶身做圆角方柱体,圆口,短坡颈,小圈足,方形把手,桥形盖钮素来大有古意。无论整体或局部造型皆可见方中寓圆之意,有如天地方圆,和谐统一。色泽温润光和,气度内蕴而典雅,令人百看不厌。
      君玉壶壶身为圆角方柱体,口呈圆形,短坡颈。曲流、耳把、桥钮、圈足均方中见圆,巧妙延续。圆形盖配以方桥钮,别致精美,大有古意。结构严谨匀称,质地细腻润泽,技艺娴熟老练,构思巧妙。
      顾景舟均玉
      紫砂方器造型变化众多,古有“方非一式”之说,主要有长方、四方、六方、八方、随方、寓方等几种基本形状。在基本形态的造型处理中,又可以根据高中低,大中小,粗中细演变成几十种不同的方器形态。亦有人在处理时与圆器、筋囊器配合,做到上圆下方,上方下圆,口方盖圆,口圆盖方。也可以做到身圆嘴方,身方嘴圆,或是身圆把方,把圆身方等等。总之,方器造型的变化可以随着作者对形器的设计创意要求进行或圆或方的处理。
      均玉壶壶身为圆角方柱体,口呈圆形,短坡颈。曲流、耳把、桥钮、圈足均方中见圆,巧妙延续。圆形盖配以方桥钮,别致精美,大有古意。结构严谨匀称,质地细腻润泽,技艺娴熟老练,构思巧妙。造型深谙方圆和谐之美,沉稳中见灵动,方圆中寓天地,给人一种端庄、宁静的大雅之美,彰显顾氏制壶的严谨态度和深厚修养,是一件极为珍贵的大家之作。
      壶身做圆角方柱体。圆口,短坡颈,小圈足,桥形盖钮塑来大有古意。无论整体或局部造型皆可见方中寓圆之意,有如天地方圆,和协统一。
      此壶为绿泥制成,其色青绿温婉,包浆自然古朴,如石似玉。壶身为圆角方柱体,口呈圆形,短坡颈。曲流、耳把、桥钮、圈足均方中见圆,巧妙延续。圆形盖配以方桥钮,别致精美,大有古意。此壶结构严谨匀称,质地细腻润泽,技艺娴熟老练,构思巧妙。造型深谙方圆和谐之美,沉稳中见灵动,方圆中寓天地,给人一种端庄、宁静的大雅之美,是顾景舟先生的传世精品之作。


      34楼2017-02-18 01:03
      回复
        【橄榄壶】·岩画系列
        刻画·石双樑
        制壶·周明芳
        此壶胎泥色细润,制作光洁。壶身为橄榄式,嵌盖凸起,似龙蛋盖,三弯嘴,大圈把,造型奇崛,有明显源于瓷器之造型。
        此壶器型硕大,为明代早期作品特征。自时大彬之后,紫砂壶艺处于鼎盛的阶段,壶式千变万化,层出不穷。此壶底部用刀刻岩画系列。镌刻用刀,字迹工整。徐士衡是徐友泉的本名,橄榄壶式以徐士衡为最。


        35楼2017-02-18 01:04
        回复
          【菱花六方壶】·金文古诗一首
          刻画·石双樑
          制壶·周明芳
          六方是根据几何造型创作而来的紫砂器型,其形体明快挺秀,具有阳刚之气,棱角清晰,将方器的几何之美塑造得十分的漂亮,六方亦是经典方器款型,每款六方造型都达到了方器“线条流畅,轮廓分明,平稳庄重”的规则要求。从早期的六方大彬壶到历史悠久的僧帽壶,再到经典器型的雪华壶,乃至这款菱花壶,此壶通体作菱花式,盖身浑然一体,分六瓣组成,无不一展示了方器“以直线、横线为主,曲线、细线为辅,器型的中轴线、平衡线要正确、匀挺、富于变化”的器型特点。六方器型依据几何造型,虽然器型表面看似简单,却做工精细,需要有深厚的制作技术方能将方器的精髓把握住,六方便是将方器的精髓之处把握得恰如其分。


          36楼2017-02-18 01:04
          回复
            【掇只壶】花草吾友图/花草吾友
            刻画·石双樑
            制壶·何 叶
            《宜兴县志》中提到有一把壶,“一壶千金,几不可得”。千金之壶,可以说大亨掇只壶
            是价值连城,称得上是壶中之王了。那么,这究竟是怎样的一把紫砂壶呢?
            邵大亨是清朝中期的制壶名家,经他之手做出的紫砂壶以朴素和有风骨见长,南京博物院收藏有邵大亨的“一捆竹壶”,“鱼化龙壶”,“风卷葵壶”等几件作品,无不精美绝伦,气度不凡。著名紫砂巨匠顾景舟曾评价邵大亨:大亨以后百五十余年中,无有超越他之上者。可见邵大亨的制壶工艺早已得到后世的推崇。遗憾的是邵大亨壮年辞世,留存后世的作品寥寥无几,《宜兴县志》里提到的掇只壶,虽说是“一壶千金”,可多年来深藏民间,几乎很少有人亲眼见过。


            37楼2017-02-18 01:04
            回复
              【六方提梁壶】·金文古诗一首
              刻画·石双樑
              制壶·周明芳
              六方+提梁:大气·端庄!
              提梁是一种壶把,它安装在壶身的上方,并与流在一条直线上。作为一种壶式,提梁壶是指以提梁为把的紫砂壶,它是一种比端把紫砂壶年代更早的壶式,因为古人饮茶,是将茶壶放在茶炉上烹煮,用提梁壶较为方便。提梁与壶身的重心在一条垂线上,提执时比较省力,也不易损坏,只是斟注时较为费力。
              由于提梁的存在,使紫砂壶有更高大的形体,也由于提梁的内部有一个必然要存在的虚空间,所以硬提梁壶都有一个上虚下实、上轻下重的形体结构,加之提梁又可做成不同的形态,可以表现出风格多样的形式美感,有的飘逸,有的沉静,有的华丽富贵,有的质朴庄重,所以许多艺人都很喜欢创作提梁壶。
              六方是根据几何造型创作而来的紫砂器型,其形体明快挺秀,具有阳刚之气,棱角清晰,将方器的几何之美塑造得十分的漂亮,六方亦是经典方器款型,每款六方造型都达到了方器“线条流畅,轮廓分明,平稳庄重”的规则要求。从早期的六方大彬壶到历史悠久的僧帽壶,再到经典器型的雪华壶,无不一一展示了方器“以直线、横线为主,曲线、细线为辅,器型的中轴线、平衡线要正确、匀挺、富于变化”的器型特点。六方器型依据几何造型,虽然器型表面看似简单,却做工精细,需要有深厚的制作技术方能将方器的精髓把握住,六方便是将方器的精髓之处把握得恰如其分。


              38楼2017-02-18 01:04
              回复
                【传炉壶】·玉兰图·有万熹
                刻画·石双樑
                制壶·范忠明
                传炉是紫砂壶的一个经典器形,其制造型取材于青铜器。民国紫砂艺人俞国良的传炉曾以传炉壶参加1927年巴拿马国际赛会和1932年芝加哥博览会,并和程寿珍的掇球壶同时获奖,首创紫砂陶器在国际赛会获奖的先声。
                在中国陶瓷工艺史中,绝大多数的器形是由前人遗器中,慢慢改良、演化而来。前者如清代紫砂名手邵大亨自传统故事中创作出来的“鱼化龙壶”及从自然界所启发的“风卷葵壶”,这些均成为后人广泛沿用制作的经典形制;后者如明人徐友泉“仿古提梁牺尊壶”、陈仲美“仿古凤盉壶”之属,俱是延制青铜器的形制。
                四方传炉壶的形制到底是滥觞于那一时期。在制作本专辑的过程中,上海博物馆藏有一持清朝紫砂巨匠的“四足方壶”,此器敦厚朴实,寓圆于方,确是鸣远光素器的代表力作。此器的壶腹外鼓,底有四足呈圆柱状,在神态上与四方传炉壶十分类似。另有一种就是图中范忠明老师手制的“四方炉壶”,其上半身结构与四方传炉壶几无二致,只是在下半身并未收敛,而是直落至底,形成四个假足。


                40楼2017-02-18 01:05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祥云壶】·金玉满堂
                  刻画·石双樑
                  制壶·周明芳
                  古朴大方,端庄稳重中灵动非凡
                  造型流畅。壶身曲线简练而不简单
                  祥云环绕,意境悠远而宁静
                  壶把圆润,与壶嘴遥相呼应,自成一线
                  截盖设计,与壶体融为一体。壶钮为一朵祥云。壶嘴自然向上延伸,壶把圆润,呈倒装之势。与壶嘴遥相呼应,自成一线。
                  制作工整规矩,造型敦厚稳健,舒展大方。
                  整器精美绝伦,而且能够在泥色的衬托下呈悠然、典雅之美。
                  《祥云壶》在中国厦门9•8展评中,一举夺得本届国际精品大赛“金奖”。
                  如朵朵祥云,
                  似年年如意,
                  象滔滔浪花……
                  是一幅立体的画,在变化中寓意无穷;
                  是一首流畅的歌,在自然中唱出线条之美;
                  是一个久远的故事,从紫砂始祖供春,一直说到我……


                  41楼2017-02-18 01:05
                  回复
                    【石陶壶】·葫芦雏鸡图·坦怀
                    刻画·石双樑
                    制壶·周明芳
                    古代陶器的一种。不透明,不透水,坚固耐用。普通石陶是以粘土、砂与硅酸盐的混合物做成的。


                    42楼2017-02-18 01:06
                    回复
                      【长青壶】·世有贤能无不缘·情殊静操未齐观
                      刻画·石双樑
                      制壶·周明芳


                      43楼2017-02-18 01:07
                      回复
                        【景舟石瓢壶】·金玉满堂
                        刻画·石双樑
                        制壶·范忠明
                        此壶泥质赭紫温润,造型流畅。壶身曲线柔和流畅。从整体上看,壶身上部扁大,尤其是“人”字形直线的运用,造成一个在主视角度以内的梯形表面。这把壶弧度大,宜书宜画,显现了简朴大方的气度,是件“智欲其圆、行欲其方、刚柔兼施,允克用藏”的珍品。壶身铭:“金玉满堂”。


                        44楼2017-02-18 01:07
                        回复
                          【半月壶】·鹦鹉图·引香
                          刻画·石双樑
                          制壶·何 叶
                          半月壶是紫砂经典壶型之一。半月壶壶身呈倒扣的碗形,或半球形,其剖面是半月状。壶嘴或弯或直,壶把也极简单,嵌盖顶端配一小圆球纽或桥纽,简约而稳重,严谨而古朴,具有一种独特的美。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唐朝诗人张九龄竹下的知古名句在构筑美妙意境的同时,也给壶艺创作留下了极大的想象空间,可以用紫砂壶诠释对生命、文化和艺术的理解。每位艺人在创作“半月壶”时就是顺应诗人意地间,怡情自然的人生思索。半月壶一直以质朴无华、典雅端庄而独占一席之地,从古到今长盛不衰,正所谓“弱水三千,仅饮一瓢”。半月壶协调和谐、舒张简洁、前呼后应,一张扬、一内敛,张弛有度,仿似一篇美文,越读越醉,半月壶营造的是一种源于心录上对团圆期盼。所谓“明月千里寄相思,半月万里思更浓”;一壶诉说的不仅仅是单纯意义上的思念,更表达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月圆人圆”的向往。
                          如此大品器形,全手难做,底部直径已经大于14cm,无需多言,且看图,刀工,布局,比例,韵味。


                          45楼2017-02-18 01:08
                          回复
                            【汉瓦壶】·吉庆有鱼图·吉庆有鱼
                            刻画·石双樑
                            制壶·周明芳
                            汉瓦壶最早的标本,为杨彭年所制。此壶通高9cm 口径8cm,这把壶圆筒形壶体 上敞口下收底,咋一看,很像我们老家过去的咸菜缸,壶盖平盖过桥钮,和咸菜缸上扣着的木头锅盖相似。
                            当然了,当年杨彭年制这个汉瓦壶的时候,内心怎么想的,创造这个壶式的参考依据是什么,无人得知,仅有壶迷根据这把壶的造型,猜测这把壶是根据汉代的瓦罐而来的。这也仅仅是猜测,瓦罐在古时候叫"缶".许慎<说文解字>中解释:"缶.瓦器.所以盛酒浆;秦人鼓之以节歌."缶早在石器时代就已经出现,直到今天还没有从生活里退出。
                            汉瓦壶虽然来源于瓦罐,但其既制为壶,则蕴意自有不同,杨彭年所制那把汉瓦壶,壶身一侧刻 放下屠刀否 心莲顷刻开 三千今世界开眼见如来 一侧刻坐佛一尊。顿让这把汉瓦禅意无穷。
                            自汉瓦壶面世以来,仿制者众多,根据每个制壶者对汉瓦壶的理解不同,所创作出的汉瓦也各有特点。单说我手头这件小董制作的汉瓦壶,就与原器形有十分大的不同。比之原器形上大下小,接近于酒器的缶来讲,董氏的汉瓦,上下口径相似,唯腹鼓起,上下边均有一条口线凸起,更像八面威风的牛皮大鼓,更接近于作为乐器缶的形状。
                            壶嘴也有特点,一弯短流嘴,从侧面看,是与壶身协调一致的一道顺畅的弧线,从正面看,则壶嘴四四方方,有着以股刚正不阿的方正劲儿。壶体从侧面看,嘴、身、钮、把,线条柔和,流畅,若妙然天成;从上面俯观,则,在圆形的身筒之上,从壶嘴、壶钮、壶把,则如一条规规矩矩的玉带,贯穿首尾。横竖看起来,圆中寓方,曲中有直,正是茶人君子追求的修身道理。
                            石双樑老师的刻更为这把周明芳汉瓦壶增彩不少,石双樑老师在壶身一面刻的是:吉庆有鱼图,下刀泼辣带劲;另一面是以篆书刻出“吉庆有鱼”四个大字。意境比之那把杨彭年的禅意图一点也不逊色。


                            46楼2017-02-18 01:08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摇篮曲壶】·悦来·高粱与鸡
                              刻画·石双樑
                              制壶·何 叶


                              47楼2017-02-18 01:0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