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谷鹿鸣吧 关注:138贴子:15,563
如来说世界,即非世界,是名世界。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7-02-17 17:29回复
    我是谁?
    既是在问有着如此这般一个身体的我是怎样的,从哪里来的。也是在问有着如此这般的认识、意志、情感的我是从哪里来的?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7-02-17 17:45
    回复
      2025-05-23 00:38:55
      广告
      普遍的看法认为,从时间从发生学角度来看,我的身体来自宇宙的物质演化,来自生物进化,来自人类适应与改造自然的生存活动(如直立行走对人类发音-语言系统的影响,由于熟食对大脑发展的影响等,以及以此为基础的劳动对身体的重塑)。
      从空间结构上来说,空间是时间的定在,我身体的结构中就保存着宇宙演化与生物进化和社会进化的历史。
      人类在生物进化过程中并不是一个完成品,个体适应自然界的能力远不如他的近亲,以及远亲。
      我之为我的本质不在此身。
      然而上述作为一种认识成果,也在人的认识能力的范围内成立。


      4楼2017-02-17 19:22
      回复
        我能说出一楼那句话,来自于我听到了那句话,听到了别人的解说,于是我记住了,构成我的认识的一部分,我的主观意识世界的一部分,我的一部分。
        我知道,我的这一部分,是从另一个世界领受的,这个世界是我所处的语言文化世界,一个客观意识世界。
        物理自然世界,由我的知、意、情构成的主观意识世界,以及主观意识世界所从出、所领受的客观意识世界。构成了我“所在-拥有”的三个世界。
        波普尔分别称为世界1、世界2、世界3。


        5楼2017-02-17 19:37
        回复
          三个世界从来都并存,都在起作用,但思维着的意识却是一个一个的发现出来的。
          每发现一个,思维就会进入一个新的境域。看待世界提出问题的方式或视角就会有根本的转换。


          6楼2017-02-17 19:46
          回复
            人,好象是面对着世界,世界在我之外,但存在主义者说,人生在世,人沉浸或弥漫在世界之中。
            我走了,但我的世界2还在我所能影响的人的世界2里,如果我有足够的作为或我所影响的人有足够的作为,我会在世界3里永恒存在。
            这是世界2对世界3的贡献。
            王德峰直截了当:世界3就是佛性大海,就是佛教中最语焉不详、最神秘的第八识的阿赖耶识,就是造成能所、三界万法“所唯”的那个识。——或许这是西哲眼中的佛法吧,对神秘主义深恶痛绝的我击节赞叹。


            7楼2017-02-17 19:59
            收起回复
              世界2不是直面世界1。
              世界3是前2个世界的中介。
              没有世界3对世界2的教化。世界2里一片荒芜,只有动物先天的本能。
              世界3是人的本质,世界3是客观精神世界,是社会意识。
              每个个体一旦降生,他所处的世界3就已经决定了他今生的可能性空间。除非。
              世界3对他是先天的。
              对于没有把世界3提到意识对面的人来说,人的世界2仿佛是先验的结构。
              为什么世界3迟迟没有被意识到,因为世界3流动的太慢了。除非遭遇到明显异质的另一种社会意识。或处在社会意识急剧发展变化的时期。


              8楼2017-02-17 20:06
              收起回复
                先有石头还是先有石头的观念?
                先有石头。旧唯物主义者大声说。
                先有石斧还是先有石斧的观念?
                ……
                先有父亲还有先有儿子?
                先有父亲。
                那为啥你老婆确认怀孕,之后,别人才说:你,要,当爸爸了?
                ……
                这里就是时间先在还是逻辑先在的问题。
                世界1,从时间从发生学上来说,当然是最先在的。
                最唯心的唯心主义,绝对唯心的黑格尔也从不讳言。
                但是,没有世界3对世界行规定,世界1不可说,在人心之外,是存在着的“无”。
                世界3是行规定者。是逻辑在先者。


                9楼2017-02-17 20:17
                回复
                  2025-05-23 00:32:55
                  广告
                  世界3里有什么?
                  有语言(符号)系统,有生产工具,科学技术,艺术作品,哲学宗教……
                  是人对世界1的现实与理想的领悟的结晶。
                  世界3从哪里来?
                  从现实的人的生活中来。
                  世界3是前人生活的结果,今人生活的前提。


                  10楼2017-02-17 20:41
                  回复
                    世界3不被当作世界3的时候,他的作为世界1的行规定者的意义,被人格化为神。
                    神创造了世界,不是创造那不可说的世界1。而是使世界1从不可说状态成为能被人的知意情所领会的世界。
                    神创造了世界,神即世界。
                    创造神的是人的现实生活实践,是生生不息。
                    那世界1“到底”是什么?从哪里来?现代物理学追溯宇宙起源是不是追问世界1的底细?
                    “到底”是什么意思?想过没有?追问出来的所谓底细不还是世界3吗?
                    世界1,那个脱离人的世界2而“存在”(它存在不起来!)的世界1,是什么?
                    问不出来。因为尚未被规定,一旦被规定,就成为世界3。


                    11楼2017-02-17 21:01
                    回复
                      古代哲学,或者说,哲学的古代形态,以为它追求的真理,是属于世界1的。
                      因为世界2和3还没有被意识到。


                      12楼2017-02-17 21:03
                      回复
                        哲学的近代形态,知道世界2的存在了,于是开始迷惑于世界2与世界1到底是啥关系?
                        1.世界1与世界2到底谁决定谁?是因为有如此这般的世界1所以有了我如此这般的世界2,还是因为我的世界2就是这样子(先验结构)的,所以只能看到这样子的世界1?
                        2.世界1与世界2到底有没有同一性,世界2到底能不能把握住世界1?
                        马恩说,你们也别世界1、世界2了,这两个世界脱离了对方压根就不会存在。
                        脱离人的自然界的那个抽象实体,是存在着“无”,无法言说。
                        脱离自然界的人(自我意识)的那个抽象主体,是圣灵,不是人。
                        把两个抽象“统一”于一体的是现实的人,现实的人的实践活动。
                        人不是生活在世界1里,人生活在被自己实践改造过的“人化自然”里。
                        人把在实践过程中产生的对世界的领悟,都汇入世界3。


                        13楼2017-02-17 21:24
                        收起回复
                          由于个人际遇的不同,从世界3里领受的东西也不同。于是,每个人的世界2也不同,每个人都是-有一个世界。不同的世界可以相互吸引,相互辉映,但无法重叠。


                          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7-02-17 22:22
                          收起回复
                            甚至一个人可以从世界3里领受出不同的世界,科学的世界,宗教的世界,艺术的世界,还有哲学的世界。有规律的科学的世界,与有目的宗教世界存在于同一个人的不同时期或不同境遇。或者用艺术的美的世界作为不同世界共通的底色。


                            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7-02-17 22:30
                            回复
                              2025-05-23 00:26:55
                              广告
                              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描述的是理性主义者眼中的“世界3的形成史”。
                              从最开始,荒芜的世界2面对着被直接抛入-遭遇到的不可说的世界1,作为中介的世界3里空空如也,只有不可言传的概念前的存在。
                              然后,精神开始迟疑、踌躇、战战兢兢、进二退一。面前的自然界充满恐惧,旧约的上帝残酷无情。
                              随着世界2通过实践与世界1的不断冲突与整合,不断有整合的成果汇入世界3里。
                              ……
                              随着世界3越来越丰富,上帝也越来越具有人性的光辉。
                              这部“世界3的形成史”就是黑格尔哲学的秘密和诞生地,然后,他以“历史与逻辑相统一”为原则,从中把历史中鲜活的人的生活实践生命情感的血肉去除,提炼出纯粹概念范畴的骨骼,提炼出“上帝创世的蓝图”。
                              然而这是这位近代哲学的集大成者用世界2吞并世界1的结果,这是他自称绝对唯心主义的原因。
                              黑格尔被哲学史称为客观唯心主义(轴心时代的柏拉图也是)。世界3已经呼之欲出了(世界3从来就在,就在发挥着作用)。
                              只是世界3必须被意识到,不只如此,这个被长久忽视的中介,要成为新时代哲学的主角。
                              REF:
                              当代美国哲学家莫尔顿·怀特说,“几乎二十世纪的每一种重要的哲学运动都是以攻击那位思想庞杂而声名赫赫的十九世纪的德国教授的观点开始的,这实际上就是对他加以特别显著的颂扬。我心里指的是黑格尔”。这是因为,“在黑格尔的博大体系中,以往哲学的全部雏鸡都终于到家栖息了”。


                              16楼2017-02-18 11:07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