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cad插件可以提取dwg文件管线信息,并直接生成swmm模型可读取的inp文件。
提取的管线信息包括管长、管径、标高、坐标、上下游拓扑关系等;
生成inp文件,可直接拖入swmm中显示。包含[OUTFALLS],[JUNCTIONS],[CONDUITS],[XSECTIONS],[COORDINATES],[VERTICES]部分
使用说明
容差设定
1、 管线容差:表示两根管线端点处允许的距离(管线不是严密的首尾连接在一起的情况);
2、 标注线容差:标注线端点距离管线端点的距离容差,以及第一段和第二段标注线之间的距离容差;(同上,标注线不是和管线端点紧密连接)
3、 标高容差:标高文字距离第二段标注线中点允许的距离容差;
4、 管径容差:管线中点距离管径文字标注的距离容差;

5、 标注线-管线:第二段标注线的角度与其对应的管线的角度间允许的差异;当角度偏离超过容差,则标高不会被提取。
对于节点处仅有一个标高的情况(下右图),会忽略此容差设定,所有与此节点相连的管线端内底标高,均为此值。
如果相连管线标高值不同,会计算偏移值,否则偏移为0
如果没有标注标高,则标高为0


6、 标高-标注线:标高文字方向与第二段标注线方向角度允许的差异;角度偏离超过容差,则标高不会被提取。如下图22.1与标注线方向偏差较大,不会提取。

线形设定
7、 管线、标注线1、标注线2的线形:各类线条是用什么画的,多段线还是直线;
图层设定
8、 管线、标注线1、2、标高标注、管径标注分别位于什么图层;
功能测试
9、 测试管线拓扑:测试管线容差是否合适,是否能选择一个系统的所有管线,并且不会选择到其它系统的管线。
10、 测试标高提取:选择管线一侧,看是否可以识别其对应的标高(如果识别到两个标高,提取程序会根据大小确定地面标高和管内底标高),测试标注线容差,标注线-管线角度容差,标注线-标高角度容差设置是否合适。
11、 测试管径标注:选择一条管线,看能否选择到其对应的管径标注,测试管径距离容差是否合适。
提取
12、 添加排出口:选择管线下游,在一个系统的末端排出口位置添加排出口,用以识别管线的上下游关系。
13、 提取管线信息!!!:提取信息会生成两个文件,其一包含节点信息和管线信息;可以直接用excel表格打开,行列将会是一一对应的。

其二将会生成inp文件,可直接拖入swmm中显示。包含[OUTFALLS],[JUNCTIONS],[CONDUITS],[XSECTIONS],[COORDINATES],[VERTICES]部分。
其中节点的内底标高,取与其相连的管线管内底标高中最小的那个,最大深度为地面标高减去内底标高,如果没有地面标高则取0.
管径为被提取文件所标注的管径格式,需使用excel处理成swmm格式。如D300-L140-5,需处理成0.3。其他部分也可在inp文件中相应的更改。
注意!
1、 管线的线宽会累计到容差中(即实际容差等于线宽+容差),可能造成拓扑的误差,将多段线全局宽度设为0可避免。
2、 标注线需两段,并且是首尾相连。如果第一段标注线连接在第二段标注线的中点处,会出现只能提取一侧标高的情况。
3、 管线端点即认为是节点,容差范围内的的多个节点会认为是同一个,并在提取的信息中将它们连接起来。
4、 节点处的管线需断开,才会认为是两段,否则会无视这个节点。即一根线条只会认为是一段管线,连接在其非首尾端点位置的其他管线,不会被提取。
5、 粗糙度默认全部是0.014,可以自行修改。
提取的管线信息包括管长、管径、标高、坐标、上下游拓扑关系等;
生成inp文件,可直接拖入swmm中显示。包含[OUTFALLS],[JUNCTIONS],[CONDUITS],[XSECTIONS],[COORDINATES],[VERTICES]部分
使用说明
容差设定

1、 管线容差:表示两根管线端点处允许的距离(管线不是严密的首尾连接在一起的情况);

2、 标注线容差:标注线端点距离管线端点的距离容差,以及第一段和第二段标注线之间的距离容差;(同上,标注线不是和管线端点紧密连接)
3、 标高容差:标高文字距离第二段标注线中点允许的距离容差;

4、 管径容差:管线中点距离管径文字标注的距离容差;

5、 标注线-管线:第二段标注线的角度与其对应的管线的角度间允许的差异;当角度偏离超过容差,则标高不会被提取。
对于节点处仅有一个标高的情况(下右图),会忽略此容差设定,所有与此节点相连的管线端内底标高,均为此值。
如果相连管线标高值不同,会计算偏移值,否则偏移为0
如果没有标注标高,则标高为0


6、 标高-标注线:标高文字方向与第二段标注线方向角度允许的差异;角度偏离超过容差,则标高不会被提取。如下图22.1与标注线方向偏差较大,不会提取。

线形设定
7、 管线、标注线1、标注线2的线形:各类线条是用什么画的,多段线还是直线;
图层设定
8、 管线、标注线1、2、标高标注、管径标注分别位于什么图层;
功能测试
9、 测试管线拓扑:测试管线容差是否合适,是否能选择一个系统的所有管线,并且不会选择到其它系统的管线。
10、 测试标高提取:选择管线一侧,看是否可以识别其对应的标高(如果识别到两个标高,提取程序会根据大小确定地面标高和管内底标高),测试标注线容差,标注线-管线角度容差,标注线-标高角度容差设置是否合适。
11、 测试管径标注:选择一条管线,看能否选择到其对应的管径标注,测试管径距离容差是否合适。
提取
12、 添加排出口:选择管线下游,在一个系统的末端排出口位置添加排出口,用以识别管线的上下游关系。
13、 提取管线信息!!!:提取信息会生成两个文件,其一包含节点信息和管线信息;可以直接用excel表格打开,行列将会是一一对应的。

其二将会生成inp文件,可直接拖入swmm中显示。包含[OUTFALLS],[JUNCTIONS],[CONDUITS],[XSECTIONS],[COORDINATES],[VERTICES]部分。
其中节点的内底标高,取与其相连的管线管内底标高中最小的那个,最大深度为地面标高减去内底标高,如果没有地面标高则取0.
管径为被提取文件所标注的管径格式,需使用excel处理成swmm格式。如D300-L140-5,需处理成0.3。其他部分也可在inp文件中相应的更改。
注意!
1、 管线的线宽会累计到容差中(即实际容差等于线宽+容差),可能造成拓扑的误差,将多段线全局宽度设为0可避免。
2、 标注线需两段,并且是首尾相连。如果第一段标注线连接在第二段标注线的中点处,会出现只能提取一侧标高的情况。
3、 管线端点即认为是节点,容差范围内的的多个节点会认为是同一个,并在提取的信息中将它们连接起来。
4、 节点处的管线需断开,才会认为是两段,否则会无视这个节点。即一根线条只会认为是一段管线,连接在其非首尾端点位置的其他管线,不会被提取。
5、 粗糙度默认全部是0.014,可以自行修改。